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一死,新加坡的各种媒体,包括报纸、电台、电视台、杂志刊物等,立刻推出报道,速度之快,步伐之统一,声调之一致,在在说明执政党早有准备,利用李光耀之死,制造有利效应,达到最佳效果。
为何要制造效应?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下届大选。在当局的原先考虑,希望李光耀能在2015年国庆日之后才死,就能借庆祝50周年国庆和李光耀的影响力产生巨大的选举效果。然而李光耀提前死了,说是突然但也是自然,使官方的如意算盘打歪了。不过第二个方案立刻运作起来,借李光耀之死,博取民众的同情,从而产生对大选的有利条件。
仔细观看各种媒体的报道,可以发现有两大方面的特点。一是利用各国的名人讲话,把李光耀制造成国际领袖,然而外国的吊唁之语,尽是对死人的客套话,谀美之辞不需本钱,并非真心实话。这种报道,除了替李光耀涂脂抹粉外,还可以反过来使国内的民众产生崇拜的心理,对大选是十分有利。一是在18个地区设立悼念活动中心,由议员出面互动,让民众进行吊唁,把执政党的领袖李光耀的形象植入人心,目的当然是为了大选。
李显龙在民众吊唁过程中,不断出现与民众接触,看唁文,致谢意,嘴带微笑,这和他在致悼辞时的哽咽有异曲同工之妙,也叫人想起李光耀曾经数次在电视面前哽咽的情状。这种哽咽,对民众能够产生深度的同情效应,对于大选当然十分有利。
李显龙近日频频出现在媒体报道之中,只要注意一下,可以看到他身旁站着他与何晶所生的儿子李鸿毅,就是这个李光耀觉得聪明过人最疼爱的孙子,如今已是可以步入政坛的年龄,李氏王朝第三代总理接班人,已经如李显龙之前所说的一样,也许是部长议员所没见过,也许是就在他们身旁。李显龙仅在李光耀危急之时与灵堂前带着与前妻黄明扬所生的大儿子李毅鹏出现过,之后完全带着李鸿毅,却没有带着他的弟弟李浩毅,这绝对不是偶然而是有意的安排,目的是把李鸿毅推向媒体,让他在这个特殊的情况下亮相。李显龙无法摆脱李光耀的阴影,今后很可能萧规曹随,一切按照李光耀留下的老规矩办,这样一来,李氏王朝第三代总理的出现,李鸿毅就是如假包换的接班人。
李氏王朝已经根深蒂固,在新加坡各个领域纵横伸长,要想保持既得利益,唯有实行家天下制度,把持最高统治权。那些在李光耀灵前痛哭流涕的民众,是否想到他们身边的李显龙就是活生生的李光耀,而下一个活生生的李光耀很快就要出现在眼前!
李光耀死了,谁应该悲伤,应该悲伤的是新加坡民众自己,他们稀里糊涂地被李光耀统治了数十年,被李显龙统治了十数年,还将要被李光耀的孙子上台统治不知多少年,呜呼哀哉!经过半个世纪的李光耀阴影笼罩之下,新加坡民众应该有所觉悟,当李氏王朝第三代总理快要上台,他们是否还继续高喊 "Stand up For Singapore"?
延伸阅读:李光耀死后李显龙面对的两大问题── 商丘羊
李光耀死了,摆在李显龙面前的是一大堆必须解决的问题。今后没有老爸作为顾问和总司令,而那一群部长又都是稚嫩的高级公务员,没有人可以帮忙出主意。即便有一两个看似可以的幕僚,老爸遗留的明训,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总理的大权必须牢牢掌控,万万不能稍有松懈,以防祸起萧墙,太阿倒持。
李光耀弥留至死,中国方面立刻紧密跟踪报道,而且都是正面的评述,这是一个叫人注意的现象。此外,习近平、李克强等领导人也都发来唁电,对这位铁杆反华、反g的人物一反过去的态度,似乎将他视为一路来就是亲密的朋友。
回想文化大革命期间,正当美国领导反华大合唱,新加坡政府急于消灭左翼势力和华文教育,也加入合唱之中。李光耀大放厥词,无视中国的科技和工业力量,诬蔑中国只能够制造锄头和脚车,一些英文沙文主义者随风起舞,说中国的原子弹爆炸是在高台上引爆爆竹,更甚的还有指称新加坡有华文教育是 "misunderstanding of century",一些学校公然不准学生在校内讲华语,否则处以罚款。一时之间,犹如群魔乱舞,把左翼势力和华文教育视为同样的敌人,非置之于死地不可。而李光耀就是始作俑者和领头人,他除了诬蔑华文无用,指左翼人士为共产党人,更把英文视为唯一的万能钥匙,说它是 The masterkey to the science。在这种狂热的心态下,他推行了许多违反民族和人权的政策,造成了日后的狂妄心理,种下许多恶果,一直到他倒下为止。
当年周恩来曾指责他是“帝国主义的走狗”,邓小平虽然称赞过新加坡,对于这样一个失去民族自尊的人,邓小平心里是不欣赏的。李光耀莫名其妙地称习近平是曼德拉式的人物,千方百计要李显龙接近他,然儿却屡屡没能实现。李显龙应该感觉到,中国领导人最近释放的善意,是一种对没有李光耀的局面建立新关系的举动。早在李光耀病重时,中国方面已经与新加坡进行多项工业园的协商。尤有进者,对于追捕躲藏在新加坡的贪官污吏并无行使“猎狐2014行动”。这说明中国主动向新加坡示好。
这些善意的动作,完全是配合习近平提出来的“一路一带”策略,正如亚洲基础建设投资银行一样,中国对此是十分认真,而且志在必行。从中国经中亚到欧洲的陆上丝绸之路已经开通,欧亚货运进行顺畅,这对于海上货运中心的新加坡多少会有影响,货运量减少必不可免。海上丝绸之路正在开展,这牵涉到许多与海为邻的国家。由于美国气势汹汹提出再平衡亚洲政策,一些国家对此还处于举棋不定态势,有些国家对中国崛起和某些利益因素,甚至还跳起草裙舞,例如缅甸、斯里兰卡、甚至印度。一些直接与美国亲近的国家或与中国有领海争执的国家,更是对此毫不理会,例如日本、菲律宾、越南。海上丝绸之路比起陆上丝绸之路较有麻烦,新加坡处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处,又是海运中心,地位显得十分重要。然而新加坡在李光耀主导下的亲美政策,让美国人驻扎舰队和战斗机,扼守着马六甲水道咽喉,对海上丝绸之路十分不利,因此中国领导人对新加坡示好,完全与海上丝绸之路有关。
李光耀去世之前,许通美、王赓武、郑永年等几个学者秉承李光耀旨意,召开几次座谈会,谈论南海问题,其中特地强调中国古代的所谓朝贡制度,有意渲染中国封建时代的霸权主义,其目的是针对海上丝绸之路,说白了是反对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李光耀时代的固执成见,其亲美与反g态度不得不令中国有所戒备。中国80%的石油运输经过马六甲海峡,而且常备石油供应仅有两星期,这对于一个经济正在上升的大国来说是极为危险之事。倘若中美发生冲突,马六甲海峡遭到封锁,后果不堪设想。另一方面,中国在巴基斯坦铺设的油管还没建成,经过缅甸的油管虽然已经铺就,然而缅甸最近在中缅边境果敢地区的动作,以及之前突然取消中国建设的水力发电站计划,不得不令中国提高警惕。新加坡作为马六甲水道的重要港口,如果能够配合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那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李显龙独立执政后,对于海上丝绸之路的态度是衡量与中国关系的关键,今后新加坡如能疏远与美国的关系,将会是李显龙在李光耀去世后的创见,对于保持新加坡海运中心地位是一项保障。马六甲海峡的特殊位置,造就了新加坡优越的地理优势,美国就是看到这点,于是不惜每年花费巨大资金,牢牢地控制着新加坡。而李光耀在世时,除了亲美的考量,还依仗美国势力以吓阻新加坡的邻国,就这点上,李显龙不容易转过弯来,因此疏远美国似乎不可能出现,而新加坡将会在海上丝绸之路开辟过程中遭受大国利益的冲击。
为了保障石油供应,中国有意与泰国合作开辟克拉运河。从最新的动态看来,中国一方面向新加坡伸出友谊之手,另一方面也在做开辟克拉运河的准备。最新的动向是香港的一些商人,已经组团到泰国运动,并召开座谈,详细说明开凿的准备工作,无论是资金、技术、规划,可以随时到位。这个财团以香港商人名誉出面,明显地说明中国政府对此保留某种伸缩性,据称所准备的资金初步是200亿美元,而最高预测为800亿美元。克拉运河的开辟,对新加坡无疑将会是沉重的打击,据座谈人士之言,倘若正式宣布开凿,新加坡的房地产将会在一夜之间暴跌80%,这不能说不是大灾难。中国领导人就要来吊唁李光耀,李显龙在居丧期间,应该掌握有利机会,替自己掌好船舵。
李显龙面对的另一个李光耀遗留下来的问题就是南洋大学,这个李光耀处心积虑铲除的对象,深深地揪着华人社会的神经。李光耀出于私人仇恨,连根拔起新加坡华文教育,把东南亚华文最高学府彻底消灭掉。南洋大学虽然不在了,但是南大的精神依然存在,南大学生至今无法忘记自己的母校,甚至切盼有一日可以重建。南大的旧址仍在,今天的南洋理工大学并非南洋大学,尽管它也简称“南大”,南大的学生没有人承认它可以替代南洋大学。让我们环顾东南亚,泰国已有中文大学,马来西亚更有几间中文大专院校,新加坡为什么不能有华文大学?
今天的时局,已经不是李光耀个人充满憎恨的时代,那种英文至上的沙文主义已经随着美英的衰弱以及中国的崛起而变得苍白无力。身处二十一世纪,谁都不可能把新加坡当着一只小船,驾驶到美国的纽约港湾或者泰晤士河口,我们身在亚洲,这个现实就是历史。
华文教育与南洋大学的消失,是李光耀制造的孽障,这个孽障如今摆在李显龙面前,他不能说与自己无关。李光耀编造的“讲华语运动”、“特选中学”种种烟幕,现在可以休矣,所谓“我的儿子说华文只有签名的作用”更加可以休矣,尤其是李光耀将孩子送入华校的目的,更应该是李显龙心知肚明的政治把戏。南洋大学是否复办,是华族社会对李显龙解脱李光耀千古罪人之名的考验。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