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的国家大部分景象都跟1978年以后的改革有很大的关系。1978年的时候我们是一个非常贫穷的国家,这个国家建政以后,很长时间出一个自我毁灭状态。所以78年以前认认真真搞经济建设就是三到四年。我们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的36年。
到今天为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体制在理论上还没有被解释清楚,在经济指导思想上面,并不是在一套理论思想、一套意识形态思想的支持下走到今天的,36年来我们经历了几次大的波动。
邓小平改革时期: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
现在大概处在第四个思想周期中、改革周期中。第一个周期发生在1978—1992年15年左右的时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发生了几件事情,第一领导人确定了,第二整个治国方略变化,第二治国方略的主战场搞定了,进行农村改革。
所以1978年以后很长时间里面在小平同志的指导思想下进行了改革,这场改革小平同志没有非常完整的一套理论思路。他是几句话,他说第一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 来,就是打破毛泽东提出来的平均主义和大锅饭。第二要摸着石头过河,但是这条河也多宽,哪个地方有险滩,小平同志说不知道,所以很长时间里面是放纵民间、 允许试错。
开完三中全会以后,1979年1月份当时就提出了城市体制改革的第一个方案,在1978年我国所有的经济总量存量部分100%是 国家和集体企业。当年毛泽东提出跑步进入社会主义,所有的私营企业全部捐给了国家,民营企业家在1956年一季度彻底断掉。国有企业进行放权让利改革,但 是这个改革一直到今天仍然是失败的。今天中国所有的改革里面,国有企业改革是难度非常大的改革命题,几乎36年来在静态状态下的国有企业改革,没有一个国有企业改革是成功的。要么是自我瓦解,要么被市场给打垮的。
但是在国有企业改革非常困难的前提下,在1980年代国有企业实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主要的来源就是民间,民间来自于两部分力量,一部分是来自于乡镇企业, 温州模式、苏南模式、珠三角模式为代表,我们开放了四大地区,南部地区香港大量的资金引进到内地来。所以1978年以后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变成了经济增长 的主力。在1988年工业领域的雇工人数,乡镇企业的雇工第一次超过了国有企业,1987年乡镇企业的利润超过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进入到了半壁江山。
49年以后东南沿海地区国有企业比较弱小,然后外来的思想和外来的资金比较多,这一地带的土地比较贫乏、稀少,老百姓迅速从土地中溢出来,进行了村村点烟、乡乡冒火。所以前14年的改革是东南沿海地区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重新回到了国家历史舞台这样的一个过程。
(这时候)如果再往前走的话,这个国家很快就变成了一个完全的市场经济国家。但80年代末的时候,这样一个改革路径自身出现了很大的问题。第一个是全国发生了恶性通货膨胀。主要的原因是毛泽东时期搞的票据经济,物价上涨非常快。
第 二个问题,是中央财政长期处于赤字状态。地区发展不均衡性非常明显,特别是1984年开始搞城市体制改革以后,中央和地方搞的是财税包干制,上海和中央都 是以1983年财政收入作为基数,每年保持一定的递增,增长的部分中央和地方五五分成。财政包干制造成了地方政府形成了很多财政的小口袋,中央财政长期拿 不到钱,地方财政很富有。所以1988年中央政府赵紫阳(执政)想要进行一个坚决的改革,第一个是经济改革,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把市场的 物价权还给民间,当时有计划内的价格,计划外的价格,进行物价闯关。第二是政治改革,就是选举。
朱镕基改革时期:房地产、外贸、城建三驾马车格局形成
在1988年,我们的物价闯关运动最后以失败而告终,这是中国改革史上一个非常悲剧性的事情。进入到1990年代,89、90、91这三年的经济非常差,当时出现了三角债,因为经济实在搞不下去了,邓小平就把朱镕基调任北京,出任主管经济的常务副总理。1991年以后,可以说是经历了长达11到12年的朱镕基改革时期,朱镕基到北京以后,意味着中国一轮放任自由的市场化改革运动落幕了。
他到北京以后首先把三角债解掉,而且是非常行政化的方式,企业与企业之间面对面坐下来,地方政府坐在边上,银行注入资金,进行强制性的解套。然后在1992年初又把活跃民间的金融信贷通过非常残酷的方式压下去。然后把民间的金融活动定义为金融的投机倒把。
进入90年代以后中国的经济改革要重新检讨,提出两个非常重要的思想,第一是改革的主战场要从体制外回到体制内,改革的主战场不再是民营企业的发展和外资企 业的引进,而是需要以国有企业的壮大和发展为主轴;第二是政府要重新掌握改革的主导权。第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的整体配套体制改革。朱镕基提出来财 税从国有企业、从金融体系从社会保障体制等等的一系列的进行改革。在1993年以后推出了一系列的整体改革。当时的一些改革措施一直影响到了今天。比如财 税体制改革,就是由把这种财政大包干制度的改革变成了分税制改革,第二进行了金融体制改革,把中国人民银行由商业银行中剥离出来,变成一个政策性银行,货 币发行者,中工农建成立了五大行,把呆坏帐进行了剥离,引进外资进入到五大银行,到海外去上市,把整个金融体系的体制进行了大规模的变化。
然后进行了以抓大放小,国退民进为主题的改革,国有企业从一些竞争性的行业中退出,2003年成立了国资委,进行了国有企业的改革,通过上市公司,通过深沪两市的资本市场,为国有企业进行背书,所以很长时间里面,我们的资本市场主要的任务是为国有企业解困服务的。所以资本市场很多的题材性问题,包括到今天很多的遗留症都是当年所带来的。
到了1997、1998年的时候,发生了东亚金融风暴。索罗斯首先打亚洲货币,泰国打完以后打印度尼西亚,然后打韩国,韩国打完以后再打中国及中国的人民币 是一个孤岛,只能打港币。在香港举办世界银行年会的时候请了索罗斯来演讲。他第一讲人民币有泡沫,必须要贬值。第二天同样的讲台上,朱镕基代表中国政府进 行了演讲,朱镕基说中国要承担捍卫亚洲货币稳定的责任。什么叫大国崛起,大国崛起就是朱镕基讲这句话的时候。然后美国的对冲基金和香港政府在联交所进行了 一次非常重要的对赌,我们动用了1600多亿人民币通过上市集团,上海实业管道出去的在香港有一场非常重要的关于港值的对赌,最终把索罗斯赶走,东亚经济 落幕。
在这一场过程中,中国捍卫了亚洲经济的稳定,但是同时在1998年中国国内经济也非常的萧条。1978年以后民营企业家第一次感觉到 宏观经济的变化,第一次发生大的倒逼歇业,萧条是在1998年经济危机,我写了一本书叫《大败局》,那本书里面写到在1998年的国内金融危机里十个企业 有七家死。当年出现的景象第一个是银根紧缩地第二是内需萧条,第三是所有的银行对民营企业进行大规模的惜贷和银根缩进。
当时为了把中国经济重新拉出泥潭,朱镕基说要抬着棺材搞改革,不管前面是万丈深渊,我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讲那句话的时候也是中国经济最危险的时候。1998年进行了非常重大的三个产业改革。第一个是取消福利分房,正式把商品房的制度推向全中国。第二开始引进了香港的按揭制度,银行大规模的进行商品房按揭,我们把房地产老虎从笼子里放出来,之后房地产成为老百姓居民的最大的消费。
第 二是在1998年开放了民营企业的外贸进出口自主权,从1978年到1999年,民营企业老板赚到绝大部分钱都是内贸市场,当时外贸被管控,所以1978 年到1998年20年,民营企业通过进口替代的方式,从国外引进生产线,在国内进行大规模的生产,所以1978到1998年是内贸极度繁荣的时期,然后出 现了产品大规模的过剩,1998年85%的产品大量的过剩。到这个时候朱镕基开始了外贸民营企业的自主权,所以made in China是从1998年k开始的,朱镕基把国内20年所形成的产能向全世界进行释放。阿里巴巴是1999年创办的,马云如果早半年来办阿里巴巴,可能也 没有今天阿里巴巴什么事了,晚半年也没有阿里巴巴什么事了,刚刚在那个时间点做了一个跟国际贸易相关的信息交易平台。
1998年中央政府发行了6千亿中长期国债,开发了基建、交通轨道的建设,高速公路、城市扩容、高架桥等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把钱砸下去。三架马车,以房地产为主的居民消费,第二是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的外贸经济,第三是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城市化建设。1998年以后很长的时间里面,这个国家经济好不好,这个区域经济好不好主要是看这三架马车好不好。1998年形成三驾马车格局形成以后对产业经济造成重大的冲击。
随 着房地产市场的崛起,中国的房地产开发商成为了经济发展的最大的套利群体,获得了大量的暴利。随着房地产和城市化发展以后,这个国家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 有大规模的增加,需要水泥、需要煤。1998年以后能源价格开始大规模上涨。1998年中国整个经济面貌由一个轻型化的产业格局进入到了一个重型化的过 程。
2003—2012年中国第三改革阶段:所有社会矛盾都靠扩大投资来掩盖掉
朱熔基执政是到2002年底,2003年开始 进入新的时期,中国当时的经济面貌非常好,2001年加入了WTO,东亚金融危机以后经历了五年的一个复苏发展,中国的民营企业特别是外贸企业获得了长足 的发展,那个时间段的中国民企信心极端爆膨,那个时候认为改革差不多该过的关都过完了。提出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当年提出来要改宪法的第一条,因为宪法第 一条是什么呢?叫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现在说这句话不对了,我们现在不再是工人阶级领导的,整 个利益集团也不再是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企业家在哪里?知识分子在哪里?当时中央政府也提出来了要进行大规模的市场化经济改革。所以胡温上任的时候给人一个 非常大的信心,整个国内环境和经济改革的面貌也是处在一个蒸蒸日上、信心爆膨的时期,现在回过头来看最好的时间是那个时间。
但是很可惜2003—2012年中国第三改革阶段,经济改革基本上都在仰望星空中完成的。这个时间里面中国的经济仍然进行了外延式的发展,经济规模不断的扩大。
这 十年也是货币泡沫化的十年,这十年整个货币总量增加了5倍,这5倍如果用很戏剧化的方式来对比,基本上相当于中国前70大城市商品房交易价格上涨的幅度, 这十年里面商品房价格上涨了大概5倍左右。所以很多老百姓抱怨房价不断的上涨,如果从货币角度来看,人民币的角度来看,这十年的商品房价格的上涨,基本上 是一个货币现象。所有社会矛盾都靠扩大投资来掩盖掉。这一届政府执政结束的时候,第一中国经济规模非常庞大。贫富差距的问题变得非常严重、区域不均衡的问题非常严重,民营资本在2009年以后出现了大规模的出逃。也在这个十年里面中国形成了几个权贵家族,他们像一层油一样的盘旋在国民经济的上游,几大家族控制几个大的产业。
习李执政时期:新实业、新消费、新金融、新城镇化
所以会发觉到,到了2013年,习李政权上任的时候拿了一手更大的牌,但是体制角度跟十年前相比已经变的很差了。整个国民经济从经济角度来讲,陷入到一个矛盾重重的状况,社会层面也是矛盾重重。2013 年12月份第十八届三中全会是78年以后一个比较重要的会议,我认为大概是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后,第三个重要的历史性的中共全会, 当这个全会召开的时候,会发觉经济发展整个基本面发生了大的变化,社会的基本面发生了大的变化。然后在经济上必须要继续推动市场化改革。2015年的景 象。如果把它放到改革史上来看完全有必然性。
前面讲了政策,讲了整个宏观36年的经济变革,我们现在回到产业层面来看问题。从78年为了走出整个东亚金融危机的压力,朱熔基政府进行了三个大的产业改革,房地产消费、居民消费、大规模的进出口和政府性投资,形成了三架马车。
如果你问我,中 国2015年的经济看这三架马车,还能不能表达中国产业经济的一个基本面,如果问钱还在不在房地产里面,还在不在进出口里面,还在不在政府投资里面?已经 不在了。今天的钱我们认为存在于四个地方:一是新实业,第二新消费,第三新金融,第四新城镇化。2015年以后,中国的整个产业经济由三架马车的状态出现 新的四个动力,这是1998年以后最大的变化。
四个新的变化和三架马车最大的区别是三架马车时期,所谓的消费、出口和投 资,全部都是从无到有的。原来没有商品房制度,进行了商品房建设,原来没有民营企业的进出口的景象,后来有了made in china,所以过去的三架马车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未来的新实业、新金融、新消费、新城镇化,不再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而是一个优质的过程。今天的 实体经济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制造国。无非怎么把旧实业变成一个新实业的问题。我今年写过一篇文章,关于马桶盖的事情。每一件商品的全球制造第一全部在中国, 日本的这些商品都卖的非常贵,一个电饭煲最贵的是一万块,一个马桶盖是两千块钱。为什么中国的消费者千里迢迢着飞机跑到日本买回来。说明中国的中产阶级已 经出现了,他对商品的需求开始有品质和性能上的需求。
从今以后有四个字在中国不再存在了,叫“价廉物美”, 这四个字害了中国制造很长时间,一直到今天很多IT业人,在台上做乔布斯演讲一样的,我这台手机用全世界最好的钢板、全世界最好的摄像头,全世界最好的面 板、最好的芯片,最好的零部件,讲到最后告诉你说这个手机的价格是苹果的1/3。告诉各位,到今天这个理念一定是错因为不可能那么便宜,你一定在讲假话, 全世界好的东西一定需要好的价格,只有好的价格以后才有好的利润,有了好的利润以后才有好的创新,有了好的创新以后才可以推动这个产业的进步。历史上每一 个产业的进步,没有一个产业是被价廉物美所推动的。所以中国很长时间里面的实业经济规模,所谓的旧实业就是这个过程。就是进入到这个领域里,通过价廉物美 的方式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然后继续通过规模经营的方式把规模扩大,然后产生边际效应。当最终规模扩大到非常大的时候,利润就像刀片一样的薄,中国每一个 企业从冰箱、空调、洗衣机到衣服、到饮料,最终做到最后面的饮料一定是全球第一,第二利润是全球最薄的,这就是所谓的旧实业,今天已经吃很大的苦头了。
第二是消费部分,现在需要新消费。
第三金融行业,现在全世界十大银行里面中国占了四家。金融服务在中国现在还是个非常弱的部分。
第四是新城镇化。
所以未来的在产业经济层面发生的变化,是一个从一个非常大规模的基础下怎么样变得更好的一个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过往36年很多成功的商业模式很多的管理思想、很多成功的经济、企业运营理念都可能会发生变化。所以从今往后一段时间里面,很可能是一次非常大规模的品牌、人才和企业的一个淘汰期。
先来看看制造业的变化。
制造业在过去的36年里,由一个制造能力非常差的一个国家成为全球第一大的汽车制造业大国。当我们成为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的时候,今天所有制造业的朋友们都 觉得日子很难过。我认识很多的实业界的朋友们。第一次说我这个行业做不下去了,很多人开始歇业,有的人当投资人去了,搞风投了。
制造业最大 的问题,我认为是成本问题,还是被价廉物美给害的。我们在过去30多年里面,中国制造业的成长,大概是依赖于这四个状况,第一土地很便宜,第二劳动力很便 宜,第三政府给我们各种各样的税收减免,我们还非常勇敢的偷漏税收。第四我们对环境保护不需要承担任何的责任。在很长时间里面中国制造就是这么带来的,完 全靠四个成本优势。
但是在今天,产业经济层面这四个优势至少在东南沿海地区基本上都丧失掉了,土地成本不再便宜,劳动力成本不再便宜。第三 税收,第四是环境保护,从中国每一个公民开始,到政府,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了。这四个过去所谓中国制造的成本性优势,在今天,特别是在东南沿海地区 可以讲已经彻底丧失完了。所以这也是我们制造业企业现在面临困难的一个时期。过去的很多成功的模式,生产的模式,我们的营销模式,品牌模式,对人力资本的认知模式,资本的认知模式,都发生了变化。从今往后的未来几年里,从今年开始会进入到大企业危机年,前几年中小企业日子很难过,2015年开始大企业会日子很难过,而且会越来越难过。
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中国的快销品在欧美市场上获得过成功,这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这个问题可能不是制造业的问题,是整个中国文化产业创意产业的问题。现在到 欧美主流市场上说,你跟他说中国人的形象是什么?能够想的起来第一个是李小龙,第二是大红灯笼。他想不出任何新的东西出来。你是一个野蛮成长的过程。当一 个国家是这样的话,一个企业是非常无能为力的。所以在过去的十年里面,这个企业就突然间发生了很多的一些衰败性的变化,品牌老化、渠道老化,国际化战略失 控。在中国区市场里面,当你成一个排名第一、第二名领先者企业的时候,由追赶者变成领先者的时候,你的行动开始失控了。这样的景象几乎发生在中国很多的大 型企业中。
去年前年两年时间里,海尔裁员裁了2.6万人。娃哈哈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经营业绩的下滑,下滑了6%,宗庆后已经70岁了,去年 今年中国有一些老一辈的企业家都迈到了70岁这个槛,一个70岁的老人确实很难理解一个孩子要喝的饮料,到底喜欢喝什么饮料。所以过去五年里面这家企业没 有研发出一款年轻人喜欢的饮料。虽然销售额有五六百亿,五年里面没有研制过一款。波士登中国最大的羽绒衫企业,去年关了6000家企业,各位想一下一家企 业两班倒,中国很多的服饰企业陷入危机,中国很多的产业企业陷入到了危机。
今天的中国制造业正在发生一个很大的变化,未来的中国地区值得投 资的,或者说制造业转型的一个方向,是由三个关键词所构成的。第一叫做专业公司,他在一个专业领域里面扎根的非常深,我这次去冲绳买了一个日本的保温杯, 去网上查了一下,这家保温杯公司做了多少年?做了82年。就这么一个看上去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公司,做了82年。未来一定是像这样一些专业性的公司。第二 无论你是哪一个行业的制造型企业,必须要完成信息化改造。运用信息化的手段改造企业内部所有的流程,供应链、生产线、OA、财务流程、学习流程进行改造。 同时用信息化的手段改造你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由此形成第三个关键词就是小制造。由中国made in china的模型变成小制造。
未来 新增长的动力是新实业,新实业和旧实业的区别在哪里?第一个终端商品的定价必须要跟成本脱钩。这是新旧实业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水岭。第二个重要的特点新实业 是一个由制造到消费的一个供应过程,变成由消费者到制造商的一个反向过程。有两家企业都有这个特点,一个是家居企业,一个是服装企业,他们通过定制化,消 费者信息改造的关系,成为了这个行业中利润率最高、成长最快的企业。
我们在顺德采访过一个企业,叫尚品宅配,顺德是做办公家居和民用家居最 大的集散地。我们去的时候发觉几乎都是哀鸿一片,但是这家企业在顺德每年都保持30%几的增长,以前顺德的家居公司就是把全中国的大木材买过来,然后分 销,分销到各个家居市场去卖。以后有家居卖不掉就打折卖。尚品宅配给每个销售员买一个ipad,到这个店的时候你会看到一堆拿了ipad的年轻人,问你家 有多大?打算花多少钱买家居?风格是什么样的?把这些信息输入到电脑里面会出现一系列的家居,通过订单式的方式,最终形成订单组合。顾客确定之后付订金进 行生产。
第二是新消费,未来有一个钱没有得赚,就是信息不对称的钱。很长时间靠信息不对称赚钱,未来就很麻烦,未来所有的销售额和制造平台之间的,原来有总批商、零售商、零售服务商,所有的这些生意未来大概都没有了,直接由制造到平台。
第二个变化未来零售,现在的年轻人对商品的购买认知不再通过广告模型了,现在如果问一个90后、00后的小孩,我跟他讲,上海现在有一个地方吃蛇很好吃你可以去吃,他干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呢?到大众点评去看评论,那种从上往下这种硬广模型都失效了。
大 家看到这个洗衣店的老板叫张荣耀,1995年开始洗衣店,暗无天日不赚钱,结果两年多年前他开发了一个产品,去年这个产品估值为2个亿,叫一袋洗,如果住 在这个店的附近,可以到上面去提出需求,说我有衣服要洗,这个店的店员跑到你家里来,给你一个布袋子,你可以塞进足够的东西,99块钱,48小时之内给你 洗好送到你家。
2014、2015年在消费领域还发生了消费世代的突变。在改革开放中,最大的获益人群是1962年到1975年之间出生 的人。我们这一代人享受了这一轮改革上半场几乎所有的福利。然后我们就用我们的审美和价值观制造了中国当今的商业世界。我们现在最有钱,我们无比的有钱。 但是问题是当我们这一代人成为最大主力的时候,突然发现流行消费跟我们没有关系了。这里给大家看两部电影,一部叫《归来》,我觉得很好看,但票房只有一亿 多,我问90后为什么不看这个电影呢?他们说看不懂。一个女的举了一个牌子火车站门口,天下男人都死光了。还有一部电影叫《小时代3》,我被我女儿拖着去 看的,我实在很难忍受这种片子,但是它卖了6个多亿。
这说明什么呢?这两年发生的事在突变,第一个80后和90后,开始主导了中国的消费潮 流,原来都是我们干的事,我们说喜欢什么样车的款式,这个车就包卖,我们说喜欢什么样的电影、什么样的歌星,都包卖,现在我们说了不算了,我们的孩子们说 的算,他们花着我们的钱,抢走我们的话语权。这是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这个世界出现了圈层,我们为什么不知道鹿晗,为什么不知道天残土豆, 因为出现了圈层消费,我喜欢高尔夫,在高尔夫圈层,我喜欢旅游、喜欢摄影、喜欢理财,都有各自的全层,鹿晗不做大众传播,在几百万的粉丝里面已经非常有名 了,他在粉丝里面造成一种传播以后,反向造成公众传播,公众传播是被动的传播他,就像我今天在这里被动的传播鹿晗一样的。所以这是一个消费领域里面正在发 生的一个事情,80后90后掌握消费的主导权。
当终端消费的话语权被逐渐突变型转移的我们有没有可能理解这些80后、90后呢?当我想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想一件事,我有没有理解过我的父亲呢?我此生没有理解过我的父亲,所以我大概不能理解我的女儿。怎么办?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把世界交给他们。
所以我最近在一些场合和企业家交流的时候,我说回到你的公司里面,看看80后的比例有多少,低于30%的你就是一个老企业。我去年做了一个自媒体,现在跟着 我做自媒体的有7个小孩。最大年纪1987年,最小的1991年,三个应届毕业生,我跟他们有巨大的代沟。我有一个木偶叫巴九灵,这个木偶讲的每一句话我 不能修改的。刚刚开始做的时候就发生了两件事,这个小孩讲了一句话,花泽类。我说这是谁呀是一朵花还是品牌?还有一句话“吴老师你造吗”,我是当总编辑出 生的人,就怕了,说“吴老师你造吗?后来去查百度,就知道了“你造吗?就是你知道吗?巴九灵所有的话,所有的文章跟我都没有关系,完全不理解那些事,我是 搞财经的。但是如果没有那个东西的话,我们的点击率就不会那么高。我们就在妥协。所以未来在座的60后、70后朋友们,跟你们公司的80、90后一定有一 次痛苦的妥协。
银行是由哪些业务构成的,负债业务、终端业务、网点业务、银联等等,这些东西在未来几年会被一一消解掉。金融业正在面临巨大 的变化。一方面银行的市场化革命开始了。去年四家民资银行已经审批过关了,这次两会,银监会主席说,民资银行的数量不予限制。那就是未来的市场化力量会进 入到银行系统来。我们的利率和汇率的改革会大幅度的推进。第二是互联网力量对传统银行模式的冲击现在已经是革命性的。
十多年前的时候我跟一 些银行界的朋友讨论过一个事,说外资银行、民资银行对我们这些人中农工建五大行的冲击,哪个点上发生这个战争?大家当时讨论比较多的是网点服务、私人银行 业务,信托产品,混业经营。讨论比较多的是每一个点大家都像打仗一样在这些点上形成一些防御体系,我们中农工建交五大行的收益、江山就千秋万代了。但是问 题是这个世界上发生的事,未来消灭你的人永远不在你现在的名单上,谁也没有想到短短几年时间里面,当年就根本不在名单上的这些互联网公司,那么小的P2P 企业,通过支付这个环节开始切入。
我记得去年3月份的时候,招行和阿里、腾讯三家联合宣布推出虚拟信用卡。48小时以后宣布暂停。如果当年 不宣布暂停的话,很可能今天我们坐在这里演讲的时候,在国家会计学院演讲的时候,我们的口袋已经没有信用卡了。但是虚拟信用卡在中国迟早会推进,银联自己 虚拟信用卡体系已经做完了。
在这几年内金融行业会发生很大的转型。有三个,第一网络银行、第二在线支付,第三大数据管理。网络银行、在线支付现在都已经变成事实,接着看大数据管理在多大程度上冲击我们的传统业务。
(阿 里巴巴)去年推出了一个跟六家银行联合发起的无抵押贷款业务,宣布给所有在阿里平台上做B2B业务的朋友们,你做一美元的外贸生意,可以给你一块钱人民币 的贷款,最高限额在一千万人民币。这是第一次大数据在银行业务中得到了体现。你不需要任何的贷款。为什么不需要任何贷款呢?因为你所有的外贸生意在我这个 平台上已经跑了5年、10年了,不需要看你有多少厂房、多少设备、多少员工、多少存款,只要看你做多大的生意,这就是所谓的大数据生意。这个大数据生意仅 仅在外贸企业进行,如果以后内贸企业、在淘宝的用户,最终每一个用过支付宝、财富的业务中进行过的人,都可以应用。你们银行的贷款业务、资产业务还可以做 吗?所以这是金融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其实这个影响不但影响到金融行业,接着就影响到每一个企业的融资业务、融资成本和融资思路,也影响到每一个个人、每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资产配置和资产流通状态。所以金融现在很多基础的知识和基础的逻辑都可能要被重写,这是所谓的新金融。
从 1978年到现在中国革命视角来看,中国现在发生了三次大的产业层面上的转型,第一次从1978年到1998年从短缺经济向过剩经济转型的过程,在这二十 年里面,几乎所有的生意都在内贸完成。内贸有关的最大的三个生意是吃穿用,所以产业是轻型化,变成了一个初步的商品经济国家。第二个阶段是1998— 2004年由轻型化到重型化的转移,随着房地产不断的发展。2015年到未来产业由重型化向消费和金融化转型。
第四是城镇化。过去的15年时间里,中国大规模的财富、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是发生在以前70大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格局里面。上海市在过去的10年里面人口增加了60%。新加坡增加了24%,香港增加了13%。但是在未来我认为会发生很多不确定的情况。第一个是未来的城市化中心一定不是上海。一定不是北京、也不在杭州、不在这些区域,而在全国前核心集镇和县城,我想这个也是李克强提出城镇化主要的宗旨,人口不能再聚集,所以人口要下移。产业要下沉,一些制造业要西迁、要北移。
在 未来十年新城镇化过程中,我认为一定会出现“死城”,出现“空城”,出现失败的城镇化建设。一个县城、一个核心集镇能不能生根发芽,能不能长成一个真正的 集镇就跟公配有关,跟人口的聚集有关,跟消费有关,跟产业结构有关,跟水土环境有关,跟很多的东西都有关系。所以未来十年城镇成化的风险比过去15年大很 多。
实际上我们在产业层面上看到了很多危机,同时也看到很多新的动力,在实业经济里面发生很多转型的变革,在消费领域里发生变化,新的金 融、新的城镇化都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机会。中国确实在产业经济层面,从经济成长层面有很多的机会,我们仍然是一种以观察的心态来看面对改革史上的 2015,中国改革远远没有走到终点。改革靠谁?靠我们每一个人,这个前提下我们对改革要有充分的耐心。它的长度、时间长度、难度、曲折性、未来的不确定 性,可能会超出我们每一个人的想象。在今天、在新的技术革命推动下,所有的行业正在发生变化。脑子转不过来的人都会被淘汰掉,都会离开这个会场,活下来的 都拥抱未来的,面对年轻的积极性。我们用一句庸俗的话,2015年的中国仍然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