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历史做了这样的论述、定性、评价:
“上千万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和边疆,经受了锻炼,接触了生产实践,增长了才干,为开发、振兴祖国的不发达地区作出了贡献。”
在当今中国,对知青上山下乡的认识和评价有不同的见解、各异的观点,本属正常现象而无可厚非。但问题是,有的人在知青上山下乡的本质与现象、主流与支流的问题上,却认识模糊,见解极端,出现了一些不可理喻的问题。
就此问题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看法。
一、通过“两个紧密联系在一起”,看中国知青上山下乡历史发展的本质和主流
中国知青上山下乡,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结束于80年代初年,大致经历了前后27年时间,是在共和国的特殊时期和环境中产生、发展和结束的。这一历史进程清楚地表明:中国知青上山下乡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程中开展的,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一项大规模的政府组织行动。它是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几乎贯穿于这一历史时期的中国知青上山下乡,无论是从发动和组织的基本动因,还是从经济和社会的客观现实,都离不开当时中国的基本国情,与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两个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我们研究和评价中国知青上山下乡最重要的历史背景和基本依托。
新中国建立以后前3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也正是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辉煌成就和经历曲折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富裕幸福而不懈奋斗,是党和国家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
在知青上山下乡的历史进程中,党所领导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与农民大众结合”的本质特征,其核心内容就是广大知青怀着对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直接参加改天换地、建设新农村的实践,经受了锻炼,发挥了作用,并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农村建设道路中作出了无私奉献。就是在“文革”期间,尽管知青上山下乡一度受到极左思潮的影响,也出现了一些的问题和矛盾,这些都仍然不会改变毛泽东思想体系中关于“知识青年与工农民众相结合”思想的基本内涵,也不会超越中国共产党延绵不断地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本内容。当然,也不会动摇和改变中国知青上山下乡历史发展的本质和主流。
二、透过现象把握本质,认清主流发展趋向,是正确认识和评价知青上山下乡最基本的思想方法
任何事物都是本质与现象的统一,要分清什么是本质、什么是现象,区分什么是主流现象、什么是支流现象。对中国知青上山下乡这一特殊历史现象进行研究,唯有站在国家全局的角度去观察认识问题,并将其放在中国这一阶段的特殊历史发展背景中去考察,方可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较为清楚地看到其本质,进而获得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基本认识和历史借鉴。
有的把在少数知青身上发生的个别现象,当作是知青队伍中的普遍问题,或者有的把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认为是下乡知青的独有现象。如看见自己身边有知青出现东游西逛的现象,就认为知青大多“不爱劳动”“不务正业”;这些看法,实质上是把“个别当一般”,如有的地方部分知青生活不能自给、住房条件较差 ,就当作知青上山下乡的“主流”问题,并与知青上山下乡的本质联系起来,把“一般当个别”。如果将其置于当时整个农村的经济发展中去考察,置于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中去分析,就不会认为这只是知青中才有的现象;如果将其置于当地许多干部和社员群众对知青的尽力帮助和关照中去认识,置于当时从上到下都在致力知青实际困难的统筹解决中去把握,就不会认为这是上山下乡中的主导现象。
这类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多重的,不仅与当地生产条件、收入水平相联,而且与知青劳动时间、身体状况有关,也与领导重视程度、政策执行等有一定联系。它是由诸多客观的和主观的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知青工作上存在的问题,但并不表现为知青上山下乡的本质内涵,也并不表现为知青上山下乡的发展趋向,当然它也不可能成为知青上山下乡的主流和本质的方面。
有的认为知青上山下乡是“甩包袱”,造成诸多“不满意”。在这些人眼里,知青到农村只是“分粮”“花钱”的,“干不了什么事”,而没有看到绝大多数知青是任劳任怨劳动、勤勤恳恳做事的。他们中的许多人把所学的知识用于生产实践,大搞科学试验,为当地粮食增产作出了贡献;他们战天斗地,积极参加农田基本建设,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付出了辛勤劳动;他们办起耕读夜校、建起文娱队伍、开起合作医疗、安起喇叭宣传,使广袤的贫瘠山乡传来了读书声、广播声和锣鼓声;他们积极参与创造的许多业绩,至今都在继续发挥着作用和效益,他们带去的城市文明和先进理念,至今都影响着山乡的同龄人和他们的后代。这些都是知青上山下乡到农村去的主流和本质的反映。
知青上山下乡是一个跨越近30年之久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就知青个体来讲,由于不同阶段上山下乡的知青在理想、追求以及心态上有所差异,也由于他们各自所受教育程度、家庭熏陶和社会影响等有所不同,还由于他们下乡后的安置方式、劳动环境、生活基础、经济条件以及下乡时间、自身状况有所区别等,他们对各自曾有过的这一段亲身经历会有着不同的感受,也会就此产生不同的认识或发表不同的见解。如果不能跳出个人局限,也不能超越片断经历,而是简单地站在个人恩怨立场和个人得失角度去观察认识问题,或以个人的好恶感受去断言和评价整个知青上山下乡历史,必然是只见枝节不见主干,或者以支流替代主流,就不可能获得知青上山下乡的真谛与本质。
三、以“为国分忧、无私奉献”为主要内容的“知青精神”,凝聚了数千万知青的热血与青春,集中体现了中国知青上山下乡最重要的本质特征
(来源:“中国梦知青情”微信公号)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