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闲散一石:还有多少“梁莹”,正在欺世盗名!
点击:  作者:闲散一石    来源:旗帜中流2018  发布时间:2018-10-30 11:42:19

 

       梁莹教授自称承受不了网上的攻击与谩骂,辞职了。

  辞职确实应该,因为梁莹一不真心做学问,二不认真教学生,这样的人不配当教师。攻击与谩骂没有必要,因为攻击与谩骂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应该静下心来认真思考,梁莹教授是如何制造出来的。

  对于高校圈内人来说,梁莹式的教授确实不少,大家已经见怪不怪。正如梁莹所说,对于论文抄袭和一稿多投,如果你这样追究下去,所有中国的学者那么多,人人都有问题了。这话虽然有些绝对,但决不是无中生有,中国论文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这些年,被揭露出来的抄袭教授有多少?数得清吗?

  梁莹论文造假,是她一个人的错吗?显然不是,绝对不是。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在官场,有官出数字、数字出官之说。许多地方的GDP是注水的,为何出现这种现象?GDP崇拜。哪个地方的GDP高,就证明哪个地方官员水平高,就提拔这个地方的官员。中国的管理就是这么一个水平。这种现象在高校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高校,所有工作都要数论文、数项目。一年发表了多少论文,其中核心期刊多少,国外期刊多少,通讯作者论文多少,都在显摆,都在追求这个面子。论文是衡量一切的硬标准。

  评职称,论文数量上不去,期刊规格上不去,专著本数上不去,别想,哪怕你的教学极好。

  评先进,同样如此;

  评长江学者照样如此;

  拿项目,更是如此。

  尤其是一些高校还有内定杰出教授什么的头衔,一年比其他教授多出几十万,拿什么作依据,还是论文与专著。重奖之下必有投机。所以,在高校,从上到下,从老到少,都在追求论文数量,以堆积出学术泡沫和虚假进步。

  这是一个政策问题,一个环境问题,一个导向问题。置身其中,何人能够摆脱这种环境的左右?2011年就有新闻,河南大学某副教授3年发表273篇论文。

  一方面是名利的强刺激,一方面能坐十年冷板凳的说教,如果不是意志特别坚定的人,包括高校官员和高校教师,谁又能做到独善其身?因为论文中的利益诱惑太强了。一个梁莹教授暴露了,还有多少个梁莹教授没有暴露?尤其是人文学科。

   

  再说高校的崇洋媚外。哪所高校不是以在国外杂志发表论文为荣?早有人说过,这是中国人在为外国人打工,自己的科研成果,却写成外文,拱手让外国人共享。中国人在外国杂志发表论文,一年花费多少?又是一个天文数字。这又是中国知识分子在给外国人送钱。为何是这样?

  高校觉得在国内发表的论文不够档次,只有国外杂志发表才有水平。这不,梁莹教授就沿着这个轨道一路狂奔。2014年之后开始涉足英文期刊,南大社会学院官方网站上列出了长长的英文科研成果目录,四十多条……研究中国的问题,硬是拿到国外去发表。国家花人民的血汗钱让她研究,成果却免费送给外国人。中国高校何时不再做这种傻事?

  再说中国杂志收费发稿。学术杂志本来应该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不为金钱所惑。让人奇怪的是,中国的学术杂志要收版面费,给钱就发表,不给钱就不发表。俺这个文盲还觉得花钱发文章不好意思,所以杂志社不给点银碎沫沫,绝对不发表文章。十几年前到了高校,让俺大为惊讶的是,名牌大学教授向单位要起版面费来理直气壮、振振有词。花钱发论文,于是就形成了中国式的论文买卖市场,据说一年交易量达到100亿之巨。这是谁的错?是梁莹一个人的错吗?

  出版专著何尝不是如此。出一本专著多少钱,明码标价。这就怪不得教师们把论文与专著当成一桩买卖去做。找人写论文,花钱发论文,找人写专著,花钱出专著,最后换来自己的教授头衔、博导高帽,甚至一不小心还弄个院士当当。教授原来是一桩买卖的结果。

  有多少教授不把教学当成副业?梁莹在教学上敷衍潦草,甚至让自己的父亲代课,她还在课堂上向学生开诚布公地坦言,自己评上了教授,混到头了,没什么好怕的了,态度轻慢,堂而皇之。

  象梁莹这样的教授,高校里面又有多少?哪所高校没有?这些年,教育部一再出台规定,教授要给本科上课,原因也在这里。教授不去教学,因为政策在引导教授们发表更多的论文,拿下更多的项目。甚至出现了从未上过讲台的教授。博士毕业两年,不管会不会教学,在有的高校一律副教授。因为学校要副教授的数量,教师要副教授的工资福利。这又是机制问题,高校不断制造出不重视教学的教授。

   

  再说中国对高校管理机制。中国长期追逐学术GDP”。一个学校能获得多少财政投入,一个学院在各个层面能得到多少支持,再到一个学者能不能评上职称、获得多少科研经费,都与发表的论文数量、影响因子相关。这种压力层层向下面传导,倒逼着高校追求论文发表的总量指标,学者也对这根指挥棒趋之若鹜。CSSCI(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CI(科学引文索引)SSCI的论文数量和权威期刊、核心期刊,无时无刻不在牵引着高校学术评价的方向。

  现在推出代表作制度,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吗?未必。因为,在学术GDP”的这个大背景下,在高校追求教授数量的条件下,在教师追求利益的条件下,能够有多少同行真正从科学的角度对他人的论文作出准确客观的评价呢?难说。

  君不见,副教授、教授评定中早就有代表作评审这一环节。一些高校为了追求高级职称的数量,在代表作评审中,往往是这家评价不高另代他家,这个教授通不过再找另一个教授,直到代表作评审通过为止。更有甚者,单位私下就找熟悉的教授进行代表作评审,而且私下告诉评审教授希望有一个好评价因为单位需要副教授上数量,教育评价有指标。高级职称人数上不去,教育评价结果不好看。这就是高校。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