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千古第一伟人”毛主席,究竟是怎样练成的?这一篇文章彻底讲清楚!
点击:  作者: 范将君读毛选    来源:范将君读毛选 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4-06-30 12:39:21

 

 

近日,一位粉丝朋友反馈了他学毛选的一个困惑,那就是教员的正确认知到底从何而来?我们能不能通过对毛选中方法论的照搬照抄,直接走捷径提升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是一个好问题,它里面涉及到毛选思想智慧的一些底层逻辑问题。范将君经常在以前的文章中,表达一个观点:任何学习,逻辑比结论更重要

 

今天一篇文章,彻底给大家解决毛选学习中的核心问题!这绝对是你从其他任何地方,无法看到的解读!我们要学习主席的思想智慧,学习其中的方法论,必须要知道他的思想形成过程,解决思想逻辑的基础问题。

 

 

青年教员的思想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他并非一下子因为某件事情而发生转变,而是随着当时社会的变化,和现实斗争的需要而逐渐转变的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湖湘文化、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都曾深深地影响青年教员的思想形成。

 

青年教员最大的思想变化,是由一名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成为一个坚定的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者,特别注意,是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者,而非那些二十八个布尔什维克 

 

他接受马克思主义, 是出于当时现实斗争的需要, 而不是因为他阅读了马列书籍后,在理论上照搬照抄。

 

解熟悉教员自传和早期文稿的朋友都知道,青年教员的哲学思想发展,可大致为三个阶段,即唯心主义阶段、 心物二元论阶段、马克思主义唯物论阶段。

 

对于毛选学习,学有余力的粉丝朋友,都强烈建议大家去看看《MZD早期文稿》,这对于毛选学习很有帮助。

 

 

读教员的早期文稿里面的文章,会发现教员他不是一个天生的马克思主义者。恰恰相反,在新文化运动之前,他是一个唯心主义者。

 

这种唯心论的来源, 主要是受到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和杨昌济等人的思想价值影响。比如在这一时期,青年教员过分强调 “的本体作用,和 “心力作用, 提倡无我论

 

后来大约在1915年时,青年教员开始从唯心主义者,走向心物二元论者。 二元论是毛泽东从唯心主义观念中逐步解脱出来、走向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桥梁。青年教员的二元论思想,集中体现在早期文稿的《伦理学原理》批注一文当中。

 

简单提一下,心物二元论,就是否认世界有一个统一的本原,认为思维和存在是两个独立的、互不依赖的本原,它是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不彻底的哲学,它的二元论的特征是调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弊端是对社会历史作出唯心的解释,最终倒向唯心主义。

 

 

再后来,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在领导‘‘驱张运动、 湖南自治运动失败的过程中, 他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作自我反省,他的思想迅速朝着唯物史观转变。

 

青年毛主席唯物史观的确立,其中的突出表现之一就是抛弃了英雄史观 进而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确立了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

 

在五四运动之前,青年教员是有英雄志士情结的他崇拜英雄豪杰,认为中国必须要有一批仁人志士、英雄人物,国家才能独立,民族才能解放。

 

五四运动之后,他抛弃了英雄史观,转为充分认识到并相信人民群众的力量, 充分肯定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后面到了1927年,教员从长沙出发考察湖南农民运动。当天,在韶山的座谈会上他说:

 

“ 我搞革命是为了无产阶级事业,我所爱、所交的朋友是穿草鞋的没有钱的穷人。我们的革命还才开始,要彻底消灭封建地主劣绅,打倒军阀,赶走帝国主义,还得三四十年。革命不成功,我毛润之也不回韶山来了”。

 

直到1945年,教员在中共七大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中,总结了抗日战争八年的历史经验,和抗日解放区建设经验后,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这是对人民的赞誉,也是教员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史观的集中体现。

 

 

以上就是教员的思想形成的大致过程,其实当我们了解这些历程之后,再回去看毛选中的那些文章,我们就会发现,教员之所以能一眼洞穿问题本质,秘诀无他,就是哲学高度上的世界观!

 

那些当时组织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如”左倾还是右倾?保守还是冒险?教条还是机会?笔杆子还是枪杆子?“等等一系列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关键问题,本质都是哲学世界观的问题!

 

这些教员早都经历过了,自然在次遇到时,会比一般人,比那些只会照搬他国经验的人看的更高更远更深!

 

这些毛选思想上的底层逻辑,我们都在毛选系统学习课程中讲过。我们始终认为:”只有解决并掌握最底层的逻辑问题,我们从毛选中抽取剥离出来的方法论和思想智慧,才会更容易被掌握和运用,才能更好的在公司经营、工作职场、现实生活中得到落地实践!

 

作者:范将君读毛选 ;来源:范将君读毛选微信号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