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科技前沿 > 阅读信息
未来隐现——第一次无人机战争
点击:  作者:安德烈•米特罗法诺夫    来源: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5-01-07 21:56:25

 

【知远导读】本文编译自俄罗斯“军事观察”网站2024913日刊载的同名文章(作者:安德烈·米特罗法诺夫,俄专家),主要结合无人机在俄乌战场上发挥的“多面手”作用,系统介绍了无人装备在陆军、海军、空军和防空作战领域替代传统武器的显著趋势,及其对未来战争形态变化的深远影响。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战争形态始终处于不断演变、持续发展之中。每一次战争和武装冲突都带有时代的烙印,其鲜明的特征通常可以用几个简单的关键词来体现,例如,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而言,是“大炮”和“机枪”;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而言,是“楔子坦克”、“俯冲轰炸机”、“航空母舰”和“潜艇群”;而提到“沙漠风暴”“坚定决心”“震慑”等军事行动,则是“网络中心作战”和“精确制导武器”。那么,俄罗斯对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的关键词会是什么呢?毫无疑问,答案之中肯定会包含“无人机”。而且,我们有理由相信,或许有一天,此次俄乌之战也将会被称作“第一次无人机战争”。

 

“无人”对“有人”——无人装备的非对称优势

 

诚然,坦克、战斗机、武装直升机、身管火炮系统和多管火箭炮系统等传统主战装备,依然在现代战争和武装冲突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但也不得不承认,在俄罗斯对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进程中,各种类型的无人机在历史上首次对战局产生了如此举足轻重的影响。尽管截至目前,无人机在火力效能方面尚无法与传统主战装备相提并论,但其越来越强大的发展趋势却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统计数据显示,俄罗斯对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期间,投入实战运用的无人装备种类之多,令人叹为观止,例如,侦察无人机、轰炸无人机、短程自杀式无人机(FPV无人机)、远程自杀式无人机、自杀式无人艇、遥控回转炮塔,地面机器人平台等等,不一而足,甚至无法预知还有多少类似的无人装备将会在未来战事发展的进程中相继涌现。

 

部分军事专家认为,在炮弹、巡航导弹、战斗机、坦克和其他主战装备极度短缺的情况下,乌克兰武装部队寄希望于大规模使用各种类型的无人机,实属没有办法的办法。这种观点,放在现在多少有些夸大其词,但或许几年之后就会发现,事实的确如此,而且乌方采取这种无奈的战术是完全正确的。

 

俄乌交战过程中,无人机在乌克兰武装部队各个军种的使用都很普遍,而且屡屡成功遂行了本该由其他更昂贵、更复杂武器装备担负的作战任务。在乌军官兵看来,各种用途的无人机俨然已成为对抗俄罗斯武装力量的“魔杖”,如果没有无人机,他们早就失去了组织抵抗的能力。

 

无人机以“无人”对“有人”的非对称打击能力,大大改变了现代战争的“游戏规则”。放眼将来,弱势一方通过无节制地使用不同型号和用途的无人机实施非对称作战,将成为一种常规的操作(当然,不排除还有其他选项)。可以想见,如果阿富汗战争发生在今天,会是怎样一番景象,正规军在无人机的威胁之下实施作战行动将会多么艰难;如果巴以冲突也像俄乌冲突一样,无人机大行其道,那么战场局势可能早就发生反转,即朝着有利于弱势一方的方向发展了。

 

“价廉”加“量多”——无人装备的性价比优势

 

在战争需求牵引和科技发展推动下,特别是凭借价廉量多的性价比优势,无人装备在武器装备体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开始逐渐成为各个领域主战装备的替代品。

 

陆军领域

 

首先,是FPV无人机。可以说,这种无人机在投入实战应用之后,迅速成为了反坦克导弹系统的廉价替代品。如果按照以色列的归类方法,第四代反坦克导弹系统应是由1名操作员直接实施控制的,由此推论,有些FPV无人机完全可以看作是第五代反坦克导弹系统的替代品,因为它们的控制权能够从一名操作员转给另一名操作员,例如,俄罗斯Oko设计局出品的带有托架装置的自杀式无人机就属于这一类型。虽然在技术指标方面,FPV无人机仍然逊色于第四代反坦克导弹系统“斯派克(长钉)”,但在作战效能方面却明显更胜一筹,要知道一架FPV无人机的成本大概只相当于一枚“斯派克(长钉)”反坦克导弹的百分之一。在实战应用的初期阶段,FPV无人机主要用于杀伤装甲装备和火炮系统,后来开始越来越多地用于摧毁不同规模的支撑点,而如今已经能够用来直接猎杀单兵。正因如此,FPV无人机不仅取代了反坦克导弹,还部分取代了火炮、机枪和狙击步枪。

 

其次,是遥控回转炮塔。尽管遥控回转炮塔尚处于深度研发阶段,迄今为止还未在实战中得到广泛推广,但根据目前的发展趋势,特别是从杀伤力评估数据来看,这种武器已经被上述的FPV无人机全面碾压,从而难有“上场”的机会。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将遥控回转炮塔作为一种可以反制FPV无人机的武器,那么它反而大有机会重返战场再显身手。目前,俄罗斯洛巴耶夫武器公司正在研发安装滑膛武器的反无人机机器人回转炮塔。在某种意义上讲,这种炮塔类似于“石勒喀河(ZU-23 Shilka)”自行高炮,可用于反制同级别的空袭兵器。据军事专家推断,在不久的将来,配备相应武器模块的机器人回转炮塔将越来越多地用于反制各种类型的无人机。

 

 

俄罗斯洛巴耶夫武器公司研发的反无人机炮塔。图片来自lobaevfond.ru

 

第三,是地面机器人系统。尽管在俄罗斯对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开始之前,地面机器人系统的研发工作就取得了积极进展,但迄今为止,除了贝尔德奇突击战外,几乎没有关于在战斗接触线上使用机器人系统的任何其他信息,尤其是其武器运载功能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发挥。不过,轮式和履带式机器人平台在物资补给和伤员后送方面却是得到了相对广泛的应用,显然,这是需要着力发展的另一个重点方向。除此之外,轮式和履带式机器人平台也被用来完成布雷任务,只是更多时候扮演着自杀式机器人平台的角色,也就是说,地雷并没有布撒出去,而是随平台一起冲向目标,一同引爆。

 

 

乌克兰地面自杀式机器人平台“Gnome Kamikaze

 

海军领域

 

俄罗斯对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开始以来,无人艇显示出卓越的作战效能和重要的战略价值,特别是乌克兰武装部队的自杀式无人艇给俄罗斯黑海舰队带来了空前挑战和严重损失。部分俄罗斯专家认为,乌克兰自杀式无人艇的杀伤威力只是暂时的,随着俄罗斯水面舰艇配备了反无人艇炮塔和其他防御武器,乌方自杀式无人艇的作战效能将急速降低。但实际情况也许并不像专家们预测的那般乐观,主要原因在于,自杀式无人艇的造价低廉,而且与水面战舰,特别是与水面主战舰艇的价格相差得十分悬殊,换言之,对乌克兰武装部队来讲,即使以100艘自杀式无人艇的代价来击沉1艘俄罗斯护卫舰或驱逐舰,也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况且,任何1艘护卫舰或驱逐舰要想击退哪怕50艘自杀式无人艇的突击,在理论上也是不可能的。

 

不可否认,现有自杀式无人艇也存在明显的弱点,那就是适航性差,不过这并不是一个大问题。首先,提高自杀式无人艇的适航性是可以实现的;其次,即便自杀式无人艇的适航性差,也能够像小型导弹舰一样,至少在滨海区域对敌方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利用自杀式无人艇同样能够打造一支威力巨大的“蚊子舰队”。

 

 

乌克兰武装部队在海上完全依仗自杀式无人艇

 

自杀式无人艇升级改造的步伐正在不断加紧,例如,乌克兰武装部队已经测试了能够挂载非制导航空导弹、机枪、水雷和短程空对空导弹等各型武器的无人艇,可以在水面展开攻击和防御。与此同时,“自杀式无人艇+FPV无人机”的配套方案也在研发之中,这一组合不仅能够摧毁敌水面舰船上的反无人机炮塔,还能杀伤空中目标,如企图猎杀自杀式无人艇的敌武装直升机。

 

至于自杀式无人艇的脆弱性问题,当然也有相应的解决方法,例如将其改造成半潜式甚至水下无人艇,仅在水面露一个小尺寸的卫星天线,这样自然就不会被敌方轻而易举地发现并摧毁了。需要注意的是,乌克兰近一年多来一直在研发水下自杀式无人艇。

 

 

乌克兰研制的“托洛卡”水下无人艇

 

空军领域

 

在空军航空兵严重短缺的情况下,乌克兰武装部队装备的以FPV为代表的各型无人机,已经在实战中取代了直升机和火力支援攻击机,并发挥出举足轻重的作用。

 

首先,无人侦察机事实上也早已取代了有人驾驶的侦察飞机,被广泛用于执行目标指引、火力校正、激光照明,以及打击效果评估等任务。现有的侦察无人机可分为固定翼和四旋翼(八旋翼、六旋翼)等类型,每种类型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通常情况下,直升机无人机很少作为侦察使用,这可能与机翼安装角有关。

 

其次,远程自杀式无人机在很大程度可以弥补巡航导弹的不足,甚至可以取而代之,尽管其飞行速度较慢,被敌人摧毁的概率较高,但却可以凭借廉价的特点以量取胜。相关数据显示,远程自杀式无人机的年产量可以达到数十万甚至数百万架。目前,活塞发动机版的远程自杀式无人机正在不断得到升级和改装,而配备廉价、短寿命涡轮喷气发动机和脉冲喷气发动机的新版无人机的研发工作也在同步推进。喷气式无人机在性能上更接近于真正的巡航导弹,但成本要低廉得多。

 

 

乌克兰“海狸”自杀式无人机

 

第三,由农用无人机基础上改装而成的四旋翼、六旋翼和八旋翼无人机,在特别军事行动作战区域随处可见。最初,农用无人机是依靠内燃机来驱动,运行时会产生很大的噪音,也很容易被发现,后来,升级版的全电动农用无人机逐渐问世,而在改装为武装无人机之后,其在战场上不仅可以充当侦察校射机和轰炸机,还可以用来布设地雷和运送货物,甚至取代了乌克兰陆军航空兵,发挥着武装直升机和部分运输直升机及攻击机的作用。

 

 

乌克兰“芭芭雅嘎(BabaYaga)”无人机投掷弹药

 

防空领域

 

防空是无人机应用领域相对较新的一个方向。

 

在防空领域,无人机的首要任务是猎杀敌方无人机,杀伤的方式包括直接撞击(即截击无人机被当作自杀式无人机使用)、投掷捕捉网或者在无人机上安装各种杀伤武器(如冲锋枪、机关炮或霰弹枪等)。当然,任务并不止于此。以乌克兰武装部队使用FPV无人机为例:最初,FPV无人机仅仅被乌方用来攻击俄方侦察无人机和无人机轰炸机。后来,根据公开渠道获得的信息,乌方开始将FPV无人机的攻击目标拓展到俄方直升机,尽管截至目前这种情况还鲜有发生,但也足以说明乌方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就在不久前,乌克兰FPV无人机击落俄罗斯“柳叶刀”型自杀式无人机的视频已经被媒体曝光,并在网络上广为传播,从长远角度讲,这对俄方来说可能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为了能够有效应对乌方FPV无人机,俄专家认为:一方面,需提高远程自杀式无人机的飞行高度,这样可以逼迫乌方不得不动用高成本的防空导弹;另一方面,要提高自杀式无人机的飞行速度,研制时速超400千米的专用自杀式无人机。

 

 

乌克兰FPV无人机攻击俄罗斯侦察无人机的视频截图

 

结语

 

战争的确是人类进步的催化剂,然而这种进步是以高昂代价换取的。纵观任何一部有关现代战争和武装冲突的文献或艺术作品,不难发现,其中描绘的场景与目前俄乌战场上发生的一切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是天壤之别。即便是基于五年前的战场视频,也很难想象今天的俄乌冲突会是如此景象。

 

俄乌战场上无处不在的无人机已经在战术层面引发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发展趋势来看,也必将在战略层面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不过,在这样的形势之下,部分专家及私人和国有研究机构,仍然未能真正认清现实,也没有对战争形态的急剧演变和无人装备的迅速发展给予足够关注,这直接导致了无人装备的战术技术指标与战场现实情况并不完全匹配。因此,亟需找到一种科学的方法,推动无人装备研发制造与实战应用走上体系化发展道路,这就要求无人机开发者和战斗接触线上的无人机操作员之间必须建立高效的沟通机制。

 

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 杜蒙/编译;来源: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微信号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未来隐现——第一次无人机战争

    2025-01-07
  • 内容 相关信息

  • 未来隐现——第一次无人机战争

    2025-01-07
  •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