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昆仑专题 > 两岸关系论坛 > 阅读信息
王裕庆:如何让“一国两制台湾方案”成为实践的真理之探讨
点击:  作者:王裕庆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  发布时间:2019-03-05 09:41:01

 

1.webp (6).jpg

 

【兰斌强荐读】自大陆领导人提出“一国两制台湾方案”后,两岸专家学者都在积极认真地进行研究和探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台籍候选人王裕庆昨天给笔者发来他对此研究的一篇论文,很有参考价值。在征得王先生的同意后,决定在本公众号首发,以飨读者。

 

如何让“一国两制台湾方案”

成为实践的真理之探索

 

王裕庆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台籍候选人)

 

随着政协会议的开幕,3月3日又是一年一度大家非常期盼的两会开始。在这一年一度的属于人民期待的日子里,笔者不但感受到大陆民主协商的优势治理特色,并也观察到两岸同胞也因大陆推行融合发展的政策,而不把台胞当外人,而有了非常感同身受的感受。  

 

正因,今年一月2日随着大陆最高领导人发表《告台湾同胞书》纪念40周年的重要谈话,提出“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倡议,这也代表两岸关系已经进入的新时代,而且也获得海内外中国人的支持与热议。当然,就笔者来观察“一国两制的台湾方案”,我们不旦要探讨两岸统一后,在一国两制下如何治理台湾,更重要我们要开始研究一些实践马上可以做到的“台湾试行方案”,这样或许对未来两岸统一后,会有一定减少“两制”推行后出现的“磨合问题”。至于,笔者今年对两会就“一国两制的台湾方案”,有以下观察与建议,希望这些笔者浅薄的看法,也能明白一个追梦人想实现梦想的渴望! 

 

首先,深化以“融合”为目标前提交流。

 

笔者观察到两岸关系的新时代,不能仅是要谈交流,更重要我们应重视以“融合”为目标前提的交流,并也是应有的交流工作方向与方式,而且"以融合为前提的交流工作"(简称融合交流)更是“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重要“无形推手”。换句话说,“融合”与“交流”未来应做出紧密结合成为一个名词,而不再把“融合”与“交流”分开看待。 就让任何交流工作的目标都以“融合”为主,使得“融合交流”一词,成为两岸社会关系发展的新时代的流行重要名词。

 

然后,在部门调整的设计上,大陆更应在涉台相关部门里有“交流”名称的单位,特别加上“融合”两字成为“融合交流局”的新名称,并以“融合”为目标,开始发挥“融合交流理论探索”、“融合交流政策实践研究”与“交流活动推进融合的设计”等三项重大工作功能,进而可以方便从浅而深的探讨“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相关的更多议题。  当然,我们还应运用更多现在与未来科技进步的方式,如AI体验与各种即时网络软件等,让台胞在没有隔阂的情况下直面联系与了解大陆,落实真正的“融合交流”发展工作。 甚至还可以开放“官民融合”的分担责任方式,让民间企业与官方合作,举办开展更多符合“融合交流”创新型的交流活动,这样不旦官方可以节省经费与得到更多创意里的活动效益外,更重要民间企业也可以从合作里得到开展自己业务与社会名声的机会,台胞也会一改对大陆交流活动那种死板板的刻板印象,而愿意更接近认识大陆或也可以从活动里认识更多大陆企业里重要的朋友,来大陆创业与就业了。   

 

因此,笔者建议“融合交流”应是一个“密不可分”的名词,并且凡是以“融合”为目标的交流活动,我们都应鼓励与支持的,民间与政府都应该合作一起为融合交流工作动起来。

 

我们就应该让“融合交流”成为探讨“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重要精神,从落实“融合交流”的工作经验里,得到“一国两制台湾方案”扎实的概念框架。

 

其次,把台胞享受的两岸红利转化成祖国社会建设的新动力。

 

我们也应把台胞的两岸红利转化成祖国社会建设的新动力。正因,大陆最近开放一系列台湾中小学的老师与医生可以在大陆报考执照与认证等政策, 外加上大陆社会本身一些区域也同样出现教育与医疗资源人才短缺的情况,因此建议大陆可以适当制定鼓励政策,让这些台师与台医到教育与医疗资源人才短缺的区域发展与帮忙有需要的地方建设甚至,还应配合大陆扶贫与区域计划,来让台胞的发展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份子,就让台胞人才成为建设祖国的先锋群体。  

 

此外,台湾青年创业与就业的政策,也应开始鼓励向更内陆发展,尤其是未来也希望大陆能开始研究政策。多以就业为导向的创业政策和逐渐检视各地创业政策,尤其是检视各地“孵化器”和“创业基地”的真实业绩与成效。让台湾青年不会“盲投创业”而失败,使得本来大陆的政策好意因“盲投创业”的失败枉费了推行政策的初衷,更重要也可以让更多台青追梦人有实际梦想成真的保障。

 

换句话说,我们可以鼓励更多台胞“向内陆下乡”发展,让台胞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发展,使得让台胞更受到大陆社会的真正好评,而且也可以让祖国给予台胞专门的政策照顾“红利”,在符合经济学与社会期待的规律下转化成全体大陆社会的新“红利”。这样不旦可以满足我们台胞长期有想感激与回馈大陆的心意外,更重要也可以向大陆社会证明台湾同胞也是中国公民的一份子,所有给予台胞的照顾都会因我们愿意“回馈”社会,而有了“一家人”的赞扬。 

 

因此,今年开始,我们台胞不仅要谈“融合交流”与“支持统一”,更重要大陆与台胞也应开始谈如何“回馈”政策照顾的红利给大陆社会更多建设性的帮助。让台胞人才成为祖国建设的先锋队,用实际工作参与和实力发挥增加本身的认同,了解大陆社会与获得大陆社会的认可。

 

当然,大陆方面也可以主导成立各种行业专属给台胞人才发展的协会,协助安排台胞到需要区域的地方发展,解惑地方发展的疑问与需要,甚至也可以从这方式开始试验台胞人才方面的“两制”推行试验,来建立规范台胞人才到地方发展的权益与义务,使得“一国两制的台湾方案”不在是纸上规划,而是从累积的经验里得到实践的真理。

 

第三,完善机制,实现对台胞金融、信用等方面的同一待遇。

 

 鉴于台胞长期因身份认证导致出现金融方面无法贷款与认证问题。 笔者观察建议大陆可以思考,只要符合大陆相关金融规定与法律,我们大可鼓励让台胞社区自行成立属于大陆注册(非台湾地区金融机构关联)的本地独有金融银行与信用合作社,让台胞社区也成为金融上实践“两制”的对象。换句话说,这些台胞社区自己在本地设立的金融银行与信用合作社,不旦可以如同大陆其他金融机构一样,可以存款和贷款与设立投资基金外,更重要也可以与大陆政府合作构建出“台湾青年安居大陆的项目”。这安居大陆的项目就包括了专属“台胞”的融资创业、买房基金与发放信用卡和协助办理五险一金等业务,而且这专属“台胞”的金融机构与信用合作社的特色,也就是不仅如同大陆金融机构一样可以认证大陆身份证,更重要也可以认证“台湾居民居住证”的18码号,使得台湾同胞不再担忧创业得不到银行融资与想定居大陆买人生第一栋房而无法贷款的困境。

 

当然,对于台胞身份认证在金融的部分,笔者还是建议推行时,应以大陆居住证的号为唯一金融身份认证号码,因为这样就可以证明自己想长期居住在大陆的意向,未来也可以防止出现恶性资产的符合大陆法律规范。

 

因此,现在台胞社会常常询问的办理信用卡与贷款问题,笔者真心建议大陆可以考虑依据相关金融规定与法律,就让台胞社区在自行成立(非台湾相关金融机构关联)本地独有的金融机构。这样不旦可以提前试验台胞在金融方面的“两制”可行性,而且也可以对未来“一国两制台湾方案”在金融方面得到一定的实践经验,甚至还可以彻底解决台湾同胞因身份长期贷不到款或办不了大陆信用卡的困境。

 

总之,一国两制的台湾方案,我们不仅可以从理论上探讨统一后的模式,甚至还可以从台胞现在在大陆的生活情况与需要上,来大胆试验构建出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实践真理。就正如同毛主席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作为大陆女婿的笔者,就非常了解到一国两制的台湾方案不是理论讨论,也不是代表性人物的协商,而是我们生活每天遇到经验累积真实的家人爱。

 

最后,笔者希望两会召开成功,也特别想向各位代表与委员说声“辛苦了!”

 

1.webp.jpg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昆仑策网”新公号!

 

(荐文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转自“兰斌强”)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