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0日-星期日

|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科技前沿 > 阅读信息
张栋伟:黑洞很远,AI很近,一图看懂人工智能将吞噬哪些工作职业

昨天,2019年4月10日,全球多国科研人员合作的“事件视界望远镜”项目发布了一项“开创性成果”,即人类有史以来获得的第一张黑洞照片。

关于黑洞,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了!

照片中,黑色圆影的中央‘隐藏’着黑洞的真身。圆影外侧新月形的光环是黑洞周围气体发出的光,准确地说,首张黑洞‘写真’拍到的是黑洞的‘轮廓’。

黑洞今天终于要显真身了,谁为它拍了第一张照片?

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即将在全球六地同步发布。目前,这张直接由望远镜拍到的黑洞照片已进入最后的“冲洗”中,其问世已进入倒计时。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元喜:没有创新 北斗就没有市场

杨元喜3月21日表示,后发的北斗系统能用的资源不多,不得不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自主可控的北斗系统,没有新的设计、新的功能,北斗就没有市场。

高芳:人工智能发展需要“导航”

人工智能正引发最重要的技术变革和社会变革,它在深刻改变人类物质生产体系的同时,也将对人类行为和社会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

国家密码管理局霍炜:万物泛在互联 密码重构边界

国家密码管理局商用密码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霍炜在主题演讲中表示,万物泛在互联是大趋势,未来万物皆可数化、万物皆可互联、万物皆可控制。

陈天桥:下一次产业革命的基础是认知科学的突破

陈天桥:下一次产业革命的基础是认知科学的突破在大脑开发方面,我们经历的产业革命到现在为止,是依赖于信息技术,现在还在吃几十年前的老本。

给你“爆料”:这些新材料已经盖不住啦

新材料研发水平及产业化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新材料产业取得长足进步。

中国人把这项技术玩出新高度——

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们决定通过将电子纤维打印在织物上来节省时间和金钱,而不是将电子部件整合进衣服中。

中科院徐恒泳丨找到自愈癌症的神秘钥匙:土壤是人类之本!

今天我们的心态,我们的食态,我们的身态,还有多少自然的本性在里面。真正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医院是餐桌,最好的疗效是心态,最好的防患是坚持!

郑南宁院士:迎接人工智能新时代

人工智能技术还未形成当今席卷全球范围的研究热潮,足以体现出自然科学基金委与相关专家的学术洞察力和战略前瞻眼光。

中国光子芯片取得新突破,速度是普通芯片1000倍,南京理工立了功

对于和电子元件息息相关的领域,就成为各国都在着重发展的重点,尽管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发展稍微有些落后,但根据近日的新闻报道来看,我们在这一领域似乎有了新的突破。

中国科研人员开发出“蚁群”微型机器人

中国科研人员日前开发出一种磁性微游动机器人,可像“蚁群”一样成千上万地组队协同作业,有望为高效靶向给药和体内成像提供解决方案。

孙富春 | 人工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新引擎

根据日美欧中四国专利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公开的专利申请数据,在过去3年里(2016-2018年),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领域排名前50的企业中,中国有19家,超过美国的12家。

人工智能惠及百姓生活

今年的全国两会,人工智能成为热点话题,这是因为继“互联网+”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智能+”又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顶尖通讯专家戳穿媒体谎言:目前5G宣传大部分是假的!!

国内关于5G的报道绝大部份是虚假的。现在宣传的这些应用,大部分可以通过4G实现,5G的技术指标只是更高一些。

人工智能将如何重塑人类社会秩序

人工智能可能会阻碍我们的情绪,抑制人与人之间的深层关系,导致我们不再那么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甚至变得更加肤浅和自恋。

张策:摩尔定律与反小型无人机作战

对遂行联合作战任务时防御小型无人机攻击提出了众多挑战。其中最严峻的挑战之一是如何让反无人机作战运用跟上无人机技术发展的步伐。

这项关键技术,中国一定要大力发展!

XQ-58A将成为F35的无人僚机,这意味着XQ-58A将拥有高度智能,可以自主作战,配合F35一起对敌实施攻击。

运20生产线首次亮相,总师披露国产发动机换装时间表

运-20换装国产发动机的消息并非空穴来风,因为早在两年前运-20总师唐长红就已经披露了该机换装国产发动机的时间表,就是两年后,也就是2019年。

饶毅演讲:基因编辑带来什么危机?

1919年1月15日,北大教授陈独秀用“赛先生”指称科学。百年纪念日,北大教授饶毅、谢宇,清华教授白重恩、吴国盛,上海纽约大学教授张峥同台讨论“科技对未来的影响”。

大脑和人类神经系统可被远程控制,危机正在到来!

由于了解大脑中不同中心的特定位置以及神经元活动的频率,医生团队现在能够帮助许多过去因各种原因无法参与正常生活的人。

5G将如何彻底改变制造业?

在这些未来的工厂中,连接的设备可以感知其环境并相互操作,从而做出分散的决策。许多人预计这种转变将依赖于下一代5G网络的基础功能。

李克勤:中国CPU诞生,胡伟武去毛主席纪念堂报捷

我们的方针要放在什么基点上?自力更生。自主CPU应当在与应用结合的过程中,逐渐从自主软硬件的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这个震撼短视频,让你感受5G到来后的生活

5G到来后,我们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 近日,日本内政部的一个短视频《连结5G以后的世界》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未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