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侯立虹:关于“师腐”的解剖
点击:  作者:侯立虹    来源:昆仑策网  发布时间:2017-12-13 12:41:02

 

 1.webp.jpg

 

  党的十九大关于反腐败的基本要求,是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通过不懈努力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而涉及千家万户的“师腐”,却以人情的包装依旧在肆虐,严重伤害百姓,污染社会风气。因此,认真解剖“师腐”生成的根源,有的放矢明晰治理路径,构建反“师腐”的氛围,实现“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反腐败战略目标。

 

  “师腐”,是一种特殊腐败,乃教师将份内之事转化为权利,以此要挟勒索学生及家长,从中获取好处的行为。因其有着量小而次多,轻微而面宽,单个不足道而累积数目众,涉及领域广,扩散效应大等特点,又蒙盖着人之常情、愿打愿挨的面纱,构成了受害者既痛恨“师腐”又助推“师腐”的矛盾身份,给彻底治理“师腐”带来难度,故而反“师腐”,既不能将其与巨贪的官腐、司法腐败相提并论,脱离社会实际无限放大,也不能以其有外在伪装,把“师腐”当作弱势群体行为而放纵放任,务须首先准确认识和定位“师腐”,客观辩证地剖析“师腐”,厘清其产生的社会根源和土壤,才能“师腐”深刻认识社会危害和连锁反应,夯实“师腐”治理的基础。

 

  一、“师腐”的历史根源

 

  纵观“师腐”,它的存在不是孤立的,与社会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教师地位变化有着盘根错节的关系,其中凝结着浓重的历史渊源。探明“师腐”形成的历史根源,把握其滋生和发展的轨迹,有利于增强反“师腐”的主动性。

 

  自古以来,教师是很神圣的职业,但也一直有着“穷教师”的帽子。新中国成立以后,教师地位和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也曾出现“宁可进工厂不愿当老师”的历史,于是教师一直处于职业受人尊敬而生活相对窘迫的矛盾境地,于是有了后来提高教师地位的一系列举措。而教师真正成为人们羡慕的职业,是在很多职工下岗之后,曾经令工人自豪的“老大哥”一夜之间成了没有生活来源的社会底层,无论是令人骄傲不已的国有企业,还是工资不少拿的集体企业,都在下岗失业大潮中黯然失色,而旱涝保收的教师逐渐成为热门。

 

  即使在此种情况下,教师的权力和社会地位也远不及有实权的机关干部;即使市场经济大潮涌起,一些能人下海经商迅即暴富,教师依然是靠死工资吃饭,有什么难事依然是求助无门。及至社会腐败之风逐渐刮起,各种利用自己优势腐败愈演愈烈之时,教师经不起诱惑抑或生活现实驱使,也念起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经来,自然而然加入腐败行列,也就使学校这片净土成了以权谋私的场所,而且像饿人扑向面包一样“出于蓝而胜于蓝”,将有限的权力腐败发展到了叹为观止的境地。

 

  显然,昔日生活清贫的“穷教师”成为“师腐”的主体,过去社会低下的教师成为令学生家长仰视的热门人物,从特殊意义上讲,“师腐”是教师地位提高的异样标志,也是社会重视知识重视文化的另类表现。

 

  反“师腐”,如果抓不住它是历史进程的缩影,就难以弄清“师腐”猖獗的真谛,如果认识不到它是历史变迁留下的痕迹,就理不清彻底根除“师腐”的路径。唯有从教师地位的变迁,社会发展中教师角色的根本变化,悟透“师腐”形成的历史原因,才能增强反“师腐”的紧迫性和主动性、自觉性。

 

  二、“师腐”的社会土壤

 

  “师腐”是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不是凭空的,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其中既有社会大风气的影响,也有学校小社会的催生,还有社会绑架的推波助澜。

 

  1、社会大环境是“师腐”滋生的土壤。

 

  面对物欲横流时代,学校不可能是世外桃源,教师也必然受到社会污环境的侵蚀,部分教师看到一些不如自己的人都发了财,自己还是一贫如洗,便有了巨大的失落感,这种心理失衡导致心灵蜕化变质,背离为人师表的初衷,于是生发了初期处于被动的堕落,尝试着吃回扣、拿好处,特别是受社会行业不正之风的影响,也逐渐盘算如何利用手中资源,如何与其他权利进行交易,由此衍生了诸如因家庭背景和家长贿赂给予学生特殊偏爱和“照顾”,利用修改学生成绩、个别辅导获取私利,课堂敷衍、课外兼职等腐败问题。在屡试不爽的成功和腐败后生活迅速改善的刺激下,益发胆大起来,而且互相效仿、互相传授,使“师腐”愈演愈烈。

 

  2、学校小社会是“师腐”的催化剂。

 

  由于教学评估和教师管理存在领导主观意志的制度缝隙,使得衡量教师教学活动水平和标准有着随意性,决定教师的职称、职务和奖惩的教学质量有着人为性,因此教师为了自己的命运,为了自己的生活,就必须想方设法讨好学校领导,讨好能够为自己说话的上级教育部门和领导,而这些“讨好”仅仅靠工作是不行的,必须有经济实力,于是造成了教师利用有限的甚至称不上权力的权力,进行捞一把的铤而走险,把收钱收礼作为人之常情,拿点回扣顶多是违纪,便将自己的神圣职业演变成捞取钱财的资本、牟取私利的工具。

 

  3、社会“绑架”助推“师腐”。

 

  “师腐”之所以兴风作浪,既有看作人之常情的社会环境,也有学生家长貌似关心老师的人情绑架。那些把“师腐”当作“合情合理的腐败”,绝非少数家长,也绝非一校、一地,而是有着普遍性和广泛性。

 

  据《半月谈内部版》披露,一些学校家委会为给老师们送礼专门建立特殊微信群,主要功能就是讨论逢年过节如何向老师“表示”,形成组团送礼潜规则。这种潜规则刺激教师收礼的有恃无恐,不仅家长送礼积极的孩子受到特殊关照,家长“表现差”的孩子立马吃苦头,而且设置陷阱引诱学生家长送礼,有些索性启发家长购买自己兼职代销的化妆品、保险等产品,由此形成了学生家长绑架老师、老师绑架学生家长的双重绑架,使得“师腐”花样愈来愈多,“师腐”毒瘤愈来愈恶化。

 

  毋庸讳言,“师腐”既源于社会不正之风,也源于学习小社会的环境污染,还源于学生家长的绑架,这就决定了唯有多措并举,综合治理,才能彻底根除“师腐”。

 

  三、“师腐”的主体动因

 

  “师腐”的出现,固然有历史根源和社会土壤,但在来势汹汹的“师腐”大潮面前,为何大多数教师能够出污泥而不染,一些教师却随波逐流甚至推波助澜?主要还是这些教师有追逐私利、师德堕落的主体动因,正是这种来自教师自己的主体动因,导致教师世界观、价值观和利益观扭曲,构成了“师腐”的生存扩散基因。

 

  所以,剖析“师腐”,必须抓住教师师德堕落和世界观、价值观、利益观扭曲的主因。

 

  首先,师德堕落是“师腐”的基础。

 

  师德,即教师职业活动所显现的道德品质,它是连接个人道德与社会道德的重要枢纽,既能推进社会道德,也能反向刺激社会道德,既能引领和示范学生道德修养,也能因自己失德把学生引入歧途。有些教师无视道德规范,既有教学中失德,经常上课迟到、拖堂、提前下课,随意调课、擅自找人代课等违规现象,也有教学中缺德,上课漫不经心收费补课异常卖力,从事第二职业或经商等违纪行为,还有教学管理中的无德,乱收费、乱罚款、打骂学生、侵占集体财产等违法行为,这种种师德堕落行为,严重失去为人师表底线,无疑成了青少年包括大学生无德缺德的反面教材,大有变相教唆之嫌。

 

  从某种意义上说,师德堕落就是“师腐”的源头。

 

  其次,教师信仰缺失是“师腐”的诱因。

 

  教师教书育人的信仰,是教师坚定育人目标和信念的精神支撑,也是抵御“师腐”的定力所在,一旦失去崇高的信仰,就会把教书职业当作捞钱的工具,“师腐”的种种表现,看似是钻制度的缝隙,其实是信仰缺失引发的恶果。

 

  第三,私欲膨胀是“师腐”的动因。

 

  教师有了私欲,就会设法把教学当作谋私的权利和“勒索”学生的工具,把正常教学过程变为强迫学生额外支付获取知识费用的过程,把教学管理演绎为乱收费和变形索贿的行为,形成了名目繁多的“师腐”。总之,“师腐”的主因是教师,是教师信仰缺失、师德堕落和私欲膨胀诸多恶因结出的恶果。

 

  四、“师腐”的体制内因

 

  不可否认,教师是“师腐”的内因,可如果仅仅归结为教师也是不客观、不公平的,因为教师只是其中的个体原因,而教育垄断和体制内部监督乏力,则是构成了“师腐”的体制内因。

 

  1、教育行业的高度垄断是“师腐”的基础内因

 

  众所周知,现行的教育制度是,学生受制于教师和校长,教师和校长受制于教育行政部门,高考、中考、会考和种种测试就是指挥捧,将学生、教师和校长指挥得团团转,由此形成了五花八门的“师腐”。而校舍、师资、财力诸方面优于普通学校的重点学校建设,既是家长们狂热争夺的对象,也是“师腐”的重要生存地,获胜的“择校生”无外乎“条子生”(教育系统领导的条子)、“关系生”(非教育系统,但利害相关的单位领导)、“票子生”(塞钱进校),也就是有权有势的家庭。这种教育垄断,除了造成抬高价格、牟取超额利润等弊端,也最容易产生腐败,较之其它领域发案频率更易更高更严重,其危害不仅仅是践踏社会公正,还会波及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

 

  2、“师腐”体制内因,还在于监督出现缝隙。

 

  纪检监察部门虽然也对包括学校在内的事业单位进行监督,但重在监督行政机关,对学校不过是有举报线索性的监督,教育系统虽然也有纪委,但人员少面对众多学校和教师,往往力不从心,出现缝隙和空档,虽然学校本身也应该监督,但中小学很少有专职纪检人员,多是应付性监督,以致出现惩治“师腐”不力的状况。

 

  由于社会对学校、学校对教师出现双重监管不力,于是教师权力得不到有效监督,教师自然抛弃师德,抛弃做人底线,萌生不讲奉献只讲索取的“一切向钱看”,上演了一幕幕自以为“合情合理的腐败”。

 

  “师腐”看起来让很多人痛恨,但又有许多人为其开脱,不仅鲜有学生家长举报教师收礼,反而把向老师送礼当作人之常情,也给监督教师权利带来难度。更有人公开抵触反“师腐”,认为反“师腐”是丑化教师,是阻碍教育发展。且不说这些人本身是不是“师腐”的制造者,单就其言论就有偏颇之处,反“师腐”并非对教师的不尊重,更不是阻碍教育发展,恰恰是其反面,反“师腐”清除教师队伍中的败类,是为了还教师职业的高尚,重新树立教师受人尊敬的社会形象,不仅不会阻碍教育发展,而是更好地促进教育发展。

 

  概而言之,“师腐”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和浓厚的社会土壤,也有着主体动因和体制内因,是一种涉及方方面面的特殊腐败,但无论其怎么特殊,无论有多少原因,都必须按照十九大“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原则,按照净化政治生态不留死角的要求,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突出“全面”,强调“从严”的气势,上下联动,内外结合,学校和社会勠力同心,实施教育领域彻底政治大扫除,形成清除教师无德的全面从严新常态,坚决铲除和根治“师腐”,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加快实现中国梦的步伐。

 

  (作者单位:河南新乡市科技局;来源:昆仑策网【原创】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