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一方面试图联合抵制中国,另一方面则寻求双边谈判,以便让中国付出更大代价。不论是联合抵制还是双边谈判,中国都必须坚持自己的原则。不管结果如何,对话总比对抗强。
英国路透社华盛顿报道,美国拜登政府一名高级官员表示,美国与中国就两国近期可能举行的高层会晤举行会谈。新闻媒体报道,会谈的地点选在阿拉斯加。这一方面预示着中美有可能会在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上开展合作,对话切入点是巴黎气候协定贯彻落实问题,另一方面也标志着,美国对华政策是两手:联合抵制和双边磋商。美国已经意识到,与中国单打独斗,没有胜算的可能。正因为如此,美国总统公开表示,将联合其他国家抵制中国。2021年3月12日,美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领导人举行会议,会议的主题毫无疑问是如何对付中国。但可以肯定的是,美国纠集日本、印度、澳大利亚对中国实施联合抵制不可能达到预期效果。这是因为这些国家都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澳大利亚对中国实施制裁措施,给自己带来巨大损失。日本、印度正采取各种措施,恢复与中国的合作关系。美国要求日本、印度联合抵制中国,可能会碰一鼻子灰。美国政府必须寻求通过双边谈判,向中国施加压力,以便达到他们想要达到的目的。中美直接谈判是大势所趋。作为世界第一和世界第二大国,中美不可能僵持下去。中美领导人必须坦诚相见,就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意见。美国已经亮出自己的底牌,中美谈判的基础存在。只要中美双方都意识到并且尊重彼此的关切,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避免冲突,中美和平相处是完全可能的。中国对美政策是一贯的,那就是坚持按照中美建交时所达成的协议,严格遵守联合国宪章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妥善处理中美分歧。中国处理与美国的关系,必须坚持下列原则:
首先,必须坚持底线思维。
美国总统已经公开表示,不反对一个中国的原则。美国正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台湾民进党执政当局释放明确信号,希望台湾民进党执政当局有一定能耐心,确保台湾“维持现状”。过去中美基本共识是,在台湾问题上“维持现状”。所谓“维持现状”就是海峡两岸处于分裂状态。这对于美国最为有利。国民党执政当局提出“维持现状”,美国政府立即表示同意。可是,台湾民进党执政当局似乎有些急不可耐,不愿意“维持现状”,而是采取各种手段“正名”。台湾民进党内一些激进分子,正在积极推动公民投票,企图以投票的方式修改台湾岛内的基本法,建立所谓的“台湾共和国”。如果中国大陆被迫采取行动,以非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那么,美国将不得不付出沉重的代价。如果美国直接介入台湾海峡的冲突,中国人民解放军将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彻底摧毁来犯之敌,美国没有任何胜算可能。如果拒绝介入或者在冲突中失败,那么,美国在太平洋西岸地区的战略布局将被彻底打破,美国在亚太地区地缘政治形象将会彻底坍塌。因此,美国希望海峡保持平静,台湾民进党执政当局“维持现状”。如果台湾民进党执政当局狂飙突进,美国可能会向台湾民进党执政当局发出警告,这对于海峡两岸局势稳定不无益处。不过,中国从来没有把解决台湾问题的希望寄托在美国身上。美国之所以如此关心台湾问题,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在处理台湾问题上,中国绝对不能依靠美国,不可能依靠美国管理控制台湾民进党执政当局。中国必须明确警告美国,在台湾问题上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中国人民解放军随时可以进入台湾,不会听从美国的指挥。如果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继续制造事端,美国将会付出惨重代价。中国希望美国总统的意识到,在台湾问题上,大陆的立场不会改变。如果台湾民进党执政当局狐假虎威,试图借助于所谓民意实现台湾独立,那么,中国人民解放军除了武力接管台湾之外,不可能有其他的选择。中国一定会向美国传递明确的信号,那就是在台湾问题上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大陆随时随地都可以进入台湾,因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军舰和飞机未经中国允许进入台湾,是一种非法侵入行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可以行使国际法上的权利,希望美国好自为之,不要自投罗网。其次,在人权和意识形态领域,中美两国可以进行深入讨论,但是,中国绝对不会允许美国充当教师爷。
美国在人权问题上犯下的种种罪行,罄竹难书。美国国内种族歧视所引发的大规模集会游行示威活动此起彼伏,美国2020年总统选举出现的闹剧让人们充分意识到,美国民主政治并不值得推崇。如果美国官员厚脸皮,利用虚假信息,对中国说三道四,那么,中国外交官完全可以反唇相讥。中国历来主张中庸之道,不愿意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如果美国始终居高临下,盛气凌人,试图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中国,中国必须“礼尚往来”,以自己的方式充分表达意见。中国人权研究会已经发布美国人权报告,向国际社会介绍美国的人权状况。如果美国总统或者美国外交官继续在人权问题上大放厥词,中国可以把自己的人权报告交给美国,让美国当作镜子,照照自己。中美关系应当是平等关系。无论是竞争还是合作,都应该相互尊重。这是起码的国际礼仪。如果美国外交官出言不逊,在处理中美关系问题上,始终自说自话,中美谈判的气氛不可能融洽。中国希望中美外交官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坦诚相见,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求同存异。如果美国试图以势压人,或者联合其他国家对中国采取抵制措施,中国绝对不会屈服。中国一定会以自己的方式,捍卫自己的国家利益。
第三,中美关系发展有赖于双方共同努力。
中国希望中美相向而行,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相互尊重,共同努力。中国愿意在世界贸易组织改革、控制重大疫情、处理地区热点冲突问题上保持联络,并且在相互尊重基础之上,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中国不希望中美暗箱操作,给世界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中国希望中美开门合作,向世界传递可靠的消息。如果美国政府无端揣测,对中国指手画脚,中国一定会表达自己的意见,绝对不会忍气吞声,让美国设置政治议题,混淆视听。中美关系改善,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中国希望美国改变对华贸易政策,取消惩罚性关税,使中美经贸关系回到正常轨道。既然美国财政部长是一个金融专家,那么,就应当意识到,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原因非常简单。中美货物贸易领域出现不平衡是完全正常的。这是因为中美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国是一个工业化国家,而美国是一个后工业化国家。中国在工业制成品领域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中国向美国出口,有利于稳定美国的物价,减轻美国消费者的负担。如果美国对中国出口美国产品增加征收惩罚性关税,那么,相当一部分惩罚性关税落到美国进口商和美国消费者头上。这对美国国内物价稳定极为不利。中国购买美国的专利或者向美国支付专利许可费用,给美国带来巨大的贸易顺差。如果中美经贸关系回归正常,这种状况还将持续下去,美国高科技企业将从中获得巨额收益。反过来,如果美国对中国实施全面的制裁,禁止美国高科技企业与中国开展合作,美国企业将会遭受重大损失。中国正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避免被美国卡脖子。如果美国继续对中国实施技术封锁,中国必将迎难而上,美国科技企业将会失去中国市场。中美关系非常复杂。处理中美关系的时候,既不能把中美经贸关系作为“压舱石”,因为中美经贸关系遵循的是市场规律,即使美国政府对中国施加压力,美国企业为了获取利益,也会强化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关系。同时又不能把中美政治关系看作是政府之间的关系,在处理中美政治关系方面,忽视了两国人民之间的关系。美国政府之所以对华强硬,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长期的意识形态宣传,使得美国绝大多数民众对中国失去了好感。到目前为止,美国60%以上民众对中国的恶意有增无减,只有40%左右民众对中国的观感没有变化。这一方面说明由于美国的意识形态宣传以及美国新闻媒体的刻意渲染,使美国普通民众对中国的看法已经发生改变。另一方面也说明,中美政治关系的改善有赖于中美民意基础的改变。而要想改变中美的民意基础,最好的方式是打开大门,鼓励两国人民自由交往。如果两国人民可以自由交往,那么,就会消除误解,相互尊重。
笔者建议是:
首先,中美可以把人员交流问题作为讨论的突破口,商讨增加互派留学生名额的可能性,实行更加便利的签证制度,从而使中美关系发展基础更加牢固。
如果两国人民老死不相往来,那么,改善中美关系非常困难。最好的办法是,美国政府改变签证政策,允许更多中国留学生到美国学习,允许更多美国学生到中国学习。中美加强民间交流,为中两国关系全面回暖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中国必须反复警告美国,在台湾问题上不要玩火自焚。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中国随时可以解决台湾问题。中国人民解放军有足够的能力,打击来犯之敌,肃清台湾岛内的分裂分子,彻底清剿台独分子。任何企图挑战中国国家利益的行为,都将遭到严厉惩罚。如果美国不想陷入战争的泥潭,遭受重大损失,最好保持理智,不要贸然介入台湾海峡事务。如果美国放弃一个中国原则,或者说一套做一套,中国将会以自己的方式,让美国承受巨大的损失。在台湾问题上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当然美国也没有任何交换的本钱。希望美国在台湾问题上不要心存幻想。
第三,中国不会与任何国家结成军事同盟,共同对付美国。中国是一个大国,有足够的能力捍卫国家利益和发展权益。美国不要担心中国与其他国家结成战略同盟,共同对付美国。如果美国到处寻衅滋事,挑起军备竞赛,破坏地区安全秩序,那么,中国将会和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一道,共同对付美国。
中国不结盟政策不会发生改变。中国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针对美国建立统一战线。但是,如果美国站在了人类的对立面,穷兵黩武,挑起冲突,那么,中国将被迫捍卫人类和平和发展利益,建立反法西斯同盟。美国必须考虑,究竟是团结合作,还是寻求对抗。如果奉行非此即彼的对抗思维,那么,最终很可能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中美合作是一个大趋势。美国不可能肢解中国,中国也不会对美国构成威胁。只要美国总统调整心态,美国联邦政府和美国国会议员在处理对华问题上寻求合作,那么,中美关系就会峰回路转。反过来,如果对中国实施制裁措施,或者联合抵制中国,那么,中美关系一定会走上对抗的道路。中国有能力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管美国如何对待中国,中国都将沿着既定的道路阔步前进。(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转编自“乔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