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国策建言 > 安全战略 > 阅读信息
习近平:“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
点击:  作者:杨云成    来源:《党的文献》  发布时间:2021-01-13 09:10:52

 

1.png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就国家安全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历史纵深长、人口规模大、地域涵盖广、民族构成多的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如何维护国家安全的问题,是指导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一、正确认识和把握当前国家安全形势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越发展壮大,遇到的阻力和压力就会越大,面临的外部风险就会越多。

 

当前,国家安全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面临多重威胁和挑战。做好国家安全工作,首先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当前国家安全形势。习近平指出:“认清国家安全形势,维护国家安全,要立足国际秩序大变局来把握规律,立足防范风险的大前提来统筹,立足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大背景来谋划。”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为我们认清国家安全形势,做好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我国国家安全工作提出了新挑战。习近平指出:“当前,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

 

一方面,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新兴市场国家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各国之间相互联系和依赖程度不断加深,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

 

另一方面,国际关系风云变幻,国际环境日趋复杂,维护国家安全面临多方面的挑战。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世界经济深度衰退,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一些国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影响深远,推动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必须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自身发展。

 

新时代统筹推进“四个伟大”,对我国国家安全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任务繁重且艰巨,特别是各种危险和挑战同时出现带来的联动效应明显。

 

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尽管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成效是显著的,但党内存在的政治不纯、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四大考验”“四种危险”依然复杂严峻,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任务比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也面临重大风险,既包括国内的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社会风险以及来自自然界的风险,也包括国际政治、经济、军事风险等。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这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够实现的,既面临敌对势力的蓄意遏制和打压,也存在内在短板和不足,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这些都对我国国家安全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我国国家安全工作提出了新指向。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就安全来说,从国家长治久安,到生命财产安全、医药卫生、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都关系人民切身利益。人民群众有了安全感,获得感才有保障,幸福感才能持久。对此,习近平强调,“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

 

习近平总结指出,“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如果发生重大风险又扛不住,国家安全就可能面临重大威胁”。他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成立了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公布施行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制定和实施《国家安全战略纲要》,不断完善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健全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逐步形成了体系完备、运行高效的国家安全工作格局。

 

二、牢牢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

 

2017217日,习近平在国家安全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提出,“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是做好国家安全工作的根本原则”。2018417日,他在十九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再次强调,要“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这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基本方略在国家安全领域的具体体现。这里强调“绝对领导”,更凸显出国家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新时代如何落实好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呢?习近平特别强调要做到如下四个方面。

 

建立健全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中央层面,“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加强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地方层面,组建各省(区、市)国家安全委员会。组建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改变了之前中央国家安全领导小组、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合署办公的布局,显著提高了新时代国家安全事务的管理能力和处置效率。各省(区、市)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成立,确保了国家安全工作总体谋划、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将国家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列入党委工作机关序列后,国家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和跨部门会商机制也逐步完善。

 

落实国家安全工作责任制。习近平强调,“各地区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的国家安全工作责任制,强化维护国家安全责任,守土有责、守土尽责”。20184月,十九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党委(党组)国家安全责任制规定》,明确了各级党委(党组)维护国家安全的主体责任,要求各级党委(党组)加强对履行国家安全职责的督促检查。明责、履责、考责、问责构成的环环相扣的工作体系,贯穿于国家安全工作的各领域、全过程。这一方面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最大限度地防止因职责交叉带来的工作扯皮问题;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构建党委统筹谋划、部门各司其职、条块紧密结合、纵横联动推进的“大安全”工作格局,确保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落到实处。

 

健全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健全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作为国家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在前期制定的关于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先后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情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逐步完善,党对国家安全工作领导的法治化程度不断提高。

 

各地区在中央统一部署下,也结合地方实际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有的制定了国家安全工作相关机构的工作规则;有的探索建立了国家安全长效机制,对重点领域推进、跨领域会商、宣传教育、督促检查等工作作出制度安排;有的结合地方实际构建了关于国家安全的指标体系、评价标准、评估办法等。

 

建设忠诚可靠的国家安全干部队伍。干部队伍建设是落实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绝对领导的重要内容。为了“打造一支坚定纯洁、让党放心、甘于奉献、能拼善赢的干部队伍”,习近平从严管和厚爱两个方面对如何建设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一方面,他强调,要“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教育引导国家安全部门和各级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另一方面,他指出,“要关心和爱护国家安全干部队伍,为他们提供便利条件和政策保障”。

 

三、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

 

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复杂变化,不仅呼唤新的发展观、改革观,也需要新的安全观。20144月,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概念,并对其内涵和要求作出了详细阐释。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要严格遵循五个基本要求。

 

第一,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因此,要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将保证人民安居乐业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以政治安全为根本。我们治国理政的本根,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习近平强调,在这一重大原则问题上,脑子要特别清醒、眼睛要特别明亮、立场要特别坚定,绝不能有任何含糊和动摇,“只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出问题,社会主义国家就出不了大问题”。

 

第三,以经济安全为基础。经过改革开放 40多年的发展,我国大踏步赶上时代,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但必须清醒看到,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放眼世界,国际贸易和投资急剧萎缩,人员、货物流动严重受阻,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层出不穷,世界经济正在经历上世纪 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衰退。习近平指出,“应对外部经济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压力也是过去所不能比拟的”。因此,必须坚持稳字当头,做好工作预案,坚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第四,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国防和军队建设是国家安全的坚强后盾,习近平指出,“没有一个巩固的国防,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和平发展就没有保障”;在集中力量发展经济的同时,对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绝不能有丝毫的放松,因为“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 ;此外,社会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维护国家安全,必须“做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工作,做好预防化解社会矛盾工作”。

 

第五,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安全是发展的前提,没有安全,发展无从谈起。当今世界,机遇与危机同在,安全问题解决不好,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就难以推进。因此,习近平倡导,要“坚持合作共建,实现持久安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还要正确处理五对基本关系。

 

第一,内部安全与外部安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形成的资产规模迅速扩大。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安全形势,习近平指出,在对内求发展、求变革、求稳定,建设平安中国的基础上,还要“重视海外安全,维护好海外利益”。

 

第二,国土安全与国民安全。一方面,保护国民安全是国家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另一方面,国土安全是立国之基,也是国民安全的重要载体,历史反复证明,国土四分五裂,国民安全无从谈起。鉴于此,习近平强调,“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

 

第三,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传统安全,主要关注战争与和平问题;非传统安全,指的是除传统安全之外的威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安全要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安全。传统安全问题与非传统安全问题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相互交织的情况时有发生。习近平强调,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必须统筹谋划,“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

 

第四,发展问题与安全问题。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富国才能强兵,强兵才能卫国。习近平强调,必须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既要善于运用发展成果夯实国家安全的实力基础,又要善于塑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环境”。

 

第五,自身安全与共同安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家之间彼此依赖性愈来愈强,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成为常态,世界各国日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指出,“安全应该是普遍的”,“不能牺牲别国安全谋求自身所谓绝对安全”,要朝着“实现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的方向努力,进而携手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四、坚持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国家利益至上的有机统一

 

习近平明确指出,“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宗旨,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国家利益至上是国家安全的准则”,要“坚持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国家利益至上的有机统一”,进而“实现人民安居乐业、党的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正确理解三者的有机统一关系,对于深刻把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进一步做好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至关重要。

 

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来自人民为了人民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意味着维护政治安全,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能够为人民创造良好生存发展条件和安定生产生活环境,为人民安全提供坚强保障。同时,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党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力量源泉。这意味着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过程,也是我们党赢得人民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的过程。因此,人民安全与政治安全是统一的。

 

政治制度对一个国家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回顾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不难发现,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没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障,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也不可能具有今天这样的国际地位。我们党把国家利益作为制定国家安全战略的出发点,并更坚决更有效地维护好捍卫好国家利益尤其是核心利益。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的,全党要“更加自觉地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从这个角度上讲,政治安全与国家利益至上是统一的。

 

有国才有家,只有国家独立自主、繁荣富强、和平稳定,人民的生活才能充满希望,人民安全才能有保障。反过来,只有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才能凝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国家利益才有保证。正如习近平指出的,“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就没有家庭幸福美满。同样,没有千千万万家庭幸福美满,就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因此,人民安全与国家利益至上也是统一的。

 

习近平还特别强调:“国家安全工作归根结底是保障人民利益。”这就更凸显了人民安全的宗旨地位。习近平关于国家安全工作的重要论述,不仅明确了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理念,也为维护人民安全的具体工作提供了实践遵循。如,反恐怖斗争事关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要始终保持对恐怖分子的严打高压态势,坚持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筑起铜墙铁壁,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着力解决好农产品农兽药残留超标、重金属超标、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等问题;把安全生产作为发展的一条红线,健全常态化的安全生产检查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地对高速铁路、城市轨道、油气管网等重点领域和煤矿、化工等重点行业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确保万无一失;健全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坚决禁绝毒品,保持对毒品的“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赢禁毒人民战争;防灾减灾救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要落实责任、完善体系、整合资源、统筹力量,从根本上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及时防范化解管控各种社会风险,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必须从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等等。

 

五、增强忧患意识,防范化解风险挑战

 

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精神特质,中国共产党是生于忧患、成长于忧患、壮大于忧患的政党。习近平深刻指出:“前进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前景光明,越是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全面认识和有力应对一些重大风险挑战。”当前,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做好国家安全工作,要把防风险摆在突出位置,“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风险思考得更深入一些”,着力破解各种矛盾和问题,力争不出现重大风险或在出现重大风险时扛得住、过得去。

 

发扬斗争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需要有充沛顽强的斗争精神。习近平指出,要“在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坚定不移,在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敢于碰硬,在全面从严治党上敢于动硬,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上敢于针锋相对”。同时,斗争光有勇气是不够的,还要掌握方式方法,要善于斗争。要加强对各种风险源的调查研判,对各种可能的风险及其原因要做到心中有数、对症下药、综合施策,“力争把风险化解在源头,不让小风险演化为大风险,不让个别风险演化为综合风险,不让局部风险演化为区域性或系统性风险,不让经济风险演化为社会政治风险,不让国际风险演化为国内风险”。

 

坚持聚焦重点,抓纲带目。国家安全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外交等各个方面。如何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推进国家安全工作取得最大成效,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实践证明,任何“摊大饼”式的推进路径,往往会带来捉襟见肘的难题。因此,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习近平强调,做好国家安全工作,必须“聚焦重点,抓纲带目”,要把政治安全作为根本,统筹推进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等重点领域国家安全工作。就防控风险来说,习近平提出,各种风险我们都要防控,但“重点要防控那些可能迟滞或中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全局性风险”。

 

既立足于防,又有效处置风险。鉴于国家安全工作点多、线长、面广的复杂性,习近平指出,要“立足防范风险的大前提来统筹”。这种立足于防的工作思路,体现在国家安全工作的各个方面。比如,在维护社会安全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习近平强调,要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立足于防的工作思路,也体现在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上。习近平强调,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要“着力在提高把握全局、谋划发展的战略能力上下功夫”。除了要防范风险,还要在风险一旦发生时有驾驭风险的本领,有效、妥善地处置风险。习近平强调,不论形势如何变幻,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力、战略自信、战略耐心,“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仗,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

 

强化科技支撑。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居于核心地位。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大数据、云计算、5G技术、人工智能等不断影响、改变、重塑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也拓宽了国家安全工作的时空领域。习近平指出:“科技创新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增强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安全的核心位置”,“要依靠更多更好的科技创新保障国家安全”。科技手段在维护国家安全中正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运用:要“加大对维护国家安全所需的物质、技术、装备、人才、法律、机制等保障方面的能力建设”;要“构建公共安全人防、物防、技防网络”,“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高度重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慧工程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不断提高公共安全装备水平”;“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综合分析风险因素,提高对风险因素的感知、预测、防范能力”,等等。

 

坚持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习近平指出:“塑造是更高层次更具前瞻性的维护,要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前,安全问题的联动性、跨国性、多样性更加突出,人类面临着许多共同挑战。习近平深刻指出,“没有一个国家能实现脱离世界安全的自身安全,也没有建立在其他国家不安全基础上的安全”。合作共赢的理念不仅适用于经济领域,也适用于安全领域。习近平倡导,各国要“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全球安全观,树立合作应对安全挑战的意识,以合作谋安全、谋稳定,以安全促和平、促发展,努力为各国人民创造持久的安全稳定环境”。这充分彰显了中国的负责任大国担当,推动着各国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为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十三五”时期,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我国国家安全全面加强,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习近平指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实施国家安全战略,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筑牢国家安全屏障。要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确保国家经济安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在新发展阶段,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关于国家安全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基本遵循,做好国家安全各项工作,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提供更加坚实的安全保障。

 

(作者:杨云成,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党史党建教研部副教授;来源:《党的文献》2020年第5期)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