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陶余来:地瓜与地瓜饼
点击:  作者:陶余来    来源:昆仑策网  发布时间:2025-01-01 13:49:46

 

常州人吕志恒在闽地任知府时,一次负责刑狱诉讼事务及对地方官负有监察之责的臬使,请他审理案件。当时闽省海禁甚严,凡谷粟之类的粮食均禁止出海,如有违令,就得处死。因当时海盗猖獗,海盗尤重抢粮,以养人马。而当时闽省所辖漳州、泉州两地,穷人很多,严重缺粮,百姓平时多以地瓜为基本食物,所以当地官府也视地瓜为粮食,如有私携出海,亦属死罪。然而,许多当地百姓觉得地瓜毕竟不同于谷粟之类的粮食作物,加上又无其他食物充饥,所以为生存计,私携地瓜出海者还是不乏其人。这些人因此获罪,被处死者不在少数。

 

看到这样的情况,吕知府不由得生出恻隐之心。显然,他觉得对于这些沿海贫穷百姓而言,如若连携带地瓜出海充饥都不被允许的话,那无异于将他们往饿死的绝路上逼。心存善念的吕知府,忽然想起了《急就篇》中饼饵麦饭甘豆羹这句话,立马就有了主意。他向上级打报告请示道,海盗们感兴趣的是美食佳肴,对地瓜根本不屑。再说上面明令禁止的是私携地瓜出海,那么在地瓜后面加一个——做成地瓜饼,它与纯地瓜还是有区别的。所幸的是,吕知府的请示报告最后获得上级部门批准。自是全活无算,无数百姓因此得以活命。

 

面对百姓的生存之艰和实际困难,吕知府本可以一句上面有规定,禁止私携地瓜出海为由,奉命行事即可;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向上级递交了那份请示报告。

 

明嘉靖三十四年,一支72人的日本海盗敢死队,在杭州湾登陆之后,从浙江的严州、衢州,穿江西的饶州,过安徽的徽州、宁国、太平,一路杀到南京。明朝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中分析此战失利的原因之一正是层层请示,等请示都到了,敌人早准备好了,即便韩信、李靖复生,恐怕也难以取胜。

 

西汉陈汤灭了郅支单于,并喊出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历史最强音,却惹得朝中那群酒囊饭袋羡慕嫉妒恨,逮着他假传圣旨说个不停。好在官居宗正的刘向为陈汤争辩,说皇上虽无明旨,但陈汤也是顺着陛下和万民的心愿行事,何错之有?

 

政策是死的,执行政策的人是活的。不领会政策之神,机械教条执行“明旨”之,看似守正,其实走的是封闭僵化的老路,违背了政策的初衷。同样,不领会政策之神,偏离守正的创新,走的是改旗易帜的邪路,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不囿于“明旨”之,而“顺着陛下和万民的心愿”之“神”地创新式执行,才是真正的守正

 

圆规可以画圆,因为脚在走,心不变。守住圆心就是守正,绕圆心而行是为创新。守正与创新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又如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辩证统一一样,守正与创新相互渗透、相互贯穿。守正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守正的路径。只有守正才能为创新把握方向,只有创新才能科学守正、可持续守正。

 

这就如写散文。形散神聚是为上品,形聚神聚次之,形散神散又次之,最下品是形聚神散。道理很简单,一根红线贯穿到底神聚,却能思接千古心游万仞地形散,最有大容量、可读性。神聚而又形聚,拘谨生硬的表现力自然不如形散神聚之作,其神的聚合度一定也不如形散神聚之作。形散神散自不必说,可为什么把形聚神散列为最下呢?因为这样的散文最具有欺骗性,容易被误读为好散文。时下,不少张口对仗闭口排比,不惜“硬做”、削足适履、以辞害意的文章,绝类“形聚神散”的散文。

 

《国语·郑语·史伯为桓公论兴衰》载:周幽王八年,史伯给郑桓公讲: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批评幽王去和而取同,主张和而不同。

 

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如果说和而不同追求的是形散神聚,是讲原则前提下的团结,那么同而不和就是形聚而神散,乃和稀泥而成的无原则的一团和气。 

 

合唱队里,多分高、中、低等多种声部,不同声部的人音频不同,才形成音质圆润丰满的和声。而如果人人音频相同,音量再大也缺乏厚重饱满,无以形成和声之美。

 

如果将厚德载物理解为守正,那么自强不息则可谓创新。乃守正,不同乃创新。《孙子兵法·势篇》: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抗日战争初期,王明主张一切经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切服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如周幽王去和而取同;毛泽东主张保持中共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性、开展共产党领导的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则是和而不同

 

唯守正才能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新文化运动中胡适所谓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建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时章乃器所谓少号召多建议,乃漠视守正前提的空谈创新。遇事不作应不应该办的价值判断,实乃乱作为的伪创新

 

唯创新才能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我党历史上,之所以出现瞿秋白、李立三、王明为代表的三次倾错误路线,思想根源正在于教条式机械套用、贴标签式解析马克思主义,忘记了创新是守正的题中之义。遇事简单地只作可不可以办的技术判断,实乃不作为的伪守正

 

针对德国和法国派政党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时候,教条式机械套用、贴标签式解析马克思的思想,马克思曾非常气愤地说:我本人无论如何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1959年毛泽东同志与当时湖北省委书记王任重谈话,在讲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时对他讲过一段很有意味的话:不如马克思,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等于马克思,也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只有超过马克思,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等于马克思固然不失守正,但超过马克思靠的是创新。机械教条地执行政策,如果只是因为糊涂,还不是最可怕,最可怕的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只着意自己的乌纱而不在意党和人民的事业,这样的举着红旗反红旗,属于典型的低级红高级黑,最具迷惑性欺骗性,也最有破坏力。

 

(作者:陶余来,常州大学红色文化研究院(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来源:昆仑策网【原创】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内容 相关信息

  • 陶余来:地瓜与地瓜饼

    2025-01-01
  •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