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7日-星期三
【导 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近期的这次万字公开发言,堪称最近几年,在大学教育最振聋发聩的、黄钟大吕般的声音。他提出了当前中国高校最严峻、最紧迫和最至关重要的问题,并提出了他自己独特见解。
今天,中国高等教育学校达2688所,毕业大学生突破800万人。办学规模和年毕业人数已居世界首位,但在大学教育最重要的十字路口——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下,中国教育的陈疾弊病在哪?如何治?
王树国已从教40年,先后担任过两所国家重点大学校长。普遍认为,西安交大在王树国与党委书记张迈曾掌舵的这几年,蜕变、进步明显。
整理王树国的发言如下,文字略有删节:
我是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站在未来办教育。
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例子,估计大家都感兴趣。我是学机械制造的,当年我上学时,老师让我们做一个小榔头。多年过去,我已经从教41年。当我来到西安交通大学,重新走进学生实践工作时,我问大家,你们实践的项目是什么?“还是做那个小榔头。”
40多年过去了,没有一丝改变。尽管做这个小榔头可以锻炼学生的多种技能,但是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发展,与新时代发展的需求相比,显得过于陈旧、过于单薄了。所以由此引起我的反思——我们高等教育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当作何变革?这个问题值得大家共同探讨。
01
今天,我们需要怎样的大学?
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动通信、互联网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以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脑科学、再生医学为代表的生命科学领域孕育新的变革;融合机器人数字化新材料的先进制造技术正在加速推进制造业向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转型;以清洁高效、可持续为目标的能源技术加速发展,将引领全球能源变革;空间和海洋技术正在拓展人类生存发展的新疆域。
一,知识的垄断已不复存在。就是说我们作为大学,希望知识就垄断在我们学校院墙之内。不存在!所以大学要开放,要主动打开围墙,深度地融入社会。
二,产业结构变化催生新的学科组织方式。大家看到了,现在任何一个产业,任何一个学科,甚至任何一个装备,任何一个工作岗位,都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而不是单一学科能够支撑的。而我们的大学现在还沉浸在细分的、非常陈旧的学科的框架内去培养人才——与社会的需求脱节太多。如何围绕着现代产业和未来技术的发展,来重构我们的学科领域,来搭建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并在这个环境下来培养人才。
三,一个知识更新的高频节奏催生新的培养模式。现在知识更新太快,技术更新也太快。你刚拿了一个手机,突然发现一个新型的手机又出来了。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原有慢节奏的、长周期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不了社会发展的需求。
四,市场对新技术的高度敏感性,催生科研方式的转变。我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大家看到华为对5G通信技术的投入、钻研的深度广度绝不是一个学校所能比的。这样的世界龙头企业,注定会引领这个世纪在某一个领域未来技术发展的走向。
很早,一个人类学家答记者问时提到:人类文明是什么时候开始的?记者猜想他一定会回答:“火的发明,或是石器的发明”等等。
但这位人类学家说:人类文明的诞生是考古学家所发现的一块人类的腿骨,这个腿骨折断了,但是又愈合了——这是人类文明的开始。
我们学校有一个郑南宁院士(曾任西安交大校长),我就跟他讲:“人工智能提了这么长时间,但人工智能的人才培养连教材都没有。你提供一点,他提供一点,都是碎片化的。”
郑院士在工作之余就倾全力写了一本《人工智能本科专业知识体系与课程设置》,这本书一出就引起巨大反响,再版了不知多少次,供不应求,为什么?在大家都需要对新知识渴望得到一个体系时,你提供了满足社会需求的教材。这就是引领。
我们那儿有一个藏族学生叫白马央金,她每个假期都要回西藏。不仅自己去,和同学们组织了一个西藏雪域女团家乡调查研究,为当地扶贫,为当地孩子的教育贡献一己之力。事很小,但体现了这一代孩子的情怀。她不那么功利,不那么物质,她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她把自己和生她养她的土地的未来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所以我非常感动。
这是美国一个非常年轻的学校,本世纪初才刚刚开始运作,叫欧林工学院。它现在本科培养质量在美国名列前茅。这是用中国现有的大学排行榜的指标是衡量不出来的。这个只有十几年办学经验的小学校,在校生只有350人,为何能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功?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国际联合实验室和研发机构研究平台,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大科学装置和工程实验中心,面向经济主战场的校级联合实验室和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生命科学实验室和区域性的医疗中心。
在西安交大,我们创办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储能专业。这个名字并不是十分高大上,和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等相比来讲,热词出现率并不是很高,但它关系到我们人类社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一个要害所在。因为大自然留给我们的化石能源是有限的,也许在未来几十年百年左右,我们的化石能源将消耗得荡然无存。而那时候工业又高度发达,人类社会未来如何发展,大家说还有清洁能源吗?还有绿色能源?清洁能源绿色能源如何使用了?你用时没风,你说用风能;你不用时,风来了能量发挥出来了,结果用不了浪费了。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