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5日-星期二

|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我国发明颠覆性军事“黑科技”!成本几毛钱,单兵可封锁整条街!
点击:2683  作者:夜央    来源:占豪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5-03-19 13:46:42

 

 

我国再发军事黑科技,低成本可打瘫装甲部队!

 

近期,军事圈发生了一件大事!2025 3 14 日,央视军事发布的一段视频,让中国兵器装备建设工业自主研发的最新一代电磁枪 ——“威力可控电磁发射器” 闪亮登场,瞬间引发全球军事科技界的关注。

 

颠覆传统,技术突破堪称革命

 

传统枪械靠火药爆炸发射弹丸,而这把电磁枪利用多级电磁线圈逐级加速弹丸,再配合石墨烯 - 固态电池混合供电系统,实现电能到动能的转化。这一创新让弹丸初速提升至传统子弹的 2 倍以上,测试中 50 米内就能击穿 10 毫米钢板,连续击穿多层木质靶板也不在话下,动能较上一代提升 30%,简直太厉害了!

 

它的设计也十分巧妙。采用 30 厘米短管紧凑布局,握把居中、弹匣后置,单手就能轻松操控。顶部的电子屏就像一个贴心小助手,能实时显示电量、弹药数量及功率模式,还支持连发 / 单发切换和威力分级调节,分为非致命和致命模式。而且枪管里有微流道相变冷却系统,通过液态金属循环把线圈温度控制在 80℃以下,解决了电磁武器过热的难题。

 

应用场景大猜想

 

那么这样一款军事黑科技,将怎样深刻的改变传统作战模式呢?或者说它能被预测到的应用场景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特种作战领域;电磁枪无火光烟尘的特性,让狙击手在执行任务时再也不用担心暴露位置。配合每分钟 2000 发的射速,封锁整条街道不在话下。

 

 

其次是反恐作战领域;低功率模式下发射的硬币状弹丸,能穿透 3 毫米钢板,又能避免过度杀伤,非常适合反劫持、人群驱离等场景。而且它的弹丸成本仅 0.3 / 发,比传统弹药降低了 90%,能支撑 “饱和射击” 训练模式。

 

再次是海陆空全覆盖;中国已经形成 “舰载电磁炮 - 单兵电磁枪” 的全链条布局。072III 型登陆舰试射的 25 公斤电磁弹丸,以 2575 / 秒的速度命中 250 公里外的目标,直接碾压美国同类项目。

 

 

最后是压制装甲部队领域;电磁枪的极限射速高达每分钟2000发,这意味着一个士兵就能具备强大的火力压制能力!美军曾做过模拟推演,传统的装甲部队在电磁枪集群面前,电子观瞄系统的存活时间不超过5分钟!要知道,由于没有金属弹壳和火药填充,电磁枪弹丸成本只要几毛钱,而一辆装甲车、坦克的成本动辄就是几百万。我国科研人员再次用聪明才智刷新了世界对现代军事装备及军工科技的认知,给各国军工专家好好上了一课!

 

不过既然介绍了我国的电磁枪,我们不妨把目光投向大洋彼岸,看看山姆大叔家有没有搞出什么新东西来。

 

美军的神秘火控系统

 

就电磁武器来说,目前全球主要有两大流派。美国主导的轨道派,依赖导电轨道加速弹丸,初速能达到 7 倍音速,但轨道烧蚀严重,打一百发就差不多报废了。而中国的线圈派,通过多级线圈逐级加速,寿命长、能耗低,单次充电可连续射击 800 发。很明显,中国在电磁武器领域走出了一条更具优势的道路。

 

不过还是那句话,任何时候都不要小瞧了竞争对手!

 

笔者注意到,美军当前正在着手为全体官兵换装新一代XM7突击步枪,目前美国国会已经同意,为10万陆军部队率先配备这一单兵武器。

 

XM7摒弃了美军步枪传统的5.56毫米口径子弹,采用6.8毫米全新口径,子弹初速1200/秒,射速为每分钟800发,有效射程600米,枪支净重3.8公斤,全长为914毫米(不带消音器)。这组数据看上去不怎么出彩,与电磁枪相比只能说是平平无奇。

  

但真正令人感到惊奇的是XM7配备的XM157自动火控系统,这一系统不仅集成了高倍率光学瞄准镜、备用蚀刻十字线、激光测距仪等众多功能,还配备了弹道计算机、大气传感器套件等高科技设备,实现了对目标的快速精准瞄准。其放大倍率可在1-6倍之间灵活调整,视野范围约为10度,为士兵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和精确的瞄准能力。通过自动计算射击诸元,XM157火控系统使得士兵能够简便地瞄准目标,显著提高了射击的精准度。这一系统有效地弥补了携弹量不足的问题,提高了作战效率。

 

也就是说,这款XM157火控系统让士兵可以自动瞄准目标,即使一个再普通的士兵也能成为战场上的王牌狙击手!但这款火控系统的单价高达1万美元,昂贵的价格成为了阻止这款步枪全面列装的最大阻碍!

 

不过,既然美军都有了这样强大的火控系统,我们也没理由落后,相信我们智慧的军事科研专家肯定正在酝酿更加强大的火控系统!

 

作者:夜央;来源:占豪微信号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