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央国企的形式主义,真是一年更比一年精彩,一届胜过一届花样多。
从前的形式主义,还停留在些"老三件"上:写不完的总结材料,开不完的部署会议,盖不完的审批章。
日子久了,大家都觉得这些太low。现在的形式主义,那可是“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你看,手机里装满了打卡签到的APP,电脑里堆满了留痕备查的系统,工作群里是成果打卡的记录,领导还要视频连线查岗。科技范儿十足。
最绝的是,这些年形式主义还学会了"赶时髦":
区块链火了,汇报材料里就要写上"区块链赋能",写不上去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元宇宙热了,工作计划里就得提"元宇宙转型",不提这个都显得工作没方向。
人工智能来了,会议发言里必须带上"AI升级",领导就爱听这些新鲜词。
为什么会这样?说白了,还是官僚主义在作祟。
什么是官僚主义?就是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不关心群众利益,只知发号施令而不进行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
领导们整天忙着:
拍脑袋提要求:"这个项目要有新意,要有创新!"
拍胸脯做承诺:"我们要做行业标杆,要有突破!"
拍桌子要结果:"这是我们的使命,必须完成!"
基层只能跟着忙:
材料要精美绝伦,不然显不出"重视程度";
汇报要慷慨激昂,不然体现不了"精神状态";
数据要节节攀升,不然说明"作风不实";
会议要气氛热烈,不然反映"态度消极"。
最后呈现出的是一种怪状:
会议开得轰轰烈烈,传达部署会、推进落实会、督导检查会,每个会都要拍照,每张照片都要表现"精气神"。
材料写得漂漂亮亮,PPT要做百十页,每页都要配图表,错别字不能有,排版必须美,还得配上高大上的专业术语。
检查搞得轰轰隆隆,今天这个组来查,明天那个组来看,资料要准备三套,答案要背熟五遍,台账必须一丝不苟,痕迹一定要充分。
目前来看,这种形式主义还在不断"创新突破":
从前是"写总结",现在是"做课题研究";
从前是"开会研究",现在是"组织专题论证";
从前是"走流程",现在是"全链条管控"。
表象变了,本质没变:该走的过场一个不少,该签的字一笔不差,该装的样子一点不缺。
为什么基层不说实话?
因为大家都懂:说实话的人没好果子吃,说空话的人节节高升;干实事的人处处碰壁,装样子的人好不逍遥。
这就形成了一个怪圈:领导爱听,下面就说;领导爱看,下面就做;领导不问真相,下面就不说实话;领导爱看形式,下面就玩形式。
最后的结果是:企业内耗严重,效率直线下降。
基层疲于应付各类检查和汇报,业务人员忙于制作材料和走流程,真正干活的时间越来越少。
一个萝卜几十个坑,各种检查轮番上阵,简单的事情变复杂,容易的流程变繁琐,该快的速度变缓慢,事事都要"留痕""过会"。
创新动力在这样的环境下逐渐丧失。
不敢创新怕担责,不想创新怕麻烦,不能创新受限制,做得好不如说得好。有能力的人待不住,有想法的人干不了,有闯劲的人受不了,最后剩下的都是"老油条"。
更可怕的是,这种形式主义还在传染扩散:人人都在搞形式主义,个个都在内卷包装。
什么时候能改变?
从上面来说,领导要不再满足于听好话,考核要不再只看材料表象,工作要重实效轻包装,创新要给基层松绑放权。
从下面来说,基层要敢于说真话,干部要愿意担责任,员工要回归专业本质,企业要聚焦实际业绩。
但说实话,这种改变谈何容易?因为形式主义背后,是深层的体制问题,是错位的激励机制,是扭曲的政绩观。
所以,在真正的改革到来之前,在体制机制得到根本改变之前,我们恐怕还得继续见证:形式主义是如何一年更比一年精彩,一届更比一届花样多,一茬胜过一茬忙。
而这种内耗,最终伤害的是企业的竞争力,消耗的是基层的创造力,浪费的是全社会的生产力。
想到这里,不禁让人扼腕叹息。
来源:职海集微信号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