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究竟为什么要读书学习?
也谈“读书在这个时代到底有什么用?” ——评于丹4月14日人民网文化频道上的谈话
郝贵生
人民网文化频道4月14日直播大名鼎鼎的于丹教授关于读书的谈话。编者以“读书在这个时代到底有什么用?”为题目在文化论坛发表了文字全文。笔者没有看到直播,但读了文字内容后,却不敢苟同于于丹教授。
通读全文,于丹教授的结论是,读书是“为生命、为成长的阅读”。读书是“应对世界”是“确认自我”,是“养心”,是“改变我们面对这一切(于丹举到地震、金融危机等)的态度”,是改变“我们自己和世界相遇的方式。”是“滋养自己”。于丹教授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证:
第一,于丹把阅读区分为“有用阅读”和“无用阅读”。拿文凭称之为“有用阅读”,无用阅读“就是为生命,为成长的阅读”它不给直接的文凭,也不给专业技能,它给“心灵的辽阔”、“幸福感和安全感”。
第二,于丹从讲一碗米的价值谈起。一个家庭主妇把一碗米蒸成一碗米饭。这碗米就是一块钱价值。小商人把米泡一泡,发一发,做成四五个粽子,就是四五块的价值。大商人把米发酵、加温,酿造成酒,就可能是一二十块钱的价值。“所以一碗米到底多少价值,这是因人而宜。”于丹由此推论,一个的生命也是一碗米,越接近原形态,价值就越低;把自己酿成酒,离原形态越远,价值就越高。读书就是酿造自己,就是养心,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和生存方式。
第三,于丹教授做一个实验:有三锅滚开的水,分别放入生鸡蛋、生胡萝卜、干茶叶。第一锅煮后,鸡蛋变硬。第二锅生胡萝卜变成萝卜泥。第三锅茶叶片舒展开,释放能量,把水变成一锅香茶。于丹认为生活就如同一锅滚开的水。有人像鸡蛋,被生活煮硬,“愤世嫉俗,以偏盖全,觉得这个世界很艰难。人心很险恶,前途很渺茫”。有人像胡萝卜,被生活煮软,“好好先生”,大家人云亦云,为他人活着,服从别人,失去自我。有人像茶叶,在被社会成就时,也成就社会。于丹教授希望人们选择做茶叶。所以,读书就是自我选择,就是滋养自己。
由此可知,从讲故事和比喻说起,无非是要说明读书和发展提高自己的关系。于丹所说的读书“有用性”就是发展提高读书者自身的素质和能力。笔者也是赞同这一认识的。但发展提高自己又是为什么呢?发展提高自己同“时代”究竟是什么关系呢?于丹教授的谈话中就直接回避了这一问题,或者说于丹教授的比喻推理过程中多多少少隐藏着自己的回答,但结论是浅薄的、功利性的。
一个事物或行为究竟有什么用?实质上是一个哲学的价值问题。所谓价值,就是客体对主体的需要满足的程度。“读书有什么用?”就是说人的读书行为这个“客体”对“人”这个主体的需要满足程度。唯物史观认为,人既是个体,也是群体、是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价值主体的“人”一方面是指读书者个体自身,另一方面就是指社会、国家、民族、时代。当主体指读者自身时,于丹所讲的读书的有用性并没有错误。中国古代许多文人从读书的修身养性、生活方式的改换门庭、个人的功名利禄等方面谈论读书的有用性和功能等论述太多了。今天现实生活中许多人谈论读书究竟有用还是没用的问题时,也大多从个人生存、赚钱、功名等分析认识问题的。顺便指出,于丹把读书“为生命,为成长的阅读”看作“无用阅读”是错误的。为个人生命、个人成长本身就是价值,就是有用性,它与为文凭并没有本质区别。怎么能归结为“无用阅读”呢?
分析和认识读书的价值问题上,不能只停留在作为个体自身的价值主体,还需要把价值主体看作是社会、国家、民族、时代等。其实,中国古代有许多思想家已经从这一视角认识读书的价值。明代学者顾宪成为一书院题写的对联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说:“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清末康有为在广州办学堂时教育他的学生“日日以救世为心,刻刻以救世为事”。孙中山先生讲:“努力向学,尉为国用”。还有大家最熟悉的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林语堂先生说过,读书,“从浅近方面说,是要增加个人的知识和能力,预备在社会上做一个有用的人才;从远大的方面说,是要精研学理,对于社会、国家和人类作最有价值的贡献。”杨玉清先生也说过:“以读书为混文凭的人,不是读书人;以读书为混官的人,不是读书人;以读书为时髦、为装饰品的人,更不是读书人。读书人应该把一切书本上的教训,发为自己的行动。‘辅世长民莫如德,经天纬地谓之文。’能辅世长民,能经天纬地,那才真正是中国之所谓读书人。”我想作为声名赫赫的文化专家的于丹教授不会不知道上述名言吧。可为什么于丹教授就不能够从国家、民族、社会的角度阐释读书的价值观呢?固然,于丹的后两个比喻中也隐含着读书者与社会的关系,且不谈于丹教授把人与物等同起来是否恰当,就比喻说明的“理”还是紧密围绕读书与主观意义上的我的赚钱、我的生存,而不是主观意义上的对社会的作为和贡献。
其实,于丹教授对读书价值观的认识代表了目前学校教师和社会生活中相当多数人的认识。我的一个学生参加一个公共政治课考研辅导班,一位北大教师谈起大学生为什么考研时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太遥远,太抽象、太理想化了,你们就是从个人生存理解就可以了。”我接触的部分中学教师也认为,对中学生讲“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太空洞,对学生没有任何意义,学生也不听。你只要告诉学生,不好好学习,以后就找不着工作,就没有钱,就无法生存。据我所知,目前大中小学大多不给学生进行类似“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学习价值观教育。其深层次的原因,就是社会生活中的极其严重的功利化倾向侵蚀到教育领域。同时一些思想家、教育家理论上不能正确认识人生价值,特别是集体主义价值观与个人价值观之间的关系,他们信奉人们行为动机背后的根本或唯一动力就是个人的利益。只有把个人追求同个人的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才有内在的动力。所谓“学习改变命运”的口号就是把读书学习只是看作改变和获取个人名利地位的敲门砖,什么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为人民、为他人全是空话、套话,骗人的话。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观念,是对青年学生和整个社会的极其错误的误导,也是目前整个社会思想政治工作薄弱和学校教育工作偏离或背离“育人为本”宗旨的具体表现。
其实,古今中外把读书学习同国家、民族、人类命运联系起来,并作为自己读书学习的强大的内在动力的人有许许多多。就是西方一些国家也在倡导这种读书价值观。国际著名学术团体罗马俱乐部1979年在《学无止境》的报告中强调要树立“以解决全球问题为目的”的新学习观,要“为根除贫困而学习,这种贫困不仅是物质上的,还有相互了解、安全和保护、爱戴和同情、自主和预见、意图和精神上的正义、以及公平等方面的缺乏。”美国哈佛大学校门上有一段话“为增长智慧走进来,为服务祖国和同胞走出去”。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科学发展观中的核心思想“以人为本”就包括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同时,我们国家建国60年和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存在的问题还相当多,腐败、贫富差距相当严重,经济、文化、政治等建设方面的任务相当艰巨。时代给当代青年人提出了极其重要伟大的历史任务。中外历史和现实生活中,国家和民族的贫穷落后现状、时代的历史任务曾经激发了多少有志之士奋发读书,成为历史和国家的栋梁呢!鲁迅讲过,文学艺术应该是引领国民精神的灯塔。今天,难道我们的宣传、教育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就不应该引导青年学生把读书同为人民服务、为国家、民族、社会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吗?作为名气甚高的大教授、大博士生导师于丹难道就不应该引导青年学生像无数革命前辈和杰出人物那样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抱负吗?难道就不应该引导他们把读书与目前时代、国家、民族的历史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吗?
其实,树立为社会、国家、民族的读书价值观本身就是理想教育、责任教育、人生价值观教育、做人教育。具备这种理想和人生价值观也会作为主体因素反过来极大促进读书者的读书活动,从中汲取更多的营养。于丹教授口口声声喊读书为“生命、成长”、“心灵辽阔”、“确认自我”、“滋养人心”,难道就应该把上述内容排除在现代青年人的生命、成长、心灵、自我、人心之外吗?
毛泽东同志1957年曾经指出:“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间,最近一个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减弱了,出现了一些偏向。在一些人的眼中,好像什么政治,什么祖国的前途,人类的理想,都没有关心的必要。好像马克思主义行时了一阵,现在就不那么行时了。针对着这种情况,现在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他还说:“要使全体青年懂得,我们的国家现在还是一个很穷的国家,并且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根本改变这种状态,全靠青年和全体人民在几十年时间内,团结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一个富强的国家。”毛泽东的谆谆教诲同样适用于今天。青年人读书的最终目的就是增强我们的才干,去用我们的智慧和劳动创造一个更加富强、文明、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固然目前对现代青年人进行这种理想和读书价值观教育客观上是一道难题,但不应该其难而放弃。这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义不容辞的极其艰巨的历史责任和任务,也是需要认真研究的一个具体问题,特别需要思考像于丹教授那样,如何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的方式推进青年人的理想教育。
(作者系天津师范大学教授、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修订稿)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同 伊:2018青年人必读之书——王立华《一师毛泽东:要为天下奇》读书笔记
2018-04-18•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