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1934(油画,中国美术馆藏) 张庆涛作
一
我站在橘子洲头,望着湘江水,悠悠荡荡,流向远方。
湘江之水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
湘江,古称湘水。《山海经》写道:“湘水出舜葬东南陬,西环之,入洞庭下。”这句话是在说,湘江发源在帝舜所葬之地的东南一隅,从环绕陵墓所在山的西侧流过,最后流入洞庭湖。
舜,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的首领,是三皇五帝之一。按照《史记·五帝本纪》所述:帝舜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鉴于帝舜葬九疑(今九嶷山)是上古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教学参考地图集》将“零陵”这个极久远的古地名归于夏以前出现的重要古地名,注明其地在湖南宁远。《辞源》《辞海》“零陵”辞条,第一语义均释为:“古地名。在今湖南宁远东南。”由此可见,湘水自远古以来就泛着中华文明的波光。
谈及湘江,就不能不提其在湘北的最大支流汨罗江了。汨罗江又以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投江于此而闻名。
两千多年前,一位头戴高冠、广袖长服、腰挎长剑、目光如炬的诗人,久久徘徊于汨罗江边。屈原生活在群雄争霸的战国时期。那是个充满纷争与变革的年代。湘江见证了战火的烟云,也见证了楚辞的兴盛。屈原作为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楚辞”的开山鼻祖,其文字也与湘江结下不解之缘。
屈原做过楚国的左徒和三闾大夫。他一腔爱国热忱,对内主张选贤任能,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却屡遭楚国贵族诽谤和打压,先后被放逐到汉北和沅湘流域,留下了《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传世之作。
我们现在读《离骚》,依然能感受到屈原行迹中的文化脉动:“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敶词;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诗人渡过了沅水湘水,一路南行,在临近虞舜的陵地时,他陈述了自己的忧心:禹之子夏启从天帝那里得到《九辩》和《九歌》神曲,不用来祭祀,却令人痛心地用以安逸娱乐,这简直就是在自我放纵啊。从《离骚》的字里行间,人们仿佛能看到身处逆境的诗人在流放于湘水间时,面对国家沉沦和民生疾苦,心急如焚,只能用诗句来释放内心的愤懑和呐喊。
湘江之水,浩浩汤汤。那水韵天成的三湘之美,那楚湘灵动的岳麓之风,也与湘水一道流淌在中华大地上。博大精深的湘楚文化,融入了荆楚文化、巴楚文化的神韵,进而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支脉。
一条北去的湘江,从古至今是多少文人墨客的灵感之源,多少名篇华章都与湘水一脉相连。每每读起,人们都能从中感受三湘文化的丰厚底蕴,领略中华文化的魅力四射。
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出了巴陵郡胜状,一句“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就将洞庭湖所处的地理位置讲了个通透。洞庭湖的北面,直通长江的巫峡;洞庭湖的南面,连接湘江。“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也沿这一脉络跃然于纸上。
《岳阳楼记》跳出了文人雅士写山水楼观的狭境,而是以托物言志、寄景生情,将“上下天光”与“览物之情”熔于一炉。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已深深植入中国人的基因。
这不禁令我想到了“传承”二字。中华文脉是有传承的,爱国情怀也是有传承的,犹如那蜿蜒曲折的湘江源远流长。
【本公众号所编发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网站和公众号。阅读更多文章,请点击微信号最后左下角“阅读原文”】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