[关键词]周家庄 工分制 集体经济 城镇化 人民公社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全国文明村镇周家庄乡
周家庄乡公社是我国唯一保留的一个人民公社,位于河北省晋州市周家庄乡,是目前我国唯一保留人民公社制度的乡镇。
与中国的多数农村不同,周家庄一直坚持了依靠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从1952年建立合作社开始至今,周家庄乡合作社始终集体统一经营,体制一直未变,66年中周家庄人一直恪守“不让一户贫困、不让一家受罪、不让一人掉队”的信念。而我国其他地区的人民公社只存在了20几年,1982年就已经解体。
周家庄村庄农舍和丰收在望的麦田
在周家庄的街道上看去,楼房均为统一的大小,统一的样式,在统一的门楼两侧,茂盛的柿子树结满果实,大街上既看不见垃圾,也看不见鸡鸭鹅狗等动物。
周家庄乡人民政府
在周家庄乡政府大门一侧,挂着“河北省晋州市周家庄农工商合作社”的牌子。
周家庄乡有6个自然村,分为10个生产队,依然延续着人民公社时期的模式:在集体所有制下,一切听队长安排,集体劳动,分别记工分,年底分红,工人也如此。2005年,四队平均每个农业工值是35.5元,社员张顺全年出工340个,纯收入是11000元。 周家庄的奖惩制度十分严格,对不同的工种有372项细分。如收割机收小麦,一平方尺掉小麦不许超过13粒,否则便被罚工分。抽查者要趴在地上,清除杂物,进行查验。 周家庄原有体制为什么得以延续?王海涛说,1982年全国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央文件明确规定,宜统则统,宜分则分。老社长雷金河召开全体社员大会表决,百分之百要求沿着原有的道路走下去。
全国劳动模范 原周家庄党委书记雷金河(1921—2001)
在周家庄,雷金河这个名字是无人不知的。雷金河是一位老共产党员,是周庄家公社的带头人,更是周家庄公社的灵魂。
雷金河,1921年3月10日出生于河北省晋县周家庄乡周家庄村一个贫困农民家庭。1944年入党后即任周家庄村党支部书记,领导了周家庄村的抗日游击战、地道战和土改运动。是周家庄村抗战时期“十七烈士惨案”的幸存者。
1952年,雷金河参与领导晋县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立,1953年组织办起周家庄村初级生产合作社,任村社党支部书记兼乡党总支副书记,1956年组织6个村成立联村高级社,并任联村高级社总支书,1962年任周家庄公社党委书记,带领全社农民努力奋斗、艰苦创业,改变了周家庄贫穷落后的面貌,使集体经济逐年壮大,社员生活不断提高,走上了共同富裕道路。
周家庄细密工分的最初制定者是雷金河。直到在2001年去世前,他一直是周家庄的灵魂人物。也是在他的坚持下,这个公社才得以延续至今。
1962年周家庄公社曾荣获国务院周恩来总理的嘉奖,成为全国著名的农业生产先进单位。
1953年,雷金河为首的一班人制订了“干多少活、记多少分”的规定。当时,这样细致的“定额管理”异于全国其它公社。1954年周家庄公社的出工数量比1953年增加了52%。
为此,雷金河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成为典型被称作“冀中一杰”。
人民公社好
1978年,雷金河发现国家对棉花存在着巨大需求,他让全公社少种粮,多植棉。周家庄1980年的棉花产量比1978增加了4.8倍。
在1979年底,周家庄不仅还清了文革时的18万元债务,集体还有161万元赢余。国家领导人再一次到周家庄来视察。
即使现在周家庄的社员对雷金河还带有着深厚的感情,人们在周家庄为这位人民公社带头人修建了雕像。
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金河同志--王任重题
至今,周家庄乡合作社实行社、队两级所有,乡统一核算管理体制。形式上是大集体,但不是大锅饭。主要特点是在生产环节的每个具体工序,由社员分段包工,实行定工序、定人员、定数量、定质量、定时间、按定额,然后核计工分,做到了按劳分配、同工同酬,充分调动了社员们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劳动效率。
据统计,2015年,周家庄工农业总收入101123万元,纯收入24541万元,上缴国家税收2788万元,留公共积累3819万元,社员分配17934万元,人均年终现金分配13189元,人均纯收入18048元,集体公共积累52291万元。周家庄的人均收入明显高于晋州市、河北省和全国的平均水平。“这里没有贫富不均” “这里没有贫富不均,干群没有大的差别,福利还好。”讲到这里,自豪满溢了社员王某的皱纹。
周家庄乡从乡长、副乡长,到武装部长等,都是没有工资的农民身份,分红收入只比平均水平一万五六略高一点,在住房上,他们与普通农民完全一致。从1982年起,周家庄的住房开始统一规划,每家都是3分地。
周家庄一景
人民公社大食堂
五十多年来,照章办事已经成为传统习惯。中央首长来了,也只是清茶一杯,吃饭在食堂,饼子外加两个小菜,还要交钱。
农民文化宫
在葡萄园劳作的周家庄人
从1981年开始,周家庄的社员逐步享受免费自来水等10项福利,包括免费供水、电费补贴、合作医疗、生活补贴、困难补贴、老人补贴、残疾人补贴、住房补贴、免费安保服务等等。
为了保证质量,降低成本,种子、化肥,以及农机具等,全由合作社统一购置,这让社员感受到了集体经济给他们带来的轻松与安全。
“共同富裕之路会越走越宽”
周家庄共有劳力六千多人,其中80%在企业,15%从事农业,还有5%从事个体私营业。他们既坚持集体道路,又鼓励自主经营。只要缴足公积金和公益金,就可从事个体私营业,搞不下去,还可重回企业。
周家庄乡厂房
周家庄有阀门厂、印刷厂、纸箱厂等9家乡办企业。阀门厂的产品属于“中国驰名商标”,市场覆盖全国,远销海外。周家庄大量种植了葡萄、梨等经济作物。乡奶牛场饲养着1100 多头奶牛,是石家庄周围地区最大的奶牛场。
周家庄乡观光采摘园
2007年开始经营特色农业观光采摘园,至今已经接待游客超过百万人次,获得了可观的旅游收入。
周家庄乡观光采摘园
周家庄的社办工厂与一般的企业不同,工厂的目标并不是利润最大化,工厂的目标还包含解决社员的就业和生计。这是周家庄社办工厂的特色。
由于实现合作化的脚步比较快,周家庄早在1954年2月就建立了拖拉机站,如今的周家庄拥有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旋耕机、秸秆还田机等各种农业机械几百台,达到了较高的农业机械化水平。
周家庄乡人民的休闲场所
周家庄如今已经建成了万亩小麦育种、四千亩美国红提、三千亩梨果、千亩苗木基地等四个专业化农业生产项目,同时还建立了高标准的奶牛养殖区,
周家庄乡观光采摘园
所有的农业生产如今已经实行了“工厂化”生产,由合作社年初给各生产队下达全年种养指标,各生产队以队为单位,到以上四个农业基地领取统一育好的种子和苗木,社员以专业组承包,进行日常的农业田间管理。“所有的种子、农药、化肥等都由乡里购买,社员不用操心。各队按照节气安排农业生产,日常生产基本都由生产队长决定,这些队长都是20年前任命的,这几年对个别不称职的队长进行过调整,并没有采取过选举制。”合作社主任韩建明说,队长必须懂技术,懂得生产的每个环节,“老是换人也不一定好。”各个生产队根据社员的身体状况和条件,具体安排生产事宜。村民择业非常自由,可以干集体,也可以干个体,个体干不下去了,还可以回集体。
周家庄集体分配口粮,根据各家人口状况确定应分口粮数量,各户所分口粮可以自行处理,口粮吃不完,可以到市场上自由出售。
周家庄乡人民的休闲场所
周家庄乡人的业余生活
周家庄乡第九生产队支部书记翟振军说:“只要是我的社员,我就得让他吃饱饭。比如有去外面打工的,受了伤了,生了病了,年龄大了,返回到生产队,我照样吸收,而且还要让他生活好。现在我们队有七八个这样的人。五保户、困难户,我们都管……所以,周家庄社会极其稳定,这么多年来没有出过任何的刑事案件,没有上访事件。为什么?就是因为老百姓能吃饱穿暖,没有什么烦心事儿,没有后顾之忧。”
在周家庄看到的是老有所养,少有所教,青壮年有所为,走的是共同富裕之路,这条路会越走越宽的!
如今的周家庄十个生产队正朝着旅游型社会主义美丽新农村发展。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