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政论片《法治中国》热播,尤其是第四集《公正司法》(上),还没看正片,光预告片就干货满满,司法改革、员额制、还有就是完善法律程序,比如证据标准、裁判标准等等。真是一道诱人的法治大餐。
不过,额,猎鹰为毛感觉有点惆怅?好吧,让我们先来看个新闻。
当猎鹰的警察朋友们纷纷讨论该如何打官司时,猎鹰只是一盆冷水泼过去:最好别走诉讼程序,无他,程序太磨叽了。因为,先不考虑保险合同本身可能存在的坑,假设保险公司打算拖时间,我自己能想出来的拖时间招数都有一大堆:管辖权异议、申请鉴定、鉴定完了申请重新鉴定(补充鉴定),申请鉴定人出庭再或者对着鉴定报告各种鸡蛋里挑骨头。
千万别以为这是段子,猎鹰工作的法庭,交通事故案子占了很大比例,这其中大部分都有保险公司参与。而这些精通法律程序又有足够专业资源的保险公司,在法庭上的表现也足够“专业”。猎鹰自己就遇到过两回保险公司折腾出的重新鉴定,两个案子都因此拖了很久。类似的困境在很多不掌握资源和诉讼技巧的群众身上都存在。
更夸张的案例是猎鹰当实习律师的时候跟着师傅代理过的一个执行案子。之前的程序是这样的:劳动者起诉要求工伤赔偿,用人单位不是实体抗辩,马上提管辖权异议(要求由其他法院管辖),裁定驳回后立马上诉,上诉驳回了才进行实体审理。实体审理又是经过两次审判。这些程序下来都有一年半了。终于熬到终审判决,劳动者委托律师申请了强制执行,然而由于该公司在原事发地的分公司已注销,执行工作就必须到外省的总公司。而该公司本身也是官司缠身,执行法官也是头大如斗。知道猎鹰结束一年实习,这个案子的仍然没有最终结果。如果从劳动者第一次起诉算起,时间早已超过了3年。
仅仅考虑时间成本,诉讼对许多人来讲就是畏途。虽然猎鹰实习时的案子可能略有夸张,也有许多客观因素。可是诉讼程序复杂冗长却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那些双方诉讼能力和资源不对等的案件,强势一方甚至不需要拉关系走后门,只需要“充分利用”法律程序,竭尽所能拖时间折腾,就能让弱势一方无法承受最终“知难而退”或无奈妥协。猎鹰单位曾受理过同一公司的系列劳动争议案件,劳动者大部分就选择妥协放弃部分权益,只为快点拿到钱。
可是从另一个方面说,这么多社会纠纷全进入法院,法院也根本吃不消。别的不说,光去年立案登记制以来,大量纠纷涌入法院,各级法院,尤其是人财物配置短缺的偏远地区基层法院更是不堪重负。许多法官白天开庭晚上加班写判决还得抽空出去送达,即便如此案件积压也是非常可怕。比如猎鹰所在单位,一个从未满编、车辆配备也不足的基层法院,面对堆积如山的案卷从法官到书记员都是叫苦连天。这要是赶上“聪明”、“懂程序”的当事人和律师,一个案子拖上2年都不稀奇,那就更是雪上加霜。
猎鹰身处基层目光短浅,也没有太多工作经历,不敢妄言司改大计。只是越来越复杂的程序似乎更有利于那些掌握资源多(包括经济资源和专业知识等非物质资源)、熟谙诉讼技巧的人,换句话说谁耗得起谁会打官司谁更有可能赢。问题是我们的司法活动特别是诉讼活动最终的目的是什么?是实现公平正义啊!如果最终法庭成了资源和诉讼技巧竞技场,如此改革又有何意义?
说了这么多不是反对司法改革,更不是反对法治建设。惟愿司法改革不要沦为叠床架屋的程序游戏,而是真正能让人民群众更好更快地以法律为武器实现公平正义。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