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英,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兵,
伟大领袖毛主席和杨开慧同志的长子,
1922年10月24日出生,本名远仁,字岸英,还曾化名永福。
你知道他为什么叫岸英吗?
这个名字是毛主席取的,意思是“社会主义彼岸的英雄!”
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寓意所在。
对于我们这些热爱毛主席的同志来说,就算不是他们的纪念日,我们心里也一直想着他们。就像本号就是为了学习和宣传毛泽东思想。
关于毛主席及其家人,已经写了很多文章了。每当到了他们的纪念日,还是忍不住说点什么。
有句话叫做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在我看来岸英同志就没有享乐过。
1922年10月24日岸英出生的时候,父亲不在他们母子身边,在带领工人维权。父母为了革命事业而奔走,岸英兄弟俩就跟着父母奔走。
那是在干革命,那是一个很艰苦、危险的年代,这个童年谈不上享乐吧?居无定所,到处奔波。
8岁的时候跟着母亲杨开慧坐牢,小小年纪亲身经历了母亲的牺牲,亲眼看到母亲受刑之后遍体鳞伤。
母亲牺牲后,叔叔毛泽民把他们兄弟接到了上海的大同幼稚园。
没过几天安稳日子,因为党组织遭到破坏,三兄弟开始流落街头,尝尽人间苦难。岸英作为大哥要照顾两个弟弟。
三个孩子毕竟太小了,二弟岸青被打伤头部,此后一生受到病痛折磨,三弟岸龙病逝。
岸英对此非常自责,对岸青倍加呵护,兄弟俩感情很深。
去朝鲜之前岸英叮嘱岳母和妻子刘思齐一定要照顾好岸青,他唯一放不下的就是这个弟弟。虽然对妻子也舍不得,但妻子毕竟可以完全照顾好自己。
岸英还叮嘱妻子要多去看看父亲,也就是毛主席。
三兄弟不知下落,又是叔叔毛泽民辛辛苦苦的寻找他们,在党组织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岸英、岸青两兄弟,两兄弟当时在一座破庙和一群流浪儿童在一起,岸龙已经病逝了。
随后组织安排他们去了莫斯科,他们用了中文化名,在苏联又取了俄文名字,几乎没人知道他们是毛泽东的儿子。
随后的5年里,岸英勤奋好学,逐渐成了儿童院里的“小领袖”。他先后担任了少先队的大队长、儿童院的团支部书记和区里的团委委员。
还应邀到各处去作报告。他写过一篇长达3000多字的文章《中国儿童在苏联》,文笔流畅优美。
岸英20岁时,他眼见着苏联卫国战争打得残酷。他拒绝加入苏联国籍,但主动给斯大林写信,要求上前线。又去找苏军将领再三请求,终获批准入了伍。
他先入士官学校,后进军政大学。随后被任命为坦克连的指导员,获授中尉军衔,参加了对德国反法西斯的反击作战。
请大家注意,这是枪炮不长眼的实战,随时有生命危险的,是岸英主动参加的,没人逼他去。1945年,斯大林接见了他并赠送一把手枪表示褒奖。
岸英15岁时恢复了与父亲的书信联系,1946年1月,他23岁时,回到了阔别18年之久的父亲身边。
初回国的毛岸英很“洋气”。懂俄语、英语、德语,穿着苏军呢子制服和马靴,会跳交谊舞,为人处事有些不拘小节。
毛主席提醒他:不要“显摆”自己,他立即摆正了自己的位置,自愿地穿起了大裤裆的棉裤,进“劳动大学”用双手的老茧换回了“毕业证书”。
他经常出门去拜访老革命、老同志,虚心地向他们讨教。他参加土改工作队,还抽时间翻译出版了恩格斯的《法德农民问题》等论著,还有《国际歌》的翻译也有岸英的贡献。
后来他从中央宣传部调到社会调查部,任李克农的秘书兼翻译。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进京时,岸英和战士们为了扫雷,手挽着手“趟雷”。建国初期毛主席出访苏联,他参与了安全护卫工作。
关于入朝参战就不需要我多说了,大家都知道岸英是主动去的,当时,岸英在机器总厂任党总支副书记,但他坚决主动的去了。
毛主席在1951年3月,与他的老友周世钊的谈话中,也解答了“岸英为什么要上朝鲜前线”的问题。他说:
“当然你说如果我不派他去朝鲜战场上,他就不会牺牲,这是可能的,也是不错的。但是你想一想,我是极主张派兵出国的,因为这是一场保家卫国的战争。
我的这个动议,在中央政治局的会上,最后得到了党中央的赞同,作出了抗美援朝的决定……要抗美援朝,我们不只是物资的援助,金日成同志的告急电报是明写的‘急盼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助我军作战’,要作战,我要有人,派谁去呢?
我作为党中央的主席,作为一个领导人,自己有儿子,不派他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又派谁的儿子去呢?人心都是肉长的,不管是谁,疼爱儿子的心都是一样。
如果我不派我的儿子去,而别人又人人都像我一样,自己有儿子也不派他去上战场,先派别人的儿子去上前线打仗,这还算是什么领导人呢?这是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岸英是个年轻人,他从苏联留学回国后,去农村劳动锻炼过,这是很不够的,一个人最好的成长环境就是艰苦!在战斗中成长要比任何其他环境来得更严更快。基于这些原因,我就派他去朝鲜了。”
岸英的牺牲不想多说,大家在网上搜搜或看看有效记载的书,注意细节就知道真相了。
“谁叫他是我毛泽东的儿子呢?”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需马革裹尸还”
“岸英是一个普通的战士,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就当成一件大事。”
凡是和岸英同志相处过的人,对他都印象很好,据史料记载,从没一个人说过他有什么不良言行,哪怕坏习惯都没有。
据王一飞同志的儿子回忆说:
“毛岸英当时在我们这帮中国孩子里是一位可靠的、很有威信的大哥哥。当时我们很多人并不知道他是毛泽东的儿子,更不知道他们兄弟二人的传奇生活经历。
但是我们都感觉到,谢廖沙(岸英的俄文名字)将来一定是一位能够做大事的人。他总是显得很成熟,做事有主见,从不荒废时间,不去外面撒野,老是在看书,想问题。
几位苏联同学回忆岸英时,评价也非常高,一位苏联女同学说:
“我只想说一点,这是我最最珍惜的回忆——毛岸英是一位珍视亲情和友情的典范。他几乎是一位完美的东方男性。
岸英在朝鲜时主动参加排雷,他是司令部的翻译兼秘书,排雷战士不希望他排雷,因为这不是他的本职工作,他是司令部的人,万一出了事担待不起。
岸英说:“我是志愿军战士”,坚决参加排雷。
在排雷时技术精湛,精通俄语、英语,翻译外文资料和收听外电广播,及时获悉敌军的部署情况和动态。岸英还对战友说,
“如果被击中了,死的时候也要站着倒下,死出个人样来。”
可见,岸英早有牺牲的心理准备,不怕死。
岸英曾冲进火海中救出朝鲜老大娘,事情是这样的,
岸英常到一位朝鲜大娘家翻译资料,大娘的丈夫和儿子都上前线了,就把岸英当亲儿子待。
有一次朝鲜大娘家失火了,岸英披上一条棉被上面洒上点水就冲进火海里,背出老人之后,得知屋里还有个孩子,
他就又冲了进去,刚抱着孩子跑出来,房子就塌了。
后来志愿军司令部要把“刘”秘书(也就是岸英)的坟迁到桧仓志愿军烈士陵园,朝鲜老大娘不让迁。
大娘说坟里埋的是她儿子,她和家人要世世代代为她儿子守墓。实在没办法了,一位志愿军首长告诉大娘说:
这里掩埋的是毛主席的儿子!
老大娘这才不再阻拦,朝着北京方向深深地三鞠躬!
岸英牺牲后,各种志愿军名册都没有他的名字,40年之后在妻子刘思齐的寻找过问之下,补发了岸英同志的抚恤金--人民币320元。
岸英牺牲,毛主席、刘思齐心里的痛苦不用说,最受不了的是岸青,两兄弟从小相依为命,兄弟情深。
本来岸青的病情稳定,一直在好转,听到哥哥牺牲的消息,岸青深受刺激,病情更加严重,饱受病痛折磨和思念之苦。
岸英同志还参加过土改,给亲友写过劝诫信,告诉他们不要为自己谋工作、谋私利,要不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岸英是准备在工厂干十年的,并且还准备去新疆工作。
毛主席从来没想过让岸英接班,岸英自己也从没这样想过,他们想的就是一心为国、为民族、为人民服务!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公无私,没有丝毫的私心私利!
不管是对热爱毛主席的同志,还是对对毛主席、对革命完全不了解、没兴趣的人,我都想声明一点,
为什么我们说毛主席万岁,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
因为毛主席他早就不是他自己了,他的一生奉献给了国家、民族和人民,
毛主席万岁其实就是人民万岁,热爱毛主席其实就是热爱我们自己,就是为了我们人民群众自己。
所以我们对毛主席,这种热爱现在是,并且永远是火山般的无比热爱,不可能改变!
热爱毛主席,热爱为革命牺牲的毛家忠烈,就是热爱无数的人民英雄,
就是热爱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就是自尊、自爱!
最好的纪念就是继承他们的精神和遗志,
同志就是志同道合,什么志?什么道?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作者:小聂同志 来源:昆仑策网 原载 “聂寒露”微信公众号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