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国资委在京召开中央企业规划发展工作视频会议,总结2014年中央企业规划发展工作,分析中央企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2015年工作。
国资委副主任黄丹华在讲话中指出,2015年中央企业规划发展工作总的要求是:全面贯彻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更加注重以战略规划引领发展方向,以有效投资夯实发展基础,以创新驱动增强发展动力,以国际化经营拓展发展空间,大力优化布局结构,加快推进转型升级,为做强做优做大中央企业作出积极贡献。
中央企业要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等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加大中央企业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力度,积极推进产业梯度转移,共同打造优势产业集群,不断优化区域布局结构。要加快走出去步伐,加大投资并购力度,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
中央企业要紧紧抓住难得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优势产业走出去。要积极参与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周边“互联互通”、非洲“三网一化”等战略,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促进相关国家经济社会共同发展。要以高铁、核电、特高压、4G、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为依托,带动我国装备、技术、标准、服务、管理走出去,努力打造中国品牌。
以下为黄丹华同志讲话全文。
黄丹华在中央企业规划发展工作会上的讲话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精神,总结交流2014年中央企业规划发展工作,分析形势,明确任务,研究部署2015年工作。张毅主任对此次会议十分重视,专门听取了汇报,充分肯定了中央企业规划发展工作取得的成绩,对中央企业加强规划发展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2014年中央企业规划发展工作总体情况
201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中央企业坚持服务国家战略,顾大局、谋发展、促转型、强管理,战略规划、投资管理、科技创新和国际化经营协同配合、全面推进,规划发展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战略规划引领企业发展的作用日益显现。
一是战略规划管理体系不断完善。中央企业持续在优化战略规划的编制程序上下功夫,在完善战略规划的滚动调整机制上下功夫,在健全战略规划落地的闭环管理系统上下功夫,战略规划管理体系日益健全,战略规划引领作用明显增强,对企业统一思想、明确方向、组织协同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战略规划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中央企业通过健全规划制度、完善组织架构,统筹各方力量,战略规划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建立规范董事会的中央企业都在董事会下设置了专门的战略委员会,部分企业还建立了战略研究院,许多企业充分借助外脑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有的企业还积极参与国家相关产业发展规划的起草编制工作,战略规划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
三是战略规划管理成效持续提升。在战略规划的引领下,中央企业积极应对外部挑战,在复杂的经营形势下实现了平稳健康发展。2014年,中央企业资产总额达到了38.73万亿,实现营业收入25.11万亿、利润总额1.36万亿,进入《财富》世界500强的企业达到47家。中央企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在有关关系国家安全领域的保障能力稳步提升;在重大基础设施、重要资源以及公共服务等关系国计民生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控制力日益增强;在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产业的引领带动作用不断提高,产品结构逐步改善。
(二)投资并购保障企业发展的作用成效突出。
一是保增长,一批重大项目顺利推进,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电网、石油天然气、电信等企业一批重点项目顺利投产,为提高能源安全保障能力、促进信息消费和信息网络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调结构,资金投向更趋集中,为企业稳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2014年,中央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继续集中在石油石化、电力、电信等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中央企业在把握投资主线的同时,不断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投资力度,推动了企业可持续发展。
三是强管理,投资管控水平持续提升,为企业高效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中央企业努力构建层次分明、功能齐全、流程清晰的制度体系,建立权责明确、分工合理的投资管理组织架构,健全投资监管信息系统,切实加强投资项目从前期论证、投资决策、项目执行到项目后评价的全过程管理。
(三)创新驱动企业发展的作用持续提升。
一是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近年来,中央企业研发投入和专利申请快速增长。中央企业研发投入超过全国研发投入总额的四分之一,全年申请专利超过10万项。目前中央企业累计拥有有效专利超过25万项,其中有效发明专利超过7万项;拥有国内研发机构2500个;拥有工程院院士186人,中科院院士48人。日益增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丰富的科技人力资源,为中央企业紧跟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步伐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是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完善。中央企业不断加强研发机构和科研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承建了一大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研发机构,打造高效合理的研发体系。中央企业积极加强产学研合作及企业间合作,重视产业链衔接配套,有效推动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目前全国146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101个由中央企业牵头组建。中央企业普遍建立科技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不断完善科技人员激励机制。许多中央企业多渠道筹集创新资本,改进创新投入和组织模式,使社会资本有效融入企业创新过程。到2014年底,中央企业已设立了57支创新基金。
三是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中央企业依靠自主创新,相继取得了载人航天、高速铁路、移动通信、北斗导航、载人深潜、大型运输机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成果。2014年度国家科技奖励中,45家中央企业获得96项科技奖励,占获奖总数的35.3%,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2014年中央企业获得中国专利金奖6项,专利优秀奖92项。中央企业在新兴产业也形成了一定的技术积累和市场规模。
(四)国际化经营提升企业发展的作用稳步提高。
一是国际化经营规模迅速扩大。截至2014年底,绝大部分中央企业在境外(含港澳地区)设立了分支机构,分布在全球150余个国家或地区,中央企业纯境外单位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约占中央企业总体的12.1%、17.9%和9%。中央企业境外投资额占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的70%以上,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占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营业总额的60%左右。
二是国际化经营方式发生积极转变。中央企业不断拓宽境外经营覆盖区域,优化产品结构和业务经营范围,国际化经营方式不断丰富,境外业务逐步转型升级。在经营区域上,继续保持对亚洲、非洲等传统市场的优势,对美洲、大洋洲的投资合作规模日益扩大。在经营领域上,逐步由能源资源开发和对外承包工程,拓展到高铁、核电、特高压等装备制造和工业园区建设领域。
三是国际化经营风险管控能力进一步提升。随着中央企业境外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面临的政治、法律、社会、安全等各类风险明显增多,在风险识别、控制和规避等方面对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央企业更加重视对国际化经营的风险防控,风险防范能力不断提升,风险管理的体制机制和相关制度更加完善。
二、当前中央企业规划发展工作的形势与任务
当前,世界经济仍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总的来看,今年世界经济增速可能会略有回升,但复苏疲软态势难有明显改观。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今年国内经济总体将保持平稳,但下行压力加大。中央企业要认真研判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准确把握发展大势,深刻认识新常态,积极适应新常态,成为新常态下科学发展的引领者。
按照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精神,2015年中央企业规划发展工作总的要求是:全面贯彻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更加注重以战略规划引领发展方向,以有效投资夯实发展基础,以创新驱动增强发展动力,以国际化经营拓展发展空间,大力优化布局结构,加快推进转型升级,为做强做优做大中央企业作出积极贡献。
落实2015年中央企业规划发展工作总要求,要重点把握好以下三个问题:
(一)要更加注重调整布局结构。
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我国经济增速调整,倒逼我们加快调结构转方式步伐。中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中央企业要坚持立足于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利用高新技术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大产业整合和内部资源整合力度,剥离重组长期亏损业务和低效无效资产,稳妥化解产能过剩风险,不断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行业竞争力。要积极发展重要前瞻性产业,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与科技服务业,培育和做大新的经济增长点。要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等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加大中央企业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力度,积极推进产业梯度转移,共同打造优势产业集群,不断优化区域布局结构。要加快走出去步伐,加大投资并购力度,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
(二)要更加注重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从全球范围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寻找科技创新的突破口,跨国公司都在竭尽全力抢占新兴产业和前沿技术的战略制高点。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根本措施也是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央企业是我国科技创新的排头兵,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已能在不少领域与世界一流企业同台竞技,在有些领域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充分表明我们只要把握机遇,依靠科技创新,就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和跨越式发展。中央企业要进一步提高对创新驱动发展的认识,增强主动性和自觉性,多方式加大研发投入,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商业化,在关系全局、影响长远的重点领域突破和掌握一批关键技术,引领未来产业发展。要切实加强技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建设,组织好自主创新和协同创新,克服创新过程中的短板制约,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效。要着力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充分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全面推进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
(三)要更加注重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
我国经济已深度融入全球经济,是世界最大商品出口国,对外投资额逐年快速增长。中央企业是我国企业走出去的主力军,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既是企业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跨国公司的需要,也是我国经济更好融入全球经济的需要。中央企业要把握战略机遇期,抓住金融危机后国际市场各类投资机会。要进一步提升走出去的组织性、协同性,不断创新走出去方式,推动国际化经营转型升级。
三、2015年中央企业规划发展重点工作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是“十三五”规划编制全面启动之年,也是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关键之年。中央企业规划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要积极行动、主动作为,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加强中央企业规划工作。
一是要认真做好“十二五”规划总结工作。落实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精神,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障企业稳增长,既要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更要追求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努力实现“十二五”规划各项目标。同时,要认真总结“十二五”时期取得的成绩、积累的经验,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做好“十二五”规划后评估,为编制“十三五”规划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是要抓紧抓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的关键时期,战略规划是指导企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中央企业要高度重视“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将其作为2015年规划工作的重中之重。要精心组织、抓紧启动,集团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加强对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完善保障,有序推进“十三五”规划编制各项工作。要分析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结合新常态和改革发展新要求,准确把握外部环境和企业自身特点,加强对重大问题的调研论证,注意企业规划与国家规划、行业规划的衔接,明确企业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和路径。进一步完善规划制定、实施、检查、调整的闭环管理体系,确保企业战略规划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是要继续做好企业三年滚动规划编制和评议工作。中央企业要按照国资委关于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管理的有关规定,逐年做好三年滚动规划的编制和报备工作。三年滚动规划的编制要突出主业发展方向,明确需要探索的新业务领域,控制好企业主业非主业投资比例。要高度重视规划的评议工作,切实推动规划落地。
(二)着力完善中央企业投资管理。
一是要进一步优化投资方向。要强化战略规划对投资的引领作用,更加注重年度投资计划与企业三年滚动规划的紧密衔接,实现以企业战略规划管好投资方向、以有效投资保障规划落地的良性循环。中央企业要对2015年度投资计划进行梳理,正确处理好需要与可能、近期与远期的关系,正确处理好聚焦主业与探索新领域的关系,优先保证对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重大投资项目投入,加快实施对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影响的投资项目,大力推进对拓展企业发展空间具有重要作用的境外投资项目,全面提升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二是要进一步加强投资管理体系建设。要建立健全分工明确、权责对称、有效制衡的投资管理组织架构,进一步明确投资决策主体、决策程序、决策责任,搭建科学的投资管控体系。已建立规范董事会的企业,董事会要发挥好投资决策的主体作用,履行起主体责任。中央企业要做好集团总部投资管理信息化基础工作,并及时向下延伸投资监管系统,努力提升投资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加强投资基础管理。
三是要进一步做好投资活动的风险管控。要树立全过程投资管理理念,对项目投资的前期评估、尽职调查、投资决策、项目执行和后评价等各个阶段的关键节点加强管理,形成逻辑严密的管理闭环。在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和尽职调查阶段,要对项目风险进行认真评估。要通过对投资全过程进行记载、分析、报告、公开和评价,提高投资信息反馈的实效性和准确性。要做好风险应对,建立退出机制,有效实现风险分散转移或及时退出。中央企业要制定投资项目后评价年度工作计划,扩大后评价工作覆盖面,实现后评价与业绩考核、责任追究有效衔接。
(三)着力实施中央企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一是要高度重视创新驱动发展的顶层设计。中央企业要全面总结“十二五”科技创新工作,立足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和企业实际,深入研究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新情况、新需求、新问题,统筹谋划、突出重点、系统布局,研究提出“十三五”及更长时期企业科技创新的思路和方向,制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总体方案。围绕重大需求、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重点任务,制定相应的路线图、时间表。
二是要切实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央企业要将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持续完善创新的战略体系、组织体系、资源体系、规则体系和文化体系。完善创新组织,形成配套合理、适应发展的梯次研发体系。确保创新资源,为创新工作提供充足的资金、人才、科研条件平台的投入。完善创新机制和制度,规范创新活动管理过程,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培育创新文化,营造敢于冒尖、勇于领先、激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高效开放的技术创新体系。
三是要创造性开展协同创新。继续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战略合作,大力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建设和发展,促进中央企业间、中央企业与其他主体间的协同创新,提高创新效率,降低创新风险。中央企业要发挥协同效应和整体优势,形成优势互补、分工明确、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开放式合作机制,围绕制约企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难题开展联合攻关,努力掌握一批共性关键技术。要推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开展产学研用合作,努力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着力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开展国际联合研发,引进先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
四是要推动科技与资本有机结合。科技创新需要足够的资本保障,国资委将推动中央企业建立资本与技术双轮驱动机制,构建支持创新的投融资平台,多渠道多方式筹集创新资本,用好用活股票市场和产权市场,促进项目融资、孵化注资和产权流转。加强对中央企业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的指导,着力解决中试能力不足等短板问题,打通科技成果工程化产业化通道。中央企业要探索应用“有限合伙”、“众筹创新”等新制度新模式,建立人本与资本“双本”结合的激励约束机制,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同时,要加强科技保险工作,用好国产首台首套保险风险补偿机制等科技保险产品和服务。
(四)着力推动中央企业国际化经营迈上新台阶。
一是要抓住战略机遇加快走出去步伐。中央企业要紧紧抓住难得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优势产业走出去。要积极参与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周边“互联互通”、非洲“三网一化”等战略,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促进相关国家经济社会共同发展。要以高铁、核电、特高压、4G、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为依托,带动我国装备、技术、标准、服务、管理走出去,努力打造中国品牌。
二是要创新经营方式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要加大联合出海力度,同行业企业要学会以资本为纽带联合走出去,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要积极以业务为纽带抱团走出去。发挥重点企业在资本、信息、渠道、人才、管理等方面的竞争优势,服务和带动其他企业走出去。利用已长期本土化经营企业的经验优势,带动其他企业入园经营,形成集群竞争力,降低独自探索经营的风险和成本。鼓励中央企业将工程建设与企业运营有机结合,建营互动,以工程建设的优势带动投资并购的发展。
三是要提升国际化经营风险防范能力。要牢固树立依法合规、守法经营的理念,全力打造国际化经营风险防范的完整链条。要密切跟踪研究国际、地区和国别形势,增强分析判断能力和风险识别能力,深入了解投资国国情和相关法律法规,熟悉、掌握和运用国际市场规则,合理设置股权结构,提高跨国经营管理能力。要重视境外安全和突发事件的管控,建立健全有效应对、妥善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确保境外机构和人员安全。
四是要更好履行社会责任。要坚持诚信经营,尊重所在国习俗,保护当地环境,维护当地员工权益。要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力所能及地支持所在国社会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提高本土化率,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树立中国企业负责任的国际形象。要重视与所在国利益相关方和社会各方的沟通,提高与当地政府、媒体、非政府组织打交道的能力。要加强宣传,争取当地广泛的理解和支持,为企业国际化经营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军委政治工作部领导就学习贯彻《现役军官管理暂行条例》及相关配套法规答记者问
2021-01-10提高立功参战退役军人优待标准,为一等功臣逐月发放“荣誉金”!
2021-01-07新规:禁止垫资施工、废止以审计结果为竣工结算依据,以及不合理赶工期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20-12-30•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