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理论研究  > 阅读信息
郝贵生:《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学习体会 ——纪念马克思逝世138周年
点击:  作者:郝贵生    来源:昆仑策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1-03-14 10:27:31

 

1.jpg 


今年3月14日是世界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马克思逝世138周年。恩格斯当年在马克思去世之时发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见【附录】),今再次学习,以示纪念。

马克思恩格斯都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列宁在谈到马克思恩格斯的关系时说:“古老传说中有各种非常动人的友谊故事。欧洲无产阶级可以说,它的科学是由这两位学者和战士创造的,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5页)马克思在世时对恩格斯评价很高,他认为恩格斯“是当代社会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87页)他早期的著作不仅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某些一般原则,而且对自己《资本论》的写作也发生了很大的影响。恩格斯还对共产主义同盟的建立、对国际工人协会的发展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马克思特别提到恩格斯发表的批判杜林的一系列论文和《反杜林论》著作“在德国社会主义者中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同上,第689页)并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这本小册子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同上,第689页)同样,恩格斯在他的许多著作和书信中对马克思评价也非常之高。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不仅对马克思以科学的整体评价,更重要的是以极其简练的语言高度提炼和概括了马克思一生的理论贡献、人品及其斗争精神。

一、马克思理论方面的突出贡献就是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恩格斯认为,马克思一生理论上有许多突出贡献,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而且不是浅尝辄止。但最重要的发现是两大点:

第一是唯物史观理论。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历史领域一直为唯心主义历史观统治着。旧唯物主义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的,在历史领域却背叛了唯物主义。黑格尔把历史观从形而上学中解放出来,但本质上仍然是唯心主义。由此导致以批判资本主义主张社会主义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论基础也是唯心史观,它不能用科学的态度对待资本主义,也不可能给无产阶级解放提供科学的理论和正确道路。所以马克思青年时代就意识到,创立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必须有科学的哲学理论做指导。所以马克思早在19世纪40年代就和恩格斯一起致力于新的世界观的创立,也就是创立唯物史观理论。因此恩格斯说,生物学家达尔文发现了有机界的发展规律,马克思就发现了历史领域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个规律就是:“人们必须首先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同上,第776页)

第二是剩余价值学说理论。科学社会主义一直批判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平等现象,但这种不平等现象的深层次表现和根源究竟是什么?空想社会主义始终没有认识到。所以这种批判只停留在现象上,而没有深入本质。马克思以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为指导,从资本主义社会最普通、常见的商品生产入手,通过劳动价值论的创立,最终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深层次秘密,同时也就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自身运行的客观规律。所以恩格斯说:“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同上,第776页)而先前无论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判家在黑暗中探索的问题,在马克思这里都豁然开朗了。社会主义也从空想真正变为科学。

马克思一生把追求真理,追求科学理论的创新,当作一种追求幸福的生活方式。恩格斯说:“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同上,第777页)科学领域的任何一个新的发现,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的喜悦,包括自然科学的每一个新成果。马克思也从这些新成果中概括提炼新的思想,为他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提供新的依据。当然马克思追求真理,经历了千辛万苦。特别是他在研究撰写《资本论》过程中,受尽反动政府迫害,日常生活都无法继续下去,且几个子女夭折,他的身体也受到极大损害。他自己在《资本论》序言中就说过,在科学大道上没有平坦大道可走,只有不畏劳苦肯于登攀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这也是马克思创立两个理论最重要的思想根源和动力之一。

二、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亲身参加了无产阶级斗争实践,把自己的毕生献给了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


马克思不仅是一个理论家,他与历史上的所有理论家最重要区别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而且是一个无产阶级的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与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同上,第777页)恩格斯曾在《卡尔·马克思》一文中就详细叙述了马克思一生参加无产阶级革命实践活动的经历。如1842年《莱茵报》期间反对普鲁士政府的斗争,1847年参加共产主义同盟并为同盟撰写《共产党宣言》,1848年创办《新莱茵报》继续反对封建政权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1867年创办并领导了国际工人协会。他始终关注巴黎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撰写著作给予极其高的评价,并总结和提炼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和教训。马克思把自己一生的追求始终同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并把为无产阶级解放而同剥削阶级和一切错误思想作斗争看作一生最大的幸福。所以恩格斯说:“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忍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同上,第777页)正因为马克思投身到无产阶级反对剥削制度的斗争的最前线,所以马克思成为那个时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资产阶级反动政府及其御用文人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马克思对这一切都毫不在意。恩格斯说,马克思一生有许多敌人,但没有一个私敌。正因为马克思把自己的整个一生都献给了各国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所以他逝世后,受到了世界各国千百万革命者的无限尊敬、爱戴和悼念。   马克思这一区别于历史上所有理论家的实践性和阶级性的特征也是他之所以能够创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最重要的实践根源和阶级根源。

三、学习马克思

总之,恩格斯这篇文章并不长,但高度概括了马克思一生的经历及其对无产阶级解放事业也是对人类事业的最杰出的贡献。对于我们学习马克思的崇高的人生价值观和革命精神,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原理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第一,深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一生创新理论极其丰富。恩格斯这里把它高度概括为两大要点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所有我们今天学习马克思最主要的就是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两大基本理论。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理论是针对以往历史观中的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提出和阐发,并把作为无产阶级观察认识世界认识历史的科学思想武器,并为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依据。但唯物史观的创立不意味着唯心史观彻底根除和消除影响。马克思主义创立160多年的历史中,唯心史观仍然以多种多样的形式改头换面反对唯物史观,为错误的经济学、社会主义、政治学、文学艺术等社科领域的各种学说提供错误的哲学依据。尤其是直接反对唯物史观中极其重要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思想理论界特别是经济学界直接和间接歪曲、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理论极其猖狂。他们否定马克思通过社会基本矛盾原理、阶级斗争原理、剩余价值理论而做出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我们党的旗帜仍然是马克思主义,那么今天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理论,熟悉和真正掌握这两个基本原理的来龙去脉及其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并同当今社会生活中一切直接间接否定和反对这两个基本原理的错误倾向做坚决的斗争。为此还必须学习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时代对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新的丰富和发展的成果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第二个里程碑。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实践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它对马克思主义最大的理论贡献就是提出和阐发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如何巩固政权问题即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列宁主义没有过时,毛泽东思想也没有过时,他们的思想仍然是指导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包括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唯一科学的理论武器和指导思想。

第二,学习马克思为无产阶级彻底解放的革命和斗争精神,把马克思恩格斯开创的共产主义事业进行到底!

恩格斯评价马克思的人品有两个极其重要的字词:一是“革命”,二是“斗争”。他首先是一名革命家,不仅他自己为无产阶级彻底解放,而且唤起无产阶级和一切被压迫阶级被压迫人民共同革命,推翻剥削制度,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同时贯穿于他一生人品精神的核心就是斗争。正如马克思的女儿问他人生最大的幸福是什么?他回答说:斗争。恩格斯这里所概括的“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极其准确、深刻。尽管他一生遭到无数次的迫害、诽谤、污蔑、攻击,都没有一丝一毫动摇他的理想、信念。直至静静地躺在安乐椅上。不仅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至今仍然是一切共产党人的指导思想,其如此杰出伟大的人品和精神也是决心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共产党员永远学习和效仿的榜样。当今国际国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对立斗争,国内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复辟势力,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资本主义道路还在走,还在继续蚕食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意识形态领域形形色色的剥削阶级意识形态、反马克思主义的修正主义思潮极其顽强地表现出来,向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去一波又一波的猖狂进攻。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斗争仍然十分尖锐、激烈。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当今在这种阶级斗争的新的形势下,每一个共产党员和决心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革命者都应该学习和继承马克思的这种革命、斗争精神,不忘初心,向一切剥削阶级的一切腐朽势力和顽固堡垒做坚决的永不停懈的斗争,把马克思恩格斯开创的列宁毛泽东发展的人类最杰出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进行到底!

“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2021年3月14日

2.jpg

【附录】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恩格斯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例如,他曾经密切注视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进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密切注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

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最早的《莱茵报》(1842年),巴黎的《前进报》(1844年),《德意志-布鲁塞尔报》(1847年),《新莱茵报》(1848-1849年),《纽约每日论坛报》(1852-1861年),以及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最后,作为全部活动的顶峰,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没有别的什么建树,单凭这一成果也可以自豪。

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载于1883年3月22日《社会民主党人报》第13号
选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6-778页

 (作者系天津师范大学教授,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修订稿)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