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是我国养老保险现阶段的改革目标,然而,提高统筹层次却是目前最困难的问题。换句话说,现在养老保险面临的矛盾是,一方面全国养老保险基金超过4万亿元,而另一方面则是各别省份养老保险的入不敷出。这也是有些人不相信养老保险的原因,在养老保险发展的过程中这个不平衡问题将有望通过此次统筹改革得到缓解了。目前已经明确,基本养老金中央调剂制度从明年,也就是2018年开始实施。

资料图
早前报道》》
中央调剂制度将在全国发挥“共济”作用
10月22日,人社部部长尹蔚民介绍,我国区域发展很不平衡,老龄化的程度差异也非常大。比如黑龙江,这是现在养老保险基金支付最困难的一个省份,它的抚养比是1.3:1;广东的抚养比最高,是9:1。尹蔚民表示,要尽快地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
“人社部会同有关部门,正在加快研究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工作,准备明年迈出第一步,先实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卢爱红在发布会上表示。中央调剂制度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卢爱红表示,该制度可均衡地区之间由于人口结构特别是人口的流动导致的抚养比差异过大带来的养老保险负担,调剂余缺,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发挥养老保险互助共济作用,促进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资料图
关注焦点》》
解决养老金统筹问题的重大改革如何实施?
按照相关执行方案,各地区把当期基本养老金收入按一定比例上缴,建立为调剂基金,然后根据每年各地养老金的收支情况进行调剂安排。简单地说,以前养老金是地区自主调整,就导致有的地区很高有的地区很低,现在将养老金按比例收缴再分配,意味着以前养老金低的地区有望在改革后养老金上一个大台阶!养老金的可持续性也得到了保障。
老有所养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在此次改革之后养老金制度从头到尾都会有所变化,除了部分地区退休人员养老金会提高外,对退休之前的人的说,最大的变化就是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比例有所调整,比例高的会适当降低,比例低的会增高。以此来达到一种平衡状态,完成统筹发展。(来源:东方网)

资料图
各地区积极创造条件提高养老金统筹层次
其实早在1991年就有要求各个地区积极创造条件提高养老金统筹层次,2010年通过的《社会保险法》第62条中就有规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省级统筹,逐步实行全国统筹。”但是直到目前为止,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仍停留在县、市级,且是不完全的市级统筹。一个直观的现象,社会上年轻劳动能力外流,导致各地区养老保险基金贫富不均,发展最好的地区理所当然养老金发放标准就很高,而发展不好的地区养老金就很低。
比如,2015年黑龙江地区某市养老保险的缴费人数为26.8万人,但领取养老保险待遇的人数却达到了29.7万人,这也是老年化社会带来的影响,这就导致了当年养老保险的资金缺口。养老金作为现在人们退休后的生活保障,对老百姓而言意义非凡。众所周知,自从计划生育实施以来,80、90年代的人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现在社会生活压力大,很多人能够的收入仅够维持自己的生活,给父母养老还是很困难。现在中老年市民普遍认为养老方面子女是指望不上的,希望养老金能提高,社会福利也完善一些。(来源:东方网)

资料图
养老保险缺口将“中央调剂” 费率统一即将实现
要保证养老保险制度的稳定可持续,提高基金统筹层次,一直是改革的大方向。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提出,要 " 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对此,尹蔚民在十九大新闻中心的记者招待会上回应——明年就要迈出第一步:因为我们国家比较大,区域发展很不平衡,老龄化的程度差异也非常大。实行全国统筹之后,就运用了社会保险的大数法则,互助共济。现在,养老保险基金每年大概当期结余都有4000多亿,累计结余是4万多亿,可以支撑 16个月的发放。同时,尹蔚民提出,"基本养老金中央调剂制度",就是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路上要迈出的第一步。通过调剂,在不同地区之间均衡养老保险的负担。
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卢爱红再次明确了时间表:中央调剂制度将在明年先实行。会同有关部门,正在加快研究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措施,准备明年迈出第一步,先实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均衡地区之间由于人口结构、特别是人口的流动导致的抚养比差异过大带来的养老保险负担,调剂余缺,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发挥养老保险互助共济作用。卢爱红解释,这项制度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其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核心是应对人口老龄化、人口抚养比持续下降,解决地区间基金不平衡问题。(来源:央视新闻)

资料图
人社部:1800亿元养老保险基金已到账并开始投资
人社部就2017年第三季度人社工作进展情况举行发布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政策研究司副巡视员、新闻发言人卢爱红指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稳步开展,北京、安徽等9个省(区、市)政府与社保基金理事会签署委托投资合同,合同总金额4300亿元,其中1800亿元资金已经到账并开始投资。(来源:新京报)
社保基金已4年支出增幅超收入增幅
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也成为人社部加紧办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据人社部近年的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相关数据,养老保险基金不平衡现象存在已久,由于东部地区年轻人口较多,缴纳社保的较多,基金结余较多;而中西部地区老龄化程度高,养老基金支出大,则出现亏空。
记者查阅各省市已公布的2016年社保数据。广东的社保基金结余较大,2016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已达7652.22亿元,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为7258亿元。河北省公布的2016年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为910.8亿元。基金支出1000.73亿元,增长了12.54亿元。当期基金缺口89.93亿元。
人社部公布的《2015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5年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46012亿元,增长15.5%;支出38988亿元,增长18.1%。据人社部公开资料,这是社保基金从2012年来连续4年支出增长率高于收入增长率。(来源:新京报)

资料图
新闻拓展》》
2020年全国实现养老保险费率省级统一
除了全国各省的养老金资金池规模不等、养老抚养比不同、养老基金支付压力不一样之外,在各省内,也有地区不平衡的现象存在。1998年,国务院发文提出,各省(区、市)要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建立基本养老保险省级调剂机制,调剂金的比例以保证省范围内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为原则。到2000年,在省范围内,基本实现基金的统一企业缴纳比例、统一管理和调度使用,对社保经办机构实行省级垂直管理。
据公开资料,目前,四川、陕西、宁夏、江西等地方建立了省级调剂金制度,由省级以各地市基金为基数收缴一定比例的调剂金。不过,到目前为止,仍有省份没有实现养老金的省级统一收缴、发放,而是由县市自收自支。今年9月,人社部财政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积极创造条件实现全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统收统支。目前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率尚未统一的省份,要制定过渡措施,最迟2020年实现全省费率统一。(来源:新京报)

资料图
14省区市上调居民养老金 多数不足200元/月
11月1日,人社部发言人卢爱红在该部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上通报,14个省份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新京报记者昨日盘点发现,截至日前,已有上海、北京、天津等14个省份提高了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其中上海市以每月850元标准领衔全国。记者梳理发现,2017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上调的省份至少包括上海、北京、天津、青海、浙江、江苏、宁夏、广东、福建、内蒙古、河北、湖南、河南、山西等14个省区市。
我国自建立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制度以来,发放水平长期维持在55元/月,直至2015年,人社部宣布将这一标准上调到最低70元/月。从目前各省的发放水平看,大多数省市都在100元左右的标准。今年14个省区市提高居民基础养老金后,上海市由每月750元上调至每月850元,居全国首位。其次是北京市,北京市从2016年的510元/月提高至了560元/月。位居第三的天津市目前的标准为180元/月。
除北京上海外,这14个省区市中的12个,都未超过200元/月的水平,河北、湖南、河南、山西标准虽然较过去有10元左右的提高,但目前的发放水平也都在百元以内。除了这14个省区市,部分省份的城市也单独出台政策提高了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如山东省济南市,从2017年1月1日起,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每月增加10元,从100元提高至110元。湖北武汉市也在今年9月宣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由每人每月225元提高到每人每月270元。还有的省份,对部分弱势群体出台了优惠的养老金发放政策。如山东省在今年9月宣布,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重度残疾人提出申请,经审核后可以提前5年发放养老金。(来源:央广网)

资料图
相关链接》》
人社部:将增加财政投入提高居民养老金标准
对于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70元/月的标准,曾有专家表示,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就像“零花钱”,没有起到“养老”的作用。区别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的个人账户积累非常少,资金池的体量不大。因此,发放到城乡居民手中的钱并不多。从上述各地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标后的发放水平看,越是经济水平发达的省区市,或者在某个省份内越是省会城市或发达城市,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的发放标准也就越高,或越有实力提高。
人社部农村社会保险司相关负责人曾于去年介绍,覆盖1.5亿人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政的投入还不到1000亿元。彼时,这位负责人表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还是处于一个打基础的阶段,财政投入非常必要。虽然个人账户累积不多,也就是说,领取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的人向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纳的费用不多。但是,人社部农村社会保险司有关负责人还是表示,城乡居民保险的问题,不能简单地从收了多少钱,就要发多少钱来看。
“新中国成立几十年来,农民为国家作出过很大的贡献,交了多年农业税,社会保障政策应该向低收入人群倾斜。”这位负责人表示。居民养老保险到底是一项社会福利制度还是社会保险制度?对此,这位负责人表示,这个制度是面向低收入的城乡居民的、具有托底作用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而不是一项福利制度。“不要总批评我们待遇太低,也要看到进步。”这位负责人介绍,印度的甘地国家养老金从60年代开始建立,到现在只覆盖了1000多万人,且支付在500个印度卢比,也就是50块钱左右。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