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1月11日-星期六
国有企业要先加强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这一条做不好,国有企业其他改革难以取得预期成效,这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一条重要经验和工作要求。
国企改革是为了增强实力,是求贤任能、招兵买马、扩充队伍,而决不是要引狼入室、开门揖盗、大权旁落、自废武功、散伙不干。“大撒把”式的国企改革显然有违初衷。
新自由主义分子指责和攻击《指导意见》规定要做大做强做优国有企业,这“完全是反改革,打着改革的旗号,做着反改革的事情,是又一次欺骗舆论。”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国企改革始终是我国不断推进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国有企业已经成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维护国家安全的最重要力量。
一些企业按照从西方移植过来的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认为企业的管理核心就应该是董事会,有意无意地弱化、虚化了党委的作用。
《意见》明确:“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是国民经济重要的物质基础,也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政治基础”,明确了我们国有经济的性质和作为社会主义制度基础的重要地位。
《若干意见》指出,坚持党的建设与国有企业改革同步谋划,充分发挥党组领导核心作用、党委政治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中国最高决策层连日关于改革开放的重要表态以及陆续推出的具有指标意义的改革开放措施,在相当大程度上预示着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正蓄积力量。
国企改革应分为:第一,落实全民所有权尤其是全民的所有者权益,确立所有者与代理者之间的关系。这是国企身份改革。第二,建立科学、规范的国企管理模式。
国企改革应当牢牢抓住“一个核心,两个基本点”。 落实全民所有是国企改革的核心。重塑资本与管理的关系和构建科学、正当的国企运作形式是国企改革的两个基本点。
“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这个国有企业的性质讲得很好。
国有资本如能进入民企并发挥整合效能,将形成属于中华民族的,以国有资本为主导的“经济统一战线”,参与和国际垄断资本的竞争,毫无疑问,这将有助于中国梦实现。
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许多新自由主义学者、官员纷纷表达了质疑乃至否定的意见。本文列举一二引读者思考。
指导意见发布以后,新一轮国企改革将全面启动。但是,效果如何,困扰改革的难点问题如何解决,也是一个需要实践检验的问题。
传统的小敲小打注定是隔靴搔痒,唯一的出路只能是最决绝的壮士断腕。改革改到今天,能够想到的监督手段,基本都用上了,当下着力的乃是各种监管条线的协调配合。
中国国企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我们党执政和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中起支柱作用;是国民经济中坚力量,是保障国家现代化和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
围绕如何深化国企改革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息过。这方面,苏联的前车之鉴值得参考。
《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终于出台。从三中全会作出总体部署,到这份意见出台,时间跨度长达近两年,足见国企改革之重要、之艰巨。
关于国企改革,史正富、刘昶详认为我国大型国有企业改革的正确思路和战略选择,就应该是产权资本化和资本社会化,改革的重点应该落在选择和培育有效的替身所有者上。
《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将国企做了商业类和公益类的区分,提出国资监管从“管企业”转向“管资本”,对高管差异化薪酬、设立党组织等做了更具体的规定。
国企改革始终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从广度、深度还是敏感度,都始终是我国改革大局的重中之重,因而有“改革突破看国企”一说。我们必须清楚改革目的是什么?
国企改革低于预期?不。与此前不断传闻国企改革方案即将出台最终却落空相比,机构几乎都认为此次顶层设计亮点颇多。
今天,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围绕着国企改革的热议终于有了结果,那么为什么要改,怎么改,为产生什么影响呢?
一张图让你看懂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作出重大部署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
习大大给国企薪酬改革定调:水平适当,结构合理,规范管理,监督有效。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