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柔坚
今年八一建军节快到了,我写一个战士画家的铿锵本色,铁马品格,以志纪念。
上海画家不少,但战士出身的不多;画得一手好画的不少,但画作能印上流通钞票的不多。原上海美术家协会会长沈柔坚就是这“不多”人中间的一位。正如国画大师刘海粟所言:沈柔坚“以国事之艰,弱冠即挟艺投奔抗战。戎马背上,举木刻投枪,军旅之中,调红土而作壁画”,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军旅生涯,深刻影响着沈柔坚的美术创作,使其作品焕发出一种强烈的生命精神和奔放的人生诗情,“江山舒其眼界,风雪炼其精神”。
沈柔坚(1919—1998),福建诏安人。早年学中国画,继学西画,三十年代中期又学版画。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新四军从事美术创作。历任军部战地服务团绘画组组长,华东《大众日报》美术研究员等。后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中国版画家协会副主席,《辞海》美术科目主编,《中国美术辞典》主编。 出版《沈柔坚画集》《欧行写生画辑》《沈柔坚速写》等。
苏北盐阜发行的两种钞票
带刀从戎抗战中
沈柔坚先生早年仰慕鲁迅,对于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不仅心向往之,而且身体力行。抗战爆发后,年轻的沈先生怀着忧国忧民之心,带着木刻刀,投奔新四军。他曾任新四军军部战地服务团美术组长、苏北根据地《新知识》杂志编委、山东省文化协会美术记者。在戎马倥偬中,他举木刻刀为投枪,调红土作壁画,创作了许多打击敌人、鼓舞人民的优秀作品,如《盘查哨》、《军民同庆》、《拉纤者)》、《田野》、《拾草》、《庆功图》、《战地生活》等。由于他的作品源于新四军的战地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受到了根据地军民的钟爱。他的作品还印上了根据地的钞票:新四军在苏北盐阜发行的两种钞票,即是由他用黄杨木雕刻后印制的,盐阜银行的本票底板则采用了他的木刻名画《田野》。他在抗战时期创作的版画作品《盘查哨》、《拾草)、《田野》等,后来被法国巴黎第二次世界大战博物馆征集去,列为反反映法西斯战争的艺术精品。
沈先生在新四军的革命大熔炉中,铸就了对祖国对人民的耿耿丹心,也培养了他自强不息、奋发向前的坚强品质。他的女儿说:“父亲身上总有一殷向前、向前、向前的精神。”他去世前一天,还对爱人说:“一个画家一生能有多少好作品?所以,今天的事就要今天完成,不能拖。活一天就要画一天。“1997年秋,他患了主动脉瘤。医生说,瘤随时都可能破裂,危及生命,但手术也有很大风脸。怎么办?全家为此忧心忡忡。他却淡然说道:“如果不开刀,天天提心吊胆。不能画画了,活着又有什么意思?“他执意要开刀,便问医生:“如果手术成动,今后还能不能画画?“医生答道:“能,肯定能。“一听此话,沈先生坦然走进了手术室。老天眷顾有心人,手术获得了成功。
丹青满含故乡情
沈先生生前我曾多次采访过他,与他的接触中,我感受到他对故乡的一片挚爱之情。沈先生的画室名为“思涛轩”,便蕴含着他对故乡的深情。他说:“我的家乡闽南诏安,濒临大海,因此,我从小喜欢海。蔚蓝色的大海,波涛起伏,气象万千,是一幅幅无比美妙的画。以后我离开故乡,仍然爱去海滨揽胜,倾听大海的涛声,因此题画室为‘思涛轩’。”他的名作《涛声》,就是他这一情结的生动写照。
沈先生的艺术天才萌发于故乡的沃土中。他的故乡民间美术很盛行,他从小耳濡目染,因此也爱起绘画来。他7岁就开始学画画,10多岁学西洋画。沈耀初是他学画的启蒙老师,沈老师对他很器重。小柔坚经常上沈老师家里看老师作画,沈老师手把手地教柔坚学画,鼓励他长大当画家。故乡的山水,故乡的师恩,对他影响很大。有一年,沈先生回到故乡诏安,特地宴请自己小学时代的老师叶发南,一时传为佳话。
只有热爱故乡的人,才能热爱祖国;只有挚爱故乡的人,才能成为出色的画家。沈先生浓浓的乡情,一直萦绕心头,成为他创作的无穷的源泉。他描绘乡景的有《闽江烟雨》、《渔舟唱晚》、《滂沱》、《山崖村屋》等,画得出神入化,栩栩如生。就是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也情系故土。据他亲友回忆,1998年7 月10日,美术界同仁聚会,他笑着展纸、提笔,画下串串丰满、鲜润的荔枝。站在一旁的上海画院院长程十发先生赞道:“这是你家乡的特产嘛,好!”一个“好”字,赞得他心花怒放。他接口说:“那我就再画几个。”于是,他又在画稿上添了一只芒果,一只菠萝。有人端来一盆荔枝,先生高兴地剥吃了6个,随后,开始集体作面。轮到他画时,他看了看画面,思索了一会说:“我画一枝凌霄花。”片刻,先生笔下显出红灿灿的花卉,青油油的树叶。在观者连连叫好声中,他笑了一声,就丢下画笔,倒在画桌前的椅子上,带着对故乡美好的回忆,飘然仙逝了。他倒在自己钟爱的岗位上,他是幸运的,显示了战士画家的铿锵本色。家人为实现他的遗愿,向上海图书馆捐赠沈柔坚的书画作品、文集手稿及名人信札等400余件,向上海美术馆捐献沈柔坚的86件作品及他收藏的22件名家书画,并筹资成立“沈柔坚艺术基金”,褒奖优秀青年艺术家。
沈柔坚题词
艺术重在有创新
沈柔坚先生以画艺名扬海内外。他年轻时,以木刻和版画蜚声艺坛,曾荣获“全国版画展优秀奖”和“中国新兴版画杰出贡献奖”。晚年,他在中国画上又独树一帜,曾主编《中国美术辞典》,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贡献二等奖。1991年,沈先生曾应法中文化协会之邀,在法国巴黎举办了画展,震动了法国文化界。法国歌唱家协会主席李波••罗兰观展后曾深情地指出:沈先生的画既有东方情愫的韵味,又有西方印象派的浪漫情调,看后使我仿佛回到那神秘的东方,感受到富有节奏的歌声。
沈先生曾说,毕加索等许多外国美术家吸收了中国书画的精华,从而产生了新的派别。现在历史向前了,时代不同了,我们传统的“描红”模仿之风,也应该改一下了。我们要跟上时代的步伐,画出有自己感情的东西来,不要人云亦云。我的创作宗旨是“随时代,写我情,画我意”。因此,我要把西洋画的色彩和材料用到中国画中,中西绘画碰撞,就像不同的化学元素的结合,最终会产生新的物质。中国传统方法以线条、用水、用墨见长:而西洋画以构图、色彩见称。中西结合,取长避短,为我所用,融为一体,从中走出自己的艺术道路来。
为了画好一幅作品,沈先生往往反复构思,要经过几十次创作。有时画好的作品,当时看看还较满意,过了一段时间,感到不满意了,他就毅然撕掉,重新创作,直到满意为止。
我曾经问他,艺术创作的最大体会是什么?他沉思了一会,答道:“艺术重在有创新,只有不断求索,不断创新,艺术才有生命力,才会创造出富有时代新意的作品来!”我又问他:“您在国内外声誉卓著,艺术上又有精深造诣,您成功的奥秘是什么?”他回答说:“一艺之成,贵在踏实。要脚踏实地去刻苦学习,浮在表面不行,要沉到生活中去┅┅”临告别时,沈先生在我的“友谊册”上,亲题四字相赠“行己之道”。这是他取得艺术上辉煌成就的生动总结。
如今,我细细品味他的墨宝,仿佛又看到了他生前的音容笑貌,感受到他战士画家的铿锵本色。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本文原刊上海《大江南北》杂志)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