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我本是高山》被骂,真的一点不冤
点击:  作者:我是拾遗君    来源:拾遗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3-11-24 10:45:09

 

《我本是高山》剧组,

宁肯相信有人故意抹黑,

也不相信自己出了问题。

 

01

 

最近这几天,

电影《我本是高山》,

多次被骂上热搜。

 

02

 

该剧组及有的出品方,

把电影被骂归结为有人故意抹黑,

“恶意的有组织的诋毁。”

 

03

 

有没有人故意抹黑?

应该是有的,

但这个“有”是极少数。

绝大多数给差评的网友,

其实是自发的。

一个网友说得特别好:

“要在网上特意组织这么大的声量,

花费起码得上亿。

没有人有任何必要,

花费上亿去狙一个成本几千万的电影。

一般来说,

真正发酵大的事情,

几乎都是自然发酵的,

跟组织没有多大关系。”

 

04

 

这电影被骂,

其实并不冤。

为什么不冤?

我来说说几个焦点问题。

 

05

 

 

第一个:酗酒问题。

剧中原型本来是一个父亲酗酒,

但片方在拍摄的时候,

将父亲酗酒改成了母亲酗酒。

为什么这样改?

前几天海清在接受采访时说:

“其实主要是想表现张老师,

不光是对孩子的救赎,

也是对母亲的一个救赎。”

从海清的采访可以看出,

剧组的出发点并没有恶意,

之所以这样改,

其实就是想凸显一个概念:

张桂梅影响了当地三代女性,

“救一个女孩,可以救三代人”,

改变母亲、改变自己、改变未来。

 

06

 

出发点虽然是好的,

但是问题在于,

这样一改就出现了两个大问题。

一是农村女性酗酒的比例极低,

统计数据是0.2%

所以网友们就觉得“不真实”。

二是跟张桂梅创办华坪女高的初衷起了冲突。

张桂梅为什么创办华坪女高?

她不是为了反抗男权,

也不是为了提倡女权,

她的出发点十分朴素:

在资源匮乏的大山、农村和乡镇,

女性是天生的弱势群体,

过着一种恶性循环的生活,

“我想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

来改变华坪很多女孩的命运。”

可剧组这样一改,

就变成了女孩的苦难是另一个女性造成的,

所以很多网友无法接受这一点。

 

07

 

第二个问题:信仰问题。

这部电影,

剧组采用了大量篇幅,

去呈现张桂梅办学以来遇到的各种困难,

着力描述了她在面对这些困难时的挣扎。

但是剧组犯了一个非常大的错误:

把支撑她坚持下去的动力和信念的来源,

交给了她已经亡故的丈夫。

在张桂梅办学中的那些困难时刻,

在她每一个想要放弃的时刻,

脑海里闪现的都是她与丈夫温馨生活的影像,

是丈夫对她一直以来的鼓励与支持。

为什么要这样拍?

知名编剧汪海林觉得这是思维惯性:

“这些年参加的创作会议很多,

一再要求创作者不要喊口号,要接地气,

写老百姓能理解能接受的情感,

不要写观众理解不了的崇高,

脱离人的常情的牺牲,

尤其不要在片中说豪言壮语,

做超越常人的事,强调要平民化。”

 

08

 

 

这样的思维惯性或者说创作思路,

用在一般人身上或许可以,

但用在张桂梅身上却极不合适。

为什么不合适?

因为一直支撑张桂梅的信念和动力,

从来不是小情小爱,

而是共产党员的信仰,

很多媒体采访时其实都问过这个问题:

“一直撑着您的是什么?”

但张桂梅的回答都是:

“共产党员的信仰。”

剧组这样改,

可能是想让张桂梅更加“人性”更加像常人,

怕太“高大上”了不接地气。

但问题在于,

张桂梅的格局本来就是这么宏大这么宽广啊。

所以这样一改,

反而把张桂梅原本如高山耸立的内核,

拉低到了儿女情长这个层面,

大大矮化了张桂梅的格局,

这是令最多网友不满的地方。

 

09

 

第三个问题:细节问题。

剧中多处细节的处理和改编,

其实都是有问题的。

比如剧中有个情节,

是张老师想念丈夫,

两人在幻境里跳起了华尔兹。

但其实真实发生的情景是,

丈夫拉二胡伴奏,

张老师唱歌,

夫妻俩合作《毛主席来到咱农庄》。

剧组可能觉得跳华尔兹比较浪漫一点,

但问题就像一个网友说的:

“大山里的老一辈,

怎么可能想到去跳华尔兹呢?”

还有一些细节问题,

比如网吧问题、脾气问题,

也是有一些失真的。

所以看完点映后,

一个局长原型说:

“我非常敬重张老师,

从来没有吼过张老师,

张老师也从来没有吼过我。”

一个学生原型说:

“张老师对我很好,

没有(像电影中)那样。”

所以这部电影被骂,

其实真的不冤。

 

10

 

关于失真,

片方有两个非常搞笑的解释。

一是:

“电影有艺术创作,

可以看作是平行时空的故事,

可以跟原型不完全一样。”

二是:

“说到底,

《我本是高山》虽是基于张桂梅的事迹改编的,

但它是一部文艺创作的电影,

而只要是文艺创作,

编剧和导演就有虚构的特权,

有权去刻画他们心中的张校长。”

 

11

 

看到这种解释我就来气,

既然你觉得是平行时空的故事,

不能算是传记,

那你干嘛要以张校长的名义,

干嘛要拉张校长来站台。

如果只是挪用张桂梅的经历,

撇去张桂梅的精神,

来重新塑造一个更符合你们认知的张桂梅的话,

那么,请别消费张桂梅。

 

12

 

我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笔墨说这部电影呢?

其实就是想说一种现象。

这种现象已经存在很多年了,

就是很多内容生产者,

文字生产者,

新闻生产者,

短视频生产者,

电影电视剧生产者,

都不在乎细节,

都不在乎证据,

都不在乎准确性。

他们觉得只要结果是对的,

只要目的是好的,

只要出发点是好的,

只要是为了宣传正能量,

细节和证据都不重要。

所以在宣传一些典型人物、典型事例时,

经常肆意修改、胡编乱造,

以让“典型”更加“典型”。

但是这样的典型因为失真,

反而让读者和观众觉得不可信。

 

13

 

 

前段时间我在写一篇稿子时,

举过几个例子。

比如中铁十六局四公司公众号,

宣传一名女职工时这样写道:

“怀了二胎。”

“不顾劝阻两个晚上通宵加班,

直到第三天晚上出现流产症状。”

“请求丈夫把标书送到医院,

自己仰面躺在病床上一字一句校审。”

“腹中的孩子最终还是没能保住。”

该文作者胡编乱造,

想凸显这个女职工的伟大,

结果遭到网友的一片质疑:

“一个怀了二胎的孕妇连续通宵加班,

居然没一个人制止,

领导、同事这么没有人性吗?

都出现流产症状了,

还举着标书让老婆细细校审,

丈夫如此没有人性吗?

病人都要流产了,

居然还允许这样操劳,

医护如此没有人性吗?

看了这样的正能量宣传,

我一点没有感动,

只觉得荒唐和虚假。”

 

14

 

 

比如中国振华集团云科电子公司,

在宣传一个员工典型时这样写道:

9点前从未吃过晚饭,

有很严重的胃病。”

“常年晚班有时甚至干到凌晨,

与丈夫分居两地。”

18年来从未请过假,

她曾经在晚上把2岁的孩子锁在家里,

电闪雷鸣后她赶回去,

孩子眼神空洞,缩在墙角,

哭不出来也喊不出来,

那天很冷但孩子的身上却全是汗。”

该文作者胡编乱造,

是想凸显这个女职工的无私奉献,

结果也是引来网友一片大骂:

“这样的宣传,

不但一点不激励人不说,

还让人觉得愤怒:

把两岁孩子锁在家里,

这是正常人干得岀来的事吗?

这是一个母亲干得出来的事吗?

想想就觉得恐怖。”

 

15

 

觉得只要结果是对的,

只要目的是好的,

只要出发点是好的,

只要是为了宣传正能量,

事实和细节都不重要,

事实和细节都可以肆意篡改,

这样的创作思路,

真的应该改一改了。

 

16

 

《我本是高山》剧组,

一直觉得很委屈:

我们的出发点是好的呀,

都是为了宣传张校长,

都是为了让人记得张校长。

但不管你出发点有多好,

如果结果出了问题,

就应该老老实实接受观众的批评。

就像一个网友所说的:

我知道你的出发点是好的,

但求你别出发。

 

17

 

这世上,

好心办了坏事的例子多了去了,

所以我们一定要谨防“自以为是的善意”。

很多时候,

正是以“我的出发点是好的”“我还不是一片好心”为名,

我们才作恶无数。

世界上最可怕的东西,

常常是自以为是的善意。

 

18

 

 

 

说到支撑张桂梅坚持下去的动力和信念,

我想说一张照片。

这张照片是表演艺术家孙少兰发布的。

孙少兰是大型歌剧《江姐》的饰演者。

2018年的时候,

孙少兰去华坪女中演出歌剧《江姐》,

那天演出结束后,

孙少兰在学校拍摄风景,

这时张桂梅悄悄走过来,

把头靠在了她的肩上,

这幕场景被旁人拍摄了下来。

孙少兰在朋友圈写道:

“她悄悄地靠近我,

是因为我是演她最喜欢的江姐的人,

她轻轻的把头放在我肩上,

是因为她心目中的英雄离她更近,

而我此刻是她与英雄灵魂对话的媒介……

我不敢动,怕打断了她的思绪,

希望她闭上眼睛那一刻,

真能看到她一辈子崇拜的女英雄,

投入江姐的怀抱……

她用她的生命在践行着先烈的遗志……

我不自觉地泪如断线的珠子,串串滚落。”

张桂梅多次表示:

“江姐是我一生的榜样。

她的坚强,她的忠诚,

她的坚定信仰,她的无畏,

成了我一生的楷模。

我要以她为榜样,做她那样的人。”

 

19

 

我为什么要说这张照片呢?

我就是觉得:

说到动力和坚持,

相比于电影中那些丈夫闪现的桥段,

用这样真实发生的场景,

其实更加具有说服力。

 

20

 

张桂梅的故事

其实不需要任何演绎,

真实展现就足够伟大。

真实自有万钧之力。

 

来源:拾遗微信号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烽火HOME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