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早熟学者数量激增,“高被引”操纵手法花样百出
点击:  作者:宋书扉、冯丽妃    来源: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5-01-19 20:43:07

 

 

小张发了一篇CNS,小王连发两篇核心期刊,小李论文引用量又飙新高……看着身边的同龄人早熟冒尖,一些青年科学家内心酸成了柠檬精:我啥时候才能出头?

 

今天的学术界,早熟学者已屡见不鲜。一项针对数十万名科学家论文发表情况的研究显示,在过去几年中,早熟学者的数量甚至出现了激增。他们在职业生涯之初就崭露头角,斩获高影响因子和高被引论文,在独领风骚的同时,也给不少同龄人带来压力和焦虑。

 

不过,主导前述研究的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John Ioannidis认为,或许不必眼红这些早熟学者。他们之中虽不乏栋梁之材,但也有很多暗箱操作、暗度陈仓的投机取巧之辈。这项研究日前公布在生物预印本服务器bioRxiv上。

 

1

早熟学者:天才还是投机者

 

什么样的人才是早熟学者?

 

Ioannidis认为,早熟学者是在职业生涯早期就声名鹊起的一群高被引科研群体,即在本领域排名前2%或在所有领域排名前10万的科研人员。首次发表论文后,8年内跻身这一行列的为早熟学者;而仅用5年就跃入这一行列的,则为超早熟学者。

 

他利用知名学术出版机构爱思唯尔旗下Scopus引文数据库统计发现,从2019年至2023年间,早熟学者从213人增至469人,超早熟学者则从28人增至59人。与通常情况下科研人员平均需要36年才能跻身高被引学者行列相比,这一现象格外引人注目。

 

许多早熟学者的成就令人艳羡,他们中不乏真材实料之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毕业生、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助理教授曹原就是典型代表。至今,他已在国际顶尖科学杂志《自然》和《科学》发表10篇论文。其中他2018年发表在《自然》的一项关于石墨烯超导的研究,引用量已超8000次。

 

但值得关注的是,这一群体中也不乏投机取巧者。Ioannidis在研究中通过深入观察一些早熟学者的研究轨迹,发现了他们中部分人具有一些异常特征:有人展现出超人的发文速度,平均每周能发表一篇以上论文;有人的论文引用量会以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快速蹿升;也有人甚至出现较高的撤稿率。

 

这些异常背后,早熟学者的催熟方式令人关注。

 

正如在接受《自然》杂志采访时,美国得克萨斯农工大学昆虫学家Zach Adelman所说,我不认为我们比五年前多培养出那么多天才。

 

2

早熟背后的暗流

 

让很多人意想不到的是,声名鹊起背后,一些早熟学者建立了一系列不为人知的高被引操纵渠道,其方式路径可谓花样百出

 

其中最基本的是自引。部分学者在新发表的论文中大量引用自己之前的文章,有的甚至在单篇论文中插入数十次自引。Ioannidis的研究就发现,早熟学者的自引率高达25%50%,而普通论文的自引率仅为13%。而31%超早熟学者的自引率超过了其领域95%的研究人员,且20%的作者在剔除自引后就会跌出高被引名单。

 

高明一些的操纵手法还有建立引用朋友圈,即通过互相引用来抬高各自的引用指标。这种做法游走在学术不端的灰色地带,显然违背了学术引用的初衷。

 

另一种难以被识破的操纵手法则是购买被引。纽约大学阿布扎比分校的计算机科学家Yasir Zaki及其团队开展了一项钓鱼实验。他们发现在学术黑市上,300美元就能购买50次引用,或者500美元100次引用。这些付费引用很难被识破,因为它不是一次到账,而可以分期到账”——比如在40天内逐步添加到研究者的谷歌学术档案中,其中相当一部分论文来自Scopus数据库收录的期刊。

 

此外,在一些更隐蔽的操作中,一些早熟学者则利用预印本平台,快速发布质量不高,甚至是伪造的预印本文章,炮制虚假引用,刷取引用量。

 

通过创建虚假预印本和付费服务,引用很容易被操纵。”Zaki的合作者、纽约大学阿布扎比分校的计算机科学家Talal Rahwan说。

 

这些引用量操纵行为不仅让学术造假的识别变得更加困难,也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学术不端的界限。不少学者认为,究其根源在于学术界以高引用量等作为评价指标,在职称评定、项目申请、人才引进、资源分配等方面,引用量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例如,Zaki调查了全球排名最高的10所大学中的574名研究人员。他们发现,当大学评估科学家的引用次数时,超过60%的机构会从谷歌学术获取引用量数据。

 

为此,当引用量成为在学术界生存的通行证,一些年轻学者不得不绞尽脑汁提高自己的引用量,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助推了早熟学者的产生。

 

为扭转这一局面,除了重塑学术评价体系,建立更加全面、多元的评估标准,科学界也在积极探索监管策略。例如,法国图卢兹大学的Guillaume Cabanac开发了一个可识别异常引文的工具,专门发现那些为规避抄袭检测而添加的不相关引用。法国格勒诺布尔阿尔卑斯大学的Cyril Labbe团队则研发了可自动识别可疑引用模式的系统。

 

这些监管工具的出现,或将为遏制异常的早熟提供利器。

 

参考资料: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4-04006-9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4-01672-7

https://doi.org/10.1101/2024.10.14.618366

 

作者:宋书扉、冯丽妃;来源:科学网;返朴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