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于景森:《基础战术》与毛泽东战术思想探析
点击:  作者:于景森    来源:思想火炬头条号  发布时间:2020-11-30 09:49:05

 

编者按: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毛泽东战术思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数次克敌制胜的战斗、战役和战争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在新时期,毛泽东战术思想能为实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能打胜仗”目标和发展其他事业发挥更大作用。

 

 

 

毛泽东战术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特别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数次克敌制胜的战斗、战役和战争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然而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研究毛泽东的战略思想,对其战术思想研究不够,存在着材料挖掘不深、观点系统性不强、现实意义挖掘不足等诸多问题。《基础战术》这本依据毛泽东在延安时期为抗日军政大学上游击战这门课程的讲稿而整理出版的小册子再次面世,为我们系统而深入研究军事战术学领域的毛泽东战术思想打开了久关的闸门、提供了原始的素材、积淀了研究的根基。本文试图在学习领会毛泽东这部长篇讲稿精神基础上,为战术爱好者和理论界同行提供参考和靶子,让毛泽东战术思想为实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能打胜仗”目标和发展其他事业发挥更大作用。

  

一、毛泽东战术思想的形成历程和三大主要来源

 

善于解决对抗性的敌我矛盾是革命家的基本特质。儿童时期的“牛司令”绰号,就是对毛泽东排兵布阵、对打游戏的组织能力的认可。学生时期,他就组织学校师生以夜幕为掩护、以校墙为堡垒战壕成功抵御溃败的正规军于学校之外。秋收起义后,毛泽东有了自己指挥的部队,更是如鱼得水,在战斗中学习战斗,从胜利走向胜利,逐步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是从19217月至1934年是其初步形成时期。我们党从成立那天起,就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党成立后的第一个纲领就提出了“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在1924年至1927年的大革命时期,毛泽东与周恩来、彭湃等对武装斗争和军队建设作了可贵的探索。他在19273月写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就明确提出建立农民武装的主张。“八七”会议首次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思想不久,毛泽东便组织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尔后率部进入井冈山,由此获得了初步战斗经验,经过苏区三次反“围剿”斗争,其作战经验更为丰富。毛泽东在他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中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如“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等方针,形成了红军战术思想的基本精神。这集中体现在陈伯钧听完毛泽东关于游击战术课的《游击战术中的袭击与埋伏》笔记长文里。

 

二是19351月遵义会议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是其形成完整体系时期。长征途中,为摆脱国民党军数十万重兵“追剿”,充分发挥运动战的特长,毛泽东相继发表了《关于渡江的作战计划》《告全体红色指战员书》《关于我野战军战略方针的指示》等文电,创造了“以迂为直,大范围机动”“避实就虚,即打即离”“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等战术,胜利实现了战略转移;抗日战争爆发后,毛泽东相继发表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战争和战略问题》等军事著作,系统地论述了比较成熟的人民游击战争的一系列战术理论,如“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以及“破袭战”“伏击战”“麻雀战”等数十种战法。这集中体现在毛泽东《基础战术》这本专著里。

 

三是全国解放战争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建设是其丰富发展时期。在全国解放战争中,毛泽东的战术思想得到极大的丰富。这在他《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关于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作战方针等著作和文电中得到充分体现。如“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注重阵地攻击战术”等等。抗美援朝战争中,毛泽东根据全新的敌我形势和战争发展态势,在《朝鲜战局和我们的方针》《对美英军实行战术的小包围,打小歼灭战》《采取轮番作战的方针》等电文中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战术原则,如“依托坑道工事,实行坚守防御”“零敲牛皮糖”“打谈结合,以打促谈”等等。新中国成立后,为保卫国家安全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毛泽东对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战术问题,作了许多正确而又重要的指示,制定了积极防御的战术原则。如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实行预先设伏的奇袭战术,发挥了善于近战的特长,打了侵略军一个措手不及。

 

毛泽东战术思想的理论来源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有三个方面:一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军事原理和中国革命战争战术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二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军事文化和战术思想的继承和发扬。毛泽东自幼喜欢《三国演义》《水浒传》等战争题材的中国古典小说,后来又熟读《孙子兵法》,对中国古代著名战例烂熟于心。三是毛泽东指挥红军、八路军和解放军战斗实践的经验总结。毛泽东不是军官学校培训出来的科班军官,所有的战术方法基本都是在不断的战斗胜利和失败的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又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这些经验教训系统化、理论化。

 

 

二、毛泽东战术思想的主要内容

 

()毛泽东战术思想的主要原则

 

毛泽东战术思想博大精深,不仅其具体战术极其丰富,而且还有诸多被战争本质和内在规律支配的秘诀即战术原则,这些原则主要有:一是“存人失地”原则,即以歼灭敌人为目的,不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他指出:“要守着‘得地不是喜,失地不是悲’的原则,失城失地是不要紧的,最要紧的是想法将敌人彻底消灭。”1947318日晚,毛泽东对前来送行的西北野战兵团的领导干部们说:“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二是“诱敌深入”原则,即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他指出:“必须有充分兵力,在战役上占绝对优势,并有充分动员准备,待敌进至有利于我之地点,以包围歼灭其一路,再打其余。”三是“出其不意”原则,即在敌人没有防备处攻击,在敌人料想不到的时候采取行动。毛泽东指出:“乘其自信安全,毫不提防之际,用迅雷不及掩耳之手段,予以突然之袭击。”四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敌”原则,即形成局部优势,以多打少。他指出:“在战役上占绝对优势,并有充分动员准备,待敌进至有利于我之地点,以包围歼灭其一路。”五是“围点打援”原则,即围住一个城镇或地方的敌人以之为诱饵吸引其他地方的敌人增援,然后消灭之。他指出:“围而不歼,诱敌打援,有援可打。”六是“灵活机动”原则。他曾在给赣南中央分局的指示信中强调:“占领山地,灵活机动,伏击袭击,出奇制胜是游击战争的基本原则。”七是“虚张声势”原则,即示假隐真,以迷惑敌人。他指出:“全力向敌之一点袭击,但他方面仍假立旗帜,以少数散兵,虚张声势,以混淆敌之耳目,分散敌之兵力。”八是“政治动员、精神激励”原则,即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调动士兵群众的参战热情和不怕牺牲精神。他曾向斯诺说,红军“胜利达到甘、陕……是由于苏维埃人民的基本干部的伟大的才能、勇气、决心以及几乎是超人的吃苦耐劳和革命热情”。九是“欺骗敌人”原则,即示假隐真、引诱敌人上当受骗。他指出:“在敌人驻地附近多插旗帜,多举烟火……目的或在欺骗敌人,便于我方在他处之行动,或在恐吓敌人。”其他还有不打无把握之仗、不死打硬拼消耗战等等一系列战斗战役当中需要注意的目标性、原则性的思路和方法。

 

 

()毛泽东战术思想包括的主要具体战术

 

一是防御战术。防御是有效保存自己的一切防卫防护措施。作为弱小的一方,防御是战争这个攻防矛盾体中的重要一极。防御战术主要形式有侦探警戒与宿营地警戒等。毛泽东在《基础战术》中开篇就论述了行军警戒和驻军警戒诸防御原则:“一,行军警戒。行军的时候,在前卫之前或后卫之后,侧卫之侧,约四五里的距离,均须派遣便衣队,身怀短枪,以充侦探,防敌人意外的攻击,或多余的冲突。二,驻军警戒。在我们驻扎的地方,如果有敌人接近之虞的时候,每日对于敌方,必派遣一连至少一排的游击队,作远出二三十里的侦探,或作联络地方团体,鼓励民众抗敌的宣传工作。”这种防御战术应该是毛泽东对井冈山时期在圳下村遭敌军偷袭和七亘村被日军偷袭等血的教训的总结,它在战争中被人民军队广泛而成功地应用,几乎无役不与。

 

二是待机战术。对待强敌要避其锋芒,忍耐待机,而后致敌于死命。毛泽东在《基础战术》“不可攻坚”原则中指出:“若敌人固守,或拒险抗拒,我们非有特别把握,切不可去攻他,因为攻他很费时日,我们必有倍敌的死伤。且在游击战中,我们炮兵不健全,若轻易攻坚,则一个时期急切难下,四方敌人很容易从四面包拢来。”他又在“不打硬仗”原则中强调:“不有十分胜利把握的仗不可打,因为杀人一千,自杀八百,那是不合算的。”在长期战争实践中,毛泽东极为重视战机问题,曾要求各级指战员或捕捉战机,或创造战机。

 

三是退却战术。当形势对我军不利时,如果全力攻击也不能奏效,就应采取退却的方法。毛泽东在《基础战术》“敌情不明不可打”原则中写道:“我们住在某处突然发现敌人,不知敌人多少,或从何来,则绝不可战,应决然撤退至数十里外。”陈毅、粟裕曾运用“求心退却”战术取得黄桥决战胜利即是此例。

 

四是破袭战术。即组织军民对公路、铁路、车站或敌人的仓库、工厂、矿山等进行破坏和袭击。毛泽东在《基础战术》“用民众施行封锁的袭击”原则中写到:“在敌人向我们包围封锁的时候,我们就要鼓励民众,四方断绝敌人的交通,使敌人不知道我军已在其附近,然后利用暗夜或拂晓将其击溃。”百团大战就是一次时间最长、规模最大、战果最辉煌的一次破袭战。

 

五是夜袭战术。夜袭是在夜间黑暗中秘密接近,迅速歼敌。毛泽东在《基础战术》“单纯军队的袭击”原则中写到:“探知敌人,距我于数里之外,警戒必定疏忽,此时我则轻装速进,于拂晓前,出敌不意,把他歼灭。”人民军队的很多奇袭也都是夜袭,如夜袭阳明堡、奇袭白虎团等战役。又如陈赓在19445月《我的自传》中写到的:“首次参加娘子关及旧关作战,井陉长生口之夜袭,为我对敌之处女战,歼敌一个工兵中队。”

 

六是麻雀战术。它是仿照麻雀在觅食飞翔时,一二只,三五只,十几只,忽东忽西,忽聚忽散,行动灵活而命名的游击战战法。毛泽东在《基础战术》“用民众扰敌”原则中写到:“分为数组,至少以一排为单位,领导地方民团,警察,义勇队,或其他农工民众,打许多军旗,占领四面山头,或村镇,利用铜锣,梭标,土炮,刀茅,喇叭等,满山遍野,叫喊起来,去扰乱敌人耳目,或日夜断续的在四周鸣枪,使他们恐慌,精神疲倦,然后我军以全力出其不意,或侧面击溃它。”抗日战争中,我各地游击队和民兵经常用麻雀战术,打得敌人防不胜防。刘伯承曾风趣地说:“不要小看这个麻雀仗,有时,一只麻雀也闹得敌人团团转。”

 

七是“蘑菇战术”。即先与敌巧妙周旋,迫其疲乏,锐气逐减,弱点暴露,然后寻机歼敌。毛泽东在《基础战术》“打圈子脱离敌人”原则中写到:“大敌当前,我们无力迎击,则利用打圈子办法,向没有敌人的地方跑,利用山路,使敌人赶不上。同时沿途利用民众,使之担任前敌的侦察工作,不致受敌人的前后夹击。”聂荣臻曾说到:“‘走’不是单纯的转转,必须把‘走’和‘打’结合起来。在转移中,应开展游击战争,阻滞敌人前进,缩小敌人的活动范围,不断疲惫和消耗敌人。”解放战争时期,西北野战军连续取得的青化砭、羊马河及蟠龙镇三个战役全胜即是此例。

 

 

八是突围战术。它是指部队从敌人包围中突破出来的作战方法。毛泽东在《基础战术》“脱离危境”原则中写到:“为要脱离此危境计,可以一部分部队在距离四五里的地方,引敌人走入大道,主力则取间造脱离敌人,或绕敌后而袭击之,或用民团,警察,在另一路上走去,遗些物品,与足迹路标,贴标语,引敌穷追,我主力则从小道冲出……。”刘西元在《陆房突围》一文中回忆说,此战粉碎了尾高龟藏围歼我军的企图;为坚持泰西根据地,打开山东抗战局面保存了骨干力量。

 

九是声东击西战术。它是指声言出东,其实击西,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毛泽东在《基础战术》“声东击西”原则中写道:“军队要攻击某处,不直接前去,绕行他处,到了中途忽然打转,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击溃他。”毛泽东还在“战术的采用”原则中写道:“以声东击西,忽此忽彼的出现,与假立旗帜,虚张声势,散布自己。”陈士榘在《沧桑深情———忆毛泽东同志》中说:“毛泽东示形动敌,声东击西。”

 

十是近战战术。即充分发挥人的勇敢精神和近战兵器的威力,近距离内与敌作战以求胜利。毛泽东在《基础战术》“埋伏掩击”原则中写到:“敌人急急追来,我择地埋伏,候敌到达,可一网打尽。”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新四军常常以伏击手段,待敌靠近时出其不意地分割围歼。抗日战争中的平型关战斗、解放战争时期对壕作业歼敌、1965年“八六”海战近距离击落敌机等都是。

 

十一是袭击战术。它是指对不备之敌突然实施攻击的作战行动,是基本的进攻方式之一。毛泽东在《论抗日游击战争的基础战术———袭击》中写道:“袭击的基本原则,就是要有秘密而周详的计划,迅速而突然的动作。”袭击有奇袭、强袭、急袭、奔袭和袭扰等。毛泽东在袭击敌人运输队时写道:“袭击敌人运输队,可获得自己需要的武器与粮食,以及供给品等,这是游击队动作中最有利的一件事。”袭击战术是人民军队的“拿手戏”。土地革命战争中夺占泸定桥、解放战争中急袭窑湾等都是其典型战例。

 

十二是伏击战术。伏击是游击队有计划地隐蔽配置于敌人必经道路的一旁或两旁,待敌通过时突然袭击之。毛泽东在《论抗日游击战争的基本战术———袭击》中写道:“埋伏的目的在于:(1)消灭或打击敌之步兵、炮兵、骑兵、运输队、征发队、汽车、火车、船舶等。(2)捕捉敌军单个或多个通讯员、侦察员、电话员、采买员等,以搜集关于敌人的情况。(3)以埋伏截击败退之敌。”冀南区隆平县民兵自卫队在河上伏击鬼子汽艇战斗,山东平原县塘坊民兵伏击日寇一小股机械化部队战斗,都是采用的这种战法。

 

十三是阻击战术。即阻止和迟滞敌人前进,旨在防止敌人增援或逃跑,或掩护主力展开及转移。毛泽东在《基础战术》“中途阻击”原则中写到:“探悉敌人要从某方面前进,选中途山峦复杂,道路狭小的地方,派一部分兵力,或射击精良者,藏匿于道旁的山上或树林中,候敌人重要部分经过时,从山上滚石,并猛烈扫射,或狙击其乘马的指挥官。”中国人民解放军反复演绎着阻击战的辉煌,造就了无数像塔山阻击战那样铁血阻击的神话战例和辉煌历史。抗美援朝期间,志愿军某部在飞虎山担任的阻击战斗可以用“精湛绝伦”来形容。

 

十四是坚壁清野战术。即坚固壁垒、清除郊野,是对付强敌入侵的一种方法。毛泽东在《基础战术》“坚壁清野”原则中写道:“侦知敌人将至,而我们的力量又不堪为战的时候,即须实行坚壁清野的计划,把民众的粮食,锅灶,柴米,器具等悉行藏匿,以绝敌人给养……其所有壮丁,悉数率其逃避。使敌人无人与之挑运,带路,探消息。”日本山崎重三郎大尉曾回忆说:“由于战地民众实行‘空室淸野’,第一线部队在作战期间也未遇到居民。”

 

十五是避实就虚战术。即避开敌人的主力,攻击敌人的薄弱环节。毛泽东在《基础战术》“对于优势敌人的应付”原则中写道“敌进我退:敌人比我们力弱,是不敢攻击前进,如他向我们前进时,我们可以断定敌人定挟优势兵力而来。系主动地有计划的有准备的,则我宜避其锋,预先退却。”“敌退我追:敌军退便要乘势前进,因此际敌人军事必有变动,才施行退却,断没有决心和我们决战。若乘势掩击其后,敌方的掩护部队一定没有决心,而先头部队,在敌之整个计划上,很难回转……最好等他们的大部退去,趁着后卫和我方军队支持中,把退路塞住,使他们欲归不得,欲救不能。”“敌驻我扰:敌人新到我们领土内,地势不熟,言语不通,侦探派出无用,等于走入绝境。此时我们再加一扰乱,到处枪声……等到他们精神摇动,肉体倦极之际,我军联合起来一致突入,定可把他们全歼。”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曾多次说过,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什么战略战术,说来说去,无非就是这四句话。

 

十六是重兵合围战术。它是指在正面部队的配合下向敌翼侧或后方突击,以形成围攻态势达成歼灭战的作战行动。毛泽东在《基础战术》“对于劣势敌人的处置”原则中写道“为民族生存而战,为达成游击任务,为消灭敌人的战斗力,振起民众勇敢的精神,对于劣势之敌,当然要联合当地人民群起包围,一举歼灭之。”抗战时期太岳沁源围困战,就是广大民兵和群众围困封锁、制服敌人的一个典型战例。在解放战争中,集中优势兵力实施大规模包围作战,成为解放军屡试不爽的必杀技术。

 

十七是民众战术。近代以来的军事理论家将游击战称为“民众之战”。毛泽东在《基础战术》“唤起民众”原则中指出:“当敌人未到以前,对于当地民众,应尽力鼓吹,唤起他们的抗战情绪,使他们有绝对奋斗到底的精神,不贪利,不妥协,不投降,切实服从指挥,同我军合作抗敌。同时并组织抗敌会,救国会,和其他职业团体,以便指挥,必要时举行清乡,肃清汉奸免为敌人利用。”我们党动员与组织广大民众投身战争之中,铸就了弥补武器等缺陷的补救条件和克服战争一切困难的前提条件。正如朱自清在《这一天》中所写到的:“世界也刮目相看,东亚病夫居然奋起了,睡狮果然醒了。从前只有一块沃土,一大盘散沙的死中国,现在是有血有肉的活中国了。”毛泽东战术不止于此,如联防战、捕捉战、攻心战等等都是,在此不再赘述。

 

 

三、毛泽东战术思想特点及其当代价值

 

()毛泽东战术思想特点

 

第一,辩证性。毛泽东战术思想中不仅各战术原则及战术原则与战术之间充满着辩证法,而且战略思想与战术思想之间也闪耀着辩证法的光辉。他认为,只有把战术置于整个战略原则的指导制约之下,才能使战役与各阶段、全局与各阶段之间无缝对接。他认为,“如果全局和各阶段的关照有了重要的缺点或错误,那个战争是一定要失败的”。他通过战役战斗的以强击弱来形成局部优势,最终取得战略上的以弱胜强的思想就是上述思想的最好体现。因此普·戴维逊在他的《毛泽东的战略》一书中说,毛泽东何止是一位游击战士!他是一位伟大的战略家。而蒋介石既不是优秀的战略家也达不到优秀战术家的高度。

 

第二,创造性。毛泽东具有非凡的开拓意识和首创精神,善于从实际出发杂糅众长、大胆创造。他认为,战争的对象、规模、样式和特点都在不断变化,必须根据战争态势把握全局,把战略、战役、战术巧妙地统一起来,因时因地因人,不断创新战术方案,使主观指挥和客观情况大致相符合。他指出,“战争规律也各有其特点,不能呆板地互相移用”,“许多国家颁布的军事条令书上,都指示了‘按照情况活用原则’的必要”。毛泽东曾尖锐地批评李德以集中对集中、以堡垒对保垒的错误:“生搬硬套在苏联有效在中国行不通的战略战术……使我们吃尽了苦头,付出了惨重的血的代价。”据说蒋介石对军队的指挥非常僵硬呆板。他的国防部三厅厅长郭汝瑰曾写道:战场情况千变万化,蒋虽是根据前方的报告作指示、下达命令,可是命令下来,情况已经变化,而军师长因怕受军法审判,有时明知蒋的指令有错也执行。

 

第三,实践性。有什么样的战争实践必然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战术。毛泽东战术思想,生长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并已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地上,是在一场漫长、艰苦卓绝和代价高昂的革命战争实践中形成并得到了实践印证和完善的思想。美国海军陆战队准将塞缪尔·格里菲斯在《毛泽东论游击战》序言中指出:中日战争最有意义的特点之一,是中国人民组织起来参加广泛的游击战,战争按照毛泽东以及合作者在论游击战争的小册子里定下的格局发展。毛泽东指出:“我写的文章就是反映这几十年斗争的过程,是人民革命斗争的产物,不是凭自己的脑子空想出来的。先要有人民的革命斗争,然后反映在我们这些人的脑子里。”

 

 

()毛泽东战术思想当代价值

 

毛泽东军事思想就是中国近现代思想库的一部百科全书,涉及面非常广,其中最精彩的就是他应有尽有的战术思想,有挖掘不尽的精神财富。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应该系统、全面、准确而创造性地把它运用于新时期“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之中。建设强大的人民军队是我们党的不懈追求。能战方能止战,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广州战区考察时强调:“必须按照打仗这个标准搞建设抓准备,确保军队能够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听党指挥是强军之魂,能打胜仗是强军之要,而实施正确的军事战术指导则是其重中之重。我们必须学习吸收借鉴毛泽东的一系列战略战术,并在新时期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指导下予以丰富和完善,如发挥政治优势,实行人民战争;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虚实结合、多法并举,高度灵活等等。这些都是在实践中有效保证我军胜利的“法宝”。尤其是不能靠原子弹来解决战役、战斗问题,仍然需要加强近战、夜战等实战的训练,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坚强的军事保障!另外,我们可以把毛泽东战术思想运用于中美贸易战的斗争中,如采取“蘑菇战术”通过持续的小规模对抗,切断敌人的补给线,最终拖垮敌人。还可以活学活用毛泽东的游击战术,进行企业管理与运营,如采取麻雀战术从小处入手,推出一连串跨越各个领域的产品等等。

 

(作者:于景森,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来源:《毛泽东研究》2020年第1期)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