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牛弹琴:这是神来一笔,但我们也别太乐观
点击:  作者:牛弹琴    来源:牛弹琴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5-01-26 11:04:44

 

 

我总觉得,若干年后回顾2025年,肯定这是非常之年。

 

特朗普又回来了,美帝国又扩张了。当然,也有神来一笔,与我们中国有关,也与软实力有关。

 

那就是小红书热。

 

最近,大批海外用户,纷纷涌入小红书。甚至两边网友相互对账,有了很多惊讶的发现, 原来中国真不是我们以为的那样!

 

刚才,有朋友跟我说,因为小红书热,一大波外国人已经出发来中国了。他们要亲眼去看看变化的中国,坐坐快捷的中国高铁,会会可爱的中国朋友……

 

 

好事,这肯定是好事。

 

尽管春节来中国,票可不一定好买啊

 

过去一年,签证政策的变化,“China Travel”不断升温。这十多天中外网友前所未有的交流,更在线上线下引发热潮,并实打实吸引了一大波“新朋友”来做客。

 

虽是隆冬,却让人有春意盎然之感。

 

什么是民心相通?

 

这就是民心相通。

 

这中间,有两个关键问题,很值得一说。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是小红书?

 

我们看到,大量涌入小红书的外国用户,现在似乎喜欢了这里,留在了这里。

 

这就与中国互联网生态、与小红书生态有关。

 

每个平台有每个平台的特点,但除了最开始者认准小红书外,小红书的社区氛围,确实更温暖友好。

 

所以,当陌生外国网友涌入时,小红书原有的用户,都以极大的善意和热情欢迎。他们认真教授外国网友中文,回答他们的问题,还积极给他们的猫狗点赞。

 

用朋友的话说,这种氛围,让来自异国他乡的网友感受到了温暖,还有中国人的热情。

 

虽然文化不同,语言不同,但质朴的情感却是相通的。

 

当然,这也因为双方的分享,很大程度上都与政治无关,双方没有隔阂,因为都有共同的话题——“生活”。

 

这是热爱生活的普通人都喜欢的。

 

第二个问题,小红书的机遇和挑战。

 

在很多人眼里,这泼天的流量馅饼,突然砸到了小红书的头上。

 

但我相信,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也是小红书厚积薄发所致;当然,小红书内部肯定也高度紧张,因为这既是机遇,更有挑战。

 

不回避的话,首先的挑战,就是审核的压力。

 

毕竟,外国人讲的是外文,小红书原先的审核,基本都是中文,外语的不当表达,肯定有,怎么办?

 

因为国内外的网络环境是不一样的,在海外社交平台,低俗色情内容很泛滥,但在国内,这是无法想象的。

 

审核压力山大,但一概拒绝,则是放弃机遇。

 

其次,怎么和而不同?

 

毕竟来自五湖四海,来自世界各地,来自不同的国情,有不同的社会背景,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难免有不同意见。

 

怎么办?

 

交锋难以避免,但如果大吵起来,那肯定就乌烟瘴气,好事变坏事。

 

怎么引导,怎么尊重不同观点,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再次,怎么维护友好生态?

 

我前面说过,相对于其他平台,小红书是偏温情的一个。大量陌生用户的涌入,难免会冲击到原有的生态,既容易产生误解和争执,更会破坏原先用户的体验。

 

我相信,小红书也在努力积极应对。

 

比如,虽然小红书官方一直保持低调,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变化也在悄然进行中。

 

小红书上线了翻译功能,点击笔记或评论旁边的“翻译”按钮,就能一键翻译,点击查看原文,又可回看英文内容。

 

这种翻译功能的引入,显然更有利于大家的交流。这才是一个国际范APP的样式。

 

这种积极沟通和交流,也有助于外国用户融入小红书,看到一个更加真实的中国。

 

所以,虽然大量外国用户涌入小红书,但我们也没听到什么负面的新闻。

 

压根不存在吗?

 

如果这样说,肯定也不符合实事求是的原则。但很少甚至罕见,至少说明了一点,小红书的审核,还是下了点真功夫的。

 

 

最后,怎么看?

 

完全我个人的看法,粗浅三点吧。

 

第一,这是中国软实力的神来一笔。

 

这也与小红书,与整个中国互联网的厚积薄发有关。

 

所以,一个不寻常的契机,外国网友大规模闯入小红书,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中国,看到了一个可信可爱可敬且充满活力的中国。

 

中美网民之间的对账,更对出了真实的中国与真实的美国。越来越多的美国网民开始“醒悟”,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开始被击碎。

 

我总觉得,即使没有TikTok,没有小红书,也会有其他的中国APP,假以时日,会被全世界所发现,所喜欢,割舍不下。

 

这就是我们的文化自信。

 

第二,我们也不必太乐观。

 

我们可以审慎乐观,但如果认为中外交流就完全通畅了,全世界人民大团结真实现了,那就太乐观,就有点脱离实际了。

 

毕竟,在海外社交媒体上,尤其在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各种负面炒作,各种虚假信息,还是占据了主流。

 

我们还是要放平心态,要有长期的打算和预期。小红书热是好事,但握手只是开始,融合更需要长期努力。

 

甚至不排除,在接下来的融合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杂音,甚至发生一两件意外的事件。

 

没关系。

 

我们要有这种雅量,一个自信的中国,肯定也有这样的雅量和包容。

 

 

第三,不妨抓住这样难得的机遇。

 

看媒体报道,一些地方主动出击,抓住这样难得机遇。

 

在小红书上,“文旅北京”推出《THIS IS BEIJING!》宣传片,宣传泱泱大国首都的恢宏气象。

 

“杭州文旅指南”推出《This is Hangzhou!》宣传片,努力将中国的人间天堂推向全世界。

 

“河北文旅”打出“So near!So beautiful!Welcome to Hebei on weekends”宣传标语,将“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宣传口号直译为英语,真别说,还挺别致的……

 

惹得许多外国网民直呼:马上订票到中国,不到中国非好汉。

 

这就是中国人和中国政府的办事效率。

 

必须为地方文旅的积极作为点赞!

 

所以,正如我前面提到的,一大波按捺不住的外国人,在春节前就出发来中国了。

 

百闻不如一见,一见胜似百闻。相信他们在中国,在中国的新年,更能强烈感受到在小红书看到的不一样的中国。

 

我们常说“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这种沟通交流,才是国际友好的源头活水。

 

毕竟已经21世纪了,扩张不是主流,霸凌人人厌恶, 人们更向往的是和平,是发展,是共情,是普普通通但却温馨和谐的生活。

 

小红书热,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没有小红书热,也会有其他的热,因为这种热度、这种惊奇,背后是一个真实中国的独特魅力。

 

来源:牛弹琴微信号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