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陈玉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面临的新情况与新问题
点击:  作者:陈玉和    来源:内蒙古日报-内蒙古学习网  发布时间:2015-05-03 11:50:37

 

 

  【领导干部学习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面临的新情况与新问题  
  ——劳动价值论怎么看?
  
  【编者按】劳动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价值原则,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石,仍然是指导当前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然而,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劳动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呈现出边缘化倾向。4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始终重视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主力军作用。”我们迎来第126个“五一”国际劳动节,这是一个对劳动者表达尊重的节日,体现了劳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当前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背景下,崇尚劳动,回归劳动价值论意义重大。
  
  劳动创造价值理论的研究始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但第一位科学、系统阐述劳动创造价值理论的学者却是马克思。马克思以英国为典型分析对象,在深入剖析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形成了构成其理论体系基础的科学的劳动价值学说。从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创立至今,已近一个半世纪的时间,在此期间,人类社会经历了深刻改变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三次信息革命。在21世纪初期,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再次袭来,如何在全球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结合我国“三期叠加”的新形势,正确认识和把握、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研究面临的新情况
  
  马克思科学阐述劳动价值理论的时代,正是西方国家经历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蒸汽动力时代。现如今,人类社会已历经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电气化时代和第三次信息革命的信息化时代,并正处于信息化全面升级扩散的时代。历经两次科技革命的洗礼,全球各国社会经济条件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世界范围看,发达经济体已经完成了工业化,并进入后工业化的信息文明社会,信息要素和技术创新成为驱动其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国内情况看,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日趋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日益发挥基础性作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与现阶段生产发展水平依然相对较低的现实,决定了必须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
  
  具体而言,现阶段面临的新情况有以下几个方面。
  
  (1)驱动经济发展核心要素的变化。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生及扩散,人类社会进入到了信息社会或知识经济社会,在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继续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信息日益成为不可小觑的新要素渗透于经济生活中,同时信息要素还日益通过技术路径渗透影响于传统的生产要素,使它们日益显示出信息化的特征。可以说,未来各国经济的发展,与信息相关的知识、科技等要素将成为不可替代的起主导作用的要素。驱动经济发展核心要素的变化成为研究劳动价值理论面临的新情况。唯有在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立足于新时代的时空背景,才能更好地在发展劳动价值论的过程中实现对劳动价值论不折不扣的坚持。
  
  (2)三次产业在经济发展中主导地位的变化。随着科技的发展,各国产业结构中均出现了第三产业比重提升的趋势,而这也成为表征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自上个世纪中叶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就在不断攀升,有些发达国家已超过60%。到目前为止,以美国为首的一流发达国家的这一比重更是超过了70%。我国虽为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比重不及西方发达国家高,但比重的变化也显示出同样的趋势。截止到2013年底,我国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首次超过了40%,这也意味着我国第三产业的地位在日渐提升。而三次产业发展中,第三产业部门中诸多的具体行业属于非物质生产部门。因此,非物质生产部门中的劳动创造价值问题成为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理论面临的重要新情况。
  
  (3)劳动支出中脑力劳动支出比重的变化。经过历次科技革命,特别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洗礼,各国经济发展中各行业劳动者的劳动日益融入了思想、信息与技术等软要素,这也使得劳动者的劳动支出中日益显现出脑力耗费与支出比重的提升。正如美国未来学家克莱·舍基在《未来是湿的》一书中所说,决胜于未来的劳动者,最重要的是看你是否拥有“湿件”——思想创造力。那么,如何在坚持马克思原有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充分将现有劳动支出内在结构变化体现于劳动创造价值内容之中,是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面临的又一新情况。
  
  (4)企业家的管理劳动日显重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作为微观主体的企业成为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重要载体,而决定并主导企业运行效率的企业管理者(特别是董事长、首席执行官)的管理劳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在企业当前市场竞争、未来发展规划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管理者劳动的性质以及价值创造的数量成为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
  
  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研究面临的新问题
  
  历经近一个半世纪世界经济风云变幻的洗礼,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依然具有极强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然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毕竟不可与当今世界的经济发展同日而语。因此,我们应该在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精髓、本质的基础上,结合当今时代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需要,发展、创新理论。时代变迁决定了坚持劳动价值论必须对其有所发展,这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应秉持的科学态度。
  
  当前发展、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亟待厘清以下几方面的新问题。
  
  第一,亟待对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给予新时代的界定和解读。由于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时代,是有形实物(物质)生产部门的工业生产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占据着主导位置,这决定了他所阐述的创造价值的劳动也主要是有形实物生产部门劳动者的劳动。但现如今,第三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形成这部分产值的劳动主要表现为服务性质的或非物质性(无有形实物)的劳动。因此,需要对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的内在含义与外在范围给予新的界定和说明,以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二,亟待对劳动支出中内在的体力与脑力部分的付出给予更为确切的衡量与解释。自马克思创立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以来,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衡量基本上是借助于最为简单的劳动时间来衡量。然而,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越来越多劳动者付出更多的脑力劳动(如体现企业家才能的管理劳动、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工人等),亟需对此类劳动给予客观的衡量。如除了劳动时间以外,是否可以借助于劳动强度指标,对脑力劳动者的劳动份额给予更为全面的衡量。
  
  第三,亟待对信息、知识等新生核心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给予系统的阐释。随着人类进入信息社会,科技、知识、信息等要素在经济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因此,需要在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抽象劳动形成价值、活劳动是价值唯一源泉观点的基础上,系统说明科技、知识、信息等要素通过怎样的路径、如何渗透于活劳动中。即在承认科技、知识与信息要素日益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通过其对劳动这个中介的影响机制来发展劳动价值论。
  
  第四,亟待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之间的辩证关系给予更为动态的认识。从理论层面讲,劳动创造价值属于生产领域的问题,而价值分配则属于分配领域的问题。没有价值的生产,就谈不上价值的分配,但价值分配的公平与否会影响价值生产的效率。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劳动者作为价值创造的主体,无疑创造了全社会的财富,但近年来,劳动报酬份额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却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即价值分配中按劳分配所得份额并未提升。现实的压力要求我们必须厘清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之间的内在关系是怎样的。
  
  第五,亟待对现阶段社会主义价值增殖的性质及剥削等问题给予恰当的解释。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为以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的国家,自然在经济生活中会表现出诸多的共性问题,如价值增殖及剥削等敏感性问题。这需要我们对社会主义构架下生产过程中的价值增殖及其分配问题给予合理的新解读,即价值增殖问题是否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所共有的现象,但在这两类国家中,此问题是否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若如此,需要将共性抽象出来,同时厘清社会主义国家价值增殖的特殊性质何在。对于此类问题,我们可以充分借鉴、吸收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发展史中的成果。但就目前而言,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思想发展成果的研究还相对匮乏,吸收与借鉴更少。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研究的时空对接
  
  在世界经济及我国经济整体上均进入调整期的“新常态”阶段,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研究工作所面临的一系列新情况与新问题需要我们从国家的国情以及内蒙古的区情角度来重新认识劳动价值理论,并以现时代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出发点,实现劳动价值理论的跨时空对接,进而提升劳动价值论在新时期的解释力与生命力。
  
  第一,时间呼应。
以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创立劳动价值理论时期、马克思形成科学劳动价值理论时期和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应用、发展时期三个时间段为依托,一方面,以各时期劳动价值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为基础,深度剖析劳动价值论创立、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过程以及在当时时代下的内涵与本质;另一方面,以当前世界经济,特别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与新问题来形成对劳动价值理论的再认识,并以此为基础赋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价值理论的新内涵与新解读。
  
  第二,空间对接。马克思科学劳动价值论创立的背景是刚刚经过第一次工业革命洗礼的资产阶级国家——英国,科技发展层面讲,英国正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及产业变革的活跃时期。现如今,我国也同样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活跃期。虽然,一个半世纪的时间将科技发展活跃期的内容、特征与表现赋予了不同的内涵,但我们却可以借助科技发展这一共通的话题来实现劳动价值理论内涵的空间对接。
  
  第三,时空对接基础上的内蒙古之思。内蒙古既是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同时也是西部12省份之一。与全国相比,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但在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的引领下,借助于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所带来的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契机,内蒙古经济社会必将迎来崭新的发展机遇期。就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来看,一方面,劳动要素依然是驱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另一方面,劳动、资本、技术等要素将越来越附加信息、知识等内涵。因此,我们有必要继续对劳动创造价值的内涵与性质、何种劳动创造价值、如何确定劳动所创造价值之份额等问题深入求索,从而为自治区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理论支撑与指引。
  
  (作者系内蒙古自治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内蒙古财经大学副教授;来源:内蒙古日报-内蒙古学习网)
  
  

责任编辑:秦时明月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