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4日
是上甘岭战役爆发65周年纪念日
65年前的硝烟早已散去
但那座高地却永远被敬仰!
65年前的细节逐渐模糊
但那群英雄却永远被铭记!
65年前的场景无法复制
但那种精神却永远被传承!
回首是为了更好的前行,解读是为了更好的传承!在那场异常惨烈的战役中,美国人至今也没有破解中国人的胜战之道。
1952年的朝鲜地图上并没有标注上甘岭,只有上甘岭北侧高峰五圣山。五圣山海拔1061.7米,沟堑纵横,峰峦叠起,南侧有个小山村,就是上甘岭。上甘岭旁边有两个小山头,右边是597.9高地,左边是537.7高地,这两个高地加起来不过3.7平方公里。然而就在这块弹丸之地,却爆发了举世瞩目的上甘岭战役,涌现出无数战斗英雄,形成了伟大的上甘岭精神,成为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高地。
当年指挥上甘岭战役的志愿军第15军军长秦基伟在《回忆录》中写道:“我们虽然连日酷战,艰难重重,但心里清楚,我们困难,敌人比我们更困难,我们必须顶住,顶住就意味着胜利。”可见,上甘岭战役是一场特殊的较量,我们拼靠意志、赢在精神。
今天,在这个65周年纪念日,我们从当年这支英雄部队的信念、标识、基因、内涵、高度等5个细节入手,用自己的方式解读上甘岭战役的胜战密码。
“一条大河”的胜战信念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到处都有和平的阳光。”
这是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曲《我的祖国》,唱出了志愿军战士对祖国、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之情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气概,每当听到这首歌时,人们的思绪都情不自禁地回到了上甘岭的硝烟战场。
虽然这首歌是战后创作的经典,但在那场艰苦卓绝的战役中,战场上处处洋溢着深厚的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即使是在最艰难、最危险的情况下,战士们也丝毫没有失去必胜的信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他们用满腔的热情和激情,歌唱着伟大的祖国,想念着伟大祖国的锦绣山河和美丽山川。在异国的战场上,他们一想到祖国就遏止不住那奔放的热情,就感到无比的骄傲,就充满了无穷的力量。
“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这是电影《上甘岭》里七连通讯员杨德才参加爆破时喊出的豪言壮语。故事的结尾,杨德才牺牲了,但他给祖国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战场上的真人真事远比故事片感人:志愿军第45师135团1营营部电话班副班长牛保才,在10月14日的激战中冒敌炮火执行查线任务,他在连续负伤的情况下,仍坚持把一个个断头接上,当查到最后一处断线时,随身带的电话线已用完,但为了战斗的胜利,他用嘴咬住一个线头,手拉住另一个线头,以自己的身体接通了线路(战时的磁石电话可以实现),保证了指挥畅通。战后,他被追记特等功,并追授“二级英雄”称号。
电影《上甘岭》中那位在坑道里为重伤员深情歌唱的女卫生员——王兰,原型人物就是当年的上甘岭战斗英雄、二等功臣,原空降兵部队卫生处副处长——王清珍。
在上甘岭战役中,年仅17岁的女卫生员王清珍负责护理坑道中的20多名重伤员,她除了给伤员喂水、喂药,还要喂饭。有的重伤员全身裹着绷带,只露出鼻子和嘴巴,失去了自理能力,王清珍凭着对战友的深情,将饭先含在自己口里嚼碎,然后嘴对嘴给重伤员喂饭。一次,一位腹部中弹的志愿军排长从前线抬下来,救治期间怎么也排不出小便,导尿管插上也无济于事,王清珍只得用嘴含住导尿管吸,终于使尿排出来了。这位从未流过泪的刚强排长,被感动的热泪盈眶,他紧紧握住王清珍的手说:“好妹妹,我一辈子忘不了你呀!”
战争的残酷让战士们更加思念祖国亲人,王清珍扯起嗓子唱起了《翻身道情》、《南泥湾》等革命歌曲。电影《上甘岭》的导演沙蒙正是从她的真实故事中受到启发,把她的形象搬上了荧幕,拍成电影《上甘岭》中的经典镜头。
鲁迅先生曾说“一个民族要屹立不倒,要看他的筋骨与脊梁”。从这个角度来讲,人民的尊严和幸福必然建立在国家强大的根基之上。历史仍在延续,英雄终将被铭记。我们这个民族拥有如此优秀的儿女,我们这支军队才有如此不屈的脊梁!
大河仅仅就是大河、稻花也仅仅就是稻花么?正如共青团中央官微所言:“一首好歌,是历史的见证者,是集体情绪最忠实的记录者”,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大河”,她蕴藏着我们最纯洁、最质朴、最浓烈的赤子之心和爱国情怀,任何人任何时候都无法剥夺。
“381个弹孔”的胜战标识
“上甘岭特功八连”荣誉室内,有一面布满381个弹孔的战旗,它见证了志愿军战士英勇顽强浴血奋战的英雄壮举。
驻足在381个弹孔的战旗前,任思绪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1952年10月14日凌晨的上甘岭:美、韩军以300门大炮、40余架飞机和120余辆坦克为掩护,派出7个营的兵力开始了波浪式的进攻。
在19日夜的反击战中,为了保证反击部队按计划发起冲击,135团2营营部通信员黄继光主动请战,带领两名战友,冒着密集的炮火向敌人的火力点爬去。战斗中,黄继光第一次爆破火力点未能成功,在身负七处重伤,左腿被炸断的情况下,毅然挺起胸膛,冲着狂喷火舌的射孔,张开双臂,猛扑上去,用血肉之躯中断敌人的射击,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开辟了志愿军胜利前进的道路。
在597.9高地9号阵地上,美军在其顶部的巨石下修成了一个地堡,我军攻击受阻。19岁的贵州苗族战士龙世昌,果断地拎了根爆破筒冲上去,敌人炮兵实施拦阻射击,一发炮弹将他左腿齐膝炸断。目击者几十年后回忆道:“那个地堡就在我们主坑道口上面,约有四五十米吧。高地上火光熊熊,从下往上看,透空,很清楚。看着龙世昌拖着伤腿拼命往上爬,把爆破筒从枪眼里杵进去。他刚要离开,爆破筒就被里面的敌人推出来,哧哧地冒烟。他捡起来又往里捅,捅进半截就被敌挡住捅不动了,龙世昌就用胸膛顶住往里压……整个人都被炸成碎片,我们什么也没找到。”
像黄继光、龙世昌这样的英雄还有很多……双腿被炸断,仍然坚持爬行指挥的排长孙占元;用衣襟裹着流出来的肠子,拉响手雷与敌人同归于尽的葛洪臣等等。《志愿军第十五军抗美援朝战史》这样描述:“上甘岭战役中,危急时刻拉响手雷、手榴弹、爆破筒、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舍身炸敌地堡、堵敌枪眼等,成为普遍现象。”以致各级指挥员不得不下令: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任何人都不能堵敌枪眼和射孔。
战后的上甘岭,随手抓把土都可以数出几十粒弹片,一截一米不到的树杆上,嵌进了一百多个弹头和弹片……这片3.7平方公里的山头,早已被鲜血浸透了。
毛主席曾说:志愿军“钢少气多”打败了“钢多气少”的强大敌人。联合国军拥有大量精良的飞机大炮,而我们拥有的是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源于广大指战员坚定的信仰和顽强的意志。
烈士已长眠,英魂当安息!中国人一定要牢记那段战火硝烟的壮烈历史,铭记每一位为民族大义舍生忘死的英雄,担当起使命和责任把上甘岭黄继光英雄精神传承下去。
“无敌坑道”的胜战基因
1952年10月20日晨,经过一周的反复争夺,志愿军伤亡过大,当敌人再度反扑时,部队不得不调整作战方案,暂时退守坑道进行防御,上甘岭表面阵地全部失守。
为了给反击创造时间,兵团指示防守部队“以坚守坑道为主,并集结力量,补充粮弹,为进行决定性反击作好准备”。于是,从10月21日至10月29日,志愿军以坑道为中心,同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战斗。
在上甘岭山头被炮弹、炸弹削低2米,岩石被炸成1尺多厚的粉末时,志愿军仍像钉子一样牢牢地扎在阵地,创造了依托坑道进行防御作战的坑道战术,构筑了以坑道为骨干的坚固阵地防御体系,为战役大反击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上甘岭对敌人最大的威胁是布满两个高地的坑道,其中597.9高地1号坑道为主坑道,位于1号阵地上,是整个高地最大的屯兵洞。
坚守1号坑道的正是后来被授予“上甘岭特功八连”荣誉称号的志愿军第134团3营8连,这个连的前身是刘伯承的第129师警卫营3连,素以作战勇猛著称。
10月22日清晨,美军开始进攻1号坑道,他们用无后座力炮轰、P-51型强击机俯冲扫射,不间断地向坑道里冲击。
要确保坑道的安全,就必须阻止敌人破坏坑道口,为此,八连官兵的巧计层出不穷:联络纵深炮火及侧后方的机枪火力严密保护坑道口;在坑道口用麻袋装土石修筑工事,阻击敌人;将交通壕与坑道口连接起来,以利机动;各坑道不断开展冷枪杀敌运动,狙击敌人。
在坚守坑道的斗争中,各坑道小型出击158次,共歼敌2000余人。与此同时,志愿军伤亡也很大,仅597.9高地1号坑道里的八连,平均每天就有一个班的战士牺牲,这个连最多时补充到120多人,最少时只有5个战斗员。可以说,八连是所有坚守坑道部队的一个缩影。
用艰苦卓绝来形容坑道作战一点都不为过,官兵们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猛烈的炮火下,战士们在坑道中就像是坐着小船在波浪滔天的大海上颠簸,强烈的冲击波撞击着坑道,不少人牙齿都磕破了舌头、嘴唇,甚至还有一个十七岁的小战士被活活震死。
特别是由于敌人的严密封锁,坑道内弹、粮、药品等物资越来越缺乏,阳光、水、食物……都稀缺到使人难以生存的地步,要想得到补给,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这就是志愿军所处的环境,战士们就是在那样万分艰难的情况下坚持生活、坚持战斗的!
现在,坑道作战对于云爆弹、钻地炸弹等现代武器,不再是难以摧毁的“地下长城”,但在上甘岭战役中,官兵们用顽强的毅力和强大的精神撑起的坑道却没有坍塌和攻破。
“一个苹果”的胜战内涵
空降兵军史馆仿真复原的坑道里,教科书中《一个苹果的故事》生动地呈现在眼前:135团5连运输员刘明生向前线运送弹药途中,在一个炮弹坑里捡到一个苹果,带上597.9高地坑道,交给7连连长张计发。张计发把苹果交给步话员,步话员又将苹果传给重伤员……一个苹果在坑道里8个人传了一圈,又完整地回到连长手里。张连长沉默了一会,只好带头咬一小口,再往下传,这个苹果在坑道里转了两圈才吃完。
当时,要把一个苹果、一箱弹药送进坑道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志愿军后方的阵地,到上甘岭的坑道口,近的只有500多米,远的不过1000多米,可就是这样一点距离被美军的飞机和大炮隔成好几条封锁线。只要看到一个运输员,马上就呼叫来飞机大炮,把山谷打得烟尘冲天。
军长秦基伟的警卫员王六申请上前线,秦基伟特意让他带一挎包苹果进坑道,但王六在途中就已牺牲。
老兵们在回忆中谈到:通往坑道的路上满地都是被炸飞的慰问袋,萝卜、苹果、馒头……
“一个苹果”的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11月2日,400多名韩军在山谷中集结,准备向我阵地发动进攻,我军主阵地上的观察哨发现后立即呼叫炮火,把400多敌军一举覆盖。这个观察哨里的战士就是一个苹果故事中的主人公——刘明生。
“一个苹果”就是上甘岭战役中团结友爱的真实写照,是生死与共的友情苹果。志愿军退守坑道后,联合国军使出各种手段破坏坑道,同时严密封锁后方通往坑道的路线,坑道里的饮水一时成了最大的难题。在最艰难时候,每个战士拿着轮到自己手中的水壶,强忍着极度干渴,一滴水也不舍沾唇地把水壶传给了另一个战士……。
正是这种深厚的战友情谊,把部队上下拧成一股绳,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一滴水、一个苹果就可以决定一个生命存在和死亡的时候,更彰显出团结友爱的伟大力量!
这才是真正的英雄,是最可爱的人!
“精神丰碑”的胜战高度
从1951年10月14日战役发起到11月25日胜利结束,历时43天的上甘岭战役早已成为中国人心中最巍峨的精神丰碑。
上甘岭战役结束后,有一块石碑被永久的留在了阵地上,那是一块矗立在上甘岭北面的黄继光烈士纪念碑,在这块大石碑上,镌刻着“殉国烈士、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黄继光同志永垂不朽”,旁边保留着烈士用胸膛堵过的地堡枪眼。如今,地堡周围炽烈地盛开着英雄之花——金达莱,“英雄无言,血化万花红”,她象征着中朝两国人民在战争中结下的生死情谊,寄托着热爱和平的人民对英雄先烈的无限哀思。
满山尽是被烧焦了的秃树桩子和被打碎了的山岩,树桩子里嵌满弹头、钢片;山头被削低了两米,岩石被炸得烂碎,但是我们的志愿军并没有被赶下阵地,英雄的战士仍然屹立在上甘岭,形成了高地,造就了永恒!相对于有形的石碑,上甘岭留下的精神丰碑,更永远地高耸于人民的心中。
上甘岭战役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敌人的“金化攻势”,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战役之后,美军再也没有向志愿军发动过营以上规模的进攻,朝鲜战局从此稳定在北纬38度线上。
上甘岭战役不仅奠定了朝韩的南疆北界,还换来了东亚地区几十年的和平。秦基伟将军在回忆录中写道:“上甘岭战役不仅从军事上打垮了敌人的攻势,也打出了我军的指挥艺术、战斗作风和团结精神。打出了国威军威。以后有人说过,美国人真正认识中国人,是从上甘岭开始的。”
1961年3月,中央军委从全军遴选出三支一等主力:第1军、第15军、第38军,交给时任空军司令员刘亚楼挑选一个军,改建为新中国的第一个空降军。这位睿智的司令员最终选定十五军,他的理由是:“十五军是个能打仗的部队,他们在上甘岭打出了国威军威,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都知道有个十五军。”
上甘岭,不仅是世界军事史上奇迹,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是中国军人永远敬仰的精神高地。
在改革强军的伟大征程中,这支流淌着上甘岭英雄铁血的部队正如雄鹰换羽,必将高擎英雄战旗,再创辉煌成就。
横屏观看上甘岭壮烈画面
作者:刘圣德 涂东伟 韩磊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经验教训 •
• 他山之石 •
• 读史明智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