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8日是著名的《苏联和美国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俗称《中导条约》)签订30周年,据俄罗斯卫星新闻网当天的报道,戈尔巴乔夫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如果心存善意,那么我认为控制问题是可以解决的。显然,该问题不仅是技术性的,尤其还是政治性的。而现在恰恰是政治应该发挥作用。”戈尔巴乔夫这一表态是针对美国国会此前以俄罗斯违反中导条约为借口,表示要对“责令或协助俄罗斯违反《中导条约》”的人员实施制裁做出的评论。
另外,这一表态也是戈尔巴乔夫近年来一贯的态度,即《中导条约》是自己的一大政绩,消除了苏联到今天俄罗斯的很多安全隐患,同时也证明美俄双方只要心存善意,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诸如此类。近几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由于美俄双方对于《中导条约》的分歧愈演愈烈,很多人在回顾历史时由于不了解情况等原因,也基本沿袭了戈尔巴乔夫的说法,认为《中导条约》是公平合理的,甚至是苏联占了便宜。可惜的是,这种说法与历史的事实大相径庭。笔者在这里也简单回顾一下《中导条约》签订的历史,看看戈尔巴乔夫口中的这个“政绩”究竟是怎么回事。
《中导条约》最早是以狂热反苏反共为名的美国总统里根提出的。当时美国宣称,由于苏联在欧洲部署了大量中程导弹,对于西欧的安全与世界的和平构成了威胁。里根于1981年11月18日提出建议,如果要是苏联将其部署在欧洲的SS—4、SS—5和SS—20三种导弹全部撤出和销毁,那么美国便停止研发和在西欧部署潘兴II导弹和陆基巡航导弹。应该说,这一建议完全是一种蛮不讲理的流氓手段,因为美国的导弹尚未研发和部署,甚至未来能不能顺利研发和部署也是个问号,苏联的导弹已经研发和部署了,想用一个空头的承诺要对方单方面裁军,无疑是丧失了最基本的公平。反过来,如果要是苏联方面表示苏联用停止研发或部署某种类型的导弹计划来交换美国单方面销毁自己的武器,西方主流媒体肯定会炸了锅。
但是,尽管美国的建议极不合理,苏联也并没有一口拒绝。相反,当时苏联的领导人勃列日涅夫提出,只要美国停止研发和部署新的中程导弹,苏联不仅也会停止研发和部署新的中程导弹,而且会单方面主动销毁SS—4、SS—5这两种型号的导弹,仅仅保留SS—20这一种中程导弹。可以说,这不仅充分展示了和平的诚意,本身也是苏联的一种让步。因为苏联需要实打实的销毁已经部署的导弹,美国根本不需要。但是,即使这么一个对美国有利的条约,仍然被美国拒绝了。
需要指出的是,当时并不只是美苏两国有中程导弹。美国的北约盟国——英国和法国同样具有中程导弹,只不过数量较少,两国加起来才140枚。在这种情况下,安德罗波夫上台之后,又做出了一个重大让步。即只要美国停止研发与在西欧部署中程导弹,那么苏联愿意把在欧洲部署的中程导弹削减到140枚这个和英法两国对等的水平,使北约与华约各有140枚中程导弹。可以说,这是苏联主动放弃了在中程导弹方面的优势。然而,美国方面仍然不满意,1983年11月正式在西德部署中程导弹,随后中导谈判中断。
有的朋友可能会觉得奇怪:苏联的建议明明对西方有利,为什么美国还不接受呢?答案很简单,首先,西方与苏联的目标不同。早在赫鲁晓夫上台以后,苏联就放弃了列宁和斯大林时代解放全人类的雄心壮志,把和西方世界特别是美国平起平坐当成最高目标,而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从来没有放弃过彻底消灭苏联与社会主义制度的既定方针。所以,苏联在双方对等基础上做的任何让步都满足不了美国的胃口。其次,双方的战略位置不同。苏联的中程导弹是针对西欧国家,并不能打到美国。所以即使苏联有再多的中程导弹,其实也只是对于苏联自己有利和对西欧国家不利,对于主导西方世界的美国的影响并不大。最后,美国认为随着经历过二战的一代苏联领导人退出历史舞台,新一代在赫鲁晓夫与苏共20大影响下在苏联领导人必然会更加亲西方,作出更多让步,时间在他们一边。
实践证明,美国的判断是有道理的。在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上台伊始,美苏两国便重开谈判。开始的时候,双方谈判拟定的原则是“战略武器、中程导弹和太空武器一起谈”。这是因为苏联方面受了美国的战略欺骗,认为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对自己形成了致命的威胁,所以企图用中程导弹方面的让步换取美国停止这一计划。美国当然自己知道这一计划不过是虚张声势的宣传工具,所以也希望能够“以虚对实”换取苏联更大让步。
果然,在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后做出了更大的让步,同意不把西欧国家的中程导弹计入到谈判范围之内,愿意在里根1981年建议的基础上达成协议。即美苏双方完全销毁部署在欧洲的中程导弹,英法有权继续保留可以打到苏联的中程导弹。苏联仅仅在亚洲保留一百枚中程导弹,只希望美国取消星球大战计划。但是,这一建议仍然被美国拒绝,表示不能取消星球大战计划。1987年2月28日,戈尔巴乔夫提出一项新的建议,表示完全接受美国1981年提出的建议,不再要求美国取消星球大战计划,并且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单方面做出让步,也就是在达成中导协议以后愿意就中短程导弹这一苏联占有明显优势领域进行谈判。这一建议让步之大远远出乎西方的意外,因为原本西方认为是可以用停止空头的星球大战计划来换取苏联这些让步的,所谓“不能取消星球大战计划”不过是宣传筹码。
但是,戈尔巴乔夫的退让却鼓励了西方国家的得寸进尺,其表示只有苏联再做让步,即未来在中导条约之中规定美苏两国完全消除在欧洲的中短程导弹才行。(中程导弹指射程在1000到5500公里的导弹,中短程导弹指射程在500到1000公里的导弹。当时,苏联有大量中短程导弹,美国没有任何部署在西欧的中短程导弹,但英法等国有少量。)随后,戈尔巴乔夫于1987年4月再次做出让步,同意在中程导弹协议里写进在短时间(如一年内)完全消除在欧洲的中短程导弹,近乎全盘接受了西方的方案。
可惜,西方国家再次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苏联不仅要全部销毁在欧洲的中程导弹,还必须销毁在亚洲地区部署的中程导弹。戈尔巴乔夫在1987年5月19日提出,苏联可以接受这一建议,但是美国应该撤走其在日本、南朝鲜和菲律宾的导弹。不过这一建议在第二天就被美国拒绝,理由是美国在太平洋地区部署的核武器根本不在中导条约限制的范围之内。随后,戈尔巴乔夫同意了西方的要求,表示不仅愿意销毁在欧洲部署的中程导弹,也愿意销毁在亚洲部署的中程导弹,美国可以继续保留在日本、南朝鲜和菲律宾的导弹。
在这种情况之下,达成一个全面销毁美苏两国500公里到5500公里射程的陆基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似乎应该没有障碍了吧?错了,西方国家的得寸进尺是没有止境的。当时,苏联方面有一种短程导弹“奥卡”在阿富汗战场上所向披靡,只不过射程只有400公里,明显不属于《中导条约》的限制范围。但是西方提出了一个极度蛮横无理的要求,即表示这种导弹“在理论上”改进后射程可以延伸到500公里以上,所以必须列入销毁的范围。本来西方国家只是想漫天要价,没想到戈尔巴乔夫竟然也接受了,不仅同意销毁“奥卡”导弹及全部零部件和生产线,甚至连设计图纸也同意一并销毁。在这种情况之下,《中导条约》才最终达成。
最后说一下《中导条约》的结果吧。条约达成以前,苏联在陆基中程导弹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陆基中短程导弹方面更是具有绝对优势,美国在海空基的和中短程导弹方面具有优势,加上西欧的英法等盟国的中短程导弹和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日本、南朝鲜和菲律宾部署的军事力量,双方大体处于平衡状态。条约签订以后,美国仅仅销毁了859枚导弹和1320枚弹头,而且还保留了部分最关键的零部件和全部设计图纸,苏联则销毁了1752枚导弹和2500枚核弹头,而且是包括零件、生产线和设计图纸在内的彻底销毁。另外,美国的海空基中程核力量、在亚太地区部署的军事力量和英法等美国盟友的军事力量没有受到一丝一毫的影响,西方还可以充分保持对于苏联的打击能力,苏联则几乎丧失了威慑西欧的能力。双方的战略平衡出现了不利于苏联的重大变化。
更重要的是,《中导条约》让西方充分看出了戈尔巴乔夫领导下苏联的软弱无能:只要自己坚持,苏联不仅可以接受自己的方案,甚至还可以接受自己不断出尔反尔提出的新要求。后来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苏东剧变时,西方国家一再沿用了中导条约谈判时的路数。可以说,《中导条约》很大程度上是苏东剧变的预演。
不过,就今天的情况看,虽然俄罗斯也曾经多次表示想退出《中导条约》,但是维持这一条约对俄罗斯并没有太多的坏处。因为今天的俄罗斯不是苏联,已经没有能力再建立那些被戈尔巴乔夫摧毁了的中导威慑体系了。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美国才咄咄逼人地表示要制裁所谓“俄罗斯违反中导条约”的情况,戈尔巴乔夫也才能腆着脸表态《中导条约》是自己立的“功”,今天应该继承当时“双方都心存善意的态度”。可是,如果不是戈尔巴乔夫当年自废武功摧毁了苏联的中导威慑体系,今天的俄罗斯哪会这么尴尬呢?
当然,《中导条约》和其他自废武功的做法也不是戈尔巴乔夫一个人的责任,而是从赫鲁晓夫开始历代领导人共同的责任。像列宁和斯大林时代一直强调裁军的重点应该是海空军,因为海空军显然比陆军更具有进攻性和侵略性。这一建议当然是对苏联自身有利的,西方也从来没有接受,但是确实在舆论上搞得西方非常被动。但是从赫鲁晓夫开始,基本上苏联所有的话语都是被西方牵着鼻子走。仅以中导谈判为例,不管是勃列日涅夫还是安德罗波夫,从来没有针对美国的海空优势和海外驻军发动过相应的舆论攻势,几乎完全是被西方舆论炒作的“苏联陆军中导优势威胁世界和平”这一话题牵着鼻子走。在这种长期受制于西方舆论话语的情况下,戈尔巴乔夫时代自废武功让西方取得优势不过是水到渠成。
总之,一个国家如果总在舆论上被敌人牵着鼻子走,连到底是谁威胁了自身利益和世界和平都搞不清楚,那么垮台只是时间问题。同时,自废武功容易,恢复武功难。任何谈判必须要建立在对等基础上,决不能无原则的向西方让步,否则只会激励对方一再出尔反尔、得寸进尺。这,才是戈尔巴乔夫与《中导条约》这个反面教材给中国提供的启示。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