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国策建言 > 发展战略 > 阅读信息
王今朝:如何科学看待高质量发展?
点击:  作者:王今朝    来源:昆仑策网【原创】  发布时间:2019-03-05 09:55:32

 

1.webp (9).jpg

 

2019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3月1日上午在中央党校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政治上的坚定、党性上的坚定都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干部要成长起来,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


当前,高质量发展话题炙手可热如何围绕高质量发展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呢?

 

一、为什么要推动高质量发展?

 

如果给发展下一个科学的定义,那么,发展就是高质量发展。

 

比如,把发展定义为科学目的的达到,就是很科学的一个定义。这个定义之所以相对其他定义更为科学,是因为它足够抽象,更符合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如果我们国家或我们国家的一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科学定义了自己在某个阶段的发展目的,并且经过艰苦的努力实现它,那一定是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有没有呢?它是有的中国一五计划所实现的发展就是高质量发展新中国改革开放前的27年经济和社会建设在相当程度上也是高质量发展,如果把大跃进时期和文革时期除开,就更是如此了。为什么这样呢?因为那一代人经历了长期艰苦卓绝的奋斗,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取得了古今中外的非马克思主义者所难以望其项背的认识。

 

对上述发展定义的科学诠释只能是马克思的生产力生产关系框架。

 

今天中国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实际上就是承认,在过去相当长时间里,中国的经济社会并没有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就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际上就是承认中国八九十年代的经济发展质量并不很高。然而这个问题长期未能得到解决。从生产力的角度看,中国在汽车、大飞机、芯片、操作系统、互联网等诸多战略性领域还未能取得突破,还在被西方某些国家卡脖子。

 

当然,中国的北斗系统、电信网络、移动支付、建筑、高铁等领域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打下了非常好的物质基础。这些领域的生产力的发展正好表明,中国在汽车、大飞机等领域的生产力的不发达实际上是中国本来可以避免的代价。中国是人口大国、教育大国,足以支撑起所有上述产业领域在70年的时间里都达到世界生产力的前列。

 

然而,衡量发展质量不能仅仅限于生产力维度,还必须补充以生产关系的维度。为什么这样说呢?中国在移动支付、建筑、高铁领域虽然极大地发展了生产力,但存在着生产关系的代价。这些领域的生产力发展实际上成为了中国收入分配两极分化的催化剂。住房建设催生了许多房地产富豪;高铁建设中存在着严重的腐败,导致一个铁道部部长被投进监狱。本来这些领域如何更多用国有企业的办法就可以较好地减少甚至避免这些问题的。如果生产力发展了,中国的收入分配没有两极分化,很少有官员腐败,那不就是一个高质量的发展吗?

 

在过去40年中,武汉大学以谭崇台教授、郭熙保教授为首的学者对推进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谭崇台教授早在20世纪80年代编著的著作中就强调指出增长不等于发展,实际上就是指出了片面强调经济增长实际上是会导致低质量的发展。

 

谭崇台教授关于发展的思想也是在不断的升华的。在他以97岁高龄逝世前的几年,他提出了基于中国经验重新思考发展经济学的必要。基于中国经验来创新发展经济学,就离不开政治经济学了。

 

郭熙保教授在编著一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发展经济学著作。这样,就可以理解,马克思提出的生产力生产关系框架多么厉害!它不仅适用于分析长期的社会形态,还适合分析一个国家短期的经济发展,不仅适用于分析资本主义国家,还适用于分析社会主义国家。

 

武汉大学一些年轻的学者也在从事着这方面的工作。比如,我自己就在过去出版了三本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专著,一本叫《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理论与政策》(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一本叫《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政治经济学解读》(社科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一本叫《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政治经济学占优设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我还把这三本书的一些内容吸收到了我编著的《经济学原理》和《政治经济学》(都是武大出版社,前一个2018年已经出版,后一个马上出版出来)教材中了。2019年我还会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一本《中国人视野中的经济发展》。这些工作许多也是武汉大学设立马克思主义青年团队要推进的事业。这都是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学术努力!

 

二、怎样推动高质量发展?

 

对于这个问题,一些学者可能会列举出几条。但是,就我所见,一般的都是就事论事,都缺乏理论思维,常常是用一些小道理去掩盖大道理和基本道理。这里,我就列出一条。

 

既然对发展定义的科学诠释只能是马克思的生产力生产关系框架,那么,推动高质量发展也就必然是生产力生产关系这两个维度了。值得指出,对任何一个维度都不能偏废,否则,必然是跛足的发展、低质量的发展了。但是,我认为,这里还是有一个主次问题。斯大林曾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主要特点和要求表述如下:

 

“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这其实就是在谈苏联的高质量发展了。[①]

 

当前,对于中国的高质量发展而言,我认为,最主要的问题是提升中国生产关系的质量

 

为了提升中国生产关系的质量,必须先从学术上弄清楚什么是生产关系。关于这个问题,有一些争论。但斯大林的定义应该被认为是完全正确的,或者说,至少超越了其它所有已有的定义。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归纳了马克思的生产关系概念而认为,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包括三个层次,即(1)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2)由此产生的各种不同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或如马克思所说的,“互相交换其活动”;(3)完全以它们为转移的产品分配形式。[②]中国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一般也都采取斯大林的这个定义。

 

这个定义的正确性在我新近完成的一篇文章里有论证。当然,我对它的表述形式也做了一些发展。马克思还曾在《资本论》中在人们在他们的社会生活过程中、在他们的社会生活的生产中所处的各种关系这两个广泛意义上使用生产关系这一概念,[③]如见马克思(2004)第一卷第8-21、93-113、165、312、438、556-582、631-649、711、744、878页,第三卷第53-54、279、441-442、702-703、876-941、992-1000页。但从主要矛盾的观点看,只有先抓住斯大林对于生产关系的定义,才能基本掌握生产关系的本义。否则,就可能陷入到种种枝节问题之中。

 

弄清了生产关系的定义,就知道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要性,就知道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优化对于中国提升生产关系的质量的重要性了。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实际上已经有大量论述。比如,习近平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看得非常重,反复强调。习近平在全国国企党建工作会议上,一针见血地指出,

 

社会上一些人制造了不少针对国企的奇谈怪论,大谈“国有企业垄断论”,宣扬“国有企业与民争利”,“国企是不堪的存在”,鼓吹“私有化”、“去国有化”、“去主导化”,操弄所谓“国进民退”、“民进国退”的话题。特别是各种敌对势力和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重点拿国有企业说事,恶意攻击、抹黑国有企业,宣扬“国企不破、中国不立”,声称“肢解”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最佳方式。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些人很清楚国有企业对我们党执政、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性,想搞乱人心、釜底抽薪。

 

他严肃批评:

 

我们有的同志对这个问题看不清楚、想不明白,接受了一些模糊的、似是而非的甚至错误的观念。我们要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绝不能认为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所有制问题,或者只是一个纯粹的经济问题。那就太天真了!

 

他还突出强调: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为什么是政治基础?如果把国有企业搞小了、搞垮了、搞没了,公有制主体地位、国有经济主导作用还怎么坚持?工人阶级领导地位还怎么坚持?共同富裕还怎么实现?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还怎么巩固?我们一定要想清楚,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想清楚,国有企业广大党员、干部、职工要想清楚,不能稀里糊涂跟着喊口号,更不能中别人的圈套!

 

十九大后,习近平首次外出调研,考察“混改”中的大型国企徐工集团,又再次强调: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④]

 

所有制问题决不是简单的学术概念。它对于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性在于,如果我们搞弱了国企、集体企业,就无法满足人民中许多人,特别是必然形成的低收入群体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党就会失去许多民心,党就难以在风云变化的国际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就会给国际上的敌对势力以可乘之机,就会丧失目前国际上出现的数百年未见之间变局所提供的机遇。

 

有人会问:强调生产关系质量是否会忽视生产力质量呢?我的回答是:不会的。因为从马克思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的二元对立看,如果你想要发展生产力,就只能靠发展生产关系,你不能说通过发展生产力来发展生产力,因为那在逻辑上是循环论证。对于有理论思维能力的人来说,这点是不言而喻的。

 

三、推动高质量发展

必须高度重视理论

 

上述分析是高度理论化的,但也是简单易懂的。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高度重视理论。马恩列斯毛都非常重视理论。习近平总书记也已经多次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性。这里,还有许多问题可以谈。我想,最后,可以引用如下一段斯大林的话来结束本文。

 

根据在苏联十九大上当选为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的切斯诺科夫回忆,这位老人(指斯大林)在逝世前一两天给他打电话说:

 

“你们应当在最近就抓理论问题。我们的错误很多。我们在经济方面可能把什么事搞错但是不管怎么样我们能摆脱困境要是我们在理论上搞错了,这可能是无法改正的没有理论,我们就会死亡,死亡,死亡!”在说最后一句话时加重了语气,说完,没有告别,就把电话挂上了。[⑤]

 

可以说,如果脱离了马克思主义高度重视生产关系的理论奢谈高质量发展,就必然产生按下葫芦浮起瓢的结果而如果我们在高质量发展等热点问题上都真正贯彻了马克思主义,那么,我们也就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了

 

注 释:

[①]《斯大林文集》,中文版,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628页。

[②] 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年,第58页。李匡夫:《斯大林关于生产关系的定义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表述一致》,《齐鲁学刊》,1984年第3期。

[③] 《资本论》,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994页。

[④] 宋方敏:《论“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和“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的一致性》,《政治经济学评论》,2018年第2期。

[⑤]《苏维埃俄罗斯报》,2011年12月15日。转引自张捷:《谈谈斯大林如何重视理论学习》,红色文化网

http://www.hswh.org.cn/wzzx/llyd/ls/2013-05-31/21077.html

 

1.webp.jpg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昆仑策网”新公号!

 

(作者系武汉大学当代中国与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导,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