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一个世界级湾区真心不容易,要维持住则更难。
然而明知道难,2017年,中国政府却依然把建设世界级湾区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大航海以降四百年,工业革命以降一百五十年,迄今还称得上世界级湾区的只有3个——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
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沿海100公里范围内,集中了全球75%的大城市、70%的工业资本和人口。3个湾区以这么大的地理范围、经济体量为背景,大浪淘沙莫过于此。
拥有中国的世界级湾区,是政府和民间的共识。早一两年的时候,腾讯董事会主席马化腾就在多个场合提到粤港澳大湾区设想。以企业家的敏锐,他一定是意识到那就是珠三角经济实现蜕变的时间窗。
世界级湾区有一个舍我其谁的特征,就是能成为世界经济的引领者。
问题由此产生,粤港澳湾区能吗?
希望很大。珠三角起点高,以湾区历史经验检视,其基本要件已大体具备,后发优势十分明显;但困难也不小,主要表现为区域条块分割,难以形成有机的整体性联动。
湾区落在地图上就是城市群,湾区经济几乎都是单核心驱动,一般看名字就知道谁是核心,而粤港澳湾区最突出问题是,香港、深圳、广州三雄并立,它们体量相当,各有所长,如何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发挥出体系性优势,挑战巨大。
中央当然乐见粤港一体化,自香港回归,一直付出巨大努力,坚持至今。但成就世界级湾区的除了天时地利,契机尤为关键。
2018年,一个契机不经意间降临了。
贸易战久拖不决,美国对中国高端制造、先进科技严加限制,技术封锁接近冷战时期。刚刚传来的最新消息是,美国正在甄别、清理参加中国“海外千人计划”的美国科学家。但这样的重压却有很大可能助力粤港澳打破内部藩篱,迈出经济全要素一体化流动的关键一步。
2017年《经济学人》杂志曾做过一组关于湾区经济的报道,在谈及世界级湾区的成功之道时总结说,“必须要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做了对的事情。”
那么,现在立志要把粤港澳湾区建成世界级湾区的中国,是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在做对的事情吗?
01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中央选择粤港澳大湾区的底气。见下表。
(注:由于对湾区范围的认定不同,所以纽约湾区、东京湾区的各项数据也会有不同口径)
在体量上,粤港澳湾区已经不亚于现有的三个世界级湾区。关键的GDP,粤港澳湾区和东京湾区相当,只比纽约湾区低一些。
从经济密度来看,2016年,纽约湾区GDP占全美8%,旧金山湾区占4.3%,而粤港澳湾区GDP占了中国的12%,东京湾区因为日本国土面积小占比高达26%。
粤港澳湾区最大的差距表现在人均偏低、产业结构远未达到最优,不过这也正说明粤港澳湾区进步空间巨大。
粤港澳湾区追赶步伐很快,三大湾区近些年经济增长维持在3%上下,而粤港澳湾区最低的时候都超过6%。
除了经济总量,世界级湾区都有一些基本特质——
比如开放与包容。纽约就不必说了,东京现在几乎成了日本唯一有人口大规模净流入的城市,也是国际范十足;旧金山湾区更有意思,硅谷公司最密集的圣克拉拉县和圣马特奥县,非美国出生居民占当地人口1/3。
湾区的核心要素是创新,否则怎么引领世界经济?这个看专利授权数就可见一斑,旧金山湾区这个数据占到全美总数的14.4%,东京的日本巨无霸地位被这一数据衬托的无以复加,占比在60%上下。相比而言,以高端服务业为主的纽约就差得不少。
还有分工协作。世界三大湾区城市群基本都形成了围绕核心错位发展,各有侧重的布局。即便以金融业蛮声世界的纽约,金融也大多集中在曼哈顿,周边还有10%左右的高端制造。
如果没有这些特质,那就不过是一群城市的简单聚集。
以此审视粤港澳湾区,人们可能会惊叹它难道过去一直就在为“世界级湾区”做准备?
论开放与包容,广东在中国有特殊地位,香港是世界最自由经济体之一。深圳、香港天然就是“移民城市”,广深长期占据中国人口净流入前两位,香港人口流入更是世界范围的,2011-2016香港人口净流入28万,居世界大城市前列。
论创新,这里有中国最多的“世界500强”民营企业。专利方面,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调查,按区域创新集群的世界专利申请排名,深圳香港地区已经超越旧金山湾区,仅次于东京湾区。珠三角还拥有大量的国际专利,仅深圳一地拥有的数量就超过英法两国的总和。
论分工,广东早就以“世界工厂”著称,数万工厂构建了全球最完备、反应最快速的制造产业链,全世界众多知名品牌都难免留下“广东生产”的标签。除了制造,这里还有长期排名世界前三的国际金融中心,知名的国际旅游度假中心。
……
无论怎么看,粤港澳湾区都已初具世界级湾区的七八分模样。
如果考虑到中国专注发展的时间都有限,改革开放满打满算四十年,入世也才18年……珠三角并没有围绕“湾区”进行过目的性明确的引导,有时候还不得不惊叹市场自发的鬼斧神工。
最早向政府提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倡议的,也是当地以腾讯为代表的民营企业。或许因为生于斯,兴于斯,它们对这片土地更熟悉。
02
粤港澳湾区和“三大”相比,最明显的差距有两点:
一个是科技引领力,这是中国科研长期、全方位落后决定的;
另一个是区域经济整合度,也就是协作,最突出表现就是三核驱动经常不协调。
技术革命是成就世界级湾区的先导因素。今天的世界级湾区都是先有产业成功,而后选择各自的优势方向。
如果你在上世纪初去纽约,那里的服装厂、五金厂……会让你以为看到另一个“东莞”。东京经历了二战前后两拨工业洗礼。即便旧金山因信息革命而兴,也得益于二战时成为美国军事装备——尤其是通讯、半导体、探测设备等等的制造中心,从而奠定的雄厚产业基础。
珠三角产业经济兴于改革开放。在计划时代,广东工业在国内排不上号。封闭得太久,一朝成为开放前沿,技术跃迁于这里仿佛天上掉馅饼,再然后加入全球产业链,制造业水平由此一日千里。
有雄厚制造业打底,创新方面的差距——只要别差太远、咬得住——就不是阻碍。
这方面,东京湾区有先例。日本鲜少根本性的、颠覆性的技术创新,它承接美国的产业、技术转移,善于局部创新、举一反三,在应用上多奇思妙想,工艺精益求精,遂成就“日本制造”。
就像当年很多欧美先进技术由日本企业发扬光大,占领市场,今天的中国颇有类似,最典型的莫过于移动金融,其技术原型都滥觞于美国,却是中国企业在中国为之找到了庞大的用户和广阔的市场。
湾区引领世界经济的逻辑是,先引爆技术奇点,然后政策引导加市场规律,围绕其构建产业链,一环一环铺开,走得通便越做越大,所以往往是单核驱动。而粤港澳湾区写入政府报告时,广深港三足鼎立之局已成。
其实,珠三角从改革开放到中国入世前后,有比较强的单核驱动特征,香港作为中国唯一打开的窗口,珠三角自然就会围绕它做文章,区域经济形成一盘棋,香港就是“棋眼”。
但内地入世,香港窗口作用急剧减弱,随着内地经济的崛起,香港彻底失去成为单核的机会。虽然又是CEPA,又是建高铁、修港珠澳大桥……但经济整合度反而不如过去,甚至出现各玩各的局面。
比如,在产业向内地转移之后,香港走上了仿佛曼哈顿的转型之路,在金融等高端服务上颇为成功,但却没能很好解决如何服务于湾区整体;而且,完全放弃制造业,更直接导致两地产业链接过早断裂。
香港曾有凌驾新加坡的科研能力,用习近平的话说就是“香港拥有雄厚的科研基础……”但却难以落地转化。这么多年来,“大疆”是为数不多的香港科研成功落地的案例之一。
香港拥有5所在世界排名前100的大学,为全国各城市之最;拥有43位中国两院院士,在整个华南地区领先;还拥有1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伙伴实验室;顶级期刊论文数也远非粤港澳其它城市可比……
即便研发能力有限,也足以部分弥补珠三角之短。最终却是内地要通过建立产学研中心,不远万里从北京、上海引进人才,而香港的研发能力则逐渐萎缩。
横亘在香港与内地之间的鸿沟,其成因复杂,千头万绪,剪不断理还乱。正常情况下,要跨越恐怕得慢慢来,但2018年,中美贸易争端升级。
特朗普把矛头指向中国高端制造,除了高技术产品进出口限制,更在企业投资、收购高技术企业,中国学者赴美学术交流,美国学者来中国大陆参与中国科研项目……等诸多方面设置障碍。
不少西方国家在这方面,不一定完全站在美国一边,但落井下石恐难免。
前文讲过,世界级湾区全都兴于技术大变革。提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正逢信息技术革命进入下半场,人工智能、云、区块链……开始冲出实验室,中国难得在事关人类命运的技术变革中,能和先行者在个别领域比肩。
坦率地说,总体美国依然最强。中国要想不被拉开差距,自主创新与拿来主义现阶段对中国一样重要,但你想拿,别人已开始处处提防。怎么办?
于是,香港“桥头堡”被一些有识之士重现发现。马化腾就多次提到了这一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国际总部,国外企业引进来的区域总部,都可以放在香港。
孟子说: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外部重压之下,三核的角色似乎反而明朗了起来。
03
从国外经验来看,湾区建设从来不只是政府的事,民间力量的参与,特别是核心企业发挥作用至关重要。就像微软、谷歌之于旧金山湾区,粤港澳湾区也有这样的企业,比如腾讯。
作为人大代表,马化腾在两会上连续两年提建议,腾讯去年承办了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论坛,今年也是第十二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2018对话粤港澳大湾区的具体承办方,小马哥也多次公开演讲,倡议湾区协作。
第十二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会场
同处湾区,为什么是腾讯,而不是万科、招商银行、平安……率先提出大湾区倡议?
第一,湾区天然就具有开拓、连接世界的属性,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世界,更是认知意义上的世界。
腾讯作为代表性的互联网科技公司,“连接一切”写入它的基因之中,是它天性的追求。
还有,成就世界性湾区的技术爆发,从来就是由代表最先进生产力引领的。
对于粤港澳湾区当下存在的区块分割,马化腾提到了未来大湾区连接达成的理想状态应该是“四通”:道路通,人才通,产业通,人心通。
第二,腾讯更理解粤港澳湾区的现实,它的很多选择都在主动因应这一现实。
很少有人去刻意留意,腾讯同样是“三核”驱动——腾讯在香港上市,公司总部在深圳,而核心业务微信,也即腾讯布局移动金融、智慧城市、政务通的主干平台,则在广州。
腾讯的三核与粤港澳湾区的三核的同构,也许只是巧合,但这种巧合在建设世界级湾区的大时代则不仅极富寓意,更具前瞻性。
第三,成为三核驱动的连接器,腾讯有这个能力。
过去,珠三角以劳动密集、低技术含量的中小企业为主,鲜有能引领世界经济潮流的企业,腾讯的崛起重新书写了中国的经济版图。
更为重要的是,作为“连接器”的腾讯更有让梦想照进现实的行动力。腾讯正在推进大湾区的数字升级和互联互通。
比如, 2017年腾讯与广东省合作的“粤省事”小程序已经覆盖了260多种公共服务,行政服务效率正在飞速提升,办理港澳通行证比以前方便多了。腾讯办了两年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营,联合新世界、万科、大疆等企业,邀请三地高中生一起,了解最新科技的进展,更重要的是加强理解,消除人心的隔阂……
信息革命的下半场是“万物互联”,连接将会触及普通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再只局限于特定的阶层、特定的领域。粤港澳有前瞻性的战略研判,有部分领域全球领先的技术研发团队,有全球最强的全链条生产能力,还有中国政府的支持,这样的湾区几乎就是为了开创新时代而来的。
如果马化腾所说的“四通”能够实现,借着数字化时代的东风,粤港澳湾区真正有望站上一个新的高度。它将会是先进科技的推手和发扬光大者,是带动世界经济整体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是新的生活方式的展示台。那样的场景仅仅设想都会让人觉得开心。
如果说有什么能够让相互隔阂的地方、人们放弃成见,那就只能是触手可及的“大场面”,还有错过一定会痛彻心扉的觉悟。
技术大变革前夜的湾区,贸易战阴影下的湾区当然最不缺这样的觉悟,先手是需要自己去争取的。
特朗普的大棒会客观上促成一个新的世界级湾区的快速崛起吗?粤港澳大湾区这件事,真的值得期待。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