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理论研究  > 阅读信息
赵磊:大赦杨白劳,不然呢?——评《虚拟资本》(之七)
点击:  作者:赵磊    来源:昆仑策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5-02-08 09:05:55

 

1.jpg 

 

一、金融化积累的转向

 

我个人认为,第五章和第六章是《虚拟资本》的文心所在,也是值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者认真拜读的两章。

 

第五章的标题是“金融化积累”。

 

在第五章中,迪朗提到了一个名词:“金融化积累的转向”。那么,什么是“金融化积累的转向”?

 

迪朗在第五章开宗明义地指出,“格丽塔.克里普纳在她广受争议的著作《资本化危机》中将金融化定义为资本积累的重新定向,也就是从生产和商业活动转向与金融有关的活动”;于是,“人们越来越多地通过金融渠道寻求利润”;“它将资本主义的动力(即利润)置于金融化的中心”。

 

这就是金融化积累的转向,即:资本积累从生产和商业活动转向金融活动。

 

为此,迪朗用了三类指标来证明这个转向不是想象出来的事件,这三类指标分别是:

 

第一,金融部门的权重;

 

第二,该部门利润相对于整体利润的重要性;

 

第三,金融利润在非金融企业中的动态。

 

迪朗证明的结果如下:在美、英、法、德、日等五个国家中,“广义的金融部门(包括房地产业务)的比重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似乎一直在强劲增长。”

 

也就是说,上述指标“证明了金融利润的相对权重正在增加”。

 

迪朗由此得出的结论是,“金融方法对资本积累越来越重要。”

 

二、金融利润不虚拟

 

第六章是第五章的继续。

 

第六章的标题是“金融利润的来源”。

 

根据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金融积累转向的动力来源于资本积累的动力。也就是说,主导金融积累转向的过程始终是资本追求利润的初心。

 

迪朗提醒说,在资本积累的过程中,虽然金融利润的占比越来越大,却并不能因此证明金融利润不是真实的,而是虚拟的。所以迪朗特别强调:

 

——“虚拟资本相对于创造财富的增长,其对应部分是金融利润在整体利润中所占份额的上升。但是,这些金融利润本身并不是虚拟的。它们以现金支付,具有货币权力的所有属性”。

 

为什么金融利润“并不是虚拟的”呢?迪朗的回答坚定地捍卫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金融本身从来都不是价值创造的源泉。金融利润是价值的化身,但不是价值生产的结果。因此,我们应将金融利润视为从生产价值的活动(来自劳动的收入和/或来自商品和服务生产的利润)中转移出来的收入。”

 

迪朗之所以强调“金融利润本身并不是虚拟的”,不仅仅是因为金融利润需要“现金支付”,更在于金融利润是“从生产价值的活动(来自劳动的收入和/或来自商品和服务生产的利润)中转移出来的收入”。

 

三、利润的异质性

 

异质性,是现代经济学特别喜欢使用的一个词。在分析金融利润的来源时,迪朗专门讨论了利润的异质性,即“金融利润的异质来源”。

 

然而我注意到,与主流经济学的问题导向不同,迪朗的问题导向指向了“利润的异质来源”与“消费信贷”之间的奇妙关系,他说:

 

——“随着家庭负债的增加,无论是用于住房、学习、购买汽车等耐用消费品。还是用于即期消费,转让所得利润也随之增长。消费信贷是这一趋势最引人注目的做法之一”。

 

问题是,针对家庭的消费信贷已经成为金融利润的重要来源。“消费信贷”不同于传统的金融业务,由此产生的资本收入也就被称之为“金融利润的异质来源”。

 

在金融利润的来源中,金融利润的异质来源究竟有多重要呢?迪朗给出了具体数据:

 

——“截止2014年4月,法国领先的消费信贷公司Cofinoga的实际年利率为19%,而欧洲央行的再融资利率为0.25%。这一现象也表现为家庭过度负债家庭收入已不足以偿还对债权人的欠款。”

 

四、打不过就加入

 

于是,金融利润的来源似乎越来越不正常,越来越具有异质性。以至于“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主要富裕经济体的家庭负债率大幅上升。在这些国家中,每个国家的家庭贷款额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都增长了一倍或两倍”。

 

随着利润的来源越来越具有异质性,实体经济的生存状况也越来越恶化。

 

“打不过就加入”,这是市场竞争的基本法则。

 

在追求利润的过程中,“金融资本对劳动收入的这种先占性在宏观经济层面上也非常明显”,结果便是实体经济的战斗力越来越弱,甚至一败涂地,最终不得不改换门庭,成为虚拟资本的食材。

 

由于负债问题越来越严重,当代杨白劳有如雨后春笋,几乎涵盖了所有工薪阶层,以至于有学者“试图挑战债务与罪责之间的关联,并提出了国际债务和消费债务‘大赦’的建议”。

 

不是说好的“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么?

 

如果家庭负债的大幅上升证实了“打不过就加入”的必然性,那么“大赦债务”的建议则表明,不论“透支消费”有多么的必要和合法,它都是难以持续下去的。

 

问题是,“大赦债务”的建议能如愿以偿么?

 

(未完待续)

【注:拙文以《金融化的奥秘》为题,已发表于《天府新论》2025年第1期。如需核对相关论述,请以《金融化的奥秘》为准。】

【相关阅读】
赵磊:“再工业化”能拯救资本主义吗?——评《虚拟资本》(之一)
赵磊:卷空气是一种宿命——评《虚拟资本》(之二)
赵磊:迪朗打了谁的脸——评《虚拟资本》(之三)
赵磊:没有马克思,明斯基得不了大勋章——评《虚拟资本》(之四)
赵磊:成也金融化,败也金融化——评《虚拟资本》(之五)
赵磊:形式很魔幻,内容很骨感——评《虚拟资本》(之六)

(作者系西南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作者授权首发)


【昆仑策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公众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