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国策建言 > 党政建设 > 阅读信息
盛利:基层减负,要突破“八种定式”
点击:  作者:盛利    来源:半月谈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4-07-09 10:08:09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推进到第六个年头,从建立到发展、从抓点到带面,催生了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党群干群关系等多方面的可喜变化。但与此同时,一些形式主义的新变种、新动向仍在困扰基层。归根结底,要破除各类形式主义表象下存在的固有定式,避免基层减负举措打折扣。

 

定式1:下达任务习惯层层加码

 

上级部门为推动某项工作,会下达具体的目标任务,一些地方以结合基层实际为名,给基层干部层层加码。层层加码实际反映出上级激励考核过程中的单一化、功利化倾向,容易导致基层为求快求新,在落实时走形变样。笔者了解到,某省为保平安促和谐,要求六个不发生,层层加码下,市一级变成八个不发生,到了乡镇街道则演变为要求村(社区)十个不发生,有的地方甚至要求创建无诉讼村(社区)。诉权本是公民的权利,这种形式不仅增加基层负担,反而有可能适得其反。

 

定式2:召开会议习惯层层传达

 

有些省份为了让基层能够原汁原味吃透会议精神,会让乡镇、村居的干部参会。省里开了会,县乡两级为了体现对贯彻会议精神的重视,又要结合实际进行传达。同样一个工作会,村居干部可能要参加三四次,层层落实变成层层开会。一些传达会,实际上是表态会,下级如果不开会,容易让上级领导误认为对此项工作不重视。最近某省召开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时,明确凡是省委已开到县级的视频会议,市、县不要层层开会传达,相关做法值得在其他领域、其他地域推广。

 

定式3:检查工作简化成核查资料

 

有的上级部门在基层一线检查时,不是去现场,重视与老百姓直接交流,而是习惯看资料、听汇报,凭书面印象打分,这成了一些上级部门在基层一线检查时的固定方式。最后考评结果好不好,成了看材料厚不厚。笔者了解到,某省领导到一镇综治中心等地检查工作,面对摆在会议室的一摞摞资料,他明确表示不能简单以此作为依据,而应注重考察当地群众评价的方法、机制,这种做法受到基层欢迎。

 

定式4:调研督导习惯被安排

 

因时间紧、路线不熟,一些领导调研时习惯走基层安排的线路和调研督导点,但这也容易滋生官僚主义,导致基层片面造景。笔者曾跟随一省级领导调研,他尊重地方安排的线路,但在调研点的选择上,则会临时减掉几个点,并要求随同调研人员沿路选择新的调研点,特别是发生过负面舆情的地方。这样既做到了尊重基层、信任基层,不折腾基层随意更改路线,又看到了真实情况,不失为调研督导选点良策。

 

定式5:考核指标过频过细

 

日分析、日研判、日通报,考核指标上百项,弄得一些基层干部应接不暇,成天提心吊胆,最后还是胡子眉毛一把抓。考核过频过细背后反映出一些上级部门对基层不信任,日常工作沟通落实上缺方法、缺抓手。某省在考评地市年度平安建设工作时,规定考核群众可观可感的30余项指标,优秀、不合格等不设具体名额数,达到90分以上的即可评优,没有发生重特大案件事件的,都不评为不合格。笔者认为,对于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等方面工作,要引导基层筑牢底线,避免刻意拔高讨满意;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等方面,则要多讲原则多给方向,避免以过细过频的条条框框绑住基层手脚。

 

 

定式6:举报投诉容易偏听偏信

 

上级机关为收集违纪违法犯罪线索,加强对基层单位工作和干部的监督管理,大多畅通了投诉举报渠道。如12337举报平台共收到各类线索20多万条,许多黑恶犯罪组织、团伙及其保护伞就是依据这些线索,顺藤摸瓜而被打掉的。但在举报线索中,有不少夹杂虚假内容,甚至恶意攻击报复的,这就需要线索办理人员增强甄别判断能力,而不是一股脑儿地查办交办,特别是作为负面典型写入通报的,更要查清来龙去脉、事实真相,不能让干事担当者蒙受不白之冤。如云南等地探索建立问题线索联查联处机制,针对散布谣言、恶意举报等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形式惩治,用制度链拔除诬告根源。

 

定式7:追责问责过泛过严

 

有的上级机关在推进基层工作时,信奉喊破嗓子不如打一板子,一有问题就问责追责,弄得一些基层干部战战兢兢、身累心更累,个别基层干部担心干得越多犯错越多,干脆不作为。急于问责,背后可能是害怕自己担责,不能以问责代替治理,把板子一打了之。笔者曾在一个地市工作,该地市提出问责事项严格依据党的纪律处分条例等中央政策规定处理,地方党委政府不随意新设问责指标,对因监管不严,基层造成既定违规事实的,不翻历史旧账,不追基层的责。

 

定式8:超时超量工作渐成常态

 

一些基层干部坦言,节假日成了值班值勤同志的受苦日。政法、公安、交警等部门轮流值班很有必要,但如编办、党史及一些群团组织跟风值班,则可能存在形式主义之嫌。一些干部表示节假日值班时,只接得到领导的查岗电话,接不到工作电话。还有一些基层单位过分渲染超时甚至通宵工作,这在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时有必要,但不应成为工作常态。如果漠视基层干部休息权,必然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磨洋工。据了解,新疆等地已在清查不必要的值班加班,把节假日、休息权切实还给基层干部。

 

半月谈评论员 盛利;来源:《半月谈》2024年第10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