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按】笔者是一名大学退休教师,在职时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大家都学习过毛主席《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文中严厉批评了革命队伍中“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马克思主义的应用”的理论脱离实际的风气。笔者在大学的教学科研实践中,一直铭记毛主席的教导,不仅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中联系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实际,而且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也运用哲学思想密切联系学生的学习实际、联系教学科研实际,批判中国当代教育存在的各种错误思潮,并努力在大家所熟悉的学习领域、教育领域进行开拓创新性研究,发表过数十篇有关论文,出版《大学学习学》《哲学·学习·教育》《大学生学习理论与方法》等著作,并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学》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其中也谈到大学教师的学习、教学、科研等状况的文章。近日针对《自然》杂志上一篇谈论大学教师“躺平”现象的文章笔者写了《大学教师为什么也“躺平”?》(已发表于多家红色网站),笔者从十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但碍于篇幅,不可能每个具体问题都详细展开。其实,笔者已经发表的有关论文中已经对大学教师的“躺平”现象从不同角度做过较详细的分析。为了有助于教育部门的领导、教师及关注大学教育的红色网友更深入认识中国教育现状,现陆续发表有关文章。今发表《大学要努力办成“学习型社会”》(《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该文主要讲了两大问题:一是大学为什么要办成“学习型社会”,这里着重指出目前中国大学干部、教师、学生学习方面存在的六个方面的问题。二是从七个方面谈如何办成“学习型社会”。今再次在网络上发表,供教育部门的有关领导、管理人员、教师学习参考,也欢迎其及各位红色网友批评指正!
大学要努力办成“学习型社会”
郝贵生
【内容摘要】历史发展趋势、大学的社会职责和历史使命、中国大学目前现状要求大学也应该办成“学习型社会”。大学的各级领导和广大教师应该从学习观念的转变、树立大学人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建立长期稳定的学习制度、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搭建学术交往互动的平台、强化领导“扬善抑恶”的职能、注重研究教育实践等方面入手,构建崭新的“学习型组织”的现代化的中国大学。
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中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之后,许多地区和部门相应提出了要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城市”、“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等具体目标。那么作为专门培养教育人的学校特别是高等院校要不要建设“学习型学校”?或者说要不要把“学习型学校”作为教育发展奋斗的目标?也许有人认为,学校就是学习的场所,它天生就是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会,还有必要把它作为自己追求和建设的目标吗?回答是肯定的。大学也要努力把自己办成“学习型社会”。
第一,历史的发展趋势要求大学必须成为“学习型社会”。
人类20世纪以来最大的一个特点是知识发展的速度非常快。然而人类在实践中逐渐认识到,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并没有转化人的人的素质、能力和改造社会的物质力量。一个极其重要的社会原因就是人类学习状况的落后。所以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从人们的学习状况入手。因此许多未来学家和学者就预言未来社会是一个更加重视学习的社会,是更多的人更多的精力投身到学习活动的社会,是一个终身学习、团体学习的社会。早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赫钦斯根据历史发展的趋势就已经提出了“学习社会”的概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揭示了未来社会是一个 “学习化社会”。1979年国际著名学术团体罗马俱乐部出版的“学无止境”的研究报告揭示和分析当代人类学习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和不足,强调要树立“新学习观”、“社会学习”、“团体学习”的观念。90年代初,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圣吉在他所著的《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提出了未来社会的组织应该是“学习型组织”。这种“学习型组织”有五项修炼: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江泽民同志正是根据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西方学者的合理思想,于2001年在上海召开的亚太经合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了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学习型社会”。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中又把它作为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笔者近些年来对“学习”的本质和“学习型社会”进行了一些研究,认为,“学习型社会”中的“学习”也不是目前多数人所理解的那种只是“获取知识或技能”的含义,也不是心理学中所讲的“由经验引起的人们的心理、行为、能力发生持久变化”的过程。人类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是人们在实践中自觉地通过多种途径、形式、手段、方法获取知识并内化为自身素质、能力的人的自我发展、提高、完善、改造,是使人成为主体并不断增强主体性的过程。而“学习型社会”不单纯是指个人的学习,而是群体的学习、组织的学习,社会的学习,是在相应的机制、制度、资源、氛围中形成的大多数人更加重视学习,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肯于学习、善于学习,因而使其组织和个人具有内在发展的活力、动力、凝聚力、自我批判力、竞争力、创造力,不断战胜自我、超越自我、不断创新的社会。这个“学习型社会”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从其成员讲:大多数人高度重视学习、自己主动学习、终身学习、善于学习、开放学习、实践学习。或者说懂学习、爱学习、会学习。二是从其结果讲:其组织和个人呈现出不断持续发展的活力、动力、凝聚力、自我批判力、竞争力、创造力。三是从其条件看:形成一个有利于和促进组织和个人勤奋学习、互动学习、资源共享的机制、制度和氛围。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人的学习观念和绝大多数的社会组织还没有达到这种程度,它是人类社会努力奋斗的目标,也是我国各种社会组织包括大学努力的方向。
第二,大学特殊的社会职责和历史使命要求它首先要成为“学习型社会”。
大学不是一般的社会组织,也不是一般的学校,而是高等学府。它区别于其它社会组织和一般学校的最大特点、职责和使命就是要进行两个“生产”:
一是“生产”、培养先进性的人。学校是专门培养教育人的,但它不是一般的中小学,也不是一般的职业培训部门,而是培养具有较高文化水平和较高素质、能力的人。一个社会的发展程度与其高素质、高能力的全面发展的先进人、佼佼者的多少和质量高低成正比关系。一个社会总是要求高素质、高能力、高水平的先进人越多越好,质量越高越好。而大学区别与其它任何社会组织的特殊的社会使命、任务和责任就是努力为社会生产和培养数量越多、质量越高的先进性的人才。按照新的社会组织的含义,其它的社会组织也应该肩负培养和发展人的任务,但它永远代替不了大学的这种特殊的使命和任务。
二是“生产”、创造先进的文化。
社会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方面表现在文化方面。一个社会中,文化也有“先进”与“落后”之分。社会生活中的先进文化发展越多,创新越快。但先进的文化内容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现代社会派生出主要专门从事先进文化生产的社会群体和组织:一个是科研部门,如各种类型的研究所,再一个就是高等院校。大学聚集着社会生活中大批的知识分子中的精英。这批精英的又一个极其重要的社会使命和任务就是为社会“生产”和创造更多的先进文化。最近,胡锦涛同志又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思想。那么肩负创造先进文化的大学在整个社会各种组织发展进程中,也更应该首先成为“创新型组织”。
从上述意义上说,大学既不是单纯的“生产”先进人的场所,也不是单纯“生产”先进文化的场所,而是肩负着双重任务和使命。这双重任务、使命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只把大学单纯理解为一种“生产”,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这种极其特殊的双重任务和使命是其它任何社会组织不能代替和超越的。大学要完成这种特殊的使命和任务,没有特殊的具有更高素质和能力的大学人是办不到的。而大学人要更好的胜任和完成这两重任务,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既是个人的也是群体的学习活动是完成不了的。因为时代在发展,而且速度越来越快。大学人不能最大地吸收最先进的文化怎么能够培养先进的人呢?大学人不能够最大限度地继承前人和他人的优秀成果,不能够善于发现和总结人类实践活动中出现的新现象、新事实、新材料、新方法,又怎么能够“生产”、创新先进文化呢?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是创新的前提、基础,不肯于学习、不善于学习的个人和组织永远不可能有创新。因此,把大学努力办成“学习型社会”也是创建“创新型国家”的前提、基础。它比其它社会组织更为重要和迫切。
第三,中国大学目前的现状是办成“学习型社会”的最重要的现实依据。
中国的教育包括大学的教育存在的问题相当多。老百姓对教育的最大意见是乱收费。但这只是问题之一 ,而不是最主要问题。中国教育最主要最根本的问题是没有把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意义上的人摆在第一位,大学则没有把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先进的人摆在首要地位。大学近些年来,确实涌现出一批先进的文化成果,但是浅层次的重复性成果、特别是垃圾成果也相当之多。中国大学的目前现状没有真正或完全肩负起双重“生产”的任务和使命。除大的社会环境和体制之外的原因,从大学自身的根源分析,就是大学人自身的学习现状,其问题相当之多。这种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相当多的学校领导干部和教师不真正懂得学习,不懂得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没有把学习同自身的素质、能力的发展内在联系起来,同世界观改造联系起来。他们学习知识也仅仅是为了教知识,把自己的头脑看作知识的转化器。他们没有终身学习的观念,知识老化、陈旧,思维方式僵化、封闭。即使进行学习和科研,也仅仅同职务、职称联系起来,一旦职务、职称到手,学习、科研的积极性就会降低。一些干部整天忙于日常工作,很少有时间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有关专业知识,或者学是学,做是做,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真正意义上的先进思想没有学到手,反而把社会生活中的错误、丑陋的东西学来了。
二是教师不会应用所教的知识。毛泽东讲过,精通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同理,学习一切知识的目的都在于应用。教师要主动引导学生应用知识,首先自己要会应用知识。但是我们不能不正视,许多教师不会应用自己所教的知识撞击和分析现实问题。讲哲学的不能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讲经济学的只会照办西方的经济学理论,讲思想政治教育课本身不会分析和解决学生、教师的思想问题,讲政治学不会分析中国当代政治存在的种种问题,讲文学的不会正确评价和批判当代作品,讲历史的不能正确评价《康熙王朝》、《雍正王朝》,讲教育学的不会分析中国当代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讲心理学的不会解剖中国人现实的心理状况,等等。
三是教师的学习生活是纯粹个人的封闭性状况。教师之间的学习、各院系、各专业、各教研室之间学术和学科建设方面老死不相往来,资源不能共享,文人相轻,少数人甚至窝里斗,争权争名争利。相当多的教师不能把全部精力完全放在教学科研方面,而是拿出许多时间攻关,跑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庸俗化。同时教师的知识结构过窄,不愿意也不善于与其他专业进行学术交往,更不会从其它专业汲取对自身素质和自身专业发展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
四是不能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然而我们的大学教育却不能做到实事求是。其重要的表现就是对长期困扰在大学中的两个基本矛盾(教与学的矛盾、教学与科研的矛盾)缺乏深入的研究,导致实践中一系列的问题。在教与学关系方面,总是重教轻学,把教学改革单纯归结为教的改革,完全忽视学生主体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在教学与科研关系上,在领导层中,更重视抓科研,在政策上往往加大物质奖励。而对教学改革,喊的多,做的少。在教师方面,往往表现为两个极端,要么是重教学轻科研,课堂教学方式单纯停留在已有知识的灌输上,忽视学生的系统思考和质疑能力的培养;要么是重科研轻教学,不能把科研成果转化到教学实践中。教师在教学、科研方面存在的许多问题暴露出教师自身的基本素质和基本功特别是知识结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等许多方面与时代的要求差距较大。此外,大学一些领导者天天喊要建立“一流大学”,但对“一流大学”的真正含义缺乏研究,盲目攀比,盲目追求规模、地盘、大楼,追求学科全、人数多,喜欢拉大旗做虎皮,搞形式主义,缺乏脚踏实地、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
五是缺乏浓厚的学术氛围。大学既要做到培养先进的人,又要生产先进的文化,一个极其重要的条件就是必须有浓厚的学术氛围。浓厚的学术氛围本身就是一种群体性的互动式学习,既是向实践学习,把人们社会实践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拿到学校和讲台上进行研究,也是向他人学习,相互学习。现代科研和创新活动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打独斗的时代,而是一个群体性的相互合作的时代。没有这样一个浓厚的学术氛围的大学环境是不可能真正产生出大师级的学术带头人和高素质的科研队伍。目前许多大学的各级领导从主观上似乎也特别重视科研。特别对于有重大科研成果的人给予高物质奖励。但是他们更重视的是科研的最终成果,而忽视营造科研的过程和浓厚氛围,忽视科研成果在本学校、本学院、本专业的传播和推广,忽视科研人员自身的学习素质、求实素质、主体性素质、创新素质等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六是缺乏对社会生活中各种错误思潮的鉴别和批判,也缺乏自我批判精神。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最大的一个变化是思想从“左”的教条主义的错误观念解放出来。这确实是一个极大的进步。但与其同时,伴随着社会生活中的新的错误思潮的出现,人们的思想辨别力和抵制力降低,甚至随波逐流,大学也是这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是改革开放的重大成就。但我们搞的是市场经济,不是市场政治,也不是市场教育。可是社会生活中某些人包括一些官员和教授大肆鼓吹“教育产业化”思想,把教育当作赚钱的工具。这种观念是完全错误的。目前,教育部门的主要领导谁也不愿为“教育产业化”的口号承担责任,但实际上它已经作为一种观念渗透到教育的各个角落里。而作为专门从事“先进文化”研究的大学领域对此不仅没有抵制,而且积极贯彻。此外,社会生活中的其它错误思潮如拜权主义、拜金主义、贪污受贿、弄虚作假、急功近利、浮夸浮躁等也严重侵蚀到大学领域中,导致大学中权学交易、剽窃抄袭、学术腐败等现象比比皆是。弄虚作假在高校中无孔不入,申报项目和研究生点、检查评比、论文著作、职称评定、就业率统计等各方面都有弄虚作假现象。社会生活中有假冒伪劣产品,大学中也有假冒伪劣成果,假冒伪劣教授、假冒伪劣导师,少数干部和教师完全钻到个人名利和钱眼里去了。而且高校中某些人对此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个别领导对此现象不仅不批评制止,反而支持纵容。同时大学缺乏自我批判能力,导致目前许多丑恶现象愈演愈烈。教育是培养人的,而大学中的某些个别干部和教师本身就不会做人,又怎么能够去教育人呢?
中国大学目前的这种现状导致大学组织不同程度地织缺乏一种内在持续发展的活力、动力、凝聚力、竞争力、批判力、创造力。这种状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大学改革,首先从改变大学组织和大学人的学习状况开始。努力把大学办成“学习型社会”也是中国教育改革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根本任务。
二
大学究竟怎样办成“学习型社会”呢?
第一,各级领导和广大教师首先要转变“学习观念”,树立现代“学习观念”。任何人的学习活动自觉不自觉地都是在一定的人们的学习观念指导下进行的。学习观念也有传统与现代之分,落后与先进之分。相当多数的大学的各级领导和教师的学习观念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旧的落后的学习观念上。如单纯的学校学习、知识学习、书本学习、被动学习、个人功利化学习、盲目学习、实用主义学习、重复学习、经验学习等。这些学习观念已经成为大学形成“学习型社会”和影响大学自身发展的极其重要的思想根源。各级领导和广大教师一定要认识到,不仅学生的学习观念要变革,自身的学习观念也要变革,也一定要尽快从上述错误、落后的学习观念中解放出来,真正树立终身学习、自主学习、责任学习、素质学习、科学学习、系统学习、团体学习、实践学习、理性学习、创新学习的现代学习观念。各级领导在学习观念的变革方面尤其要起带头作用。
第二,要组织专业人员深入研究学习科学,并首先在干部教师中推广应用。伴随着学习现象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人类已有的学习理论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习领域对人类来说,还是一个未真正开垦的处女地。学习科学相对于其他社会科学,还比较落后,导致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的学习状况的被动性、盲目性和低效率性。要改变人们包括大学中的干部和教师的学习的落后状况,就必须去研究学习现象、本质、规律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它不仅关系到大学人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也关系到对大学生的素质、能力的培养,关系到整个民族素质、能力的提高和“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大学领导应该组织专门的人员和机构,投入更多的精力和物力,深入开发人类的学习领域,并把成果及时地最大程度地推广到广大干部、教师和学生中去。学习科学研究大有作为。
第三,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教师干部队伍中也要“以人为本”,把教师干部的自身素质、能力的提高和人的可持续发展提到重要日程上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体现在教育思想上,就是要做到两个“为本”:一个是“以学生为本”,这是从教育的任务和根本目标提出的 。再一个就是“以教师为本”,这是从学校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组织自身发展的动力、依靠力量和目标提出的。也就是说,教师的学习素质、求实素质、主体性素质、创新素质和质疑思维、科学思维、系统思维能力等也要不断的提高、发展,这也是大学的任务。学校发展的依靠力量和动力还是绝大多数的普通教师和干部。没有教师、干部的自身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也就不可能有教育和学校的发展,更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大学的一些领导把精力完全或主要放在规模的发展、大楼的发展、研究生点的发展、创收的发展、个人政绩的发展,学生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发展特别是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发展则抛到九霄云外去了。这种状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同时,教师个人也要以自己为本。这里所说的自己为本,不是把个人利益摆到他人和社会利益之上,而是要把自己的发展作为本,把自己的素质和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本。历史对我们这个时代的大学人的要求就是一个永远地不间断地改善自身知识结构、改善思维方式、改善心智模式的人,永远地不间断地吸收新思想、新文化、新事物的人,永远地不间断地自我超越、不断追求生命新使命、新价值、新意义的人。学无止境,自我超越无止境,创新无止境。否则就不是真正合格意义上的现代大学的大学人。
第四,要建立相对稳定的教师、干部自身的学习制度。建立学习制度,是多年来上级领导经常提出的一个要求。但在实行过程中,往往流于形式,久而久之,形式也就丢掉了。其重要原因就是没有真正认识到建立学习制度的重要性。一些领导建立学习制度似乎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不真正实行之。即使实行了,也是读读文件,发发议论,走走过场。在部分教师中,认为这种学习制度是浪费时间,学习是自己的事情,靠自己回家学习得了,没有必要集体学习。这种观念都要转变。教师、干部的学习不能仅限于专业的学习,也应包括政治理论的学习。一个只知专业技能知识而不熟悉中国社会大环境和指导思想的教师、干部不可能真正承担起中国教育改革的重任。
第五,要努力搭建学术交往互动的多种平台,强化大学的浓厚的学术氛围。各个院、系、教研室要根据本院、系、教研室的具体情况经常举办多种形式的高水平的学术报告会、学术研讨会、学术交流会、学术汇报会。这种学术活动要打破教师与学生的界限、专业与专业的界限。要鼓励不同专业之间的学术交往活动,鼓励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交锋和争辩。要正确处理科学研究中的学术性和现实性之间的关系,坚决反对在学术研究中把不同的学术观点与政治问题挂起钩来,打棍子、扣帽子。
第六,各级领导要认真贯彻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原则,把“扬善抑恶”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型社会”就应该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有辨别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能力,有对丑恶和错误现象鉴别、批判、化解能力。大学大都是由高文凭的知识分子所组成,面对着社会生活中的权力至上、金钱之上的思潮,理所应该有清醒的头脑,但是目前却丧失了。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在团体学习的过程中努力提高整个社会组织大多数成员的鉴别力和批判力,唤醒当代知识分子的良知、责任和历史使命感,建立共同的目标愿景。各级领导首先就要做鉴别力和自我批判力的带头人,在所辖的一个社会组织内,敢于鼓励表彰正气,批判鞭笞邪气,真正形成一个“扬善抑恶”的舆论氛围和环境。
第七,实事求是,切实组织干部教师研究现状。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型组织”也是一个善于向自己学习的组织。所谓向自己学习,就是要研究自己的实践、生活,向自己的实践、生活学习,向自己实践中的成功学习,向自己实践中的失败学习。中国的大学教育肩负着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先进人和创造先进文化的极其重要的历史使命。那么完成这个使命,就要研究教育,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各种矛盾,特别是研究长期困扰在大学中的教与学、教学与科研的矛盾,研究学习问题 。不仅领导要研究,教育专家要研究,每一个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也要研究,也要探索。一个合格的科学研究人员也是善于研究自己实践活动的人员。任何改革实践,都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或者说成功中有失败,失败中有成功。但我们所需要的不是一次成功,是多次成功,我们不需要失败,但失败总是不可避免,我们需要少失败,需要从失败中走向成功。我们要研究的就是怎样从成功中走向新的成功,怎样从失败中也走向成功。这就是学习。一个合格的领导者要敢于探索,善于总结,还要善于发现、推广和激励改革实践中成功的新思想、新经验、新事物。以点带面,以个别带一般,促进整个组织和更多的人不断从盲目的实践走向自觉的实践、自由的实践。唯有如此,才有大学的活力、动力、创造力。
大学努力办成“学习型社会”本身就是教育改革的新思想、新理念。只要我们上下齐心,勇于实践,不断探索、善于总结,“学习型组织”的中国的崭新大学就一定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①《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②《迎接未来的挑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③ 彼得·圣吉著 郭进隆译《第五项修炼》[M].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1998. 7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教授;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修订发布,原文刊于《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