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能获得惊人票房,并非偶然。

我此前说过,受到观众欢迎的电影,一定要在某种程度回应社会焦虑。【点击阅读】

《哪吒2》讲述了一个“受骗-觉醒-复仇”的故事,这触动了今天几乎所有国人心底的一道隐秘伤口——一个人没有受骗的经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只能止步于“受骗-觉醒”,向骗子索偿并复仇是遥不可及的,并可能会带来极大麻烦。而在影片中,哪吒不仅砸碎了骗子的主要道具“天元鼎”,而且把首席骗子“无量仙翁”打得鼻青脸肿,落荒而逃,这是何等解气?

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一心想“融入”美国主导的世界体系,却不断受到美国霸凌,大多数情况下,中国采取了“吃亏是福”、“能忍自安”的态度,这成了许多国人的心中块垒。导演饺子非常准确地捕捉到了观众的这一心理,所以在影片中设置了许多隐喻。比如,作为诈骗与邪恶的中心,玉虚宫“很白”,哪吒步入其中时,一直在说“好白,好白”,就差直接说“白宫”了;作为诈骗与特权的主要象征物,无量仙翁派发的有美国鹰logo的绿色玉佩,则暗喻了曾令无数国人心往神驰的“绿卡”;作为主要犯罪工具的天元鼎,上面则赫然镌刻着美元标志……到了哪吒与无量仙翁决斗的高潮,哪吒喊出了“你们自诩照世明灯,干的却是恃强凌弱,祸乱人间的勾当!”这是在直斥谁,已经不言而喻了。其实,在我看来,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何必再生造“照世明灯”这样的新词?倒显得有点遮遮掩掩,直接说“文明灯塔”,岂不更爽?影片对不可一世的美国如此“含沙射影”,自然会令“忍你很久了”的观众会心一笑,并且产生了“我知道你在说谁,但我不说”这样的特殊快感。影片这样设置“暗桩”,表明像饺子这样的年轻电影人,正在经历一个思想解放的过程,他们令“第五代”渐渐显影为某种辛亥之后仍然拖着辫子的形象。在一个早已原子化的世界里,人们唯一可欲并且可得的庇护与依靠,就是亲情。饺子显然清晰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努力将亲情打造成影片的主要支点与泪点,获得了极大成功。但也必须指出的是,影片对父亲情深,渲染太过,有点透支了。在一部电影里,居然安排了三组雷同的亲情关系——哪吒与父母,敖光、敖丙父子,申公豹与父亲和弟弟。这三组人物都相亲相爱、在天罗地网中努力打拼,屡屡碰得头破血流,时时经历生离死别,甚至连彩蛋里都还有申公豹和他爸爸。

似曾相识的套路,加了太多味精的鸡汤,一次又一次地端到观众嘴边……一个大IP拿来这样搞,这不是自我降级,暴露自己的思想贫困吗?更大的裂隙还在于:哪吒本是“剔骨还父,削肉还母”的人物,宁死也要摆脱父权的束缚,但在这部电影里,却和父亲李靖以父慈子孝的形象出现,构成中国传统语境中理想的父子关系。可是,孝顺的魔,还是魔吗?当哪吒狂傲地宣布,“小爷是魔,那又如何”时,他究竟在说什么?

《哪吒2》的票房如此之高,还因为饺子导演显然深谙商业片的票房密码——用密集的笑点取悦观众。遗憾的是,本片的搞笑桥段大多停留在肢体搞笑与网络烂梗的拼贴上:方言谐音梗、刻意扮丑的配角设计等等,令影片的喜剧感显得廉价且过时。

其实,《哪吒1》就有这样的问题,很多桥段相当低俗,但就是不改,可能导演觉得越低俗看的人就越多吧?在《哪吒2》中,踩仙女的裙子、向饮料里撒尿,做藕粉时抠脚、擤鼻涕、猪放屁、吃呕吐物……全然不顾本片预设的观众主要还是小朋友。很明显,饺子在何为幽默的问题上陷入了误区,他似乎认为屎尿屁就等同于幽默,却不知道这不过是一种智力低下的滑稽,而幽默则是一种智慧。
关键的因素在于,最大反派无量仙翁,并非仙界(天廷)最高统治者,也不代表仙界价值观,他只是仙界一个滥权的高官,即便按照仙界标准,他也是一个需要被双规的腐败分子。作为元始天尊的大弟子,无量仙翁是在元始天尊闭关期间,受天尊委托,临时代理玉虚宫各项事务。

但无量仙翁如王熙凤那样,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瞒着天尊大肆作恶,以“教化”为名行掠夺之实,用恶贯满盈的天元鼎,将妖族和龙族炼化为仙丹,提升自己实力,同时打压异族进阶的可能性;他表面支持太乙真人晋升十二金仙,实则为拉拢人心,利用其作为棋子;他口头赞赏哪吒才华,却在念升仙咒的时候暗中埋下穿心咒……无量仙翁有权力野心,他利用申公豹挑拨陈塘关与龙族的矛盾,在陈塘关屠城又栽赃龙族,试图让哪吒为他卖命,以便于自己在各方势力的斗争中谋取更大权力。但无量仙翁所做的这一切,是瞒着元始天尊的,也是天尊所不允许的。所以他的师弟太乙真人在真相大白后,一再替他惋惜,并劝他“向师父认个错”。如此看来,无量仙翁才是仙界秩序的破坏者。可以想见,待哪吒大闹玉虚宫,击败并驱逐无量仙翁后,元始天尊结束闭关,重新掌管玉虚宫的一切事务,太乙金人顺利晋升十二金仙,哪吒也会位列仙人,申公豹获得平反……仙界又恢复到尊卑有序,秩序井然,各安其位,各司其职的美好局面,天下“终于太平到连百兽都会跳舞,凤凰也飞来凑热闹了”的理想状况了。饺子导演在接受采访时,对六十年代的动画片《大闹天宫》评价很高,但哪吒和孙悟空完全不同。哪吒出生在官宦之家,父亲是体制内高级军官,陈塘关总兵,相当于军区司令官。哪吒作为司令官的少爷,虽然顽劣,但对体制并无恶感,只是看不惯装神弄鬼,陷害无辜的无量仙翁而已。

孙悟空就不一样了,他无父无母,是一只从石头缝跳出来的石猴,他的革命性,是哪吒所不能相比的。和哪吒一样,孙悟空也经历了“受骗-觉醒”的过程,和哪吒不同的是,孙悟空最终把抗争的矛头指向了玉皇大帝,在占领了凌霄宝殿,驱逐玉皇大帝之后,孙悟空升起了“齐天大圣”的旗帜,其摧毁重重压迫的旧秩序,建立革命新秩序的意图极其明显!在《大闹天宫》中,玉皇大帝派来十万天兵天将围剿花果山,三头六臂的哪吒三太子正是急先锋,他用自己的乾坤圈击中了孙悟空头部,导致孙悟空兵败被俘,差点儿被太上老君练成了仙丹。

不难想见,如果在《哪吒3》中出现了大闹天宫的孙悟空,率领天兵前去镇压的,应该还是哪吒吧?《哪吒2》讲述的是一个文化保守主义时代的保守故事,《大闹天宫》讲述了一个革命时代的革命故事,这就是两者的根本区别。(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转编自“独立评论员郭松民”,修订发布)
【昆仑策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公众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