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3月31日-星期一
【编者按】中国社会存在的严重的不平等问题已经引起了中央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关注平等性问题是重要的,但是不能脱离阶级来看待平等。脱离经济的平等话语可能把好事办成坏事。一个社会关注平等问题,应该首先关注这个社会是否出现了收入分配的分化。按照马克思的理论,拿钱过多的有的就是来自于直接的剥削,有的看似来自于巧取豪夺(如受贿、圈钱或利用某种商业模式),其实也可以归为剥削。我们国家可以允许人们之间有一定的收入差异,但过大的收入差异是与社会主义制度和精神相违背的。收入的产生只能来自于经济过程。因此,每一个经济活动都与剥削阶级是否形成有关,也就与阶级斗争有关。一个经济活动如果产生了百万富翁、亿万富翁,就是在养成资产阶级分子。少数的资产阶级分子可能是有益的,因而应该是允许的。但这样的经济活动多了,就是在养成一个资产阶级了,就是在养虎为患了。所以,姓社姓资问题总是存在的。而从根本上说,平等与效率是共存的。由此,那种认为公有制经济与私有制经济平等的说法是错误的。资本主义国家中的资产阶级不会容许无产阶级与它平等,社会主义国家中的无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政党是否允许私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平等,甚至超越公有制经济呢?我们国家必须避开此类的平等幻想陷阱。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系统的关于平等的基本理论。有了这种基本理论,就可以摆脱许多理论陷阱和政策陷阱了。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