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张若冲:梁漱溟与毛泽东的斗争结局出人意料!
点击:  作者:张若冲    来源:昆仑策网  发布时间:2017-10-05 15:56:40

 

 1.webp (6).jpg

 

  梁漱溟是著名的农业专家,也是著名的右派。在一九五三年中央人民政府第七次会议上,毛泽东曾对梁漱溟有专门的批判,说“梁漱溟是笔杆子杀人”“杀人不见血”。可是梁晚年却对毛泽东时代的农业赞不绝口,并为孙子取名“钦东”,意为钦佩毛泽东。这说明了什么?

 

  梁漱溟虽不及毛泽东名震寰宇,但也非泛泛之辈。无论在国民党统治时期还是解放后,都是社会名流,有人称他“是中国最后一位儒家”。

 

  梁漱溟与毛泽东同庚,都生于1893年,梁大两个多月,二人虽然早就相识,但没有太多的交集,走着不同的人生道路,有着几乎完全不同的世界观。如果要说共同点的话,除了同岁,就是他们都是爱国者。这应该就是梁漱溟放弃蒋介石追随新中国、并能做政协委员的原因。梁漱溟在知识分子中间有很高的声望,了解梁漱溟,可以旁衬毛泽东的不同凡响。

 

  梁漱溟与毛泽东的初次相识是1918年,在北京杨开慧的父亲杨昌济先生的家里。当时的梁漱溟已是北京大学哲学系讲师(蔡元培聘请的),毛泽东则是北大当图书管理员,他们之间自然没有太多交流。

 

  1938年,抗日战争正处于最艰难时期。由于国民党军节节败退,梁漱溟与国统区的知识分子一样,看不到中国的前途,于是决定探访延安。这样20年后,梁漱溟与毛泽东有了第二次会见。在访问延安的21天时间里,他与毛泽东有过多次交谈,有两次通宵达旦。他带着悲观疑惑而来,在毛泽东的精辟分析下豁然开朗。这次会见正值《论持久战》发表的前夜,会见促使梁漱溟与张澜、沈钧儒、黄炎培等人发起成立了“统一建国同志会”,为团结抗敌而奔走呼吁。或许也是延安与毛的会见奠定了梁漱溟留在大陆的决心。

 

  梁漱溟毕竟与毛泽东属于不同的阶级,有着完全不同世界观和人生经历。这种矛盾终于在1953年爆发。由于梁漱溟对政府工作多有责难,尤其是批评农村政策,与“总路线”想抵触,说“工人生活在九天之上,农民生活在九地之下”;鼓吹“中国没有阶级”,“中国的问题是一个文化失调的问题”谬论等,因此受到中央人民政府会议的公开批判。周恩来批判了他在重庆谈判中支持国民党的做法。接着毛泽东大力批判了梁漱溟上述言论,说“梁漱溟是笔杆子杀人”、“杀人不见血”。这篇讲话收录在《毛泽东选集》第五卷里。

 

  梁漱溟在九十四岁追忆当年那场论争时,检点自己说:“当时是我的态度不好,讲话不分场合,使他很为难,我更不应该伤了他的感情,这是我的不对。他的话有些与事实不太相合,正像我的发言也有与事实不符之处,这些都是难免的,可理解的,没有什么。他们故去十年了,我感到深深的寂寞。”


  这里的“他”是指毛泽东,“他们”显然包括周恩来梁漱溟回忆说当年那次会上,在受到周恩来等批判之后,他不服上台要求做长篇申诉,会场哗然,大多数不许他讲下去,虽然毛泽东给了辩论的宽容,但会场不服,举手表决,与会大多数人要求他下台,最后只得在一片“滚下来”的呼声中下台了。

 

  尽管受到批判,但毛泽东仍然推荐他做政协委员。可见毛泽东对于持反面意见的民主人士也是尊重的。

 

  1950年4月初,他赴外地参观访问,在山东期间说道:“目睹工农干劲十足,令人感奋。” “在参观了各地农业合作社之后,先生(指梁漱溟)也认为只要把分配问题解决好,认真执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政策,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那么,循由合作化道路可以逐渐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见李渊庭、阎秉华编著,梁漱溟亲修的《梁漱溟》第219页,群言出版社)。1953年9月以后,梁漱溟保留了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他通过对现实的观察得出了正确认识,再也没有出现过“九天九地”之类的言论。

 

  他参观梅山水库后在日记中写道:“愚衷心感想甚多,自愧不如共产党多矣!”梁还写出了《人类创造力的大发挥大表现——建国十年一切建设突飞猛进的由来》,不吝笔墨地称赞毛泽东的领导才能。他的次子梁培恕后来回忆道:“父亲可能是世界上唯一写书肯定‘大跃进’的人。”

 

  “在中国现代史上,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从来没有像新中国成立以后这样得到大发挥、大表现。显然六七亿人如果没有共产党毛主席,恐怕今天也还是一盘散沙、瘫痪无力的,出现不了什么奇迹。为什么共产党毛主席能领导,而旁人不行?”

 

  这就是梁漱溟对建国十年的评价。


  经历了“文革”以后,梁漱溟在不同的场合基本上还是坚持了他的这个看法。在1978年的政协会上他说道:“我国过去的成功和胜利,的确是靠毛主席的领导。”他还一再强调,“我并不因为说他、批评他,而否认他的成功”,“从1949年建国,二三十年来,中国国内的建设、国外的威望,没法不承认是了不起的成功”。

 

  梁漱溟并为孙子取名“钦东”,意为钦佩毛泽东。在写给最小的孙子梁钦宁的信中,教育他“为人要堂堂正正、顶天立地、仰俯无愧”。

 

  梁漱溟的转变,也证明了毛泽东的“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的英明。正直的人尽管受到批判依然还是正直的人,终究会客观的评价伟人,不像现在那些公知丧心病狂,不惜造谣诬陷。


  历史不容篡改,谁是谁非,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来源:昆仑策网)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点赞榜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评论榜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