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难怪6代机接二连三出现,航空工业这次立下一件大功!
点击:  作者:虎哥    来源:宏观微言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5-01-15 11:49:28

 

在航空发动机这一高端制造业的核心领域,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近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孙晓峰于中国航空学会举办的领航视频论坛上公开宣告,中国在某重点型号发动机研发上取得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突破性进展。

 

这一成果不仅成功攻克了燃烧稳定性这一世界级难题,更是在小涵道比大推力高性能涡扇发动机领域实现了质的飞跃,意味着中国已具备制造类似美国F22战机所用F119发动机的能力。

 

孙晓峰教授介绍,我国这款重点型号发动机另辟蹊径,摒弃了美国F - 119发动机的技术路线,通过自主创新采用独特技术路径,成功实现了更宽范围的燃烧稳定工作保障。这一创新性技术不仅确保发动机在中低空高马赫数飞行条件下仍能保持优异性能,更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困扰的右边界振荡问题。同时,借助新型火焰稳定器热声不稳定耗散设计技术及相关装置,新型发动机在充足油量供应时,展现出比美军四代小涵道比大推力发动机F - 119更为卓越的推力性能。

 

F - 119发动机为追求高空加力推力,牺牲了低空右边界包线,导致供油效率降低,低空飞行性能受损。而我国该型发动机在模拟飞行高度11公里时,最大加力飞行速度可达2马赫;在飞行高度8公里时,最大加力飞行速度更是达到了令人瞩目的1.78马赫,这些数据充分彰显了我国新型发动机的卓越性能。

 

值得关注的是,F - 119发动机是美国普惠公司二十年前的研发产物,令人诧异的是,二十年后它依旧是美国最顶尖的航空发动机。这不禁让人质疑,美国的科技发展在这二十年里是否停滞不前?这种现象的背后,反映出美国科研能力或许已出现疲软与不足。

 

 

我国新型发动机能够实现快速迭代升级,关键在于地面高空台试验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特别是采用空间热声不稳定模态抑制技术及相应专用装置后,某型发动机在地面高空台试验中,压力脉动得到精准控制,从而顺利完成全加力状态下的高速飞行测试。高空台是衡量一个国家航空发动机设计水平的关键指标,没有高空台,航空发动机研发就只能局限于模仿与小修小补,难以实现跨代升级。

 

美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停滞,为我国提供了宝贵的追赶契机。航空发动机被誉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研发难度和技术门槛极高。自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每年在发动机领域投入数百亿美元,历经如普惠F100等诸多失败挫折,才实现技术积累与突破。而中国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才初步具备巨额资金投入与高端人才汇聚的条件,与美国相比,起步差距达40 - 50年。此前,我国已将差距缩短至20 - 30年,仅差一代。而此次孙教授的表态,无疑宣告中国在发动机领域已实现追赶,与美国并肩前行。

 

此前,世界上能研发出F119同类型、同级别的发动机的国家,仅有美国。现在则是除了美国还有中国,中国能够站在追赶甚至有望超越的位置,已充分证明自身的强大实力。自1949年建国以来,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稳步推进,改革开放后的四十年更是步入正轨。尽管发展道路充满挑战,美国比中国早百年开启工业化进程,但中国仅用七十年便在航空发动机领域追至美国身旁,这无疑是一项令世界惊叹的成就。

 

文章来源于虎说天下 ,作者虎哥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