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要点:
■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多方面结构性因素的制约,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化解经济发展中的风险挑战,应对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必须从供给侧聚焦发力,用结构性改革破解结构性矛盾,着力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
■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以数量扩张为特征的粗放式增长模式不可持续,所导致的产能过剩和库存积压已成为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问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只有着眼于提高质量和效益,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才能摆脱低质低效陷阱,稳步形成优质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
■ 我们必须深刻吸取西方国家“去工业化”的教训,对待过剩产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简单“一去了之”。中央的去产能部署是关停那些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技术落后、不具备改造升级条件的企业,尤其是“僵尸企业”,而不是所有供过于求的企业。对于产能过剩行业而言,重要的是在削减过剩产能的同时,更加注重提升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改造传统产能,培育新的动能。
■要把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必须推动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大力培育专门从事工程化或工业化试验的中介机构,推动建立科研机构与投资主体风险分担与利益分享的体制机制。
编者按: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调研时强调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思路和工作着力点的重大部署。这场硬仗怎么打、要解决什么问题、实现怎样的目标、重点任务是什么,是当前人们关注的焦点。我们组约这组笔谈,目的在于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期统一思想、深化认识、聚焦发力,为“十三五”改革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决新常态下我国发展矛盾的对症药方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秘书长 张燕生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使我国发展站在了新的起点上。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运行面临一系列结构性矛盾和问题,下行压力持续增大。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需要我们全面深化结构性改革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改革的办法破解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矛盾,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的实质性调整。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发展方式从重速度规模向重质量效益转换的需要。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人口红利等传统比较优势减弱,潜在增长率趋于下降,经济出现减速迹象。“十三五”时期,我国若要保持6.5%以上的中高速增长,必须在提高质量和效益上下功夫。这就需要通过结构性改革把资源和要素从低生产率部门调整出来,配置到高生产率部门,提高国民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同时,需要通过深化改革破除与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不相适应的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经济结构从低端向中高端转换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发生过三次大的变化。第一次是1978年至1999年,实现以满足“吃穿”需求为主的轻纺工业转型升级;第二次是2000年至2011年,实现以满足“住行”需求为主的建筑业、重化工业和重大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第三次是2012年以来,正在推动以提高品质和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为主的转型升级。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要从低成本、低价格、低端产业链转向中高端水平,面对着包括理念、技术、人才、品牌、资金、制度等各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只有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破解供需矛盾,使供给能够更有效地适应需求。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动力结构从依靠要素投入向依靠创新驱动转换的需要。新常态下,传统的主要依靠增加要素投入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难以为继,需要进行深层次的结构调整才能实现更可持续的增长。这就迫切需要我国经济增长动力加快向创新驱动转换,以自主技术创新为牵引,增加品种的横向创新,提升品质的纵向创新,同时鼓励商业模式创新。实现增长动力转换有一个过程,关键是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而这恰恰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所在。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多方面结构性因素的制约,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化解经济发展中的风险挑战,应对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必须从供给侧聚焦发力,用结构性改革破解结构性矛盾,着力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
要抓住供给侧这个当前矛盾的主要方面。需求侧管理和供给侧管理是宏观调控的两种手段,前者主要解决消费、投资、出口等短期稳定增长问题,后者主要解决技术创新、结构转换和体制变迁等长期持续增长问题。化解过剩产能,如果单纯采取扩大有效需求的办法,只能短期缓解产能过剩问题,却会带来长期更严重的问题。当前,我们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从生产端入手,调整供给结构,为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寻求新路径。
要坚持用结构性改革破解结构性矛盾。目前,我国供给侧和需求侧都存在结构性问题,如供给侧的产能过剩、优质高端供给不足、要素市场存在严重价格扭曲、融资难融资贵、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尚未形成等问题;需求侧的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和社会基础设施存在短板,投资效率不高,消费增长缓慢,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必须通过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结构性改革才能加以解决,需要用改革的办法校正供需结构错配和要素配置扭曲,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
要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为根本目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既要往有利于增添发展新动力方向前进,也要往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向前进,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这就要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为广大中小企业带来公平参与的机会,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公平分享发展成果的机会。无论是贸易、投资、信贷和产业发展,还是技术、人才、品牌和市场渠道建设,都要更加重视营造公平、透明、普惠、绿色、共享的发展环境。
要用好新发展理念这个指挥棒。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切实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以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为动力,解决增长动力转换过程中存在的创业创新活力不足等问题,实现从模仿创新到自主创新的发展转型;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加快建立绿色供给体系,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抓紧解决与国际通行贸易投资规则不相适应的体制机制问题,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实现合作共赢;努力改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特别是改革会带来企业破产重组、部分职工下岗失业、短期内经济增速下降等问题,因此在坚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必须通盘考虑社会的可承受能力,把握好改革的节奏和力度,确保改革蹄疾而步稳。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标是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金 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定经济增长,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重要判断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原因所在,为稳定经济增长开出了科学药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着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着力增强有效供给能力,切实化解供给结构与有效需求不匹配的矛盾。在市场经济中,供给与需求是相互联系和对应的双方,供给侧的根本功能是满足、适应和创造需求。在供给侧的企业,一方面通过提供适应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产生供给,另一方面通过生产更多种类或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创造新的需求。一个经济体的供给侧如果能及时对需求侧的变化作出反应,就能够实现供需均衡;如果能不断生产和提供更高质量或更新颖的产品或服务,就能创造更大的需求空间。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依靠需求刺激的宏观经济政策效力递减,其根本原因在于供给侧无法有效满足和创造需求。自2008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呈现下行趋势,表面上看是因为需求不足,实质上是供给侧的有效性不足,尤其是技术创新乏力,经济活力受到抑制,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不足。因此,只有通过改革,增强有效供给能力,释放经济活力和创造力,才能重塑经济增长新动能。
着力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切实解决形成供给侧短板的主要成因。提升一个经济体的有效供给能力,关键是要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当前,我国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不高,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从质量方面看,许多产品的精致性、可靠性、适用性、耐久性等品质特性和技术水平不能令人满意,产业多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多数产业的生产流程和供应链流程仍处于较低水平,生产过程的节能、低碳、环保都处于较低标准状况,生产安全事故、食品药品安全问题频发。这些现象表明,提高我国供给体系的质量已成为一项非常迫切的任务。从效率方面看,当前我国一些传统产业存在着产能过剩、库存积压、价格低迷等问题,这些行业中的低效率企业面临财务困难,陷入债务困境,其中有不少成为所谓“僵尸企业”。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制造业凭借资源、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低廉的比较优势,成就了一段高增长的辉煌历史。现在,高增长时代已经过去。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以数量扩张为特征的粗放式增长模式不可持续,所导致的产能过剩和库存积压已成为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问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只有着眼于提高质量和效益,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才能摆脱低质低效陷阱,稳步形成优质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
着力打好“持久战”和“歼灭战”,切实抓好“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在战略上打好持久战,坚持稳中求进,把握好节奏和力度;在战术上打好歼灭战,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一是切实做好“加减乘除”。要着力在优化存量、引导增量、主动减量上下功夫。从长期看,要通过“三去一降一补”,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从短期看,要发挥不同任务间的对冲作用,照顾到社会的可承受能力。二是要依靠深化改革。无论是处置“僵尸企业”、降低企业成本,还是防范和化解风险,从根本上要依靠改革推动。要切实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和财税金融体制,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减轻税费负担,降低资金成本。三是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创造有效需求的根本方法。只有通过不断创新,以新思维、新技术、新模式创造出更有市场、更低成本、更有竞争力的产品,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水平,使我国经济保持长久活力和强大国际竞争力。
以化解过剩产能重塑传统产业的比较优势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何自力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促进过剩产能的有效化解。辩证看待我国存在的产能过剩现象,并以正确的方式化解过剩产能,对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劳动力成本及其他要素成本逐渐提高,传统产业的比较优势逐渐减弱,产能过剩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从供给侧发力,有效化解过剩产能已成为当前一项必要且紧迫的任务。不过,去产能不意味着对过剩产能“一去了之”,更不能认为是与传统产业“一刀两断”。对待产能过剩问题,必须结合国情,历史地、辩证地看。
我国是工业化的后来者,用60多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200多年的工业化道路,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取得的重大成就。然而,我国实现现代化的任务还未完成,工业化进程远未结束,必须从我国仍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这个基本实际出发,高度重视和保持制造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为了将经济从“滞胀”泥沼中拉出来,西方国家大力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使得大量传统产业被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导致“去工业化”和产业空心化,传统制造业迅速衰落。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夕,西方多数工业化国家制造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降到10%左右,而以金融、保险、旅游、咨询、餐饮等为主要内容的服务业则占到75%以上。西方国家“去工业化”的后果是严重的。危机爆发后,这些国家经济增速迅速下滑且复苏乏力,收入增长停滞甚至下降,投资严重不足,商品出口萎缩,经济停滞趋于常态化。我们必须深刻吸取西方国家“去工业化”的教训,对待过剩产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简单“一去了之”。中央的去产能部署是关停那些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技术落后、不具备改造升级条件的企业,尤其是“僵尸企业”,而不是所有供过于求的企业。对于产能过剩行业而言,重要的是在削减过剩产能的同时,更加注重提升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改造传统产能,培育新的动能。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对化解过剩产能作出了明确部署。我们要扎实推进中央的决策部署,在化解过剩产能和降本增效的基础上,着力重塑传统产业的比较优势,助推中国经济实现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
一是用改革的办法推动过剩产能的有效化解。要牢牢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市场倒逼、企业主体、地方组织、中央支持、综合施策,运用经济、法律、技术、环保、质量、安全等手段,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过剩产能。要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加大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力度,支持企业瞄准国际同行业标杆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节能环保等水平,实现重点领域向中高端的群体性突破。要推动传统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打造新型比较优势,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二是实施适度的总需求管理。去产能必须考虑经济社会的可承受能力。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不确定性增强,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必须实施适度的逆周期调节,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增长,为化解过剩产能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通过减税和降低融资成本等手段,适度刺激投资和居民消费,缓解经济下行压力。要深挖国内需求潜力,发挥有效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的关键作用,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积极消化部分过剩产能,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赢得时间和空间。
三是提升企业产品质量和自主创新能力。造成传统产业产能过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传统产业多处在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创新能力不强,产品质量不高。在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提升传统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要积极组织实施改善消费品供给专项行动,满足国内消费需求升级的需要,以食品、药品为重点,加快国内质量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并轨。要对传统产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提高生产工艺的精细化水平,使传统产业在品牌和质量方面形成新的比较优势,持续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
四是增强国内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区域产业结构同质化是造成传统产业产能过剩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要消除产能过剩,重塑传统产业比较优势,必须克服区域产业结构同质化。要着力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积极落实《中国制造2025》规划,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做强做优区域特色产业,实现差异化、错位发展,打造新型区域比较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快速高效发展。
五是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我国传统制造业门类齐全、技术成熟,具备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优势和条件。当前,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以钢铁、建材、铁路、电力、通信、工程机械、航空航天、船舶制造等行业为重点,采用境外投资、工程承包、技术合作、装备出口等方式,全方位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推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这既有助于打造传统产业新的比较优势,又有利于实现提高我国经济区域影响力的战略目标。
以创业创新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石良平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要做好减法,更要做好加法,不断增加新的有效供给,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要实现这个目标,关键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牢牢牵住创新发展这个“牛鼻子”,通过创业创新培育新的发展动能。
创新是推动供给能力提升的根本方法。从国际经验看,每一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都会带来生产力的提升,创造着难以想象的供给能力。18世纪中期以蒸汽机为代表的动力技术革命,引发了机器制造的革命,使农村人口大量移居城市,出现了产业工人,极大地提升了生产力;19世纪中叶以电力、电讯和内燃机为代表的技术革命,让工业流水线和大规模制造走上历史舞台,使众多工业产品的成本下降到普通消费者可以购买的程度,极大地推动了现代化进程;20世纪中后期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技术革命,引发了以互联网为核心的革命,使制造业和服务业通过互联网实现了融合,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容量。世界发展的历史表明,社会化大生产的突出特点,就是供给侧一旦实现了成功的颠覆性创新,市场就会以波澜壮阔的交易扩展进行回应。因此,当前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牢牢抓住创新这个牵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通过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我国站在了创新发展的新起点上。一个时期以来,虽然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但大而不强、虚胖体弱问题依然突出,主要体现为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这是我国经济大个头的“阿喀琉斯之踵”。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科技整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逐渐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高转变,一些重要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营造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制度环境,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如雨后春笋般持续涌现,有力地支撑了经济中高速增长。当前,世界科技创新进入了一个新的爆发期,以清洁能源和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同时,我国改革红利开始进入释放期,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加快,进一步消除了制约创业创新的制度障碍。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十三五”这个创新发展的重要窗口期,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以创业创新带动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努力实现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整体跃升。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摆在了当前经济工作的一个重要位置,强调要强化创新引领作用,为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我们要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着力用改革的办法充分释放全社会创业创新潜能。
一是进一步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企业的创新动能来自于企业家精神,因为企业家本身具有强烈的创新冲动。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只要是以市场为导向,都会在市场竞争中找到创新的灵感,否则就会在竞争中落败。因此,必须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充分尊重企业家精神,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给企业家提供充分发挥才能的空间。
二是坚持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平台。以前的创新大多是精英创新,所以我们重视学历教育。在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民间创新开始涌现,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在互联网平台上充分展现,各种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的模式,使群众的创新与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形成了协同合作,打开了创业创新的新天地。我们必须通过体制机制改革,着力建设更多的创业创新平台,尽可能为每个人创造均等的发展机会。
三是推动产学研体系改革,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我国每年有不少科研成果和发明创造,但许多没有能够产业化。这里的主要问题在于,我们的科技创新链条上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和体制机制关卡。要把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必须推动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大力培育专门从事工程化或工业化试验的中介机构,推动建立科研机构与投资主体风险分担与利益分享的体制机制。
四是给创新人才以更大的发展空间。人才是支撑创新和发展的第一资源。创新既需要高端科技人才,如各类科学家、科技领军人物、科技成果转化英才,也需要草根创新人才,如民间小发明小创造者、技术革新者。我们必须摒弃单纯用学历来评价人才的机制和做法,坚持能力导向,尊重和弘扬工匠精神,为技术工人和民间发明者提供全新的用武之地。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