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路言|欧洲电池巨头破产,中国如何把握契机与欧盟谈判电动汽车关税?
点击:  作者:路言    来源:昆仑策网【授权编发】  发布时间:2024-11-27 18:05:52

 

1.jpg

 

11月21日,瑞典电池制造商北伏(Northvolt)向美国法院申请破产保护。北伏曾被誉为“欧洲的希望”,是欧洲最大的电池制造商,由两位前特斯拉高管于2016年创立,主要生产用于电动汽车的锂离子、锂金属和钠离子电池。其目标是使欧洲在全球电池市场中与中国和美国制造商竞争。
一、北伏破产的主要原因
北伏的破产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源于多方面的问题。首先,公司旗舰Skellefteå超级工厂的生产能力严重不足,实际产能仅为预期的1%。这主要源于机器故障、员工缺乏经验以及高质量电池规模化生产上设定不切实际的目标。
其次,失去重要客户也加剧了北伏的困境。由于供货延误和质量问题,宝马取消了价值20亿欧元的合同,转而选择了其竞争对手三星电子。此外,公司内部管理混乱、安全事故频发,以及领导层动荡不安,也进一步削弱了其运营能力和投资者信心。
在破产前,北伏曾从投资者和政府筹集超过150亿美元,但在申请破产前仅剩下3000万美元现金,背负58.4亿美元债务,仅够运营一周。尽管该公司在宣布破产前试图通过裁员、暂停扩建项目和出售资产等方式自救,但未能扭转颓势。最终,北伏不得不根据美国《破产法》第11章寻求重组,计划在2025年第一季度完成,并希望通过重组获得约2.45亿美元的新融资。
二、北伏破产对欧盟对华加征电动汽车关税的影响
欧洲电池制造商北伏的破产一方面将沉重打击欧盟发展本土电动汽车产业和相关供应链的努力,另一方面也将对欧盟对华加征进口电动汽车关税政策产生重要影响,使得欧盟在继续实施上述政策时面临现实的困境。而这为中国与欧盟就电动汽车关税问题进行谈判提供了新的契机。
(一)北伏破产使欧盟扶持本土电池和电动车产业的希望破灭。
北伏作为欧洲最大的电池制造商,曾被视为欧洲建立独立电动汽车供应链、对抗亚洲(中国)电池制造商主导地位的希望。在北伏的带领下,许多欧洲初创企业投资数百亿美元生产电池,但需求并没有像部分业内人士预测的那样迅速增长。
北伏的困境不仅反映了欧洲电池制造商在技术和生产规模上的不足,也暴露了欧盟在推动绿色转型过程中面临的资金和管理问题。而北伏最终破产则意味着欧洲在拥有自己电池产业的目标上遭遇重大挫折,暴露了欧盟在电池产业发展上的根本缺陷,包括缺乏生产所需的技术、专业知识和完整的供应链。可以预测,随着北伏的破产,欧盟在绿色转型过程中将更加依赖外部供应商,尤其是中国的电池制造商。
(二)欧盟继续实施对华加征电动汽车关税政策将面临囧境。
近年来,欧盟为了推动本土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尤其是对产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加征高额关税。这一政策的初衷是希望通过提高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市场的价格,降低其竞争力,从而为欧洲本土车企和零部件制造商创造更多市场份额。
然而,这一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诸多挑战。在全球电动汽车电池市场上,中国占据着主导地位。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数据,全球85%的电动汽车电池都是在中国生产的。北伏的破产使得欧盟在短期内难以找到替代中国供应商的解决方案,从而加剧欧盟在电动汽车供应链上的脆弱性。
在这一背景下,欧盟继续实施对华加征进口电动汽车关税政策将面临现实的困境。
一是供应链风险:欧盟依赖中国电池制造商,加征关税可能导致供应链中断,影响欧洲车企的生产和销售。
二是市场需求下降:加征关税将提高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市场的价格,从而降低其竞争力,这可能间接导致欧洲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下降,从而阻碍欧洲向绿色能源转型。
三是技术差距:欧洲电池制造商在技术和生产规模上落后于中国竞争对手,加征关税无法改变这一现状,只会使欧洲在相关技术方面进一步落后。
(三)欧盟维持加征电动汽车关税将使其遭受中美两国的关税夹击。
可以预料,在遭遇北伏破产带来的打击之后,欧盟在是否继续实施对华加征进口电动汽车关税问题上即将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欧盟希望通过保护主义政策推动本土产业发展;另一方面,这一政策可能引发供应链中断、市场需求下降和技术差距扩大等负面效应。从当前形势来看,欧盟继续实施这一政策的空间正在急剧缩小。
首先,欧盟内部对绿色转型的质疑和反对声音逐渐增强,右翼政党势力上升,对环保政策的支持力度减弱。
其次,欧盟如果继续对华加征进口电动汽车关税,必然会引发中国的强烈反制,双方的贸易摩擦升级,有可能严重打击欧洲车企在中国市场的地位。
再者,美国政策的不确定性也将给欧盟带来巨大压力。即将上台的特朗普政府可能对中国和欧盟同时加征关税,这将使欧盟遭遇中美两国的关税夹击,进一步加剧经济困境。因此,欧盟在是否继续实施对华加征进口电动汽车关税问题上需要权衡利弊,寻找更加现实和可行的解决方案。
三、对策建议
面对北伏破产以及欧盟对华加征进口电动汽车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中国需要采取积极的对策措施,以维护自身的利益并推动电动汽车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一)利用北伏破产事件向欧盟施加压力。
北伏的破产为中国提供了与欧盟进行谈判的契机。中国可以利用这一事件向欧盟施加压力,推动其取消或降低对华加征进口电动汽车关税。首先,向欧盟指出北伏破产对中欧电动汽车产业链的影响,以及加征关税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同时强调中欧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合作是互利共赢的,加征关税不仅损害中国企业的利益,也必然损害欧洲消费者的利益。
其次,通过媒体和公众舆论向欧盟施加压力。邀请欧盟官员和企业代表访华,了解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情况和市场前景。同时,中国媒体可以加强对欧盟加征关税政策的报道和评论,提高公众对中欧电动汽车合作的认知和支持度。
再者,通过经济手段向欧盟施加压力,包括针对欧盟进口商品实施更多的反倾销措施或启动贸易调查,以回应欧盟对华加征关税的行为,迫使其重新评估对华关税政策。
(二)提出互利共赢的解决方案。
在与欧盟进行谈判时,中国可以提出一系列互利共赢的解决方案,以推动双方达成共识。首先,中国可以提出设立电动汽车最低出口价格的建议。这一价格可以比目前的出口价高一些,但不应过高,以保证中国车企的利益。
同时,要求要求欧盟承诺在出口数量上不设限,以扩大中国车企在欧洲市场的份额。其次,提出与欧盟合作建设电池生产基地的建议。中国电池制造商可以与欧洲车企和零部件制造商合作,在欧洲投资建厂,共同开发和生产电池。这将有助于欧洲实现电池产业的本土化,减少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
再者,提出有限的技术合作和转让的建议。中国电池制造商可以与欧洲企业共享非核心技术和经验,帮助欧洲提升电池制造水平。同时,鼓励欧洲企业在中国投资建厂,共同开发中国市场,促进中欧在电动汽车领域的深度合作和互利共赢。
(三)积极参与欧洲标准和法规的制定。
欧洲市场对于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有着严格的标准和法规要求。中国可以建议欧盟,中国电池和电动汽车制造企业参与欧洲标准和法规的制定过程,满足欧洲市场的需求,从而提升中国企业在欧洲市场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同时,提出与欧洲公共交通部门和出租车公司合作的建议,提供电动汽车和电池解决方案;与欧洲能源公司和电力公司合作,开展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等,从而为中国企业进一步开拓并扎根欧洲市场打下基础。
此外,中国还可以利用中欧经贸关系的广泛性和互补性,提议加强在其他领域的合作,为电动车关税谈判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例如,建议加强与欧盟在绿色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合作,共同推动双方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来源:昆仑策网【授权编发】,转编自“华语智库”微信公众号,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