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国策建言 > 文化教育 > 阅读信息
我们必须上什么课?
点击:  作者:大美中国    来源:昆仑策网  发布时间:2024-04-10 12:59:07

 

 

2024年一开始,就又刮起了一阵“繁花”风,再一次搅动了中国文艺界和影响了社会。

 

电视剧“繁花”一经播出就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各类评价纷纷显示。尽管存在观众中截然对立的评论,但是,其中至高的评价,甚至说:这是中国影视剧的“天花板”,是中国“最好的”,“相当时间不可企及的”电视剧。更为严重的是,这种反应,甚至被相当多的平台、领域认同,争相捧赞。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弘扬一部电视剧是“最好的”,“不可企及的”,其意义早已超过了这部电视剧的本身,而是给当前的中国影视界树立了一个今后应仿照的标杆,要求要改变现有的思路和理念,向“繁花”看齐,创作“繁花”式的作品。

 

有人提出:这部剧“港味”是很浓,但社会主义文艺与港式文艺可以“和平共处”么,可以给观众多种欣赏和选择。听起来似乎很“中庸”,但很可惜,捧《繁花》者並不要这种公平、和气,对内地的社会主义文艺开口就要“给你们上课!”,挥手就“打臉”。

 

“上课”的意思是明确的:即现在你们中国影视界作得不对、不好、或者不懂、低档,要由“老师”来校正、教导正确的理念和作法。

 

这都直击我们社会主义文艺的方向,和发展道路的核心理念,我们不能不正视和深思。

 

贬低、和实际上否定内地广大文艺工作者,从“延安文艺座谈会”以来,八十二年来与人民结合、向人民学习,为社会主义时代鼓与呼的成就,这不是普通的文艺形式之争,因为,我们始终是在党的领导下,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坚持走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道路,为创建社会主义文艺努力拼搏,守正创新,创造出来政治方向正确、艺术性精湛的影視剧,比如《焦裕禄》、《高山下的花环》、《亮剑》、《觉醒年代》,《人世间》,《长津湖》、《建党大业》,《大决战系列》,包括《大宅门》、《闯关东》等等,數不胜數,舒张了正气,是美好的艺术享受,深受广大人民喜爱,成为共和国的传世经典,给人民强大精神鼓舞,努力完成党交予的为社会主义祖国建设和安全,为伟大的民族复兴大业贡献的光荣使命。

 

这是只有社会主义文艺发展道路才能获得的丰硕成就,无论在思想性,艺术性上都有高度的水准,这是我们社会主义自己的艺术,要有坚定的文化自信,决不能妄自菲薄。我们将在党的领导下,坚定地沿着这条道路,继续光大发扬,这是必须鲜明的态度、丝毫不能够动摇,丝毫不能模糊。

 

贬低、否定社会主义文艺的成就,就是否定了社会主义文艺的方向、道路。事实说明在在意识形态上是没有“和平共处”的,无论主观意图如何,赞扬、提倡一种理念、道路,就必然贬低、压制另一种理念、道路。

 

因之,这已经不是艺术风格上的竞放,而是对如何认识当今社会,如何反映民族复兴的时代,赞扬什么样的精神的问题。说到根上,是指我们文艺的方向和道路,即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文艺应该是什么样的性质,发挥什么样作用,承担什么样责任和使命之争。

 

“上课”不是件坏事,其实,每个人在一生中都需要不断的“上课”。关键问题是:到底是应该上“什么样的课”,向什么样的“老师”学什么?学了的目的是什么?

 

对于中国或者外国的优秀艺术作品,我们从来都强调学习,学习大师们坚定地遵循时代发展的要求,歌颂人民,歌颂进步力量,鞭斥腐巧,反人民的落后、黑暗势力;也认真学习他们高超的艺术技巧。

 

那么《繁花》到底给我们上了什么课呢?

 

许多评论盛赞《繁花》的艺术,的确《繁花》鏡头处理,秉承了王家卫导演的风格,光影、色彩都有其特色和韵味,构图亦颇费功力,选取更能显示人物魅力的特殊角度。我们可以从中学习适合的部份,决不是全部,因为艺术创作,其中的艺术技巧,永远是为思想内容服务的,《繁花》极力渲染“暧昧之美”,所以以阴暗的光影,模糊的影象,突出所谓妖娆魅力非正常角度构图是其特点,显然不适合反映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任何时代,任何国家赞扬、肯定一部作品,从来都是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艺术技法只是辅助主题思想的手段,思想性才是主导的灵魂。

 

为此,我们必须仔细思考,深入剖析、了解《繁花》表达、宣扬了什么思想?

 

影视是特定时代民族的表征,表现特定时代的时代精神是其基本要义。但对同一时代的本质和应提倡的精神,不同的作者会有不同的看法,文艺发展史表明,正是对时代本质的认识和表现,决定了文艺作品的政治立场和主题思想。改革开放以来,几次文艺思想的斗争都是如此。我们要强调,不是所有的精神都能代表时代,只有代表历史发方向,代表广大人民愿望的,才能称为真正的时代精神。

 

《繁花》所反映的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正是改革开放初期,全国人民欢欣鼓舞。意气风发,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为民族复兴的伟业努力拼搏,取得了举世嘱目的成就。这就是我们必须发扬的社会主义时代精神!习主席多次在不同会议上强调:文艺必须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这“四个坚持”的明确要求,”;要“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繁花》以股市争斗为上世纪八十年代社会生活的主线,在这场残酷撕杀中,完全由带黑社会性质的“麒麟会”、台湾的金融大鳄林太,拥有巨资的强总所恣意操控。他们张开血盆大口,狂歛广大普通股民的血汗钱,甚至无所顾及地逼人至死,不受任何监管和阻碍。剧作者通过范总和汪小姐的口,反复强调身处“江湖”之中,即社会处于不受限制的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之中。

 

更为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对此,剧作者没有任何批判,揭露自由资本贪婪残忍的本质,而塑造了宝爷这个“英雄”形象,他同样追求不以踏实的劳动走向富裕,而力争以权术、手段、投机来求得短时间的暴富,实质上与“麒麟会”、林太本质上一样,他也曾运用手段抢到范厂长的棉毛衫的独家经销,並巧取豪夺,逼迫其两次降价,夺得暴利;他也曾投机地抓住政府对下岗工作安置的重视,花言巧语在没实力的准备情况下抢到上市融资的指标。他也曾在股市上风光大赚,同样是狂吸普通股民的血,那时他只有洋洋得意,那里有半点怜悯和义气。

剧作者极力美化他:对汪小姐“讲义气、报恩”、对李李的“风险自扛”,当然,报恩比负义要好,但他不过是把吸来的“血”,拿一部份来在作感情上的补偿,甚至是利益交换。只是因为他的资本不够雄厚,彻底惨败,不过是在资本搏奕中大吸血鬼吃掉弱势的小吸血鬼而己,改变不了其本质。

 

剧中塑造了一众“边缘人物”,美化成为个人富裕奋斗的“繁花”,可惜,这个“奋斗”是经常谎报十倍的进货价,抽对自有恩的合伙人的血;是为多得小费,故意卖弄色相;是不惜出卖自己当老板情人,换取富贵;是为搏得老板收留,去违法破坏竞争对手,对朋友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观众指出:“一个比一个损”,这只能说玷污了“奋斗”两字的光彩。

 

所有的人物没有家国情怀,没价值底线,一切以个人利益为重。甚至在看似情意绵绵,秋波频频中,可以毫不脸红心跳的大咬“钟情者”一口;可以不顾一切抢夺“意中人”的定单。尽管极力美化,冠以重感情之人,但艺术创作中,人物一旦确立,就不由作者,而会按自己的逻辑发展,剧中人充分体现了在金钱至上,个人利益唯一的社会理念中,感情的脆弱,甚至虚伪。只有一点是真实的,正象剧中无奈的结局:当人人都是个人利益第一的时候,每个人都没有好下场,透露出这种“江湖”腐朽、没落的味道。

 

这样的场景、这样的人物那里有一点我们社会主义的味道,那里有改革开放初期全国人民在希望的田野上蓬勃向上、生机盎然、波澜壮阔的时代壮观?!

 

这样的众生相、这样的社会景象,我们并不陌生,曾在香港的商战剧中看到,甚至在台湾、韩国、日本的商战剧中看到。

 

的确,《繁花》反映的是殖民地社会香港的现实,不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与社会主义时代精神完全相悖。

 

纵观导演王家卫的创作经历,描写社会生活中社会边缘人物在生活上、事业上、感情上的困窘和无奈,使之成名,並长期相袭成为他个人创作的母题,这正是英殖民当局统治下香港社会的写照,甚至是资本主义社会的通病,可以说是准确的,入木三分的,因此引起了港台广大观众和一些资本主义电影节的注意和褒奖。《繁花》沿续了这个母题。

 

王家卫导演,另一个充满感情的艺术上的关注点。我们可以从他的影片中深切感受到。

 

明眼的观众指出:在《繁花》中有三首另一部影片的挿曲被引用,其中一首,还被用来反复地烘托。曲名后面的出处标注----日本电影《其后》,这也是唯一一部被提及的外国电影。

 

《其后》是日本名作家夏目漱石的小说,于19096月至10月在东京朝日新闻和大坂朝日新闻连载。和他的《三四郎》、《门》合称其前期的三大作品。故事並不复杂,主人公是家庭环境富裕的长井代助,与同学平冈一起出游。一见衷情地爱上了清纯、美丽的三千代。但代助得知平冈也喜欢三千代,就自以为非常伟大的拱手让爱。但多少年后再次相遇,代助看到昔日爱恋的姑娘过得不如意,既是同情也是前缘未尽,往日未有流露的情感不知不觉就流露出来了,而三千代也是重燃旧情。但是,1909年时在日本婚外情是大罪,所以,纵有千种风情,怎能抒尽,影片将那种不伦之恋,渲染为“暧昧之美”刻画到了极致……。

 

在王导的影片中就可以看到《其后》手法、理念,並将这种“暧昧之美”进一步发挥,在《花样年华》中达到了极至。可见《其后》这部影片对王家卫的影响深远。塑造风情万种的美女,构建那种欲言还休,欲迎还拒,处处传情的人物关系和情境;在韵味、仪态、服饰、光影构图的运用上极尽全力作到唯美,这是他艺术创作另一大法宝,在他的影片中已成标誌性特色。在《繁花》中又再次作为吸引观赏的重点,浓笔重彩,大加渲染。对玲子四个女人从改变其经历到情致,大加美化,宝爷就这在四个美女之间,进行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纠缠。

 

李李是最重彩描绘的,在风情万种之上,却又增添了心机深重、长袖善舞,将妖娆魅力最大地经济效益化,迅速织起关系网,无论在何种状况下,包括情愫绵绵之时,仍会清醒地将赚钱放在第一位,毫不犹予地将“情”与“利益”分开。在阿宝胜败未定之时,她可以抵押酒店使林太同意贷款,给了阿宝以“情”,但事先讲明了高额中介费,但在阿宝处于不利地位的决战时刻,她毫不犹予投向阿宝对立面强总,撤回了对阿宝的担保抵押,致使宝爷全盘崩溃。编导对其没任何批判,相反将其尽力美化,看看其社会影响,都是:“李李简直美惨了,美得不可方物,妖娆至极,香气袭人、勾魂摄魄。”、“不仅气场强大,那眼神、那风韵、那腰身,她就是一个粉红色谜团,神秘而诱人,性感魅惑。”这正是编导要的效果,通过李李到底要给人们什么教导,要人们从“粉红色谜团”身上学到什么,要怎么祥变成这些妖娆“美女”?

 

这是我们社会主义艺术形象画廊里没有的,今后也不应存在的。

 

有人说剧中人物,现实生活中的确有,反映一下不行吆?剧组在回答众多质问其“没有正确反时代”的时候,也是以生活中有这种人物现象为应对。的确,这些现象存在,甚至还有更坏的。但艺术反映生活,一经典型化,就代表了剧作者对生活本质的认定,这是艺术创作的基本常识。以存在的个别现象,否定本质,即使在西方认识学中也早就将所谓“存在即真卖”视为反智的、诡異的错误技俩,因为强调个别为真实,则否定、抹杀了真正的本质,而“只有本质才是真实的!”。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明确指明了我们文艺发展的方向和道路。规定了文艺工作者的任务和神圣使命。在方向、道路的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旗帜鲜明!

 

在这里,我们不想说王家卫导演是“有意”对抗社会主义文艺发展道路。

 

这里也有两个浅显的文艺创作常识。

 

一个是:任何创作者只能从他熟悉的生活中,提炼出创作的素材,只能写他熟悉的生活。香港的影视工作者是爱国的,勤奋而智慧的。但是,他们从小生活在香港,熟悉的只是香港的社会生活、人物。硬逼着任何人创作不熟悉的生活,必然失措,必然拿自己熟悉的生活来代替。所以,即使是非常赞扬《繁花》的人们也指出其反映时代背景的失真,甚至于把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时的场景,搬到了这部影视中。

 

第二点,对大陸文艺工作者是常识。创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即使对从小,甚至几代生活在大陸的文艺工作者来说,甚至已经是共产党员,那怕是曾作过不少有益的工作,在艺术创作时,也必须首先学习马列主义,真正学懂、学通,什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必须走这条道路?以及如何为新的时代进行精神的鼓舞和引领;在此基础上,还有重要的一步。与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不同,习近平主席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工人,农民和子弟兵及先进的知识分子,是我们艺术的英雄人物。而作为文艺工作者,尽管生长在新中国,但长期在学校学习书本,严重脱离工农兵的生活。所以必须要深入生活,向工农兵学习,而这个学习必须从感性到理性真正认识到“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从而,不仅是了解一些他们的生产过程,而是要与他们心心相连,情感相融,进行灵魂的改变,这是一个艰难的历程。否则,绝对完不成社会主义文艺的创作任务。

 

据此,《繁花》等作品,所以发生与社会主义文艺格格不入的状况,是必然的。

 

应该说,最大的罪魁祸首是港英殖民主义的统治。英国是老牌的帝国主义,深黯殖民统治要素,他们表面宽松,实际上早就撕下了高雅、文明的遮羞布,有意引导、放纵文艺胡闹、搞笑,争斗,拳头加枕头,畸形追星,甚至色情泛滥,将民众引入低俗的文化当中,使之不关心民族的自尊,殖民者的剥削,保持自己统治的稳固,这也是当今美国推行“颜色革命”著名的“奶头战略”。实质上,他们扼杀文艺创作的自由,实行比本土更为严厉的文化政策,对反映社会矛盾,人民受压迫的文艺,对弘扬中华民族崇尚民族独立,人民平等、富强的思想进行严格压制、扼杀。有意识地“去中国化” ,“去历史化” ,割断香港与中华民族的血脉。

 

香港电影人是聪明、睿智、勤劳、极具创造力的,在港英殖民当局严历管控管压下,其聪明才智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和损害,迫使他们不能像其它的,甚至是象资本主义国家的艺术大师,从历史发展的高度,创作出真正反映社会现实的如《悲惨世界》等传世的艺术经典。英殖民主义有意解构、消除了艺术精神引领的社会功能和认知功能,将香港的艺术逼迫成世界少有的“边缘化”。並进一步将娱乐功能,去掉健康的思想性,做到商业的极致化。只允许他们将历史的进程化为宫廷中嫔妃争宠和狠毒的阴谋;将人民争平等自由幸福,将殖民统治的社会罪恶内因,偷换为个人、家族之间的恩怨情仇;将人的尊严和为社会创造的人生价值,引导向追女仔和胡闹搞笑、暴力打杀,将社会的边缘性人物“蛊惑仔”、赌徒、神偷等捧为英雄。所以在夾缝中只有少量的接触现实的影片,如“笼民”和描述美好感情的影片。总体上,应该说港英当局成功的在精神上,维护了殖民统治,但是对香港的艺术的损害重是极其重大的,以至于在港英当局被迫撤离后,仍然造成了香港电影的大崩溃。

 

港英当局处心积虑地对英美资本主义制度、生活理念、价值观念,一个多世纪以来从法制、文艺、媒体宣传、教育各方面强制推广,並加以合理化、美化、神圣化,形成与社会主义中国完全相背的观念和理论,这一切都是为了他们从精神上巩固殖民统治。

 

百年的浸淫,是根深蒂固的,社会发展史证实,观念和理念的改变是艰难的过程,远远落后于社会现实的改变。

 

正因为如此,我们认为,有才能的王家卫导演,从内心是想为社会主义文艺拍一部优秀作品的,而且做了很多努力,花费了很多精力进行构思。

 

但是。结果,在时代的认定上:《繁花》认为改革开放的时代就是资本横行霸道的“江湖”,而且按照资本主义社会的观念,这是完全正常、合理的,所以完全不加以批判和否定;

 

在时代精神的表现上:我们是在党的领导下,人民为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奋斗的精神。《繁花》则是不择手段的追求迅速暴富;

 

在树立时代英雄上:我们是把时代的创造者,工农兵和先进知识分子作为英雄,以推动历史的前进。而“后现代文化”的特征,是紧密结合商业化,甚至视其为魂,解构传统、解构历史、颠覆理念,解构英雄,将边缘性的人物,反传统的人物推上英雄主角;

 

在弘扬经营理念和谋略上:我们是诚信经商,社会效益第一。《繁花》津津乐道的谋略则是:借钱也要在最高档的酒店租最高档的房间办公司,要做最讲究、最高档的西装,无非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号称“冒险家乐园”的上海时兴的理念“屋里厢泡饭么吃吃,出了门,一身光鲜行头那是断断少不了的。”,为的是作出很有实力的样子,来“空手套白狼”。甚至于露出阴险毒辣的本相:“时机未到,该窝囊时就窝囊,时机到了,出手要快,下手准狠,铲草除根。”

 

在美学理念上:授人以玫瑰,手有余香。社会主义强调毫不利己,全心利人。为人民作贡献的心灵美。《繁花》宣扬的是风情妖娆,心计如刀,勾人魂魄。

 

这种种的悖离,我们能够理解,但是,决不能同意,並且必须予以否定。因为这已经从根本上悖离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文艺发展道路。

 

党中央强调指出:目前“重中之重是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

 

习主席语重心长的指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我们绝不能有丝毫的动摇和失误。

 

我们不但不能向《繁花》学习,而且必须旗帜鲜明地否定,正像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中所一针见血指出的,无论你们的主观意图如何,肯定了你们就是否定了社会主义文艺方向和道路,就是依了英美资本主义的观念和理论,就掉入了帝国主义“和平演变”的陷阱,破坏了民族复兴的伟业,就威胁了祖国的文化安全。

 

刚刚刚过去的2023年年末。党中央召开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其中特别谈到了目前的国内、国际形势下我们的任务:

 

从内部环境看,踏上新征程,向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迈进,迫切需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凝聚起万众一心的磅礴力量。

 

从国际局势看,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迫切需要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特别加强了“迫切需要”的新提法,充分显示了“急迫性”和“重要性”。特别是在如今经济下行的形势下,国家资金紧张情况下。必须全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为这才是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的三大组成部份。

 

但是根据报道,有关方面,对《繁花》仅外景地一项,进行了前所未有的五个亿巨额投资。报导中赞扬的导演长达三年的拍摄,对表演可以重复二十次三十次到满意为止,这都必须有大量资金支持。而正能量影视,为什么就没有一部有这样的待遇?当前党中央要求最迫切完成的文化任务什么?全力抓紧正能量的主旋律片的拍摄是否是我们影视工作、投资的首要?!报导中说《繁花》的第二部和影视版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当中。这里又投入了国家多少资金?这样的做法是否符合党中央的精神?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道路?值得慎重考虑。

 

这场风波只有一点说对了,那就是,我们文艺界必须“上课”!但榜样、标桿绝不是《繁花》,而是党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发展方向和道路、是习近平主席的治国理政文化思想,是在创世纪的伟大时代中,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形势中,文艺工作者的任务和神圣使命。

 

这对我们每个文艺工作者都是刻不容緩的重要任务。

 

(作者:大美中国;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来稿】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我们必须上什么课?

    2024-04-10
  •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