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凯风:多地纷纷裁撤这一部门,什么信号?
点击:  作者:凯风    来源:北大纵横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4-08-23 12:48:49

 

“反内卷”,拉开序幕。

 

日前,多地纷纷裁撤政府内部招商部门部分地方取消基层招商指标同时组建招商公司,以更市场化的形式进行招商。

 

过去几年,抢人大战、抢企大战层出不穷,大力度招商引资曾被视为“拼经济”的象征,也被视为经济增长的关键。

 

然而,拼土地拼税费拼补贴式的招商,存在公平竞争问题,而低效招商、同质化招商,更带来严重的内耗和内卷难题。

 

招商反内卷,释放了什么信号?

 

01

 

各地为何纷纷裁撤“招商部门”?

 

一个原因是,财政奖补、税收返还、土地优惠等招商模式,行不通了。

 

日前发布的重要改革文件指出,规范地方招商引资法规制度,严禁违法违规给予政策优惠行为。

 

 

今年81日正式实施的《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明确不得给予特定经营者税收优惠不得给予特定经营者选择性、差异化的财政奖励或者补贴。

 

这是基于构建“统一大市场”的考虑,也是破除招商内卷、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不二选择。

 

长期以来,各地的招商引资,陷入拼政策、拼补贴、拼土地的窠臼,不断刷新“逐底竞争”的下限。

 

统一大市场,核心就在于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限制不正当竞争,让劳动力、土地、数据、资金都能正常流动起来。

 

另一个原因,“反内卷”大幕拉起,内耗式的招商竞争行不通了。

 

日前召开的重要会议强调: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强化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畅通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渠道。

 

 

在招商方面,《人民日报》刊发重磅文章指出,推动各地招商引资从比拼优惠政策搞“政策洼地”向比拼营商环境创“改革高地”转变,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何为内卷性恶性竞争?

 

在招商引资方面,半月谈一篇调查报道曾有总结:

 

招商变抢商,互相“挖墙脚”;恶性比拼招引政策,祭出“超常规优惠”;不顾发展实际,产业规划同质化……

 

显然,这样的招商引资,只有短期刺激增长之效,既扰乱了市场秩序,最终自身也未必能得到真正而持久的经济增长预期。

 

这些年,各地根本不管资源禀赋或产业基础,一窝蜂上马新能源汽车、光伏等热门赛道,低效竞争、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等问题极为凸显。

 

“反内卷时代”开启,内耗式的招商引资、过度内卷的产业投资,自然也在其列。

 

02

 

招商反内卷影响最大的或是中西部城市。

 

正如我在《国城市大变局》一书所说的,随着国内大循环、产业西移、市市通高铁等战略的推进,中西部地区成了新一轮大建设和产业大转移的重点。

 

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中西部无论是经济实力、产业基础还是科技创新、营商环境都不占优势。

 

在招商竞赛中,中西部地区,能比拼的无非就是税费政策、土地资源和劳动力成本,而这些红利都在趋于消失。

 

其一,税收优惠,考验的是财政承受压力。

 

中西部省份,多数都是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的净受益方,本身财力难以自给自足,招商引资遍地撒钱,显然是有问题的。

 

 

当然,中西部地区本身政策倾斜例外。

 

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减按15%征收企业所得税而东部地区除了个别自贸区外,几乎都是25%

 

这是基于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的考虑,属于国家顶层设计方面的倾斜,无可厚非。

 

但在国家政策之外,一些地方的税收补贴力度远超沿海发达城市,也超出自身的财政承受能力,显然难以持续。

 

其二,土地政策,钱随人走、地随人走的大势所趋,带来历史性的转变。

 

过去一度限制大城市发展的思维,与人口持续流入形成了冲突,导致东部土地指标分配不足,普遍面临土地资源不足的困境。

 

中西部土地资源相对充足,土地成本一直都是吸引产业转移的优势,部分地区甚至以优惠价格或零地价出让土地。

 

然而,新一轮改革文件强调:推动转移支付、要素配置等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

 

换句话说,土地指标、财政资金都会随着人口而流动中西部地区显然会受到影响。

 

其三,劳动力优势,且不说直面东南亚国家的直接竞争而且随着600多城全面放开落户,人口争夺战将会愈发白热化。

 

根据最新政策,除了北上广深津等个别超大城市之外,几乎所有城市都要放开落户限制。(见《定调!600多座城市,都要放开落户》)

 

 

这意味着,人随产业走、人往高处走,再无障碍。人口向大城市集聚的趋势,将会持续加速。

 

中西部一些人口流失的地方,也面临新的考验。

 

03

 

拼土地拼税费拼补贴很容易,拼营商环境太难了。

 

正如重要文件所定调的:推动各地招商引资,从比拼优惠政策搞“政策洼地”,向比拼营商环境创“改革高地”转变。

 

这意味着,未来的招商竞争,更多拼的是硬环境和软环境,前者是经济产业或资源禀赋,后者则是营商环境。

 

然而,搞“政策洼地”不难,但营商环境建设非一日之功,而且“破坏容易建设难”。

 

一句“投资不过山海关的论调,让整个东北都陷入负面认知的刻板印象,至今都难以扭转。

 

一些地方费尽心力打造网红城市,但一两起负面事件,就足以好不容易构建起来的城市形象付诸东流。

 

还有一些地方,许下N招商补贴或人才补贴政策,但最终因财力问题而难以兑现伤及的不只是自身发展,更是地方形象和公信力。

 

这些年,几乎所有地方都将营商环境放在重要位置,但真实环境却大相径庭。

 

毕竟,营商环境,要求的是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既是地方治理能力的试金石,也是对政策“耐心”的考验。

 

根据《中国法治政府评估报告(2023)》,上海、深圳、北京、杭州、广州、南京、宁波、厦门等位居前列。

 

 

而根据北大—武大团队发布的《中国省份营商环境研究报告2023》,上海、北京、浙江、广东、四川位居前五。

 

招商大变局的出现,意味着未来地方的招商引资,没有捷径可走,只能扎扎实实做大产业、做好环境,才有突围之路。

 

让市场说话,才是最好的竞争。

 

文章来源于国民经略 ,作者凯风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