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校原马克思主义理论部主任周教授在第二届野三坡中国经济论坛上发表题为《大数据弥补不了计划经济的根本缺陷》的演讲,我已写了《只有科学计划的市场经济才是最科学的经济》一文论证了该演讲的荒谬。这里再针对其言论进一步证明这个理论部主任腹中能装10公斤大米饭。
周的主题是 “大数据弥补不了计划经济的根本缺陷”。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完美无缺的万年事物,如果有,那就不需要再发明创造了。太阳给地球带来温暖,使地球产生了生命,但太阳的光线中也有有害射线。太阳的黑子活动,也会给地球带来灾害。我们总不至于因为太阳黑子而全面否定的太阳。也不否认过去的计划经济有缺陷,研究缺陷正是为了逐步完善它。原来的电脑不是有缺陷吗?现在不是 一步步完善了吗?现在的电脑是不是已经非常完善了、不需要再进一步提高了?是不是让它自然的成长?肯定不是,还要在人的计划中进步。按周的理论,计划经济有缺陷,大数据都无法弥补。大数据刚刚来到,能不能弥补计划经济的缺陷,要用实践来证明,在未用实践证明之前,我们既不肯定,也不否定。那市场经济是完美无缺的吗?无论是理论和实践,都已证明市场经济有导致贫富差距扩大,引发经济危机,引起经济萧条、引起动乱和战争的致命缺陷。按周的逻辑,大数据弥补不了计划经济的根本缺陷,那大数据能弥补市场经济的致命缺陷?能不能证明给大家看看?
周说,大数据是市场的产物,乍一看,有道理。仔细推敲,又不是那回事了。可以说,任何发明创造都是先有计划的创造出产品,然后才有市场。比如蒸汽机诞生之前,世界上并没有蒸汽机的市场,是先有了蒸汽机,然后才有买卖,瓦特发明蒸汽机,必定有图纸,没有图纸,大脑里也一定有个轮廓。大数据也一样,是科学技术和生产力高速发展的成果,正是依靠一步步的计划实现的,因为每一项发明创造,都是人有计划的完成的。如果说是市场产生的,市场产生几千年了,为什么到今天才出现大数据?
周说:“尤其是作为独立的利益主体的个人所独有的那种直觉、灵感、想象力、决断力和冒险精神,是不可能由计划当局靠大数据技术就能集中起来使用的。这些为不同的个人所独有的知识,只有在市场的分散决策中才能产生,才能发挥作用”。既然“个人所独有的那种直觉、灵感、想象力、决断力和冒险精神,是不可能由计划当局靠大数据技术就能集中起来使用的。这些为不同的个人所独有的知识,只有在市场的分散决策中才能产生,才能发挥作用”。那分散的市场又怎么能把直觉、灵感、想象力、冒险精神集中起来使用?如果市场也无法使用,那不证明大数据无用了吗?不就证明科学技术无用吗?实践尚未证明计划经济不能使用大数据,也没有证明无序的市场不能使用大数据,周伟民来了个先入之见,不让大数据为民造福。这等于说,男人肯定生不了孩子,只有女人才能生孩子,就证明男人是多余的,可是你能证明没有男人,女人也能生孩子吗?
周说:“他特别喜欢引用福特先生的一句话:'如果去调查,你无论找多少人问他需要什么,他肯定不会说需要汽车,都会说需要一辆更好的马车。'所以像这样的创新不是靠现有的数据搜集能去实现的,要靠企业家的创新作用,而计划经济的性质决定了它做不到这一点。”这段话不正是说明,市场是不会自发产生对新产品需求的,而是人的计划诱导市场的。也许周伟民强词夺理,说汽车产生于私有企业,是私人计划的发明创造。新中国在计划经济时代发明了人工胰岛素和青蒿素,如果那时去市场调查,会有人说需要人工胰岛素吗?有人说要青蒿素吗?估计没人说要青蒿素,只会要奎宁。
周伟民说:“计划经济固然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计划经济的一个主要特点,但是计划经济,第一,它能办的大事一定只是在已有的产品及其技术、设备上的模仿式赶超,而不可能是熊彼特所谓“创造性毁灭”意义上的创新;第二,它的集中力量一定同时意味着不计成本,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因而它的“集中力量办大事”不可能是经济行为,而总是‘重大的政治任务’,所以在凡是以经济效率为目标、存在市场竞争的那些领域,这种方式都是缺乏效率,缺乏市场竞争力的,都是不适用的”。计划经济能集中力量办大事,这在周伟民眼里也是罪过。比如发明人工胰岛素、青蒿素,就不是以经济为目的的,是为了人类的健康、人类的幸福,这当然是最大的政治,可以说是政治任务。比如发明杂交水稻,是为了民生,同样是最大的政治,所以,这些带有政治色彩的发明创造都是罪过,因为这些发明创造虽然造福了全人类,但发明者没得到实惠。还有,萨斯病毒在中国大地肆虐,政府的计划经济不计成本根绝了病毒的蔓延,研制出了防治疫苗,这也是政治任务,没有一丝经济利益,看来也是大逆不道。
说计划经济办大事一定只是在已有的产品及其技术、设备上的模仿式赶超 ,而不可能是熊皮特所谓‘创造性毁灭’意义上的创新,看似也有理,我们的高铁是在原有铁路、火车基础上先模仿后赶超的。那请问世界上那种创新能离开原有的基础?市场经济发明的电脑、手机难道不是从电话、电报的技术、设备上模仿和赶超的吗?这不都是市场和计划都要遵循的道路吗?而计划经济更高效吗 ?诚然,很多发明创造不是在计划经济产生的,可计划经济在人类历史上仅仅几十年,难道这几十年就可以穷尽一切发明创造?
计划和市场是紧密相连的。例如建设三峡工程,这里当然有市场需求。因为中国的发展需要电力。但三峡工程不会在市场自发生成。首先需要计划,要对三峡流域的地质地貌进行勘测,然后选址。要设计出图纸,要进行模拟实验。要对整个工程所需的材料进行选择和预算,还要盘点我们的钢材、水泥是否达到工程要求,产量能否满足工程需要,施工队伍能力行不行。发动机需要多大容量,我们有没有制造能力。如果不具备,首先要建设生产发电输电设备和满足工程材料需要的工厂,生产工程机械,培训施工队伍,还要为工程建设打通交通。还要安置移民。而工程的市场又拉动了装备制造和为工程服务的产业,工程服务产业又带动下游产业 。也就是计划—-市场——计划——市场。可以说,没有计划,这一切都不可能发生。这样的宏伟计划,造就了宏伟工程,既是国家建设,也是民生工程,既有经济效益,也包含了政治。这人间奇迹在周伟民眼里,不也是滔天大罪吗?
周还搬出历史,说中国历史上的盐、铁是官办的。官办的,为国家提供了财政收入,在抵抗外敌入侵和必要的建设以及救灾时就不需要临时向民间摊派,即高效,又减轻了人民负担,缩小了贫富差距,维护了国家安全,维护了社会稳定,这在周眼里也是堪比焚书坑儒的大罪 。盐铁的生产是为百姓服务的,历代官盐,没满足市场需求吗? 清朝以前,世界上有哪个国家的钢铁产量高于中国的?又说清末的洋务运动是国办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哪个私人有能力从国外引进设备?谁有能力建设钢铁厂、造船厂?你这不证明了只有国家才能办大事吗?至于晚清的事情没办好,那是封建制度的问题,而不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问题。
周伟民说“高度集中资源的计划经济需要高度集权的政治、社会、文化方面的直接控制的体制来和它配合。这是有它的性质决定的。所以如果按照计划经济的性质,又重新搞起计划经济的话,那么它相应的政治体制就不符合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就不符合自由、民主、法治的发展方向”。因为我们的成就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而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了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这一切不符合周伟民“自由、民主、法治”的愿望,达不到否定共产党领导的三权分立目标,否定共产党的领导,挑战十九大路线才是周伟民演讲的主题!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王今朝:驳哈佛经济学博士、长江商学院许成钢教授和中央党校周为民教授否定计划经济的观点
2017-11-02•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