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虽然还未正式开启特朗普的第二任总统任期,但外媒报道称,特朗普团队内部已经为结束俄乌冲突提出了一份初步方案,内容核心为以下几项:其一,俄乌双方停止交战;其二,乌克兰须承诺在未来至少20年内不加入北约;其三,俄罗斯和乌克兰基于现有战线位置,设立一条长度约800英里的“非军事区”;其四,由诸如英国、波兰、法国和德国等欧洲国家派遣“维和部队”,在“非军事区”一带巡逻并监督俄乌维持停战状态,美国不会出兵维和或承担维和费用;其五,美国将可继续向乌克兰提供武器装备,以确保乌克兰在未来拥有抵御俄罗斯军事进攻的能力。这一方案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而近期即将卸任现总统拜登则与特朗普唱反调,同意乌克兰使用美国制造的武器对俄境内目标发动袭击。乌军随后使用美国的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对俄边境布良斯克州进行打击。报道称,俄乌冲突爆发后,英国向乌克兰提供多枚“风暴之影”导弹,并允许乌克兰在境内使用,以协助乌军抵御俄罗斯攻势。2024年11月20日,据英国媒体报道,乌克兰首次使用英国提供的“风暴之影”巡航导弹袭击俄罗斯境内目标。据报道,此前英方虽允许乌克兰使用坦克等军事装备,但一直限制远程导弹的使用。
据塔斯社等媒体报道,普京2024年11月19日签署总统令,批准更新后的《俄罗斯联邦核威慑国家基本政策》,该命令于当日生效。俄罗斯总统网站当天发布了普京签署的相关文件。文件称,俄罗斯视核武器为一种威慑手段,使用核武器是极端情况下被迫采取的措施。文件还称,“任何军事集团或联盟中的国家对俄发起侵略,都将被俄方视为该军事集团或联盟对俄侵略;任何无核国家在有核国家参与或支持下对俄和(或)其盟国的侵略,都将被视为无核国家和有核国家对俄发起的联合攻击”。
随后,据《乌克兰真理报》等媒体报道,五角大楼发言人称,对俄方行为“并不感到惊讶”,美方“没有发现任何能表明俄罗斯准备在乌克兰境内使用核武器的迹象”。
据路透社消息,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2024年11月20日在一份声明中说,当下社交媒体上流传着一条消息,声称乌克兰城市面临遭到“特别大规模”导弹和炸弹袭击的威胁。“这条消息是假的,它包含俄罗斯信息与心理作战中的典型错误。”报道称,美国当天早些时候说,收到乌克兰首都基辅可能发生重大空袭的信息,并出于谨慎考虑关闭美国驻基辅大使馆,同时敦促使馆员工就地避难。法国和希腊驻基辅使馆也关闭大门,法国大使馆则保持开放,但敦促法国公民保持谨慎。俄罗斯克里姆林宫未对此事发表评论。
继准许乌克兰使用陆军战术导弹系统等美制远程武器打击俄罗斯境内纵深目标后,美国政府2024年11月20日宣布,向乌克兰提供2.75亿美元的军事安全援助。在这批军援清单中包含了杀伤人员地雷(又称反步兵地雷),此举招致美国舆论的批评和质疑。
据五角大楼披露,这是拜登政府自2021年8月以来从国防部库存中调拨的第70批对乌军事援助。其中包括高机动火箭炮系统(HIMARS)弹药、火炮和迫击炮弹药、“标枪”防空导弹、AT-4反装甲导弹以及美方声称的“非持久性”杀伤人员地雷。
杀伤人员地雷在冲突结束后仍会继续造成人员伤残和死亡,而且承受这一可怕后果的主要是平民。国际人道主义机构在过去30年来一直呼吁禁止使用这类武器。
美联社指出,向乌克兰提供杀伤人员地雷的做法,是拜登政府在相关政策立场上的“转向”。此前拜登政府一直禁止在全球绝大部分地区使用杀伤人员地雷。
2024年11月21日,乌克兰空军发布通报称,当天早上,俄罗斯发射了一枚洲际弹道导弹。俄方对此暂无回应。
乌克兰的反攻行动陷入困境后,西方国家大幅缩减了对乌克兰的援助承诺,已经降至俄乌冲突开始以来最低水平的同时,国外媒体也不断爆料美德英法四个国家军援乌撒手锏主战装备被俄军击毁,采取文字+视频+图片报道形式传播乌军面对俄军兵力火力优势开始逐步后撤。
加之,中东局势不断升级,美国把注意力转移到支持以色列一边,对乌克兰支持力度有所减少。同时,乌军越境攻击俄罗斯库尔斯克地区企图围魏救赵减轻乌克兰东部防御压力,但是俄罗斯就是见死不救,一边阻止越境的乌军继续进攻一边加大对乌克兰东都地区进攻力度,致使乌克兰东部防御体系“地动山摇”。
据媒体2024年10月30日报道,在乌克兰东部一些地方,俄军目前每天可推进5公里。美国战争研究所称,俄军仅在10月就占领了约480平方公里的土地。而在2023年全年,俄军总计占领约600平方公里土地。
报道提及,目前乌军战线还没有彻底崩溃。乌军在撤出波克罗夫斯克地区时并未陷入混乱。俄军虽然在前线大部分地区都占据主动,但并未取得突破。
报道还说,俄方可能最早要到2025年中期会在战场上暴露出物资和人员短缺问题,甚至可能要到2026年。但如果乌克兰从西方拿不到足够援助,动员不到足够的新兵,那么乌军在此之前就可能被打垮。
俄罗斯国防部2024年10月31日发布战报称,俄军控制了位于顿涅茨克地区的一个定居点。同日,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发布战况信息称,前线局势依旧紧张,乌军成功阻止俄军对沃尔昌斯克、库皮扬斯克地区的进攻。
俄乌军事行动冲突,是俄罗斯大国与乌克兰小国军事行动博弈,无论武器装备还是军队作战力量对比,是一场典型的不对称手段、不对等力量和非常规方法所进行的不对称作战。
俄乌冲突,我们往往忽略俄罗斯发起的是特别军事行动而不是战争。既然有“特别”二字,就是俄罗斯发起军事行动考虑到政治因素,达成军事目的与以往战争军事行动相比,有不同之处。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政治规定战争的最终目的,战争为一定的政治目的服务。战争的政治目的规定和体现着战争的性质,影响着人心的向背,制约着战争的胜负。战争中的精神力量也来自政治,但战争不等于一般的政治,它是流血的政治。战争不等于一般性的政治行动,它是政治斗争的最高形式。战争是敌对双方军事力量的较量,军事力量是直接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
强胜弱败是战争的一般规律。军队的组成因素主要是人和武器装备,而人又是决定因素。弱者要战胜强者,在发挥军事、政治、经济、科技、地理、国际关系等诸条件的优势同时,更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掌握先进的军事思想和实施正确的作战指导,引导战争向着有利于己方的方向发展,争取战争的胜利。人们如果不能做到客观因素与主观努力有机结合,不能正确地认识和掌握战争特殊性并加以有效运用,即使是正义战争也难以取得胜利。
马克思主义在人与武器装备辩证关系上,更加强调人在战争中的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前进的动力,是革命战争的主体,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恩格斯说过,赢得战争胜利的是人而不是枪。毛泽东同志也说过:“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
战争随着武器装备的发展而发展。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无论战争如何发展、武器装备如何智能、精确制导武器如何精准,决定战争制胜的决定因素并没有变,人还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美国扶持蒋介石发动内战,军事援助南越、出兵干涉越南,扶持亲美阿富汗临时政府、提供军事援助、派遣军事顾问等,最终被援助一方还是没有扭转战局,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在越南战争中,美国军援南越,并给南越军队提供培训,最终北越还是打败南越,统一了越南。美国军事援助阿富汗,扶持亲美阿富汗政府是扶不起来的阿斗,最终塔利班还是执政。
(作者:魏岳江 特约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