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做强做优做大”与“国有资本”连在一起,是党的十九大第一次提出来的。十九大提出,是没有错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国有资本与国有企业的做强做优做大”,是对十九大精神的继承与发展,是国资改革实践的深化,是历史的必然产物。我们应当正确地、深刻地领悟习近平同志关于国企改革的论述,是学习理解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精神的“第一号”政治任务。从历史逻辑把握,能够帮助我们正确执行党中央的决策,理解“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与“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的内在同一性,反对割裂、对立的错误解读,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保证国资国企改革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健全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国资国企改革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重大实践问题。历史逻辑可以帮助我们正本清源,知道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从历史背景看“国有资本”与“国有企业”
我们先从历史背景看,“国有资本”与“国有企业”共同做强做优做大,是我国国企改革历程提出来的,两者是相伴相生的。“国有资本”“国有企业”都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企改革经验结晶的深化才引起社会关注的概念。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修正案,将“国营经济”改为“国有经济”,同时“国营企业”对应更名为“国有企业”,“国有资本”也随着股份制推行很快提出。随着企业改制实现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大量涌现后,国有资产以出资入股的方式投入企业,体现为一定份额的国有股权,这种形态的财产形成为企业的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当我们从历史逻辑角度来认识时,就会看到企业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经历了从“国营”到“国有”,再到“国资”的发展过程,以逻辑继承、逻辑脉络、逻辑发展的眼光来考察这一发展过程,各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形成逻辑整体从而表现为改革的历史整体。从党的十九大后文件看,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这是在党的正式文件中,第一次出现“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的提法。
后来出现一个解读,有人认为以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代替“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不再强调“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了。以至于出现国有企业要通过“混改”实现私有化的提法。于是出现概念上的混淆阶段。这是对十九大精神的误读。其实,十九大报告并没有否定“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意思。我佩服宋方敏等同志在出现否定“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舆论时的坚守(参见【附录】)。
在强调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的同时,党中央主要领导同志继续强调国有企业的做强做优做大。就在十九大提出“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后的10个月的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辽阳考察时明确指出,我们的国有企业要继续做强做优做大,那种不要国有企业、搞小国有企业的说法、论调都是错误的、片面的。
这些话,有强烈的针对性,显然有种拨乱反正的意思。
十九大前后对“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提法
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是一直强调的。早在2013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一份对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工作的批示中,首次指出“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在那之前,舆论界否认国企的声调是相当强大的。在2014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第二次强调:“要坚定不移把国企做强做优做大,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2015年7月,习近平在吉林调研期间第三次强调:“要做大做强做优国有企业”;2016年7月,习近平对全国国企改革座谈会做出重要指示,第四次强调“国有企业是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必须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不断增强活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2016年10月,习近平在全国国企党建工作会议上第五次强调“坚定不移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我们朝后看一看。党的十九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国有企业要继续做强做优做大,那种不要国有企业、搞小国有企业的说法、论调都是错误的、片面的。前一阶段,“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与国有企业”,出现在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上。两者思想理论的一脉相承,在不同语境下交替使用,表明党中央对继续做强做优做大的鲜明的改革立场与态度。既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又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是我们坚持国资国企改革正确道路的“方向盘”“指南针”与“校正仪”。
从十九大报告语言逻辑本身来看
我们再重新学习一下党的十九大报告,注意两个“做强做优做大”的不同语境。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这是立足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而提出来的。国资国企改革大体从三个方面推进,一是国资体制,二是国企机制,三是国有经济市场配置与布局优化。十九大报告的论述“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是在“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范畴内提出的。在2019年初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资委秘书长彭华岗明确表示,“加快实现国资管理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则是未来国有企业改革的大方向,是推动国有企业能否真正作为市场主体管理经营和参与市场竞争的关键所在。这种理解,点明“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的实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提法,一手深化国资改革,一手深化国企改革,实是以国资改革引领和推动国企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时期的新认识。从语言逻辑本身来看,“国有企业”与“国有资本”共同做强做优做大,是十九大报告的指向,两者是紧密联系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这种表述的句法与语义告诉我们:(1)层次结构是清晰的,改革由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与国有企业两部分组成。(2)句子成分的语序是并列的,上句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句是国有企业改革。(3)语境传达信息是准确的,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是在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框架下。(4)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是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目的与标准。
显然,国有资本配搭“做强做优做大”这个词,并没有取消“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意思,而做强做优做大目标则更加具体。可以说,党的十九大报告的表述是正确的。不能因为少数同志领悟的差距与错误,把账算到十九大报告上。
历史似乎再一次经历了一个“正反合”过程
可以这样认为,在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的语境下提出“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推动管企业向管资本的改革方向发展,决不是否定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改革目的,是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这里丝毫没有不要国有企业、搞小国有企业的意思。从逻辑上看,在历史和现实中,国有资本主要是通过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来实现“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则是通过发挥“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主力军作用来使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包括促进自身的资产规模、贡献等“做强做优做大”。不管怎么说,种种误解是一种客观存在。况且,一切误解都有其必然性,甚至有其相对合理性。误解消除了,历史的征途更清晰了。历史似乎再一次经历了一个“正反合”的对立统一过程,这是由国企改革的复杂性、曲折性与长期性特征决定的。雾霾消除了,天空更加睛朗,道路也更加清晰。决定历史的力量总是以平行四边形的方式前进。因为种种原因,形成种种爱好与观点,往往显得这种力量强大一点,或者那种力量强大一点,不断出现向一方倾斜的现象。最后经过权衡、对比、统一,终究形成合力,于是,历史是向前走的。
(来源:昆仑策网,转编自“李锦解读国资新闻”,有修订)
【本公众号所编发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网站和公众号。阅读更多文章,请点击微信号最后左下角“阅读原文”】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