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笔名:元首卫队
在欧生活8年,精通德语,爱好二战史及现代战争史,从2000年起,曾在“战争的艺术”、“德国军事中心”、sonicbbs等军史网站和《突击》、《战争史研究》等纸媒上发表多篇原创文章及翻译多部德语电影电视剧中文字幕
密谋
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不久,日本陆军参谋本部次长河边虎四郎立即打二通电报给在南京的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以及在山西的第一军司令官澄田睐四郎,颁布新的作战命令:
即命令二位司令官,各自与国民党军的最高指挥官何应钦和山西军阀阎锡山缔结”共同打击共军”的秘密军事协议。
河边虎四郎(1890年9月25日 - 1960年6月25日),富山县人,先后任驻苏联武官、关东军参谋、参谋本部战争指导课课长、驻德国武官、航空本部总务部长、次长、任参谋本部次长。日本投降时,作为日本全权代表赴马尼拉,与盟军接洽投降事宜。
澄田四郎(1890年10月21日-1979年11月2日) 战时先后任第39师团师团长、第一军司令官,后被编入阎锡山部队中。
冈村宁次与何应钦之密约在芷江签订,故称为”芷江协定”:由冈村宁次、澄田睐四郎等旧日军指挥官,战后滞留中国大陆帮蒋剿共。
一直到东京审判终结,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等战犯被判刑处决之后,也就是在蒋军节节败退而的1949年1月26日,冈村宁次才由上海的国府军事法庭审判,何应钦特选律师为其辩护,判决无罪。
何应钦(1890 - 1987),于1908年18岁时到日本,初入东京振武学校,后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冈村宁次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带过三期156名中国留学生,其中就有何应钦。
三天后的1月29日冈村宁次由汤恩伯护送,与其他战犯259名乘美国船驶往日本。
汤恩伯
在冈村宁次的部下酒井隆中将等都被处决的情况下,国民政府代总统李宗仁也就发令押回,然而汤恩伯回电说:”冈村业已登船出公海,无法押送”,李再电国府驻东京的代表团团长商震,要求将冈村宁次等引渡回国,商震也置之不理,冈村等乃得以活命。
酒井隆曾任日本驻中国公使馆副武官、驻济南武官、参谋本部作战部中国课课长、驻天津日军参谋长、第23军司令官等职。战后,国民政府于北平逮捕酒井隆。1946年8月27日由南京军事法庭判处死刑。判决书副本抄英国以供在伦敦展览。9月30日,酒井隆在南京雨花台被枪决。
冈村宁次的救命恩人实乃蒋介石、何应钦、汤恩伯三人。为报答救命之恩,他答应蒋介石的要求,组织旧日本陆海空的核心人物为顾问团,协助蒋对抗共产党。
白团的诞生
在国民党军于中原节节败退而宜昌、南昌连续失陷的1949年7月,冈村与澄田睐四郎(前第一军司令官)、十川次郎(前第六军司令官)商议,募集旧日军兵团参谋或联队长级军官富田直亮等十七名,在东京高轮的一家旅馆签”血盟书”,筹组”白团”为蒋卖命。
十川次郎(1890年11月11日 - 1963年6月7日),山口县人,先后任华中派遣军宪兵队司令、第十师团师团长、第六军司令官。
团长富田直亮曾任第二十三军参谋长,化名”白鸿亮”,其他团员皆化中国名以避人耳目。冈村尚称日方派遣白团是军事合作的第一步,最后将组织”反共义勇军”以国际反共联盟作战。
富田直亮(1899年7月27日-1979年4月26日),熊本县人,日本投降前是日本第二十三军参谋长(接替鹈沢尚信),1944年底之前一直在日本陆军大学当教官,所以二十三军司令田中久一(BC级战犯 遭枪决)进攻广西、湖南的湘桂作战时都没有参加。但有些史料添油加醋描述还未上任的富田直亮在1944年初的大陆打通作战(湘贵黔战役)将中国军队千余人围堵在桂林七星岩溶洞里,施放毒气,全部杀害,根本是无稽之谈。
11月30号蒋介石采纳富田直亮的建议撤守重庆,但是富田直亮早在两天前,已经利用“白鸿亮”这个假名和驻日盟军最高司令官总司令部情报员的假身份,搭机经香港飞抵台湾,当时他还带了另外两名日本军官,海军大佐杉田敏三(邹敏三)和步兵大尉荒武国光(林光)一起赴台。
白团在台的目的,一在设计台湾防卫计划,二在重建国民党军部队,并施予旧日本军精神教育。
当时在日本的中国通酒匂景映致函蒋介石说:”美国军事援助无望,故唯有另取快捷方式,雇用日人。日本国内现有对中共具有作战经验之复员军人十数万。……”
而蒋也给予了首批日本人非常丰厚的待遇:”先领安家费8万日元,每月薪资平均3万日元,上等膳宿免费供给。”
如彼时富田直亮的月俸达6000元(台湾公务员约600多元),每年有1个月回日本休假省亲,附赠来回机票与探亲礼物,配车与司机,生活有女佣照料,提供日式料理,在北投温泉路还有3个白团温泉招待所。
依蒋介石的策略,新式武器可以来自美国,但是精神士气必须由白团教育。换言之,硬件得自美国,软件取自日本。
这是因为蒋认为国民党在大陆的失败,乃在于国军将领意志不坚而有贰心,必须严加整顿。1950年5月21日,蒋中正总统在圆山以”革命实践研究院军官训练团成立之意义”发表演说:
“这次训练的目的,要从惨痛的失败和无上的耻辱中,从头做起,要以『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的新生精神,今后国家的存亡,个人的成败荣辱,都要从这一次训练来决定。
这第一次训练目的,除了精神训练为基本学课外,侧重陆海空军联合作战,发挥三军一体,协同一致的精神。为什么要请日本教官?过去我们费了许多精神和金钱,请过德国、英国、美国、苏联教官,几乎集中全力在办理军事教育,仍然免不了这样的彻底失败,原因何在?
东西方的物质、精神条件迵不相同,我们没有注意培养自动负责,誓死达成任务的精神,反而沾染他们个人自由主义和优厚享受的心理。
当前国际上没有真正帮助我们的国家,日本人作战的经验、能力优良,尤其军人视死如归、协同一致的精神,除了德国外,世界上没有其他国家可以相比。
在我们国家存亡危急,到处受人欺凌,被人侮辱的时候,日本教官肯冒险来台,以一片至诚,帮助我们反共抗俄,教授我们作战的精神技,和我们同甘苦,共患难,同仇敌忾,同舟共济,我更应该特别优礼他们,尊敬他们。”
其后11月至12月以”白团”为名的日本军事顾问19名陆续抵台,在圆山训练所从事国军指挥官级的再教育。
到了1951年夏,白团的教官前后增加到83名,皆旧日军少将至少佐级中坚核心精英,其实力约相当于战前日军三个师团的脑力。
在《美台共同防御条约》还未签订的时期,蒋介石惶恐台湾守不住,由”白团”制订的”空军突击队”计划,让国军仿效日军”神风特攻队”,每架战机携带7枚炸弹俯冲轰炸解放军船团。白团还说如果需要,他们还可在日本招募”死士”。
从1953年起,冈村宁次与前海军大将及川古志郎共谋,集合前陆海空精英在东京成立军事研究所,支持在台湾的白团,为了隐蔽存在,称为“富士俱乐部“,专门搜集研究有关战史,战略,战术的资料,每周定期开一次研究会。
及川古志郎(1883年2月16日-1958年5月9日),历任海军兵学校校长、吴镇守府参谋长、第三舰队司令长官、海军航空本部长、中国方面舰队司令长官、横须贺镇守府司令长官。
并应台湾当局的要求,将“台海危机”等列为研究课题,整理资料,做成方案,传送台北。从1953年起10年间,寄出的军事图书七千多册,资料五千多件,其中亦包括细菌战数据。
从1950年起,蒋介石在革命实践研究院名下,又分设”圆山军官训练团”(1950年-1952年) ,分普通班与高级班,彻底的施行反共精神教育。
然而1951年5月,美军顾问团也正式成立。为了避美军耳目,日军白团从1952年自圆山转移石牌,并以”实践学社”(1952年-1965年)之名活动,故有”地下国防大学”之称。
“圆山军官训练团”团长或”实践学社”社长皆由蒋介石自兼。228事件中的“高雄屠夫“彭孟缉为教育长,这也是他在蒋军得势的原因之一。
彭孟缉(1908年9月12日-1997年12月19日),字明熙,湖北武昌人,国民党军一级上将,黄埔军校第5期炮兵科毕业,复兴社初创时筹备委员之一,属军统系,曾任台湾高雄要塞司令、台湾防卫司令、台湾警备司令、台湾保安司令、陆军总司令、“参谋总长“、”驻泰国大使“、”驻日本大使“、”总统府战略顾问“。在二二八事件中造成大量高雄民众伤亡,因而被称高雄屠夫。
白团总教官为白鸿亮(富田直亮),副总教官为帅本源(山本亲雄)、范健(本乡健),其他教官皆由日籍军官担任。
其长期高级班,有如日本的陆军大学、海军大学,专门训练军司令官、师团长、兵团参谋长;而短期中级班则训练兵团参谋、联队长级。
名称有”党政军联合作战研究班”、”科学军官储备训练班”、”战史研究班”、”高级兵学班”、”战术教育研究班”、”动员干部训练班”等。
经由日本军事顾问在台训练了约六千多名国民党军官。蒋介石对白团的训练相当信任,甚至有非”实践学社”出身者,不得晋升师长级以上军职的不成文规定。
白团成员名单,83位旧日军将校都取了中文姓名
但对招聘白团,”国军”首脑干部也有不少人反对。因此,蒋介石在第一期教育结束的6月10日,要求富田团长自6月24日实施陆军第三师、全空军、全海军参加反登陆大演习。
演习结束后,蒋介石面对孙立人、陈诚等三军首脑干部讲评两个半小时。他说:
“这次大演习,由日本教官计划得以顺利实行。在座各位中可能有不少人对我招聘日本教官一事不满,但由此应该可以谅解。”
讲评结束后,孙立人、陈诚等面带笑容跑来要求与蒋介石握手。
蒋介石要求日本教官上台,面对”总统”以及军政文武百官,富田团长报告自训练开始到今天的经过。
这是对日本教官的盛大公布典礼。白团信用升高,接着7月在中部,9月在南部实施防卫演习,提高”国军”士气。
教育开始时,举行盛大开学典礼,蒋介石出席并致词说:
“我们自北伐以来,相继进行剿共、抗日、戡乱长期战争,各位也随着时间晋升上将、中将,但有没有学习军事学,学习作战指导?可能没有一个人研钻。所以我们必须在优秀的日本教官指导之下,建立精锐军队。”
蒋介石设宴招待白团成员
不过蒋军军事素养也极为低下,有一次请一位国民党军少将上台讲战法,他竟然只画一个圆圈和几支箭头说明进攻方向。白团日本教官不禁慨叹”该师长的任务,恐怕一个日军小队长就可以胜任…”
郝柏村也在书中记录当时国民党军”营长的领导能力等于日军刚上任的少尉,连长等于军曹,排长的程度只有伍长…”
郝柏村(1919年8月8日-2020年3月30日),字伯春,江苏盐城人,金门炮战时担任最前线小金门陆军步兵第九师师长,后曾出任参谋总长,“国防部”部长、“行政院”院长、国民党副主席等职。
1953年,”白团”又在东京成立了一个名为”富士俱乐部”的研究支持机构,由冈村宁次与及川古志郎主持。
冈村宁次(右)、彭孟缉(中)、富田直亮(左)
“富士俱乐部”以台海作战为主要研究方向,将”白团”搜集的两岸战略、战术和军史等资料加以分析研究,制成各类方案后再寄回台湾。
光作战始末
白团在1954年2月提出极机密的”反攻大陆初期作战大纲之方案”即“光作战”给蒋介石。
“反攻大陆初期作战大纲之方案”的“甲案”要求从登陆攻占的大陆战场”就地动员”共100个步兵师,加上台湾反攻的52个步兵师,8个装甲师,总数合计达152个步兵师加8个装甲师。
此外本方案也想到了缅甸李弥部队的兵力运用,只是待计划出炉时,李弥早被软禁,缅北部队也已经两次撤军了。
李弥(1902年11月4日-1973年3月10日),字炳仁, 云南腾冲人,黄埔四期生,先后任第八军荣誉第一师师长、第八军军长、第十三兵团司令、第六编练司令部总司令等职,为泰北孤军最早的领导者。
“光作战”之”乙案”的作战计划要图。
“光作战”之”乙案”与”甲案”所不同的是,”乙案”的用兵方向更为集中,重点突出于马祖和金门两个即有”跳板”,如此设计的优点是在作战准备阶段中,便于隐藏突击兵力,以达到进攻的突袭效果。
而日后的蒋介石的”国光计划”,实际上就是”光作战”之”甲案”和”乙案”的结合版本。
后来的1965年8月6日爆发的东山海战及11月13日-14日爆发的乌坵海战更是蒋介石妄图反攻大陆”国光计划”的序幕,当时中层以上国民党陆军军官都已预留遗嘱。
金门炮战中的白团
在美国援台8吋炮运来金门前,白团对金门地下碉堡防卫作战部署费尽心力,而日军之前在滇西的松山、腾冲战役的碉堡系统也让蒋介石称赞。
而在1958年”八二三”金门发生炮战时,团长白鸿亮(富田直亮)于8月25日率同重要人员巡视金马防务,停留5日,指导守备区指挥部实施兵棋演习。对该地区地下碉堡防卫作战部署多所策画。
白鸿亮与白团成员在金门
金门岛的军事设施,有6成是建筑在坚固的岩石地下,这是采日本白团顾问的建议建造。当时负责金门防御的金防部司令官刘玉章按照白团的坑道设计,在太武山发掘坑道,总长4000米。
1981年12月,由何应钦撰写之太武山金门防卫司令部纪念前司令刘玉章上将的碑牌。
为此1959年10月冈村宁次还曾写给当时参谋总长彭孟缉的亲笔信,谈了3个重点,都是关于钱:
一是要加薪:家族生活费增额一万圆,
二是年终奖金再增加,
三是归国时的特别功劳金。
冈村宁次要求加薪亲笔信
蒋介石请白团督训驻新竹湖口的陆军第三十二师,后经蒋介石检阅表示”满意”,将该师调士林官邸周围作为”御林军”。可见蒋对这批日本军官之重视。
血樱败去 - “白团”的谢幕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军顾问团来台协防,1951年6月,美军顾问团来台,团长蔡司少将向国民政府施压:”听说你们请战败日本军官当教官,搞些什么活动,太不象话,立刻全部送回国。”
蒋介石毅然拒绝说:”他们日本军人与最近来台的你们不一样,是跟我一起从大陆来的同志、老朋友。绝对不能让他们回去。你们尽管做自己份内的工作,不要干涉我的工作。”
接着又说:”在你们抛弃我们的时候,是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来帮助我们。在我还活着的时候,不会辞退他们的。”
1961年冈村宁次访问台湾,白团成员列队欢迎
但白团仍在美方的反对下,不得已解聘部份人员,并化明为暗持续从事国民党军的教育训练工作。
在蒋介石的坚持及白团人员的配合下,白团在台工作前后长达20年。大部分白团团员陆续回去日本,在台湾仍密秘留下5名白团团员,在陆军指挥参谋大学(1965年-1968年)从事教育训练。
其中团长富田直亮 在台协训蒋军20年 ,包括胡琏、郝柏村、蒋纬国等都曾受其指导,1972年升国民党军陆军上将,为国民党军中首位日本籍陆军上将。
当1971年台湾当局退出联合国、既而与日本断交的时刻,白团成员如跳梁小丑一般,发表一份与台湾”共存共亡”誓约书。
1979年富田直亮返回日本休假,4月26日在东京猝逝,时年80岁,临终前他要求妻子将自己的骨灰分为两半,一半置于日本,另一半则放在台湾新北市树林区的海明禅寺。
富田直亮的骨灰
1965年白团陆续解散回到日本后,组织”冈村宁次同志会”,由冈村宁次(1966年9月2日病亡)被选为会长。冈村去世后,由都甲诚(任俊明)继任。
白团后于1969年正式解散后,不少成员复入日本自卫队,将对中共作战经验带回日本。
白团最后的主要干部,前排左起:系贺公一(化名贺公吉)、大桥策郎(化名乔木)、蒋介石(中)、富田直亮(化名白鸿亮)、岸坪博秀(化名江秀坪)
1979年”冈村宁次同志会”由山本亲雄以下白团军官上书蒋经国,感谢其父蒋介石的照顾,并祝其”光复大陆”成功。
到了1990年代前期,该会内部对于有关白团活动的详细纪录是否公开,曾产生激烈的争论。都甲诚反对公开,大桥策郎、岩坪博秀、纟贺公一等人主张公开。
在双方争执不下之际,都甲诚写了一信问蒋纬国,蒋纬国的答案是:
“白团来协助我们的军事教育乃是机密,一但公开,可能会引发国际间某些人要求究责的声音,恐对各位前教官带来种种意想不到的困境,因此可以日语写纪录,由我们翻译,放置在某个秘密之所,待时机成熟再公开。”
1991年3月,该会作出决议:
“我等冈村次同志会之会员,及会员之遗族家族等,对于在台之秘密活动,自当时乃至今日,莫不在言行上采取极其慎重之态度;特别是有关杂志、报导、演讲等公开形式之发表,不只违反我等访台时崇高之使命目的,同时亦是背弃蒋介石总统阁下及冈村将军对我们之深厚信赖,故,为恐引发不测之灾,此事尤当格外戒慎态惧,切不可行。”
尽管如此,白团在台的这段秘史,早以传开。
而在日本人陆陆续续打包回家时,在1963年7月2日至1975年12月31日两岸相对较平和期间,蒋介石又找来一些德国人成立”明德项目”,以提升军官素质,不过要求条件很”高”,甚至需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所以来的德国人年龄都很大了。
他们又没有白团的823实战经验与依据许多”侵华经验”研发出来的让蒋介石自爽的反攻大陆梦幻计划。德国教官养老院效果如何可想而知~。
未完待续
来源:诸神的黄昏研究会微信号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梅花丛中的血樱(上):冷战时期在台湾的旧日本军人顾问团 - “白团”秘史
2025-01-08•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