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理论研究  > 阅读信息
维汉本是同根生
点击:  作者:邹焰忠    来源:巴音郭楞日报  发布时间:2015-03-23 22:55:22

 

 

1.jpg

 

追寻德力夏提肉孜研究汉语维吾尔语对应关系词的足迹

 

  《汉语维吾尔语对应关系词研究》横空出世了!

 

  这是州政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德力夏提肉孜的一部学术著作,石破天惊的是,他在研究中发现了一个千年的奥秘:在现代维吾尔人的口语中,藏着中上古汉语的遗传密码,且与生俱来,薪火相传越千年。

 

  这一发现,不亚于人类发现了火,照亮了前进的道路。

 

  倾听维吾尔族群众的声音,感受千年前中上古汉语的回响。

 

  《说文解字》是打开维汉语对应关系词的钥匙。

 

  顺着读音溯源,维吾尔人的根在中原大地。

 

  ……

 

  35日,德力夏提接受采访时,引经据典,用现代维吾尔语解开了部分中上古汉字读音的千古之谜,顺着读音也能找到维吾尔族的先民从中原迁徙的路线。

 

  维吾尔语解开中上古汉字读音密码

 

  汉维对应关系词中音义一样的有775个。

  《说文解字》中的9336个字多半是维吾尔语。

  ……

 

  为什么现代维吾尔语中有这么多与中上古汉字读音一样的词?他们之间有啥渊源?又是怎么发现两者之间的秘密”……

  随着采访的深入,疑问被一一解开。

 

  德力夏提曾长期工作生活在维哈汉语交融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巩留县,相继任县乡汉维哈语翻译、乡党委书记、副县长、宣传部长、副书记、伊宁县县长,2000年赴巴州任宣传部长、人大副主任、政协党组书记。先后到中央民族大学,天津的高校深造。丰富的履职和学习经历,给了他一双慧眼,发现维吾尔语是解开中上古汉字读音的活化石

 

  《说文解字》好比鱼网的纲,纲一提起来,目就张开了。德力夏提提出,这个目就是以中原为中心,散布在亚洲大地和北极圈的上古汉字,一一对应《说文解字》,都能将上古汉字语音读出来。

 

  德力夏提自学《说文解字》发现:用反切的拼读方法,借助国际音标,拼读中上古汉字,竟和对应的现代维吾尔语读音一样。

 

  要用两个字的反切合音来拼读。他解释道,一脸灿烂的笑容。

 

  上午明媚的阳光透过窗户照进办公室,和他眼镜片的反光相碰,闪出道道光芒。他站起来,走进资料室,打开投影仪,用反切和国际音标,拼读、解读汉语维吾尔语中音义相同的对应关系词,如:内:维吾尔语:那克达普;字义:用力往麻袋里塞东西。

 

  中上古汉语反切合音:那克达普;反切切音:那普。字义:用力往容器里装东西。

 

  什么是反切?什么又是反切合音?面对疑惑,德力夏提释义:反切是《说文解字》、《康熙字典》、《广韵》等工具书拼读汉字的方法,用两个熟悉的字拼读一个生字,即用前一个字的声母和后一个字的韵母,拼读生字的读音。如:祝,为之六切,反切合音为:铁勒克;反切切音为:吐克。反切切音最大的问题是,一些汉字读音会丢失;而用反切合音拼读,就能读出完整的音。

 

  层层剥开反切字的反切音,就可找到最初汉字的发音。顺着这个思路研究,德力夏提发现,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距今1893年,书中收录汉字9336个,用维吾尔语能读出4915个占52.6%(已出版付印)。神奇之处还在于,用反切合音的方法拼读,还原出来的竟然是现代维吾尔语读音!

 

  自治区民语委专职副主任铁来提依布拉音说,德力夏提的研究很有意义,希望引起更多的人关注。

 

  顺着读音追寻维吾尔先民迁徙的路线

 

  维吾尔人的习俗可追溯到商周……”

 

  德力夏提研究汉语维吾尔语对应关系词时发现:维吾尔人至今仍保留着商周时的习俗。如:房子南向开门,三面种树护围,羊头献给长者或尊贵客人,崇尚红色……

 

  中上古汉字读音和维吾尔人的习俗有啥关系?

 

  对汉字拆解、分析、还原,按反切拼读方法,先合读后切读,再根据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词,确定汉字的读音和原意,而其原意又和当时的习俗密不可分,如吐入克是中上古汉字的读音(徒历切),指头戴有羽毛帽子的人,是上古时中原人的习俗。

 

  顺着吐入克的余音,可追溯到维吾尔族最早的先民——狄。

 

  狄与汉族先民都生活在中原。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杨圣敏是维吾尔族源的研究者,《汉语维吾尔语对应关系词研究》序的作者,著有《维吾尔族形成历史》学术报告。他介绍,上古时,同属蒙古人种的狄与汉族的先民长期生活在中原,有相同的语言和生活习俗,春秋时晋文公重耳的母亲就是狄人。

 

  随着狄人的迁徙,汉语的称谓也在发生变化,如丁零、铁勒、敕勒……但意思没有变。

 

  杨圣敏画出了一条维吾尔族先民迁徙的路线,从中原向北迁徙到蒙古草原、西伯利亚;后向西迁徙到新疆,与当地印欧人等土著人融合、混血,成为一个新的民族——维吾尔族。

 

  狄人为什么在向北和西面迁徙?

 

  是改朝换代的政治斗争造成的……”德力夏提解释狄人迁徙的原因:他们原是中原的精英,为避灭顶之灾,带着家眷、中原文明和习俗举家迁徙,走向茫茫的蒙古草原和广袤的西伯利亚。

 

  途中,人小马矮执小弯刀和套绳的维吾尔族先民,靠中原文明和智慧,一路闯关夺隘,打败了人高马大持长矛的印欧人、欧罗巴人。

 

  德力夏提研究发现,维吾尔族先民在迁徙中,又借用、接受了波斯语和印欧语等外来词汇,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汉语可在维吾尔语中直接使用,如拳巴西杰(武术,汉语拳把式的读音);而借用波斯、印欧语时,要加上本民族的动词才能用。这个历史细节,印证了商周时的习俗仍藏在汉字读音中,至今保留在维吾尔人的口语和生活里。

 

  看,这条分界线……”德力夏提指着墙上的地图,从哈密到吐鲁番划一条线,往北的维吾尔人显黄种人特征,往南则显白种人的特征,这与当时南疆地区白种印欧土著人种居多的情况吻合。

 

  沿着丝绸之路,沿着先民迁徙的足迹走向远方,仍能听到上古汉字的语音,听到千年中原文明回响的余音,凭此余音可寻找和复兴遗落在丝绸之路上的中原文化。

 

  维吾尔族的根在中原大地

 

  汉语和维吾尔语是什么关系呢?

 

  德力夏提研究的答案:是诗词与庶词、书面语与口语、现代音义与古代音义、北方语序与南方语音的关系。

 

  22日,德力夏提在日记中写道:感谢昊天,造就了我们中华民族,创造了记录远古中原文明的甲骨文、金文、篆书;养育了连续几千年、一代代充满聪明才智的文人雅士,留下了汉字的读音方法——反切;近代,又有众多音韵学家对汉字深入研究,用国际音标把音韵学的成果标示出来,使我们能够拼读出汉字的中上古音。

 

  从马背上离开中原,却从文字上回归中原。

 

  离开越早的离中原越近,离开越晚的离中原越远。

 

  他说,维吾尔族的先民虽很早离开了中原,但至今口语中仍保留着上古汉字的读音。如牛、刀、犁铧等来源于生产生活中词的音义,在农村维吾尔族群众中比比皆是、俯首可拾。

 

  值得思考的是:上古音是维吾尔人的本语,维吾尔族接受伊斯兰教已上千年了,为何至今仍传承着中原文化的习俗,口语中保留着大量的中上古汉字的音义。中古时从中原迁徙到广东一带的客家人,和维吾尔人相隔万水千山,但在口语中都带有小舌音,带有现代汉语中已消失的入声音……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维吾尔人的根在中原大地。

 

  自治区人民政府参事室主任、新疆大学教授阿尔斯兰阿布都拉说:历史上的民族变迁是复杂的,民族名称也有变化。德力夏提的研究,不仅开辟了语言学一个崭新的领域,也从语音上查证了维汉先民在上古时期就生活在一起,为推进民族团结提供了学术理论支撑。

 

  民族团结的前提是互相认同。德力夏提认为,首先要认同各自的共同点。

 

  中国的上古读音茶依那,是指从秦地来的人。还原中国的甲骨文义:是氏族的徽帜、是中心家园,合起来就是高高飘扬着徽帜的中心家园。

 

  愿中心家园的徽帜永远高高飘扬。

 

  (来源:巴音郭楞日报)

 

责任编辑:昆仑侠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维汉本是同根生

    2015-03-23
  •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